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载入史册
会场后台媒体室里的几个香港记者很鬱闷,之前因为张国荣的影帝呼声很高,他们守在媒体室就等著见证第一位华人纳影帝诞生。
试想一下,年初张曼玉刚刚加冕第一位华人柏林影后,今天如果张国荣斩获坎城影帝,这对於香港电影圈来说那是何等的荣耀!
他们甚至连稿子都写好了,就等著张国荣按著影帝的奖盃走进媒体室,然后將好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到香港。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全香港的各大媒体头版头条肯定都是这个消息,而对於他们这些奋战在一线的记者来说,同样代表著奖金和名气。
想想都令人感到兴奋。
但是当他们通过电视机里传来的实时画面看到荣膺影帝竟然是美国演员蒂姆.罗宾斯时,一个个都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提前写好的稿子没用了,想像中的奖金和名气肯定也泡汤了。
但是他们不得不强打精神,在一眾记者中杀出一条血路,向蒂姆.罗宾斯提问如何评价这次他的最大竞爭对手张国荣的表现。
蒂姆.罗宾斯当然很官方的对张国荣大大盛讚了一番,同时也表示自己这次能够得奖很侥倖之类的各种巴拉巴拉那些香港记者自然不会这么想,他们甚至都已经想好了新闻標题。
“哥哥憾失坎城影帝,蒂姆.罗宾斯表示自愧不如。”
“评委会没有自己人,哥哥功亏一簧。”
想想特別能理解,张曼玉年初斩获柏林影后时,评委会里有一个中国评委张艾嘉。而这次蒂姆.罗宾斯能够战胜张国荣,主要原因在於评委会有一位美国评委,却没有中国评委。
总之,就是张国荣虽败犹荣不是哥哥不行,而是没有友军支援,非战之罪。
当看到《小小偷的春天》获得评委会大奖时,几位香港又忍不住欢呼起来,他们和所有人一样,认为本届坎城电影节的金棕櫚奖非《霸王別姬》莫属。
虽然《霸王別姬》名义上是一部大陆电影,但投资方都是来自香港,香港演员张国荣更是第一男演员,幕后主创中摄影师黄粤泰、美术设计奚仲文等都是香港电影人。
导演赵坤虽说是內地导演,但他这两年主要就是在香港发展,去年斩获威尼斯金狮奖的《黑色通缉令》更是一部香港电影。
尤其就在不久前,赵坤炮轰金像奖的改革,闹得沸沸扬扬。这次他如果斩获坎城电影节金棕櫚奖,那么这件事就会变得更加有趣。
人家在国际上风光无限,结果你们还想不让人家参加金像奖,从某种意义来说,坐实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幕后操纵者因为比不过人家而故意排挤的心思。
香港记者永远都不怕事大,他们更想要博取读者的眼球,增加报纸的销量。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但是大鼻子情圣在最后宣布金棕櫚奖得主时,又让他们的心情跌岩起伏。虽然是双黄蛋,但《霸王別姬》斩获金棕櫚奖是实打实的。
继张一谋的《红高粱》作为第一部华语电影荣获金熊奖,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作为第一部华语电影斩获金狮奖之后,《霸王別姬》作为第一部华语电影终於站上了影响力最大,最受关注的夏纳电影节的最高峰。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次获奖使得赵坤成为第一位获得威尼斯金狮奖和坎城金棕櫚奖的中国导演,不仅开创了歷史,而且离大满贯只有一步之遥。
要知道在此之前能够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大满贯导演只有一位,那就是被世界影坛视为殿堂级人物的义大利导演一一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赵坤还这么年轻,未来获得大满贯不过是时间问题。
以至於当金棕櫚奖得主之一的英国电影《善意的背叛》导演罗勃.阿特曼带著剧组走进媒体室向大家展示金棕櫚奖並接受採访时,那几位香港记者只是匆匆拍了几张照,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电视机里赵坤发表获奖感言的实时画面上,並且一字不拉地记录在小本子上。
这可是第一手的资料!
英国虽然目前依旧是香港的祖家,但这个时候的香港人骨子里还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所以英国电影拿下金棕櫚奖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金棕櫚奖。
当赵坤带著徐风、张国荣等剧组主创走进媒体室的那一刻,拼命挤到台前几位香港记者率先拍起手来。
鼓掌这种东西是从眾的,现场的其他记者也跟著拍起手来,作为获得金棕櫚奖的电影確实值得大家起立致敬。
“哗哗哗—“
媒体室里热烈的掌声让走进来眾人很是受宠若惊,大家纷纷向记者们鞠躬表示感谢。
赵坤將装著水晶金字塔镶嵌金棕櫚叶奖盃的盒子打开,向记者们展示供他们拍照。
虽然这座今年重新设计推出的金棕櫚奖盃已经被前面《善意的背叛》剧组率先展示过了,但依旧抵挡不住记者们手中相机闪光灯一片。
因为这是属於《霸王別姬》的金棕櫚奖盃“恭喜!恭喜!”
“赵坤导演,好嘢!”
“为中国人爭光!”
当赵坤等人坐下时,台下几位香港记者冲他们大呼小叫。
尤其看到那位经常黑大陆,前几天还追著自己问电影是否被禁的《苹果日报》的记者也在振臂高呼“为中国人爭光”时,赵坤难免有些感慨。
他们或许有各种的不满,但他们並不否认自己是中国人,並且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就好比后世一位生活在美国的中国歷史学家在接受访问时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大家看了都感觉很感动。
但別忘了这一句诗的下一句却是“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个王师是谁?也许只有他心里才有答案。
刚刚在台上说的有些口乾舌燥,赵坤拿起摆放在桌上的赞助商品之一一一依云矿泉水,拧开盖子喝了两口,道:“开始吧。”
话音方落,早已迫不及待的记者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七八个问题一起冒了出来,吵得头疼。
赵坤听了个大概,大都是问此刻的感受如何,便回答道:“在台上的时候很兴奋,现在平静多了。之前有过期待,毕竟媒体炒得很热么。惊喜有,但没觉得意外,我们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有信心的。”
刚说完,那位戴著眼镜的《苹果日报》的记者就腾地站起来,问道:“据说內地禁止《霸王別姬》上映,请问这次获奖后可能会解禁吗?如果不能解禁的话,你作为一个內地导演会不会受到处罚?”
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又来了。
赵坤只能给他一个无奈的眼神,道:“首先我想再次说明一下,你刚刚说的什么《霸王別姬》
在內地被禁止上映的消息不属实,至少我没有接收到有关这方面的任何通知。至於你说的受处罚,
更是无稽之谈。”
好在马上又有另一位记者提问:“请问赵坤导演,接下来有计划吗,是前往好莱坞还是继续留在香港发展?”
“我现在手头还有一部戏,是一部移民题材的爱情电影。等拍完了,可能会休息一段时间,也有可能回学校上课,毕竟我的主业还是一名大学老师嘛!”
“什么样的移民电影,能透露一下吗?”
“呢,是一对来自中国內地的年轻人走过香港、纽约的故事。主要是想拍一个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最具意味的这十年的一个故事。”
“去年你拿了威尼斯金狮奖,今天又拿了坎城的金棕櫚奖,不仅是华人电影圈的第一人,在世界范围內只有寥寥几个导演能获得这样的荣誉“不敢当,不敢当,你可千万別这么说。再说下来我真的连未来评选金像奖的资格都没有了。
我只是想说能够得到这些荣誉,大概是我的运气不错吧,比我厉害的导演还有的是。”
这几个傢伙七嘴八舌地问,老外根本插不上嘴。赵坤看了看,专门回答了几家外媒记者的问题。
不多时,工作人员过来催促,颁奖典礼已经结束,还有主办方举行的酒会。
那位《苹果日报》的眼镜哥们赶紧问了一句:“你今年才二十多岁,三十岁还不到,觉得自己还有努力方向吗?”
““......”
总算是一个正常的问题,赵坤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我不敢说未来能不能拿到大满贯,但如果拍电影始终能给我带来新鲜感的话,我想我会一直拍下去。”
(还有)
会场后台媒体室里的几个香港记者很鬱闷,之前因为张国荣的影帝呼声很高,他们守在媒体室就等著见证第一位华人纳影帝诞生。
试想一下,年初张曼玉刚刚加冕第一位华人柏林影后,今天如果张国荣斩获坎城影帝,这对於香港电影圈来说那是何等的荣耀!
他们甚至连稿子都写好了,就等著张国荣按著影帝的奖盃走进媒体室,然后將好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到香港。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全香港的各大媒体头版头条肯定都是这个消息,而对於他们这些奋战在一线的记者来说,同样代表著奖金和名气。
想想都令人感到兴奋。
但是当他们通过电视机里传来的实时画面看到荣膺影帝竟然是美国演员蒂姆.罗宾斯时,一个个都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提前写好的稿子没用了,想像中的奖金和名气肯定也泡汤了。
但是他们不得不强打精神,在一眾记者中杀出一条血路,向蒂姆.罗宾斯提问如何评价这次他的最大竞爭对手张国荣的表现。
蒂姆.罗宾斯当然很官方的对张国荣大大盛讚了一番,同时也表示自己这次能够得奖很侥倖之类的各种巴拉巴拉那些香港记者自然不会这么想,他们甚至都已经想好了新闻標题。
“哥哥憾失坎城影帝,蒂姆.罗宾斯表示自愧不如。”
“评委会没有自己人,哥哥功亏一簧。”
想想特別能理解,张曼玉年初斩获柏林影后时,评委会里有一个中国评委张艾嘉。而这次蒂姆.罗宾斯能够战胜张国荣,主要原因在於评委会有一位美国评委,却没有中国评委。
总之,就是张国荣虽败犹荣不是哥哥不行,而是没有友军支援,非战之罪。
当看到《小小偷的春天》获得评委会大奖时,几位香港又忍不住欢呼起来,他们和所有人一样,认为本届坎城电影节的金棕櫚奖非《霸王別姬》莫属。
虽然《霸王別姬》名义上是一部大陆电影,但投资方都是来自香港,香港演员张国荣更是第一男演员,幕后主创中摄影师黄粤泰、美术设计奚仲文等都是香港电影人。
导演赵坤虽说是內地导演,但他这两年主要就是在香港发展,去年斩获威尼斯金狮奖的《黑色通缉令》更是一部香港电影。
尤其就在不久前,赵坤炮轰金像奖的改革,闹得沸沸扬扬。这次他如果斩获坎城电影节金棕櫚奖,那么这件事就会变得更加有趣。
人家在国际上风光无限,结果你们还想不让人家参加金像奖,从某种意义来说,坐实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幕后操纵者因为比不过人家而故意排挤的心思。
香港记者永远都不怕事大,他们更想要博取读者的眼球,增加报纸的销量。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但是大鼻子情圣在最后宣布金棕櫚奖得主时,又让他们的心情跌岩起伏。虽然是双黄蛋,但《霸王別姬》斩获金棕櫚奖是实打实的。
继张一谋的《红高粱》作为第一部华语电影荣获金熊奖,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作为第一部华语电影斩获金狮奖之后,《霸王別姬》作为第一部华语电影终於站上了影响力最大,最受关注的夏纳电影节的最高峰。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次获奖使得赵坤成为第一位获得威尼斯金狮奖和坎城金棕櫚奖的中国导演,不仅开创了歷史,而且离大满贯只有一步之遥。
要知道在此之前能够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大满贯导演只有一位,那就是被世界影坛视为殿堂级人物的义大利导演一一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赵坤还这么年轻,未来获得大满贯不过是时间问题。
以至於当金棕櫚奖得主之一的英国电影《善意的背叛》导演罗勃.阿特曼带著剧组走进媒体室向大家展示金棕櫚奖並接受採访时,那几位香港记者只是匆匆拍了几张照,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电视机里赵坤发表获奖感言的实时画面上,並且一字不拉地记录在小本子上。
这可是第一手的资料!
英国虽然目前依旧是香港的祖家,但这个时候的香港人骨子里还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所以英国电影拿下金棕櫚奖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金棕櫚奖。
当赵坤带著徐风、张国荣等剧组主创走进媒体室的那一刻,拼命挤到台前几位香港记者率先拍起手来。
鼓掌这种东西是从眾的,现场的其他记者也跟著拍起手来,作为获得金棕櫚奖的电影確实值得大家起立致敬。
“哗哗哗—“
媒体室里热烈的掌声让走进来眾人很是受宠若惊,大家纷纷向记者们鞠躬表示感谢。
赵坤將装著水晶金字塔镶嵌金棕櫚叶奖盃的盒子打开,向记者们展示供他们拍照。
虽然这座今年重新设计推出的金棕櫚奖盃已经被前面《善意的背叛》剧组率先展示过了,但依旧抵挡不住记者们手中相机闪光灯一片。
因为这是属於《霸王別姬》的金棕櫚奖盃“恭喜!恭喜!”
“赵坤导演,好嘢!”
“为中国人爭光!”
当赵坤等人坐下时,台下几位香港记者冲他们大呼小叫。
尤其看到那位经常黑大陆,前几天还追著自己问电影是否被禁的《苹果日报》的记者也在振臂高呼“为中国人爭光”时,赵坤难免有些感慨。
他们或许有各种的不满,但他们並不否认自己是中国人,並且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就好比后世一位生活在美国的中国歷史学家在接受访问时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大家看了都感觉很感动。
但別忘了这一句诗的下一句却是“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个王师是谁?也许只有他心里才有答案。
刚刚在台上说的有些口乾舌燥,赵坤拿起摆放在桌上的赞助商品之一一一依云矿泉水,拧开盖子喝了两口,道:“开始吧。”
话音方落,早已迫不及待的记者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七八个问题一起冒了出来,吵得头疼。
赵坤听了个大概,大都是问此刻的感受如何,便回答道:“在台上的时候很兴奋,现在平静多了。之前有过期待,毕竟媒体炒得很热么。惊喜有,但没觉得意外,我们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有信心的。”
刚说完,那位戴著眼镜的《苹果日报》的记者就腾地站起来,问道:“据说內地禁止《霸王別姬》上映,请问这次获奖后可能会解禁吗?如果不能解禁的话,你作为一个內地导演会不会受到处罚?”
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又来了。
赵坤只能给他一个无奈的眼神,道:“首先我想再次说明一下,你刚刚说的什么《霸王別姬》
在內地被禁止上映的消息不属实,至少我没有接收到有关这方面的任何通知。至於你说的受处罚,
更是无稽之谈。”
好在马上又有另一位记者提问:“请问赵坤导演,接下来有计划吗,是前往好莱坞还是继续留在香港发展?”
“我现在手头还有一部戏,是一部移民题材的爱情电影。等拍完了,可能会休息一段时间,也有可能回学校上课,毕竟我的主业还是一名大学老师嘛!”
“什么样的移民电影,能透露一下吗?”
“呢,是一对来自中国內地的年轻人走过香港、纽约的故事。主要是想拍一个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最具意味的这十年的一个故事。”
“去年你拿了威尼斯金狮奖,今天又拿了坎城的金棕櫚奖,不仅是华人电影圈的第一人,在世界范围內只有寥寥几个导演能获得这样的荣誉“不敢当,不敢当,你可千万別这么说。再说下来我真的连未来评选金像奖的资格都没有了。
我只是想说能够得到这些荣誉,大概是我的运气不错吧,比我厉害的导演还有的是。”
这几个傢伙七嘴八舌地问,老外根本插不上嘴。赵坤看了看,专门回答了几家外媒记者的问题。
不多时,工作人员过来催促,颁奖典礼已经结束,还有主办方举行的酒会。
那位《苹果日报》的眼镜哥们赶紧问了一句:“你今年才二十多岁,三十岁还不到,觉得自己还有努力方向吗?”
““......”
总算是一个正常的问题,赵坤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我不敢说未来能不能拿到大满贯,但如果拍电影始终能给我带来新鲜感的话,我想我会一直拍下去。”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