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73章 头<br />
平阳张家主宅,主屋,书房,密室。<br />
张七泰低着脑袋沉默良久,缓缓抬头,望向一脸得意的张七凌,声音略微沙哑的开口道:<br />
“怎么就必为粉齑无疑了。<br />
天底下的豪门大族都是奉公而守中。<br />
也没看那家化为粉齑了。<br />
咱们平阳张家今时今日,入仕途的大小京官一十八人,地方主政也是十八。<br />
还出了张九庆这样的读书种子,被鹤乡公相中纳为孙婿。<br />
也足够‘奉公’了吧。<br />
接下来立场‘守中’,应该也说的过去。<br />
别忘了,当初‘四维公’主政内阁,调理阴阳,权势通天时,就是因为一意奉公,丢掉了‘守中’的本分。<br />
以至于咱们平阳张家四十年间只有‘家中魁首’,没有家主存在。<br />
毫不在意经营地方。<br />
最终为南疆诸世家所摒弃,四维公死后再有政敌出手,求到谁的门上都是冷眼旁观。<br />
而当时的启更帝呢,管过他‘至亲师傅’的亲族血脉了吗?<br />
前车之鉴当为后事之师啊!”<br />
奉公而守中。<br />
‘奉公’的意思是:<br />
名门大族的子弟,个人而言参加科举做官了,就必须敢于为朝廷牺牲。<br />
‘守中’的意思则为:<br />
对于整个家族而言,立场却必须中立,就算皇帝的圣旨也不能随意左右。<br />
以一家之长,一族之主的立场来说,张七泰的话正确无比。<br />
可站在张七凌的立场却不可接受。<br />
“鹤乡公会相中咱们平阳张家的子弟为孙婿,不就是代表着陛下的信重吗。<br />
何况如今的当朝比当年启更帝英明何止百倍…”<br />
“张七凌,我是没有你的才干德行,也不及你能言善辩。<br />
别说你了,就算咱们族里一些子家老、东主甚至管事,私下里都说我是‘中平之资’。<br />
可世家大族的家主族长,要的就是不急不缓、不能不拙的‘中平’二字。<br />
别的我不和你争辩,就问你,传古世家恪守‘奉公而守中’是对是错?<br />
古往今来,是那些窥破时机扶摇直上,烈火烹油团锦簇的家族能长久,还是守中治家的能长久?”<br />
事实胜于雄辩。<br />
正因为张七凌才干卓越能言善辩,才无法瞪着眼睛说瞎话。<br />
最终只能愣神许久,愤愤不平的消失在水晶镜中。<br />
张七泰生平第一次扬眉吐气的辩赢了张七凌,心中却毫无胜利的喜悦。<br />
飓风将至,小小的一叶孤舟,又该如何乘风破浪,化险为夷。<br />
张七泰长长的叹了口气,漫步出了密室。<br />
振奋精神朝容安山、容安丘所在的客厅走去。<br />
既然想要左右逢源,夹缝中求生存,反而得对双湖容家更体贴些。<br />
而这边平阳张家的家主要螺蛳壳里唱大戏,唱念做打。<br />
那边张家新贵在家里指挥着手下装虾酱,吭吭哧哧。<br />
张贵家的买卖可没有伙计指使。<br />
五十名身强力壮的兵丁,加上冒牌百卫赵福成,兵寨火头亲自忙碌许久,才终于灌好了一百多罐杂鱼虾酱。<br />
赵火头抽着鼻子,闻着院中浓烈的鲜腥味赞道:<br />
“老夫人真是好手艺。<br />
这酱一闻就知道使得生腌手法,慢慢酵熟成泥。<br />
一罐二十斤只要二两银子,简直等于白给呀。<br />
要不说咱们都督公忠体国,廉洁自省,爱兵如子呢…”<br />
刚知道芝海寨中还有这一号马屁精的张贵,被拍的脸热冒汗,摆摆手道:“行了,行了,赵火头。<br />
知道我阿姆手艺好,夸两句就算了,你还说个没完了。<br />
天可快擦黑了,你们还不赶紧回兵寨去。<br />
别耽误了婆娘吃甜团,孩儿点灯。”<br />
“是,属下告退。”;<br />
“承都督赏,属下等告退。”<br />
一伙子兵将个个搬着大罐虾酱,扬长而去。<br />
张贵目送他们走远,微微一笑,从怀着摸出五张刚换的五十两银票,递给了老娘。<br />
“阿姆,这是买咱虾酱的酱钱,白银两百五十两整。<br />
您收好,日后不管是跟着我去兵寨享清福,还是继续红红火火的做买卖都随你。<br />
只是就算想做买卖,日后也别再起早贪黑的忙活。<br />
就请人把杂鱼小虾送来,在雇些帮工洗涮干净,你跟舅母只配料腌酱就好。<br />
做好的虾酱想卖就卖点,不想卖就存着。<br />
隔个十来日,我就让人来收一次。”<br />
老娘知道儿子有逐鹿之心,不可能真贪这点小财。<br />
如今这么做必有原由,所以默默收下了银票。<br />
大舅母茄丹杰娜却是个淳朴人,见倸央多洁真就就一声不吭的把成本不足二十两的十缸虾酱,卖了二百多两。<br />
忍不住凑过去小声道:<br />
“大姐,贵贵才刚做官,就这么明目张胆低买高卖捞银子。<br />
别出了什么差迟,闹了乱子。”<br />
倸央多洁闻言看了一眼朝自己挤眉弄眼的儿子,摇摇头道:<br />
“放心吧大妹,你外甥如今也是八品掌印都督了。<br />
八品武官不见的多么张扬,可团练的掌印都督是有署理衙门,能说了算的统兵官。<br />
手底怎么也得有上千人吃粮。<br />
两百多两的头,一个月就消化了。”<br />
茄丹桑嘉没想到姑姐还懂这些,瞪大了眼,讶然说道:<br />
“大姐,你怎么还懂这些?”<br />
结果倸央多洁还没答话,二舅母茄丹桑嘉已经多嘴多舌的插话道:<br />
“姑姐毕竟是咱们石尸部的‘女大石头冠’。<br />
魁赫汉还活着的时候不整天说,他抵的上朝廷里的王爷,大姑姐顶得上一品大员。<br />
跟咱们这些草根出身可不一样。<br />
自然懂得些官场规矩。<br />
现在贵贵成了有牌面的武将,其中的规矩自然也拿捏的清楚。<br />
哪用咱们操心。”<br />
倸央魁赫汉就是张贵的舅舅,也是石尸满国前任志大才疏的穷酸国主。<br />
活着的时候整天住在山洞里,幻想自己多么多么尊贵,冬天却连件细夹皮袄都穿不起。<br />
死后留下的两个老婆虽然大节无缺,人品也算好,却还是不免时时闹些别扭。<br />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br />
张贵母子碰见只当是瞎子、聋子,看不见,听不着。<br />
这次也是如此。<br />
二舅母话音刚落,张贵就装聋作哑的嚷道:<br />
“哎呀呀,这几日天天忙的昏头转向的,拔贡生、递帖子、考军务、坐兵寨。<br />
终于赶在正月十五前更换了咱家的门庭。<br />
接下来就进退自如了。<br />
行了,闲话少说。<br />
咱们先把元宵煮上,热闹起来再说。”<br />
(本章完)</p>
平阳张家主宅,主屋,书房,密室。<br />
张七泰低着脑袋沉默良久,缓缓抬头,望向一脸得意的张七凌,声音略微沙哑的开口道:<br />
“怎么就必为粉齑无疑了。<br />
天底下的豪门大族都是奉公而守中。<br />
也没看那家化为粉齑了。<br />
咱们平阳张家今时今日,入仕途的大小京官一十八人,地方主政也是十八。<br />
还出了张九庆这样的读书种子,被鹤乡公相中纳为孙婿。<br />
也足够‘奉公’了吧。<br />
接下来立场‘守中’,应该也说的过去。<br />
别忘了,当初‘四维公’主政内阁,调理阴阳,权势通天时,就是因为一意奉公,丢掉了‘守中’的本分。<br />
以至于咱们平阳张家四十年间只有‘家中魁首’,没有家主存在。<br />
毫不在意经营地方。<br />
最终为南疆诸世家所摒弃,四维公死后再有政敌出手,求到谁的门上都是冷眼旁观。<br />
而当时的启更帝呢,管过他‘至亲师傅’的亲族血脉了吗?<br />
前车之鉴当为后事之师啊!”<br />
奉公而守中。<br />
‘奉公’的意思是:<br />
名门大族的子弟,个人而言参加科举做官了,就必须敢于为朝廷牺牲。<br />
‘守中’的意思则为:<br />
对于整个家族而言,立场却必须中立,就算皇帝的圣旨也不能随意左右。<br />
以一家之长,一族之主的立场来说,张七泰的话正确无比。<br />
可站在张七凌的立场却不可接受。<br />
“鹤乡公会相中咱们平阳张家的子弟为孙婿,不就是代表着陛下的信重吗。<br />
何况如今的当朝比当年启更帝英明何止百倍…”<br />
“张七凌,我是没有你的才干德行,也不及你能言善辩。<br />
别说你了,就算咱们族里一些子家老、东主甚至管事,私下里都说我是‘中平之资’。<br />
可世家大族的家主族长,要的就是不急不缓、不能不拙的‘中平’二字。<br />
别的我不和你争辩,就问你,传古世家恪守‘奉公而守中’是对是错?<br />
古往今来,是那些窥破时机扶摇直上,烈火烹油团锦簇的家族能长久,还是守中治家的能长久?”<br />
事实胜于雄辩。<br />
正因为张七凌才干卓越能言善辩,才无法瞪着眼睛说瞎话。<br />
最终只能愣神许久,愤愤不平的消失在水晶镜中。<br />
张七泰生平第一次扬眉吐气的辩赢了张七凌,心中却毫无胜利的喜悦。<br />
飓风将至,小小的一叶孤舟,又该如何乘风破浪,化险为夷。<br />
张七泰长长的叹了口气,漫步出了密室。<br />
振奋精神朝容安山、容安丘所在的客厅走去。<br />
既然想要左右逢源,夹缝中求生存,反而得对双湖容家更体贴些。<br />
而这边平阳张家的家主要螺蛳壳里唱大戏,唱念做打。<br />
那边张家新贵在家里指挥着手下装虾酱,吭吭哧哧。<br />
张贵家的买卖可没有伙计指使。<br />
五十名身强力壮的兵丁,加上冒牌百卫赵福成,兵寨火头亲自忙碌许久,才终于灌好了一百多罐杂鱼虾酱。<br />
赵火头抽着鼻子,闻着院中浓烈的鲜腥味赞道:<br />
“老夫人真是好手艺。<br />
这酱一闻就知道使得生腌手法,慢慢酵熟成泥。<br />
一罐二十斤只要二两银子,简直等于白给呀。<br />
要不说咱们都督公忠体国,廉洁自省,爱兵如子呢…”<br />
刚知道芝海寨中还有这一号马屁精的张贵,被拍的脸热冒汗,摆摆手道:“行了,行了,赵火头。<br />
知道我阿姆手艺好,夸两句就算了,你还说个没完了。<br />
天可快擦黑了,你们还不赶紧回兵寨去。<br />
别耽误了婆娘吃甜团,孩儿点灯。”<br />
“是,属下告退。”;<br />
“承都督赏,属下等告退。”<br />
一伙子兵将个个搬着大罐虾酱,扬长而去。<br />
张贵目送他们走远,微微一笑,从怀着摸出五张刚换的五十两银票,递给了老娘。<br />
“阿姆,这是买咱虾酱的酱钱,白银两百五十两整。<br />
您收好,日后不管是跟着我去兵寨享清福,还是继续红红火火的做买卖都随你。<br />
只是就算想做买卖,日后也别再起早贪黑的忙活。<br />
就请人把杂鱼小虾送来,在雇些帮工洗涮干净,你跟舅母只配料腌酱就好。<br />
做好的虾酱想卖就卖点,不想卖就存着。<br />
隔个十来日,我就让人来收一次。”<br />
老娘知道儿子有逐鹿之心,不可能真贪这点小财。<br />
如今这么做必有原由,所以默默收下了银票。<br />
大舅母茄丹杰娜却是个淳朴人,见倸央多洁真就就一声不吭的把成本不足二十两的十缸虾酱,卖了二百多两。<br />
忍不住凑过去小声道:<br />
“大姐,贵贵才刚做官,就这么明目张胆低买高卖捞银子。<br />
别出了什么差迟,闹了乱子。”<br />
倸央多洁闻言看了一眼朝自己挤眉弄眼的儿子,摇摇头道:<br />
“放心吧大妹,你外甥如今也是八品掌印都督了。<br />
八品武官不见的多么张扬,可团练的掌印都督是有署理衙门,能说了算的统兵官。<br />
手底怎么也得有上千人吃粮。<br />
两百多两的头,一个月就消化了。”<br />
茄丹桑嘉没想到姑姐还懂这些,瞪大了眼,讶然说道:<br />
“大姐,你怎么还懂这些?”<br />
结果倸央多洁还没答话,二舅母茄丹桑嘉已经多嘴多舌的插话道:<br />
“姑姐毕竟是咱们石尸部的‘女大石头冠’。<br />
魁赫汉还活着的时候不整天说,他抵的上朝廷里的王爷,大姑姐顶得上一品大员。<br />
跟咱们这些草根出身可不一样。<br />
自然懂得些官场规矩。<br />
现在贵贵成了有牌面的武将,其中的规矩自然也拿捏的清楚。<br />
哪用咱们操心。”<br />
倸央魁赫汉就是张贵的舅舅,也是石尸满国前任志大才疏的穷酸国主。<br />
活着的时候整天住在山洞里,幻想自己多么多么尊贵,冬天却连件细夹皮袄都穿不起。<br />
死后留下的两个老婆虽然大节无缺,人品也算好,却还是不免时时闹些别扭。<br />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br />
张贵母子碰见只当是瞎子、聋子,看不见,听不着。<br />
这次也是如此。<br />
二舅母话音刚落,张贵就装聋作哑的嚷道:<br />
“哎呀呀,这几日天天忙的昏头转向的,拔贡生、递帖子、考军务、坐兵寨。<br />
终于赶在正月十五前更换了咱家的门庭。<br />
接下来就进退自如了。<br />
行了,闲话少说。<br />
咱们先把元宵煮上,热闹起来再说。”<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