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23章 来海参崴的次要任务!(8k)
    海参崴的气象测量工作结束后,在海参崴气象数据中心的一个分站里,尤里和同事正百无聊赖地看著屏幕上的数据。
    他是这个分站的技术员,负责日常的数据维护和设备检修。
    半个月前那个飘错地方的气球事件,也成了他们茶余饭后唯一的谈资。
    “龙国人的气球可真结实,居然飘到了四万里的高空都没有破,可让那群丑国佬伤透了脑筋。
    “是啊,他们测量气象的仪器也挺先进的,工作效率也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我们要是有他们——”
    尤里话没有说完,大家都不出声了。
    如果没有见过星空,他们自然不会想念星空的壮丽和无边无际。
    他们正是因为亲眼看到了龙国人的技术和工作方式,才意识到自己和世界的差距,那份差距,
    不仅仅是设备上的落后,更是思维上方式的不同。
    没有亲眼见过龙国人工作之前,他们认为目前的工作方式就是最好的,认为龙国人发展迅速,
    也只是龙国人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
    毕竟,以前的龙国人,还只是跟在他们学习的人。
    然而,当他们亲眼看到龙国工程师们,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解决他们从未遇到过的技术难题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想法错了。
    在这群技术员在閒聊之际,彼得罗夫匆匆赶到了龙国,签署下了一份重要的协议。
    也不知道是彼得罗夫怕对方反悔,还是龙国人怕事情还会有变故,协议签署的双方多少都带著点迫不及待,签署完后,他们都觉得自己赚了。
    在签署完协议后一周,龙国便派了多支专家技术团队进入海参崴。
    其中一支,则是来自龙国可控核聚变星火示范堆核心团队的成员。
    “伊戈尔,一周后,也就是15號那天,穿整齐点,跟著我去接待来自龙国的贵客。”供电站的站长非常神奇的,在下班的时候就给对方打了招呼。
    “站里的年轻人不多,你可是我们的门面,別在龙国人面前丟脸知道了吗?”
    伊戈尔好奇地问道:“来自龙国的贵客,都有谁?”
    站长低声说:“可控核聚变星火示范堆核心团队的成员。”
    伊戈尔的心头一震。
    作为一名供电站的技术员,他对於“可控核聚变”这个词汇並不陌生,那是人类能源的终极梦想,是所有电力工作者心之所向的圣杯。
    他曾无数次在新闻里看到关於这一技术的报导,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被冠以有生之年的遥远標籤。
    然而,站长接下来的那句话,却像一道惊雷,在他耳边炸响,將他所有的不可思议都击得粉碎。
    “听说,可能那位周教授也会来。”
    “周教授”伊戈尔喃喃地重复著这三个字,大脑一片空白。
    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铺天盖地的新闻报导,那些关於一个年轻龙国科学家突破可控核聚变核心技术的传奇故事,都在他的脑海里一一浮现。
    他怎么可能不认识?那是全世界电力行业的偶像,是无数科研人员顶礼膜拜的对象。
    他打破了百年来的技术壁垒,將人类文明推进到了一个新的纪元,
    在伊戈尔的认知里,这样的人物,应该是生活在神圣的实验室里,被无数安保人员和媒体簇拥著,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现在,站长却告诉他,这样的人物,可能会来到这个偏远的海参崴供电站,来到这个平日里只有几个技术员的地方?
    “站长,您您不是在开玩笑吧?”伊戈尔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以为站长在拿他寻开心。
    “这个嘛,我也不知道,只是这么传的,不管是不是真的,我们都要打起精神,星火示范堆的成员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你想想,要是不是如此,他们为什么会来我们这里?”
    伊戈尔也不知道怎么回家的,也不知道怎么睡著的。
    虽然,对方要过一周才来,可伊戈尔已经迫不及待了。
    伊戈尔这几天正常上班,发现海参崴这座城市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的大毛语商店招牌旁,被换掉了,都以龙国语为主,旁边则多了一行小巧的大毛语翻译。
    便利店里,原本只有大毛语的商品包装上,也贴上了龙国语的说明標籤,
    甚至连公交车的站牌,都用龙国语和大毛语两种语言进行標註。
    这种细微的变化,让伊戈尔感到既新奇又有些不习惯。
    伊戈尔上班要经过海参崴的港口,过去这里总是充斥著大毛巡逻队的身影,他们的制服和標誌性的大步流星,构成了港口最鲜明的风景线。
    然而,现在,这些熟悉的身影却渐渐被另一群人所取代。
    那些穿著深色作训服,身姿挺拔,眼神锐利的人,伊戈尔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是龙国人。
    他们没有佩戴任何明显的军衔或標誌,但那股內敛强大的气场,却让人无法忽视。
    他们三三两两地在港口的入口处巡逻,不时与大毛的人进行交谈,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翻译,他们也能流畅地完成交接。
    伊戈尔还注意到,港口內原本空置的一大片区域,现在已经开始建造新的建筑。
    施工的工人也大多是龙国人,他们戴著安全帽,用伊戈尔听不懂的语言大声交谈著,工作的效率之高,让他感到惊讶。
    在伊戈尔常去的菜市场,原本只有大毛商贩的摊位,现在也多了龙国人的面孔。
    他们卖著伊戈尔从未见过的蔬菜和水果,还用简短的龙国语向顾客推销著自己的商品。
    他常去的小酒馆里,原本只有大毛的伏特加和啤酒,现在也多了龙国的白酒和青岛啤酒,
    甚至连酒馆的老板,都学会了几句简单的龙国问候语。
    好奇的伊戈尔点了一杯白酒来喝,辛辣,是伊戈尔对这杯酒的第一印象。
    那股热辣的液体,像一团火苗,从他的舌尖一直烧到了喉咙,然后瞬间在胃里炸开。
    他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眼泪都快被呛了出来。
    “怎么样,伙计?”
    酒馆老板笑著问道,他的脸上带著一丝得意的神色:“我们大毛的伏特加,可是温和多了。”
    伊戈尔好不容易才止住咳嗽,他红著脸,用手掌在胸口处拍了拍,试图平復那股火辣的感觉。
    他抬起头,看向酒馆老板,眼神中充满了不解。这酒,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这么烈?
    “这酒,可不是用来一口闷的。”酒馆老板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笑著解释道,“要慢慢品,
    才能喝出它的味道。”
    伊戈尔將信將疑地再次端起酒杯,这次,他学乖了,只抿了一点点。
    他开始仔细地品味著酒的味道,
    第一口,是辛辣,但隨后,他却品出了一股淡淡的甘甜。那甘甜,仿佛来自遥远的东方,带著一种独特的清香,让他感到回味无穷。
    他慢慢地喝著,每一口,都让他对这种酒有了新的认识。
    他开始明白,这酒,和他们大毛的伏特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伏特加,是用来豪饮,用来发泄的。
    而白酒,却是用来品味,用来思考的。
    它更像是一种艺术品,需要人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到它的精髓。
    就跟龙国一样。
    伊戈尔还注意到,城市里多了不少龙国人开的饭馆和商店。
    这些商店的装修风格独特,商品也充满了东方韵味。
    这些新开的商店,吸引了不少大毛民眾的好奇心,也让海参崴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面对这些变化,伊戈尔的心情从最初的好奇,渐渐变成了兴奋,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龙国人来这里做生意,而是龙国人在这里扎了根。
    很快,来到了星火示范堆成员到来的日子,早上七点,伊戈尔迫不及待地起了床,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早上九点不到,伊戈尔和站长,以及那几位来自莫市的可控核聚变专家,已经早早地等在了供电站附近的大道上。
    海参崴的夏季,气温宜人,虽然没有到酷热难耐的程度,但清晨的阳光已经很有穿透力。此刻,太阳斜斜地掛在东方,金色的光芒毫不留情地洒在他们身上。
    伊戈尔穿著他最合身的那套西装,深色的面料吸热,很快就让他感到了一丝燥热。
    他偷偷地鬆了松领带,感觉脖子被勒得有些喘不过气。
    他看了看身边的站长,站长同样一身笔挺的西装,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只是不动声色地挺直了腰板。
    来自莫斯科的几位专家更是如此,
    他们显然习惯了內陆乾燥的气候,对海参崴这种带有湿度的阳光有些不適应。
    他们中年纪最大的那位,头髮已经白,但依然穿著一丝不苟的三件套西装,脸上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
    他的手紧握成拳,放在身前,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抵抗著身体的燥热。
    大道上,车辆稀少,只有清晨的凉风夹杂著海水的咸味吹来,却吹不散他们身上的热意。
    伊戈尔的脚底板开始发烫,他很想像往常一样,找个阴凉的地方躲一躲,或者乾脆解开外套的扣子。
    但一想到今天来的可能是周教授,是星火示范堆的核心团队,他立刻打消了这些念头,
    他知道,他们代表著当地供电部门的最高规格,任何一丝不专业的表现,都可能被视为怠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阳光越来越炙热。
    伊戈尔感觉自己的衬衫已经贴在了背上,他偷偷地咽了咽口水,喉咙干得发痒。
    他看到一位专家,用食指小心翼翼地推了推眼镜,趁著这个动作,飞快地用手帕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
    “站长,周教授真的会来吗?”伊戈尔忍不住小声问道。
    站长嘴上装作轻鬆地说:“不知道,周教授那么忙的,不来也正常。”
    伊戈尔明显有些失望。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一阵引擎的轰鸣声,从远方传来。
    “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大道的尽头望去。
    一辆黑色的车队,缓缓地驶入了他们的视线。车队由两辆警车开道,中间是一辆加长版的豪华轿车,后面跟著几辆军用越野车。
    这个阵仗,让伊戈尔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客人。
    车队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
    车门陆续打开,在一群高大的警卫中间,一个穿著一身米色衬衫的年轻人走了下来,他看起来和普通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脸上带著龙国人独有的温和笑容。
    周宇下车后其实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大毛的专家们会夹道欢迎他,虽说海参崴没有京城惹,但是吧,大热天一个个都穿著整套西服,还是让他有点不適应,
    要知道他们这一行人都穿著t恤就来了。
    周宇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两边一对比,对方的仪式感有点太浓了。
    正在尷尬的时候,大毛的专家已经先一步打起了招呼。
    站在最前面的是那位来自莫斯科的年长专家,他叫尼古拉,是一位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老科学家。
    他原本以为,来这里的会是龙国星火示范堆项目的一位行政领导,或者最多是一位工程师。
    在他看来,像周宇这样级別的人物,怎么可能屈尊来到海参崴这个偏远的城市,来和一个落后的供电站进行对接?
    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当他看到周宇从那辆车上走下来时,他的心臟,在那一刻仿佛停跳了半拍。
    他努力地眨了眨眼,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那张年轻而熟悉的面孔,正是他无数次在新闻报导和学术期刊上看到的那个人。那个彻底改写了人类能源未来的传奇人物,竟然真的来了!
    尼古拉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他身边的几位莫斯科专家也同样如此,他们脸上歷来紧绷的严肃表情,瞬间被一种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崇拜所取代。
    他们忘了炎热,忘了身上紧身西服的不適,也忘了自己作为大毛人长久以来的习惯。
    此刻,在他们眼里,只有一个形象,一个打破了科学壁垒、让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英雄,
    “周周教授!”尼古拉的声音有些沙哑,甚至带上了一丝哽咽。
    他忘记了原本准备好的官方致辞,忘记了应该保持的礼仪,他只是本能地朝前迈出了一步,像一个追星的孩子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伊戈尔站在人群后面,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心中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看到尼古拉这位平日里严谨得像个教科书的老教授,竟然激动得像个毛头小子时,他才知道,自己对周宇的影响力,还是低估了太多。
    尼古拉快步走到周宇面前,他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周宇的手。
    那双手,粗糙有力,那是研究了一辈子核聚变的老科学家,那双手,握著周宇的手,仿佛握住了他毕生的梦想和希望。
    “周教授,我—我们都以为您不会来的。”
    尼古拉激动得语无伦次:“我们都以为,会是您的团队代表—您亲自来了!这—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周宇看到对方真挚有热情的表情,他感受到了老科学家手中的热度,也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內心的敬意。
    他微笑著,用龙国语回答道:“教授,您太客气了,我们是来合作的,不是来做客的,我一直都很敬佩您和您的团队在核聚变领域的研究,能够和您面对面交流,是我的荣幸。”
    经过翻译,尼古拉听后更是激动,他没想到他会引起周宇这样人物的注意。
    他们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科学家,不仅没有架子,还如此谦逊。
    周宇的学生林溪和张昊站在人群中,喷喷称奇。
    “臥槽,这场面我只在歷史书上见过,之前老苏专家来支援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专家也是这样。”
    “几十年过去了,没想到,我们也能成长到今天。”
    “你没看到尼古拉教授那眼神吗?简直就像是看到了偶像,我们导儿也太有魅力了吧。”
    “废话,导儿突破了可控核聚变后,谁在他面前不是规规矩矩的?”
    “这次导儿想来海参崴看看,卫总也不是拦不住吗?”
    “你没发现海参崴这边已经多了很多我们的人吗?”
    “说起来,这次来海参崴,感觉真的是在我们自己的地盘上一样。”
    林溪小声说道:“我刚才在来的路上,看到不少我们的人在巡逻,心里踏实多了。”
    “这不奇怪。”
    张昊低声回道:“导儿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可控核聚变项目,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任何一点闪失,都將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卫总把海参崴的建设进度加快,也是为了能儘早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安全的基地,让导儿能够安心来这。”
    “卫总说了,就当让导儿来旅游的。”
    两人在那儿说著,站长已经开始邀请周宇一行人去参观供电站了。
    供电站內部,是一片巨大的工业厂房。老旧的设备占据了大部分空间,那些巨大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组,虽然保养得很好,但从它们泛黄的外壳和复杂的线路,就能看出其年代的久远。
    “周教授,您的到来,对於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技术的合作,更是梦想的延续。”
    尼古拉边走边说:“我们大毛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从上世纪中叶就开始了。我们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也曾为此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但很遗憾,由於各种原因,我们的研究陷入了瓶颈,
    停滯不前。”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低沉:“我们都以为,可控核聚变,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科学幻想,但您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您用事实证明了,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尼古拉指著供电站內部那些老旧的设备:“这些老旧的设备,是时代的產物,是歷史的见证。
    ”
    “它们,也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我们无法想像,如何將可控核聚变產生的巨大能量,与我们现有的电网进行併网,我们甚至无法想像,当可控核聚变真正实现时,我们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对方什么意思周宇当然知道,他给对方吃了一颗定心丸:“尼古拉教授,您所说的这些顾虑,
    我们都曾有过,您无需去想像未来的景象,因为我们现在就在创造它。”
    周宇的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他走到供电站的一处空地,指著那里,对尼古拉教授说道:“教授,我们在这里,將会建造一个新的变电站。一个专门为可控核聚变服务的,可以与现有电网完美併网的『智能变电站”。”
    他拿出隨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打开了一张3d设计图。图纸上,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变电站,出现在了屏幕上。它的设计,与供电站內部那些老旧的设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智能变电站,它將拥有最先进的储能系统和智能调度系统,它可以將可控核聚变產生的巨大能量和城市数据,进行高效的储存和分配。”
    周宇一边讲解,一边用手势在空中比划著名,他仿佛不是在描述一个设计图,而是在描绘一个触手可及的未来。
    “这不仅仅是一个变电站,它更是一个能源中枢,我们可以通过它,將可控核聚变產生的电能,输送到任何一个地方,我们可以用它,为我们的城市供电,为我们的工厂供电。”
    “只要你们能够全力配合我们的人尼古拉听到这里,连忙说:“我们配合,完全能配合,只要这里能修建起示范堆,我相信海参崴很快就能发展起来,周边地区也能发展起来。”
    周宇的话,让尼古拉教授原本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多了一丝释然和感激。
    他知道,周宇这是在向他们许下了一个郑重的承诺,確保他们不会被排除在这一歷史性的进程之外。
    这对於一个曾经辉煌,如今却陷入困境的科学群体来说,是莫大的感激。
    修建示范堆的事情,当然不用周宇来亲自讲解。
    来海参崴这里亮个相,给当地的专家们打个鸡血,站那儿当个吉祥物,周宇的次要任务可以说已经完成。
    卫宏说了,周宇来海参崴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放鬆下。
    毕竟,海参崴这地方是真的美。
    周宇穿著轻便的t恤和短裤,背著相机,开始了他在海参崴的旅游。
    他沿著蜿的海岸线漫步,感受著海风的湿润与清凉,他流连於古老的建筑之间,用镜头捕捉著这座城市独特的歷史痕跡。
    他甚至去了当地的鱼市,饶有兴致地发挥了龙国人的优良传统,和商贩们討价还价,买了几条新鲜的鱼,打算回去让隨行的厨师料理。
    卫宏的安排確实周到,周宇身边除了必要的安保人员,几乎没有其他人打扰,
    他过上了久违的悠閒生活,暂时忘却了科研的压力和项目的重担。
    然而,这份悠閒,在每天晚上回酒店的时候,都会被他的学生嚇到。
    林溪和张昊,这两位他的得意门生,每晚都会回到周宇下榻的酒店,向他匯报当天的工作进度。
    但隨著日子的推进,他们的状態一天比一天差。
    第一天晚上,林溪和张昊只是眼圈有些发黑,他们向周宇匯报了与尼古拉教授团队的首次对接情况。
    “导儿,尼古拉教授他们太热情了!”
    张昊说:“我们一提要电网数据,他们立刻就给我们拿来了最详细的。还有那个伊戈尔,对我们的技术太感兴趣了,问了我们好多问题,我跟他聊到晚上十点多,他还意犹未尽呢。”
    周宇听著学生的匯报,笑著点了点头,对他们的工作热情感到欣慰。
    学生勤快点,他这个做导师的才能好好休息嘛。
    第五天晚上,当林溪和张昊再次出现在周宇面前时,他们的脸上已经掛满了倦容。
    林溪的头髮有些凌乱,张昊的衬衫也皱巴巴的。
    他们手里拿著厚厚一叠列印出来的图纸和数据,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
    “导儿,我们连夜把海参崴的电网模型搭建出来了。”
    林溪兴奋地说,但她的声音却带著几分沙哑:“明天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初步的模擬测试了。”
    周宇突然感到他这个导师玩的好像过於快乐了一点,有些良心不安地说:“你们不用这么拼命,不著急,慢慢来。”
    但林溪和张昊只是笑了笑,他们並没有把周宇的话放在心上,对他们来说,能亲手將可控核聚变与实际电网连接,这种兴奋感远超身体的疲惫。
    到了第八天晚上,当周宇悠哉地从海滩回来,在酒店大堂看到林溪和张昊时,他几乎没有认出来。
    他们两人衣衫不整,头髮蓬乱,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
    林溪手里拿著一块大列巴,一边啃一边走,张昊则捧著一瓶矿泉水,眼晴半眯著,像是隨时都能睡著。
    “导儿,我们成功了!”
    张昊看到周宇,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清醒过来,他衝到周宇面前,激动地晃著手里的平板电脑:“併网模擬测试通过了!我们已经找到了几个可行的方案!”
    周宇接过平板,看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复杂的模擬图,他知道,这些成果背后,是学生们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
    “你们啊—”周宇嘆了口气,他知道,这些学生们继承了他对科研的热情,但他更清楚,长此以往,身体会吃不消。
    “导儿,別担心。”
    林溪啃完了最后一口大列巴,擦了擦嘴,说:“尼古拉教授他们,都跟著我们一起熬夜,他们对可控核聚变的渴望,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强烈,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既然你们这样,那我就放心,过几天我就回去了。”
    “啊?这么快就回去了吗?”林溪突然觉得有些慌,周宇在这,让她每次去和尼古拉对接的时候都有几分底气。
    虽说这样有点狐假虎威的感觉,但没有了周宇这层光环的笼罩,林溪和张昊將要独自面对所有的问题,以及尼古拉教授那近乎苛刻的专业眼光,多少心里有点志志。
    周宇当然看出了他们的想法,安慰道:“林溪,张昊,你们两个是我最得意的学生,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核心技术,你们每一个环节都了解了,你们对它的理解,不比其他人差,再说了,有问题你们可以问我嘛。”
    对啊,可以摇人!
    林溪和张昊忽然鬆了一口气。
    他们导师可是周宇,海参崴也有很多他们的人,他们还怕什么!
    作为兢兢业业的科研新人,他们的宗旨就是认真、认丛和摇人!
    有了这保证,第二天两人乐呵呵地把自家导师送到机场。
    另一边,f22击中那颗流浪气球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但还有不少丑国人在津津乐道这事。
    “瞧瞧,这就是我们的f22!”
    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挥舞著拳头,夸张地在节目上叫喊:“这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隱形战斗机!
    “它能轻鬆摧毁任何敌人的飞机,现在连一个飘在天上的气球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这简直就是对那些搞小动作的傢伙们的警告,別以为你们的鬼把戏我们看不见!”
    “用f22来打气球,就像是拿航母上的舰炮来打苍蝇,虽然有点大材小用,但这更能体现我们的实力!但我们有这个实力,其他人不要羡慕!”
    甚至连一些普通市民,在咖啡馆里閒聊时,都会提到这事。
    他们脸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仿佛自己也参与了这次伟大的行动。
    在他们眼中,那个被击落的气球,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气球,而是一个象徵,一个象徵著丑国在科技和军事领域绝对领先的標誌。
    他们沉浸在这次胜利的喜悦中,享受著被全世界仰视的感觉,
    但很快,他们的注意力,被两张照片吸引了。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万世之名

古羲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大道之上

宅猪

玄鉴仙族

季越人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