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多账本和金银器物,另一间放着一张极大的榻,上面屏风小几香炉山子,无一不备;对面有两张极宽大的圈椅,床、椅各自铺设许多铺搭、引枕,却都是陈婆子所不懂的好料子。<br/><br/> 纵是在这家帮佣已经五年了,陈婆子一想起这家的气派,依旧忍不住要啧啧称赞——摆设都不必细说,单说这家的屋舍,便是横平竖直的,与博罗当地风物大不相同。<br/><br/> 陈婆子径直到了正屋前,一个才总角的小丫头坐在那杌子上,靠着门半梦半醒的眯着眼。<br/><br/> 陈婆子便推她一把,问:“都几时了,还唔叫太太起来?要点卯嘞。”<br/><br/> 那小丫头吓得一站而起,慌忙地就喊“陈妈妈”,推了门,让陈婆子进去,陈婆子一入内便闻到一股馥郁的香气,香是好香,却是过于浓了,且里面还有一股淡淡的膻气。她看一眼屋中大香炉,里头散漫地洒着许多角香末子,靠着炉边却摆了一块迦南香烧着。<br/><br/> 陈婆子用隔火将香都灭了,绕过里面一扇屏风,只见许多衣物被随意抛洒在地上,捡起来一看,都是今春新裁的好料子,顿时摇了摇头,走近那黄花梨的拔步床,轻轻唤那床上大张四肢、睡得口水横流的人道:“太太,起来了。”<br/><br/> 那人哼了一声,带着肚子上一条夏被翻身向里,斜斜地蜷成一团,她身上一件缎料单裙早已松散得不成样子,不但肩膀全部露出来,连一张光润洁白的后背也有大半正对着外面。<br/><br/> 任何人一见这后背,便立刻明了这家的主人王员外为何不喜旁人近身伺候他和他婆娘了——这后背实在太勾人,便是女人看了,只怕也要咽两下口水。<br/><br/> 陈婆子不得已,用手指戳了戳这床上之人的肩,用更大的声音道:“太太,要起来,去点卯了。”<br/><br/> 那床上的人倏然睁大了眼,蹙着眉,满脸不悦地瞪着她道:“不是上次才点过,怎么这回又要去了?”<br/><br/> 陈婆子哭笑不得地道:“点卯是日日都要,不去要挨板子的——况且今天说有大官要来,太爷大早就命叫人去洒水铺黄土呢。”<br/><br/> 王家太太道:“凭他怎么大官,难道还真叫我去给他扫地不成?不去。”在床上滚了一圈,卷着被子,四仰八叉地躺好。<br/><br/> 陈婆子好言劝道:“太太个样金贵的身子,当然是唔用干那些粗活,只是衙门里头的规矩,太太好赖要去露个头,不然几个老爷面上不好看——太太就起来一下能怎地?”又道:“今年荔枝好,我选好的摘了一篮子,太太起来,就好吃了。”<br/><br/> 王家太太却不关心荔枝,只睁着眼问:“那个死鬼回来了么?”<br/><br/> 陈婆子一怔,才知她说的是王平王员外——王员外做着南货生意,一年之中,总有几个月要外出去广州,在埠上买了货,再往北边卖——算来今年他已去了有三个月,若是往常,早该回来了。<br/><br/> 陈婆子的男人也是在外东奔西跑的,立刻便知道这年轻媳妇的心思,宽 we_i 她道:“老爷每年都在端午前回来的,今年许是生意好,多卖了几趟,所以要晚点回来,这是好事嘞——我们这边有话,说男人跑得越远,回来钱就越多,我们老爷的本事,这次回来,那钱还不要用车拉才行。”<br/><br/> 谁知这话却不入王太太的耳,她一下又侧转过身去,连头也侧着埋进被子里,满口只道:“我不起来,你替我去点卯!”<br/><br/> 陈婆子又磨了一会,见她还不肯,只能出去,同小红道:“今日实在是有府城的老爷要来,太爷怕那位老爷要查刑狱,所以特地吩咐,所有人今日都要到的,连刑房何老爷和尹捕头都叮嘱过我了,这是大事,唔能拖延。”<br/><br/> 小红听了,才同陈婆子进屋,两个人又哄又劝地,好半天才把这位祖宗叫起来,小红拿了另外一件单裙,放在床头,和陈婆子两人出去,等王太太自己换好才进来,服侍着她洗漱毕了,奉上粥点,王太太用得极少,连荔枝也没吃几个便命撤席,小红将东西端出去,陈婆子便拿了一件又脏又破的衣裳就<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往王太太身上披,王太太一惊,豁然起身,凤目圆睁,厉声喝道:“你做什么?!”<br/><br/> 陈婆子忙道:“太太,今日有上面的老爷来,太太不好穿得富贵,这是我特地向人借的家常衣服,太太披一披,等上面的老爷走了就好。”<br/><br/> 王太太听了,嫌弃地看了这衣裳一眼,又叫陈婆子拿近嗅了一嗅,陈婆子忙道:“我回家都洗过的,日头下晒了好几天呢。”<br/><br/> 王太太方勉为其难地将这件衣服穿上,她是富贵身子,外头披了这件,只觉全身难过,陈婆子又拿布鞋给她穿,王太太那娇气的脚一踏进这鞋子,便觉如有千万个蚊虫在脚底叮咬一般,慌忙缩回脚,恼怒地道:“一定要穿这种鞋子么?”<br/><br/> 陈婆子道:“穿粗布衣裳,下面却穿着缎鞋,不太好罢?”看看天色,又忙道:“太太要快些了,衙门里说巳正要到,如今已晚了大半个时辰了,这事太爷都看重着呢,迟不得。”<br/><br/> 王太太没法子,只好小心翼翼地伸出脚,重又踏进那鞋子里,陈婆子要替她穿鞋,却被她一瞪,又讪讪住了手。<br/><br/> 小红的男人牵来一头大走骡,上面用布袱铺得极平整,小红和陈婆子扶着王太太坐上去,那男人在前,陈婆子在后,两人服侍着王太太到了县衙外,那门口已经有许多蓬头垢面的囚徒在洒扫。陈婆子带着王太太从侧门进去,刑房、捕头见她们迟了,俱都恼怒,王太太见了外头的人,却又是另一副声气,三言两语,便将这两位老爷哄得转了颜,那刑房丢下一句:“好在通判还没来,且饶过你一次!”收了王太太袖过来的碎银,顺手将她手一握,王太太脸上变色,又立刻回转过来,不动声色地收回手,笑道:“多承大人照顾。”一俟这两人走了,那脸却立马就挂下来,指使着陈婆子将一张椅子擦了又擦,才翘着脚坐上去,两手扶着膝盖,从鼻孔里恶狠狠地哼了一声。<br/><br/> ☆、第219章<br/><br/> 陈婆子见王太太安顿好了,便自己去前面,替王太太领了牌子,分了活计,自顾自地干了起来——本朝流放的人犯,贫富不同,境遇天差地别,这王太太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是发配,人家是苦苦行走,冬去春来,走得鞋子都不知破了几双,还要碰见有良心的公差,一路不打不骂不逼 ji_an ,侥幸活到了地方,挨过那入狱鞭刑,多半也熬不过几年苦役便埋骨他乡。这王太太却是乘着上好的骡车入城,穿着绫罗绸缎见了县官,轻轻松松打通关节,当日就告了个病弱,县令大笔添作“悯恤”一项,许她自寻屋舍,分的差役,也是顶尖轻松的活儿。<br/><br/> 这却还不算什么,这王太太的丈夫王员外为着一个老婆,倾卖家产,不辞千里地陪着前来流放,到了地方,不思先安置祖业,却花大价钱在县衙附近买下宅院,雇了两三个女囚轮流替王太太应差,又从街上雇了几个丫头婆子服侍,王太太名义上虽是囚犯,其实过得比县令太太也分毫不差。<br/><br/> 这王老爷也极怪。自己日日只穿着件极宽大的袍子,戴着大方巾,除非出去做生意,否则根本就不肯出门,也不许人近身伺候,他老婆却是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季里做上五六身衣裳还不足,三不五时总还要叫街上的成衣铺子送几身衣裳,出个<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