第216章 等拿下诺奖才能在他面前画大饼!(6.4k)
在nasa宣布重启载人登月计划后没几天,龙国科技中心也对外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事。
“鑑於国际太空探索合作进入新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人类对月球的科学认知和资源利用,我方决定,全面启动在月球南极建立永久性科考站的计划。”
『我们的科考站將分三期建设,首要任务是对月球南极地区的水冰、氮-3以及其他稀有金属储量进行精准勘探和数据採集,我们相信,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將是未来人类深空探索和能源发展的关键。”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表示兴奋和支持。
周宇的数学推论已经让大家对阿波罗计划產生了疑虑,而龙国科考站计划的透明性和长期性,
则让他们看到了真正的科学精神建立永久性科考站,意味著人类对月球的了解都將更进一步。
鸥空局罕见的发表了声明,称讚龙国的计划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期愿景。局长在接受採访时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登月,而是在月球上建立人类永久前哨。”
“这为真正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在资源勘探和科学研究方面。”
鸥空局內的有些科学家倒是解了。
一般来说,这种事他们很少表態的,这次怎么一反常態了。
他们哪儿知道,这事他们的头儿做不了主。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珐国总部。
彼得,!ter项目组的总干事,刚刚结束了一个长的电话会议。
他疲惫地靠在椅子上,用手揉了揉眉心,长长地鬆了一口气。
“彼得,鸥空局的表態真的能行吗?”
他的助手,一位名叫玛丽的物理学家,担忧地问道。
彼得苦笑一声,他拿起桌上的咖啡杯,却没有喝,只是盯著杯沿发呆。
“行不行,也得这么做,我们別无选择。”
他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
那时,龙国因为经费和技术路线的分歧,宣布退出iter项目。
彼得和项目组的其他核心成员,当时並没有太当回事。
“他们退出就退出吧,反正他们的技术一直都跟不上我们的主流路线。”
“没错,龙国人太急功近利了,不像我们一步一个脚印。”
“没有他们的那点经费,我们照样能把项目推下去。”
他们当时天真地以为,没有龙国的参与,项目会更加顺利。
然而,事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龙国退出后,並未停止自己的研究。
他们悄无声息地,独立地,在短短几年內就拿出了成熟的第一代可控核聚变技术。
当这消息传出时,整个核聚变领域都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龙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的实力。
彼得的懊悔在那一刻达到了顶峰。
他们不仅失去了龙国在技术上可能带来的突破,还失去了在这个领域与龙国合作的机会。
他们这才意识到,龙国不是跟不上,而是根本不屑於跟著他们的老路走。
而现在,龙国再次拋出了一个重磅消息,要在月球上建立科考站,进行氮3资源的勘探。
彼得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著什么。
氮3,正是第二代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关键燃料,如果龙国真的成功勘探並开採了氮3,那么他们將不仅仅是掌握了第一代核聚变技术,很可能在极短时间內,就能跳过他们的技术路线,直接升级到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可控核聚变技术!
彼得感到一阵阵心悸。
他们原本以为自已走在技术的最前沿,但现在看来,龙国已经用一种他们从未想过的方式,绕过了他们,跑到了更前面。
“现在我们的项目,成员国连经费都一拖再拖,再这么下去,我们这个项目可能会玛丽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非常清楚。
iter项目因为参与国眾多,经费分摊和技术路线的协调一直是个大难题,现在龙国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了如此重磅的计划,只会让原本就不坚定的成员们更加动摇。
毕竟,谁都不会把钱投在虚无縹緲的国际合作项目上。
“这下可好,我们的进度反而落后他们了。”
彼得苦笑著摇了摇头:“我敢打赌,现在不少成员国的科学家都在私下討论,是不是该把投给我们的钱,挪去龙国那里。”
玛丽忧心地点头:“那我们还去找龙国合作吗?他们会同意吗?”
彼得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我们必须去,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但你说的没错,龙国未必会同意。”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表。
“我们现在就像一个卖不出去房子的老房东,而龙国那边,则是新开发的黄金地段。”
“那我们有什么筹码呢?”玛丽问道。
彼得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这就是我们最大的难处。”
“龙国现在技术领先,有钱有地,还占据了氮3资源的先机。”
“我们能提供的,无非是几十年来积累的一些技术资料和实验数据,但他们未必看得上,最关键的是,我们之前对他们有偏见,甚至可以说是轻视,他们很难会和我们合作。”
“是的,他们不会忘记我们曾经的傲慢。”
玛丽嘆了口气:“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让我们难以接受的条件,比如要求我们把核心技术拱手相让,或者在项目上完全听从他们的指挥。”
“到时候,我们这些大国又该如何自处?”
彼得沉默了。玛丽的话像一把刀,精准地刺穿了他內心深处的骄傲。他知道,现在不是顾及顏面的时候。他们正面临著被时代拋弃的危险。
良久,彼得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决绝的光芒。
“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他站起身,走到玛丽面前:“口头上的请求,邮件里的客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那我们该怎么办?”玛丽问道。
“我们亲自去一趟龙国。”
玛丽一惊:“亲自去?那可是——
“没错,亲自去。”
彼得打断了她:“这不仅是展现我们的诚意,更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当面沟通,总比隔著屏幕更容易打动人心,我们要向他们展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过去的错误,並且真心渴望合作。”
彼得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玛丽,你立刻去安排行程,我们需要一个最快的航班。”
“我会亲自去准备我们能提供的所有技术资料,必须是最详细、最有价值的部分,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
“彼得,我们是iter项目的负责人,是代表著整个项目的,就这么去了,会不会—“
玛丽的担忧不无道理。
“现在,我们代表的不是过去的辉煌,而是未来的希望。”
彼得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如果我们不放下身段,不爭取这次机会,那我们的未来,將完全被龙国主导,我们这些曾经的主导者,將彻底沦为旁观者。”
几天后,iter项目首席科学家彼得,带著他的核心团队抵达了龙国。
他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低调地通过官方渠道,表达了希望与龙国就核聚变和太空探索项目进行深度交流的意愿。
在龙国科创中心一间简洁而明亮的会客室里,彼得和玛丽见到了龙国方面的代表,科技中心负责人卫宏,以及核聚变项目干事之一的李耀。
彼得语气诚恳:“卫总,李先生,非常感谢你们能抽出宝贵时间接见我们,我们此次远道而来,是希望就龙国在月球南极建立科考站以及氮-3资源勘探项目,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他顿了顿,將一个精美的文件夹推到桌子中央:“这是我们iter项目几十年来积累的所有技术资料、实验数据以及研究报告。我们愿意將这些宝贵资料,毫无保留地与龙国分享,以表我们的诚意。”
卫宏嘴角抽了抽,没有动那个文件夹。
他们要这些东西干嘛?
装订成错题集吗?
也不知道周宇那边需不需要。
他表面镇定地说:“彼得先生,您和您的团队的诚意,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你们的到来本身,
就是一种巨大的诚意。”
“不过,关於合作您也知道,我们龙国人做事讲究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的核聚变技术,是完全基於自己的技术路线独立研发的,而我们的探月计划,也是经过长远的战略规划。”
“这两大项目,都是龙国航天和能源领域的支柱,其技术路线和未来发展方向,都已经非常清晰。”
旁边的李耀適时地补充道:“彼得先生,我们非常尊重iter项目为人类核聚变事业所做的贡献“但就像您所说的,我们之前的技术路线差异很大。现在要將你们的资料整合到我们的项目中,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会打乱我们既定的研发节奏,这肯定不符合我们的研发要求。”
“那—有没有其他的合作方式?”玛丽不甘心地问道。
卫宏微微一笑:“当然有。未来,当我们在月球南极建立起科考站,並开始进行氮3的开採和研究后,我们欢迎全球的科学家们,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和交流。”
“我们会向全世界开放部分数据,並提供合作机会,但前提是,合作必须以我们为核心,符合我们的技术標准,並严格遵守我们的规则。”
彼得听了卫宏的话,感到一种巨大的挫败感,他意识到,对方已经彻底掌握了主动权。
在沉默中,彼得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卫总,李干事,我们非常理解你们的立场,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无法在技术上进行深度合作,那我们是否可以购买相关的技术呢?”
此言一出,会客室內的气氛瞬间变得异常微妙。
卫宏和李耀对视一眼,隨即,卫宏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抑制的笑意,但很快被他用端起茶杯的动作掩饰了过去。
卫宏觉得很好笑。
可控核聚变技术,这是能够用金钱衡量的吗?
这不仅是几代科学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更是国家能源安全和未来发展的命脉。
这种技术,是买不到的,更不可能被出卖。
卫宏放下茶杯,微笑著,语气却带著毫不掩饰的嘲讽:“彼得先生,您说的相关技术,指的是哪一部分呢?您觉得,这些技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吗?”
彼得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他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挣扎。
“卫总,我们理解您的顾虑,我们不是想买断技术,而是希望能够获得授权,或者参与到技术共享中来,我们可以提供我们的资金、设备,以及我们iter项目积累的所有数据和人才,我们愿意以任何形式合作,只求能够不被时代拋弃。”
卫宏的表情出现了鬆动。
他是被对方诚意打动了?
显然不是。
这段时间来谈合作的人,一个个都带著诚意来,他们这里都快装不下了。
诚意有什么用?
iter项目有钱吗?
肯定没有很多,否则他们建造的实验堆也不至於一直拖到今天都没有完工。
丑国人带头不给经费,早就让这项目名存实亡了。
不过,卫宏还是知道iter项目的价值。
前几天经过周宇的一顿分析后,卫宏知道,要想从丑国人那儿捞钱,iter项目是个关键。
彼得现在看上去已经上鉤了。
对方的傲慢已经被彻底击碎,剩下的只是对未来的恐惧和对合作的渴望。
现在,是时候拋出机会,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卫宏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彼得先生,我们欣赏您的诚意,但正如我们所说技术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不过,我们可以考虑一种特殊的合作模式。”
彼得的眼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什么模式?”
“彼得先生,您是iter的总干事,对吧?”卫宏问道。
彼得不解其意,但还是点头:“是的,我是。”
卫宏笑了笑:“我们尊重您在核聚变领域的贡献,既然您如此渴望合作,我们也不会完全拒人於千里之外。”
“我们可以合作。”
“真的?!”彼得喜出望外。
“嗯,我相信我们研发可控核聚变项目,其实为的是让人们能够解决能源危机,支持人们的各种生活、工作所需。”
“彼得先生,您是核聚变领域的专家,您比我更清楚,一旦我们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电能,世界將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摩天大楼,工厂,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著巨大的能源,但如果这些能源的成本趋近於零呢?我们就不再需要为了能源而战,不再需要担心环境污染,不再需要为了这些能源而精打细算。”
“想像一下,有了几乎免费的电力,我们可以在沙漠里建立巨大的淡化海水工厂,用源源不断的水资源改造荒漠,让它们变成绿洲。”
“我们可以用电力驱动的垂直农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种植出各种新鲜的食物,彻底解决飢饿问题。”
“我们还可以用廉价的电能,驱动全自动化的生產线,让机器人去完成那些危险、枯燥的工作,从而解放人类的双手。”
“我们可以用电力驱动的超高速交通系统,让城市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甚至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內的即时旅行。”
“最重要的是,有了廉价的电能,我们將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中,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人类的文明,將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对,您说的没错。”彼得连连点头。
“彼得先生,您认为,核聚变技术仅仅是建造一个人造太阳这么简单吗?其实不然,这只完成了第一步,就像石油开採一样。”
“我们龙国已经拥有了成熟的第一代可控核聚变技术,很快,我们也会掌握在月球上开採氮3
的核心技术,这解决了最根本的能源来源问题,但仅仅有开採技术是不够的。”
他拿起一个茶杯,比作示范堆,继续解释道:“我们需要建立大量的示范堆,这就像是炼油厂,它们將负责把氮-3燃料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更关键的是,我们还需要一个能够覆盖多个地方的输电网络。”
卫宏继续说道:“这就像是石油管道,我们將建造一个巨大的电网,將廉价的核聚变电力输送到有需要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也是最贴近民眾的部分,我们需要大量的充电站和充电桩。”
卫宏指了指窗外:“未来的汽车、交通工具,甚至是家庭,都將通过这些充电桩获得廉价的电能,而这部分,我们將向全球开放特许经营权,让每一个国家和企业,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巨大的盈利模式中来。”
彼得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起来。
敢情对方没准备和他们合作核聚变技术啊!
他原本以为的合作,是技术层面的深度融合,是共同攻克核聚变技术难关。
但卫宏的这番话,却將他带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世界。
他意识到,龙国正在做的事情,远比他们想像的要超前得多。
他们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现在正在布局整个核聚变能源的產业链。
而卫宏所说的合作,並非是技术上的並驾齐驱,而是一种参与到龙国主导的商业体系中。
“卫总,您所说的合作,是指我们这些参与国,可以参与到充电桩的建设中去,是吗?”
卫宏微笑著点点头:“没错,彼得先生。”
“这就像石油时代,许多国家没有油田,但他们可以修建炼油厂,建造加油站,成为石油產业链中的一环。”
彼得心臟像是被人重重锤了一拳。
他们几十年来在核聚变技术上的研究成果,对方很显然看不上。
彼得知道,如果他们拒绝卫宏的提议,那么iter项目將彻底被时代拋弃,成为一个失败的代名词。
他抬起头,看著卫宏平静的样子,他明白,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
最终,彼得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无奈而又决绝的表情。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卫总,我———我们接受您的提议。”
“我们愿意参与到你们的充电桩建设中来,並遵守你们的规则。”
会谈结束后,彼得和玛丽走出会客室,两人一路沉默。
电梯门合上的一瞬间,玛丽再也忍不住了。
“彼得,我—我不太明白。”
玛丽的声音充满了困惑和不解:“我们可是iter的首席科学家,我们研究的是可控核聚变,是未来的终极能源,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去合作一个充电桩项目?”
彼得靠在电梯的墙壁上,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嘆了口气。
他知道玛丽无法理解他的决定,因为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降格,更是尊严上的巨大牺牲。
“玛丽,卫宏说的没错,技术路线就像是河流的源头,我们的技术路线已经落后了,我们现在能做的,不是去改变河流的源头,而是去適应这条河流。”
“否则,iter项目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彼得睁开眼睛,满眼疲惫。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以为的充电桩,仅仅是给汽车充电那么简单吗?不,那只是冰山一角。”
“想像一下,如果核聚变技术真的实现了,电能的成本將趋近於零。”
“那么,未来的一切都將由电能驱动,汽车甚至是家庭的供暖、照明,都將依赖於一个巨大的电网,而充电桩,就是这个电网最末端的神经末梢。”
“卫宏他们已经掌握了人造太阳,掌握了能源的生產。”
“而我们,如果能参与到充电桩的建设中来,就能掌握能源的输送和分配。”
“这不仅仅是一个充电桩,这是一个全新的能源生態系统,它將决定谁能掌握未来的能源命脉“可是,我们的项目就这么搁置了,是否太可惜了?”
“这个可以谈,是否可以在我们现有项目上进行改造。”
“你也看到了,我们想要在核聚变技术上合作,卫宏那边根本没有鬆口的意思。”
“那我们为什么不找找周宇教授呢?他才是核聚变项目的总负责人吧?”
“如果他同意和我们合作,卫宏那边应该不会有意见。”
彼得看了看天真的玛丽,说:“我们什么人?周宇又是什么人?”
“你以为我们可以见到周宇?”
彼得都有点想笑。
“周宇教授的地位,在龙国,甚至在国际上,都非同寻常,他是核聚变项目的总负责人,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將影响龙国未来的发展。”
“卫宏级別没那么高,我们,就只能和他谈。”
“不过能够和卫宏见面,並让对方鬆口,这次来龙国也算没白来。”
“人,还是要务实一点,你想越级去找周宇,在这里肯定不存在。”
“估计咱俩都还没有见到周宇,就会喜提审讯套餐了。”
“等我们地位再高点,或者拿下了诺贝尔奖,才能见到周宇,在他面前画大饼吧!”
“现在,我们就只能见到卫宏。”
几乎是同时,正在和李耀交流的卫宏突然打了喷嚏,
他忍不住嘟嘧:“shift!该不会是有谁在说我吧?
在nasa宣布重启载人登月计划后没几天,龙国科技中心也对外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事。
“鑑於国际太空探索合作进入新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人类对月球的科学认知和资源利用,我方决定,全面启动在月球南极建立永久性科考站的计划。”
『我们的科考站將分三期建设,首要任务是对月球南极地区的水冰、氮-3以及其他稀有金属储量进行精准勘探和数据採集,我们相信,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將是未来人类深空探索和能源发展的关键。”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表示兴奋和支持。
周宇的数学推论已经让大家对阿波罗计划產生了疑虑,而龙国科考站计划的透明性和长期性,
则让他们看到了真正的科学精神建立永久性科考站,意味著人类对月球的了解都將更进一步。
鸥空局罕见的发表了声明,称讚龙国的计划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期愿景。局长在接受採访时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登月,而是在月球上建立人类永久前哨。”
“这为真正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在资源勘探和科学研究方面。”
鸥空局內的有些科学家倒是解了。
一般来说,这种事他们很少表態的,这次怎么一反常態了。
他们哪儿知道,这事他们的头儿做不了主。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珐国总部。
彼得,!ter项目组的总干事,刚刚结束了一个长的电话会议。
他疲惫地靠在椅子上,用手揉了揉眉心,长长地鬆了一口气。
“彼得,鸥空局的表態真的能行吗?”
他的助手,一位名叫玛丽的物理学家,担忧地问道。
彼得苦笑一声,他拿起桌上的咖啡杯,却没有喝,只是盯著杯沿发呆。
“行不行,也得这么做,我们別无选择。”
他的思绪回到了几年前。
那时,龙国因为经费和技术路线的分歧,宣布退出iter项目。
彼得和项目组的其他核心成员,当时並没有太当回事。
“他们退出就退出吧,反正他们的技术一直都跟不上我们的主流路线。”
“没错,龙国人太急功近利了,不像我们一步一个脚印。”
“没有他们的那点经费,我们照样能把项目推下去。”
他们当时天真地以为,没有龙国的参与,项目会更加顺利。
然而,事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龙国退出后,並未停止自己的研究。
他们悄无声息地,独立地,在短短几年內就拿出了成熟的第一代可控核聚变技术。
当这消息传出时,整个核聚变领域都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龙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的实力。
彼得的懊悔在那一刻达到了顶峰。
他们不仅失去了龙国在技术上可能带来的突破,还失去了在这个领域与龙国合作的机会。
他们这才意识到,龙国不是跟不上,而是根本不屑於跟著他们的老路走。
而现在,龙国再次拋出了一个重磅消息,要在月球上建立科考站,进行氮3资源的勘探。
彼得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著什么。
氮3,正是第二代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关键燃料,如果龙国真的成功勘探並开採了氮3,那么他们將不仅仅是掌握了第一代核聚变技术,很可能在极短时间內,就能跳过他们的技术路线,直接升级到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可控核聚变技术!
彼得感到一阵阵心悸。
他们原本以为自已走在技术的最前沿,但现在看来,龙国已经用一种他们从未想过的方式,绕过了他们,跑到了更前面。
“现在我们的项目,成员国连经费都一拖再拖,再这么下去,我们这个项目可能会玛丽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非常清楚。
iter项目因为参与国眾多,经费分摊和技术路线的协调一直是个大难题,现在龙国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了如此重磅的计划,只会让原本就不坚定的成员们更加动摇。
毕竟,谁都不会把钱投在虚无縹緲的国际合作项目上。
“这下可好,我们的进度反而落后他们了。”
彼得苦笑著摇了摇头:“我敢打赌,现在不少成员国的科学家都在私下討论,是不是该把投给我们的钱,挪去龙国那里。”
玛丽忧心地点头:“那我们还去找龙国合作吗?他们会同意吗?”
彼得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我们必须去,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但你说的没错,龙国未必会同意。”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表。
“我们现在就像一个卖不出去房子的老房东,而龙国那边,则是新开发的黄金地段。”
“那我们有什么筹码呢?”玛丽问道。
彼得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这就是我们最大的难处。”
“龙国现在技术领先,有钱有地,还占据了氮3资源的先机。”
“我们能提供的,无非是几十年来积累的一些技术资料和实验数据,但他们未必看得上,最关键的是,我们之前对他们有偏见,甚至可以说是轻视,他们很难会和我们合作。”
“是的,他们不会忘记我们曾经的傲慢。”
玛丽嘆了口气:“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让我们难以接受的条件,比如要求我们把核心技术拱手相让,或者在项目上完全听从他们的指挥。”
“到时候,我们这些大国又该如何自处?”
彼得沉默了。玛丽的话像一把刀,精准地刺穿了他內心深处的骄傲。他知道,现在不是顾及顏面的时候。他们正面临著被时代拋弃的危险。
良久,彼得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决绝的光芒。
“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他站起身,走到玛丽面前:“口头上的请求,邮件里的客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那我们该怎么办?”玛丽问道。
“我们亲自去一趟龙国。”
玛丽一惊:“亲自去?那可是——
“没错,亲自去。”
彼得打断了她:“这不仅是展现我们的诚意,更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当面沟通,总比隔著屏幕更容易打动人心,我们要向他们展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过去的错误,並且真心渴望合作。”
彼得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玛丽,你立刻去安排行程,我们需要一个最快的航班。”
“我会亲自去准备我们能提供的所有技术资料,必须是最详细、最有价值的部分,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
“彼得,我们是iter项目的负责人,是代表著整个项目的,就这么去了,会不会—“
玛丽的担忧不无道理。
“现在,我们代表的不是过去的辉煌,而是未来的希望。”
彼得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如果我们不放下身段,不爭取这次机会,那我们的未来,將完全被龙国主导,我们这些曾经的主导者,將彻底沦为旁观者。”
几天后,iter项目首席科学家彼得,带著他的核心团队抵达了龙国。
他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低调地通过官方渠道,表达了希望与龙国就核聚变和太空探索项目进行深度交流的意愿。
在龙国科创中心一间简洁而明亮的会客室里,彼得和玛丽见到了龙国方面的代表,科技中心负责人卫宏,以及核聚变项目干事之一的李耀。
彼得语气诚恳:“卫总,李先生,非常感谢你们能抽出宝贵时间接见我们,我们此次远道而来,是希望就龙国在月球南极建立科考站以及氮-3资源勘探项目,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他顿了顿,將一个精美的文件夹推到桌子中央:“这是我们iter项目几十年来积累的所有技术资料、实验数据以及研究报告。我们愿意將这些宝贵资料,毫无保留地与龙国分享,以表我们的诚意。”
卫宏嘴角抽了抽,没有动那个文件夹。
他们要这些东西干嘛?
装订成错题集吗?
也不知道周宇那边需不需要。
他表面镇定地说:“彼得先生,您和您的团队的诚意,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你们的到来本身,
就是一种巨大的诚意。”
“不过,关於合作您也知道,我们龙国人做事讲究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的核聚变技术,是完全基於自己的技术路线独立研发的,而我们的探月计划,也是经过长远的战略规划。”
“这两大项目,都是龙国航天和能源领域的支柱,其技术路线和未来发展方向,都已经非常清晰。”
旁边的李耀適时地补充道:“彼得先生,我们非常尊重iter项目为人类核聚变事业所做的贡献“但就像您所说的,我们之前的技术路线差异很大。现在要將你们的资料整合到我们的项目中,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会打乱我们既定的研发节奏,这肯定不符合我们的研发要求。”
“那—有没有其他的合作方式?”玛丽不甘心地问道。
卫宏微微一笑:“当然有。未来,当我们在月球南极建立起科考站,並开始进行氮3的开採和研究后,我们欢迎全球的科学家们,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和交流。”
“我们会向全世界开放部分数据,並提供合作机会,但前提是,合作必须以我们为核心,符合我们的技术標准,並严格遵守我们的规则。”
彼得听了卫宏的话,感到一种巨大的挫败感,他意识到,对方已经彻底掌握了主动权。
在沉默中,彼得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卫总,李干事,我们非常理解你们的立场,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无法在技术上进行深度合作,那我们是否可以购买相关的技术呢?”
此言一出,会客室內的气氛瞬间变得异常微妙。
卫宏和李耀对视一眼,隨即,卫宏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抑制的笑意,但很快被他用端起茶杯的动作掩饰了过去。
卫宏觉得很好笑。
可控核聚变技术,这是能够用金钱衡量的吗?
这不仅是几代科学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更是国家能源安全和未来发展的命脉。
这种技术,是买不到的,更不可能被出卖。
卫宏放下茶杯,微笑著,语气却带著毫不掩饰的嘲讽:“彼得先生,您说的相关技术,指的是哪一部分呢?您觉得,这些技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吗?”
彼得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他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挣扎。
“卫总,我们理解您的顾虑,我们不是想买断技术,而是希望能够获得授权,或者参与到技术共享中来,我们可以提供我们的资金、设备,以及我们iter项目积累的所有数据和人才,我们愿意以任何形式合作,只求能够不被时代拋弃。”
卫宏的表情出现了鬆动。
他是被对方诚意打动了?
显然不是。
这段时间来谈合作的人,一个个都带著诚意来,他们这里都快装不下了。
诚意有什么用?
iter项目有钱吗?
肯定没有很多,否则他们建造的实验堆也不至於一直拖到今天都没有完工。
丑国人带头不给经费,早就让这项目名存实亡了。
不过,卫宏还是知道iter项目的价值。
前几天经过周宇的一顿分析后,卫宏知道,要想从丑国人那儿捞钱,iter项目是个关键。
彼得现在看上去已经上鉤了。
对方的傲慢已经被彻底击碎,剩下的只是对未来的恐惧和对合作的渴望。
现在,是时候拋出机会,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卫宏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彼得先生,我们欣赏您的诚意,但正如我们所说技术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不过,我们可以考虑一种特殊的合作模式。”
彼得的眼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什么模式?”
“彼得先生,您是iter的总干事,对吧?”卫宏问道。
彼得不解其意,但还是点头:“是的,我是。”
卫宏笑了笑:“我们尊重您在核聚变领域的贡献,既然您如此渴望合作,我们也不会完全拒人於千里之外。”
“我们可以合作。”
“真的?!”彼得喜出望外。
“嗯,我相信我们研发可控核聚变项目,其实为的是让人们能够解决能源危机,支持人们的各种生活、工作所需。”
“彼得先生,您是核聚变领域的专家,您比我更清楚,一旦我们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电能,世界將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摩天大楼,工厂,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著巨大的能源,但如果这些能源的成本趋近於零呢?我们就不再需要为了能源而战,不再需要担心环境污染,不再需要为了这些能源而精打细算。”
“想像一下,有了几乎免费的电力,我们可以在沙漠里建立巨大的淡化海水工厂,用源源不断的水资源改造荒漠,让它们变成绿洲。”
“我们可以用电力驱动的垂直农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种植出各种新鲜的食物,彻底解决飢饿问题。”
“我们还可以用廉价的电能,驱动全自动化的生產线,让机器人去完成那些危险、枯燥的工作,从而解放人类的双手。”
“我们可以用电力驱动的超高速交通系统,让城市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甚至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內的即时旅行。”
“最重要的是,有了廉价的电能,我们將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中,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人类的文明,將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对,您说的没错。”彼得连连点头。
“彼得先生,您认为,核聚变技术仅仅是建造一个人造太阳这么简单吗?其实不然,这只完成了第一步,就像石油开採一样。”
“我们龙国已经拥有了成熟的第一代可控核聚变技术,很快,我们也会掌握在月球上开採氮3
的核心技术,这解决了最根本的能源来源问题,但仅仅有开採技术是不够的。”
他拿起一个茶杯,比作示范堆,继续解释道:“我们需要建立大量的示范堆,这就像是炼油厂,它们將负责把氮-3燃料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更关键的是,我们还需要一个能够覆盖多个地方的输电网络。”
卫宏继续说道:“这就像是石油管道,我们將建造一个巨大的电网,將廉价的核聚变电力输送到有需要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也是最贴近民眾的部分,我们需要大量的充电站和充电桩。”
卫宏指了指窗外:“未来的汽车、交通工具,甚至是家庭,都將通过这些充电桩获得廉价的电能,而这部分,我们將向全球开放特许经营权,让每一个国家和企业,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巨大的盈利模式中来。”
彼得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起来。
敢情对方没准备和他们合作核聚变技术啊!
他原本以为的合作,是技术层面的深度融合,是共同攻克核聚变技术难关。
但卫宏的这番话,却將他带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世界。
他意识到,龙国正在做的事情,远比他们想像的要超前得多。
他们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现在正在布局整个核聚变能源的產业链。
而卫宏所说的合作,並非是技术上的並驾齐驱,而是一种参与到龙国主导的商业体系中。
“卫总,您所说的合作,是指我们这些参与国,可以参与到充电桩的建设中去,是吗?”
卫宏微笑著点点头:“没错,彼得先生。”
“这就像石油时代,许多国家没有油田,但他们可以修建炼油厂,建造加油站,成为石油產业链中的一环。”
彼得心臟像是被人重重锤了一拳。
他们几十年来在核聚变技术上的研究成果,对方很显然看不上。
彼得知道,如果他们拒绝卫宏的提议,那么iter项目將彻底被时代拋弃,成为一个失败的代名词。
他抬起头,看著卫宏平静的样子,他明白,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
最终,彼得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无奈而又决绝的表情。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卫总,我———我们接受您的提议。”
“我们愿意参与到你们的充电桩建设中来,並遵守你们的规则。”
会谈结束后,彼得和玛丽走出会客室,两人一路沉默。
电梯门合上的一瞬间,玛丽再也忍不住了。
“彼得,我—我不太明白。”
玛丽的声音充满了困惑和不解:“我们可是iter的首席科学家,我们研究的是可控核聚变,是未来的终极能源,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去合作一个充电桩项目?”
彼得靠在电梯的墙壁上,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嘆了口气。
他知道玛丽无法理解他的决定,因为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降格,更是尊严上的巨大牺牲。
“玛丽,卫宏说的没错,技术路线就像是河流的源头,我们的技术路线已经落后了,我们现在能做的,不是去改变河流的源头,而是去適应这条河流。”
“否则,iter项目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彼得睁开眼睛,满眼疲惫。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以为的充电桩,仅仅是给汽车充电那么简单吗?不,那只是冰山一角。”
“想像一下,如果核聚变技术真的实现了,电能的成本將趋近於零。”
“那么,未来的一切都將由电能驱动,汽车甚至是家庭的供暖、照明,都將依赖於一个巨大的电网,而充电桩,就是这个电网最末端的神经末梢。”
“卫宏他们已经掌握了人造太阳,掌握了能源的生產。”
“而我们,如果能参与到充电桩的建设中来,就能掌握能源的输送和分配。”
“这不仅仅是一个充电桩,这是一个全新的能源生態系统,它將决定谁能掌握未来的能源命脉“可是,我们的项目就这么搁置了,是否太可惜了?”
“这个可以谈,是否可以在我们现有项目上进行改造。”
“你也看到了,我们想要在核聚变技术上合作,卫宏那边根本没有鬆口的意思。”
“那我们为什么不找找周宇教授呢?他才是核聚变项目的总负责人吧?”
“如果他同意和我们合作,卫宏那边应该不会有意见。”
彼得看了看天真的玛丽,说:“我们什么人?周宇又是什么人?”
“你以为我们可以见到周宇?”
彼得都有点想笑。
“周宇教授的地位,在龙国,甚至在国际上,都非同寻常,他是核聚变项目的总负责人,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將影响龙国未来的发展。”
“卫宏级別没那么高,我们,就只能和他谈。”
“不过能够和卫宏见面,並让对方鬆口,这次来龙国也算没白来。”
“人,还是要务实一点,你想越级去找周宇,在这里肯定不存在。”
“估计咱俩都还没有见到周宇,就会喜提审讯套餐了。”
“等我们地位再高点,或者拿下了诺贝尔奖,才能见到周宇,在他面前画大饼吧!”
“现在,我们就只能见到卫宏。”
几乎是同时,正在和李耀交流的卫宏突然打了喷嚏,
他忍不住嘟嘧:“shift!该不会是有谁在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