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衣洗漱,才奉上了热茶,期期艾艾的开了口:“老爷,听闻宣亲王妃,闺名童敏,可是真的?”<br/><br/> “是吧?”童浩根本不操心这些事情,他在衙门里头的差事也不轻松。<br/><br/> 曾经的好差事都被人给顶替了,而且现在朝中根本不缺人手,一些官员如果再尸位素餐,就会再次被顶替掉,他可不想再被人顶替了。<br/><br/> 磨平了棱角的童浩,如今只想安安稳稳的干到致仕,正六品的官职,致仕的时候,应该能上一级,从五品致仕,那个时候,朝廷会一直给官员俸禄到官员去世为止,这是武阳帝登基之后,成康帝龙御归天,定下来的一份“官员福利”,还有官员们活到七十岁有七百两银子的福利,活到八十岁有八百两,九十岁九百两,要是长命百岁,赏赐的就是金子一百两!<br/><br/> 还不算各色绫罗绸缎等等,算是朝廷给官员一生付出心力的回报。<br/><br/> 反正这一手使出来,武阳帝的名声又上了一层楼。<br/><br/> 这就是帝王手段啊!<br/><br/> 童浩很是佩服,但是也知道自己不是干大事的料,人家手下有能人,不用他们这些旧式的才子,能吟诗作对有个屁用?到了最后,他就干了个“弼马温”的活儿。<br/><br/> 当年童家倒台的时候,他已经成家了,知道点事情了,所以他就想着老实的干到致仕退休吧。<br/><br/> 但是他不知道,他的继室夫人可不是这么想的,童史氏可有一女二子的人:“老爷,那女孩子,可是咱们家那苦命的大小姐?”<br/><br/> “不能吧?”童浩却想都没想的就反驳了:“当年那些人贩子不是说跳水淹死了吗?你当时也说了,女孩子心气高,肯定不堪受辱,自杀了。”<br/><br/> 他也是这么认为的,自己家的女儿呢,总归是看过《女则》、《女戒》的人,被人掠卖为奴婢,还要贩卖去蒙古做女奴,岂能甘心?死了也好清清白白的去了总比活着受辱强。<br/><br/> 他至今为止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继室夫人。<br/><br/> 童史氏这个郁闷啊,就别提了!<br/><br/> 当年为了斩草除根,她就定了童敏失踪,但是几个人贩子说是跳河了,但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失踪就成了既定死亡。<br/><br/> 不然当年舅老爷家不止拿回三分之一的嫁妆,而是全部的嫁妆。<br/><br/> “这不是没找到尸首吗?”童史氏不甘心的道:“老爷,如果真是大姐儿,那可太好了!这些年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那几个杀千刀的人贩子,怎么就那么狠心?大姐儿当年才十三岁,都还没有及笄,就被掠走贩卖成奴婢,这些年指不定过的是什么日子呢,不过要真是大姐儿,我们应该早点认回来,不能让她好好的一个官宦人家的千金大小姐,给人为奴为婢去啊!”<br/><br/> “这有可能吗?”童浩第一时间想的是,未来的宣亲王妃要是他的女儿的话,那他……未来的皇后啊,那他岂不是能当个承恩候?<br/><br/> 以后也有爵位传给儿子了!<br/><br/> 早些年,他祖父还是阁老的时候,都没有这样想过,爵位啊!<br/><br/> 自从开国之后,爵位就很难封赏了,何况还有不少人家被抄家夺爵,就连长公主们都是胆战心惊的怕惹怒了武阳帝,被褫夺公主的头衔,驸马都尉的爵,不然她们也不会频繁的想要在宣亲王身边安插人手。<br/><br/> 还不是想着一旦有什么事情,可以有个人在上头给吹吹枕头风,求求情么。<br/><br/> “有没有可能,您去看看不就知道了?”童史氏怂恿他:“何况若是真的,那我们……我们家可不能不认大姐儿啊!”<br/><br/> 童史氏为什么不自己去呢?<br/><br/> 她怕是真的,童敏报复她。<br/><br/> 自己送上门去是找死的行为,她可惜命了。<br/><br/> 只是童浩却不觉得有什么好去看的:“人家女眷,我去看看算怎么回事?”<br/><br/> “我们就说是来看看是不是我家被人掠卖了的大姐儿的,有什么的啊?您都五十了,家里的两位姨娘也都三十多了,咱们儿子<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都要成亲了,您在他们面前算是个半大老头子了,有什么顾忌的啊?”童史氏不说童浩有两个才二十五岁的通房大丫鬟,只说那个三十来岁没有孩子的老姨娘。<br/><br/> 再说童浩本来就因为科举耽误了娶亲,当年成婚的时候都二十五了,后来原配嫡妻过世,他续娶的时候都三十三了,童史氏出身不好,娘家父亲虽然是个七品官但是身体不好,早早的就致仕了,童史氏又是庶出,要不然也轮不到她来当填房。<br/><br/> 索性手段有一些,加上史家没儿子啊,老爹一死,嫡母也跟着去了。<br/><br/> 几个姑娘将家产一分,有姨娘的把姨娘接走孝顺养老,没有姨娘的就不用操心了。<br/><br/> 史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此事就此完成,童史氏在童家敢这样肆无忌惮,不是没有原因的,她没什么文化,也不知道什么律法,只认钱,不认人。<br/><br/> 却也害怕被人报复,故而自己不敢去,让丈夫去,好歹这是亲生父亲不是?<br/><br/> “再说吧!”童浩却知道,孙府可不容易进,万一不是更丢人。<br/><br/> 会有人说他攀龙附凤,乱认女儿的,何况他认识不了几个高官,谁会介绍他去登孙府的大门呢?<br/><br/>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可是他有个拎不清的老婆就没有这个自知之明了。<br/><br/> 此事本来就他们两口子私下里说一说,但是过了几日,童史氏也不见丈夫有什么行动,而宣亲王那边是“艳遇不断”啊,这明显是不止一家看上了宣亲王……的亲事。<br/><br/> 当不了正妃就当侧妃,当不了侧妃就当庶妃,当不了庶妃就当小妾,小妾要是还当不了,当个外室总可以了吧?<br/><br/> 别人还没怎么样,童史氏先坐不住了,正好赶上一个同样是童家族人的一个亲戚上门打秋风,这位童氏一族的莲大奶奶,是童阁老那一辈往上数堂兄家的孙媳妇儿,跟童史氏同辈分,就是家里头比较穷,加上她年轻守寡,就这么一个儿子,惯得不成样子,每日靠在亲戚家打点秋风过日子,自己是横针不沾竖线的,当自己的“大奶奶”呢。<br/><br/> 不过她嘴碎,爱保媒,偶尔有成了的,给她几个谢媒钱。<br/><br/> 童史氏这几日一直是有些急躁的,再一看来人是个打秋风的,就有些不高兴了,不过,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br/><br/> 就跟这位莲大奶奶说了半个时辰,并且留莲大奶奶用了一顿便饭,字里行间只透露出,童敏的一点蛛丝马迹。<br/><br/> 果然啊,这位莲大奶奶顿时就双目放光了。<br/><br/> “可是敏姐儿?”莲大奶奶是知道这嫡支三房的事情的,童史氏也是个继室夫人而已,敏姐儿可是原配嫡出。<br/><br/> “还不能确定呢,你可别出去乱说。”童史氏假模假式的告诫她:“这可是宣亲王妃,未来的皇后,生了儿子那就是太子,将来可是要当皇太后的。”<br/><br/> 这一连串儿的头衔,听的莲大奶奶眼睛都亮的跟两颗太阳一样了。<br/><br/> 她要是能憋得住了才有鬼呢!<br/><br/> 都是姓童的,这要是成了皇后娘家,太后母族,她儿子就是国舅爷!<br/><br/> 莲大奶奶第一次在人家吃完饭拿了银子之后主动告辞离开,不用人给她端茶送客,童史氏同样笑呵呵的把人送走了,回头就静等佳音。<br/><br/> 这位莲大奶奶真不愧是有名的长舌妇,媒婆子,当天中午在童浩家里吃过了饭,下午就去了童浩他亲大哥家,跟童大太太嘀嘀咕咕半个时辰,拿了二十两银子走<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