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儿子哪里能跟父皇相比?父皇每日里这么早就上班……呃!不对,是早朝,真的是太辛苦了,儿子难以望及项背。”明钰感慨说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明钰深得拍马屁的精髓,自然是知道怎么说话才能讨皇帝的欢心。<br/><br/> 果不其然,皇帝眼中带了笑意,已经吩咐宫人将今日的早膳送上来。<br/><br/> 明钰狼吞虎咽的喝了两碗燕窝鸡丝粥,又吃了好几块珍珠糯米糕,翡翠虾饺皇,填饱了肚子,这才感觉活过来了。<br/><br/> 皇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等到皇帝吃完之后。宫人收拾完毕,这才谈起正事来。<br/><br/> “西岐走廊事关重大,所费银钱不菲,你哪里来银钱?”皇帝担心的还是明钰轻易许下承诺,万一不能兑现,又该怎么办。<br/><br/> 明钰歪头想了想,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借啊!”<br/><br/> 皇帝原以为明钰有什么手段,才能应下自己全权负担的话来,结果来了这么一句,让皇帝不知该气还是该笑。<br/><br/> “借?你找谁能借到这么多银钱?国库都拿不出来,难道大燕还有富可敌国之人?”皇帝心中疑惑,他怎么从未听过有这样的人。<br/><br/> 明钰搬了小凳子,凑了过来,亲热无比的说道:“来来,您听儿子说,儿子这里有这么一个计划,父皇小金库不是还有钱嘛?别说没有啊,上次西域货品太子哥哥分给父皇的也不少的吧?”<br/><br/> 他偷偷瞄一眼皇帝,见他嫌弃的神色,嘿嘿一笑,继续道:“父皇,儿子说的可是真的,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啊。你出点银钱来,将来分红利可是几十甚至几百倍呢。别人想要这个机会,儿子还不想给呢!”<br/><br/> 皇帝伸手拍了一下明钰的脑门子,“感情你就惦记着朕的私库了啊?”<br/><br/> 明钰摸摸脑门,有些委屈巴巴的道:“哪有?儿子可全都是为父皇着想啊。呐!您有钱,借给儿子,儿子就集中用这些银钱用来发展。等到盈利之时,儿子就会照您投来的本钱核算出利息给您。一年两年乃至十年,这些本钱不变,却能生出不少的利息,这就叫做钱生钱。<br/><br/> “这样一来,儿子与父皇您都能赚到钱,是双赢的事,可不比钱放在私库里发霉的强?其实银钱要流通起来才叫银钱,如果只是放在一边产出不了利益那就与废铁无几。”<br/><br/> 道理其实都是很浅显易懂的,明钰特意将列子放在皇帝身上,这样感同身受的举列更容易让人明白。<br/><br/> 皇帝皱眉沉思,他已经明白明钰所言,思索良久后才抬头问道:“你就是想以这样的方法让别人借给你银钱?只是哪怕利息再高,别人也不一定能心动相借吧?”<br/><br/> 明钰笑得像只狐狸,“这只是最基本的方法,儿子却要让他们争着抢着给儿子送钱过来。”<br/><br/> 明钰看似开玩笑的话,却让皇帝觉着这就是真的,在不久的将来,老十四一定能办到。<br/><br/> 明钰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父皇真的不考虑趁此机会投资一笔?投的多赚的多哦,包赚不赔的买卖。”<br/><br/> 皇帝狠狠瞪了他一眼,刚刚还觉得明钰长大了,能独当一面老成可靠,这都是幻觉吧?<br/><br/> 不过,到最后,皇帝终还是抵不过明钰的死缠烂。掏出一部分私库银,算是支援明钰的事业。他倒没想过什么利息之类的,只盼望着这个傻儿子能够不让自己失望就已经很好了。<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感谢在2021-01-27<br/><br/> 10:46:53~2021-01-28<br/><br/> 10:33: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br/><br/>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洛伊、一弈医<br/><br/> 1个;<br/><br/>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br/><br/> 第115章<br/><br/> 那日朝堂上的消息,很快就有小道消息传出来,端王爷凭一己之力开创西岐走廊,就为了不受到绥西国的制约。能让大燕的货品能走出国门,而<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西域的货品也能有更多的进入大燕。<br/><br/> 大燕能与西域各国互通有无,这是很好的事情啊。都没见端王运回来的西域货品得了达官贵人们的青睐吗?别说他们了,就连皇帝都有用到这些东西。<br/><br/> 听说端王进献了一人多高的玻璃镜,就摆放在皇帝寝宫,皇帝每日里都会对镜正衣冠。还传出来这么一句话:以玻璃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注①皇帝是个好皇帝,端王此举也能惠及大众。想想看啊,如果开通了西岐走廊,可以自由来去贸易,那么西域的货品来大燕的只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就连普通老百姓都能够用得上。<br/><br/> 京城的百姓,对此十分关注,他们现在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根本就凑不上这个热闹。这也算是近些年比较稀罕的大事儿了,百姓们津津乐道,闲暇之余讨论讨论倒还是很好的话题。<br/><br/> 一家小酒铺中,此时正有人因为这件事聊得热火朝天。<br/><br/> “你们说端王这事儿能成吗?我怎么看着有些不靠谱呢?先不说其他的,我可是听说国库拿不出银钱来呢。”酒酣耳热,自然聊起了近日沸沸扬扬的传言来。<br/><br/> “要你瞎吃萝卜淡操心,端王也既然敢在朝堂上提出来,那就说明有把握,不然皇上和众大臣怎么可能一致通过?”<br/><br/> “这倒也是,如果此事能成,大燕货品能运出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br/><br/> “那可不?我听说端王的商队出去一趟,那可是赚的满盆满钵。那些西域人从不曾见过大燕的茶叶丝绸,我们这里普通至极的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可是金疙瘩,不比西域货品在大燕造成的轰动小。”<br/><br/> “啧啧!这么说来,我铺子里的那些货要能运去那边货卖,那就能赚大发了,可不比死守在这儿发霉的强?”<br/><br/> 他在京城开了一家小铺子,卖些布匹绸缎成衣等。因为他的铺子小,也仅仅只能勉强维持一家子的生活。近几年大燕国库紧张,又有天灾人祸,这买卖是越来越不好做了。<br/><br/> 穷则思变,谁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是,今儿个这个消息,倒让很多心思活泛的人有了不同的小心思。他们虽然没有很多的本钱,可是想想办法,说不定能够趁此机会盘条活路出来。<br/><br/> 小商小贩都能够思变,那些掌控着经济命脉的大商户更是不容小觑。当日朝堂上所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被有心之人打听得一清二楚,就连明钰发给众大臣看的那种小册子,有渠道的都已经弄到手中。<br/><br/> 马思庸仔仔细细看过好几遍册子上的内容,才掩卷沉思。他们身为商人,比起那些朝中大臣对于此事的敏,感度更强上几分。端王这个册子上的规划说明,让他们这些久经商场历练的人都自愧不如。<br/><br/> 这个正说明了端王此人并非像传说中那般痴傻无能,话又说回来了,要真如传言那般,他又怎么可能想到将西域货品带回大燕?赚取到的利润,就连他们这些数一数二的大商户都眼红不已。<br/><br/> 如今端王提出的发展西岐走廊之事,更是让人刮目相看。若是端王真能有把握,这个可是能够改变整个大燕的命脉的大事。又何尝不是天底下商人的巨大机会呢?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握住这个机会。<br/><br/> “父亲!”马金玉小心翼翼的看向马思庸,拿到册子这么久了,父亲一个字都没有说过,也不知道在想什么。<br/><br/> 马思庸才回过神来,将册子递给儿<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