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宋嫂亲手烹饪的菜品后,纷纷偃旗息鼓。<br/><br/> 有品位的环境,亲切的服务,上等的美味,谁都拒绝不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位置太难等,如今宋嫂食肆的餐位号已经排到下个月。这也是叶安特意吩咐过的,一是有点饥饿营销的意思,二则是为了更好的产品把关。店开的这么大,宋五嫂如今已经很少亲自下厨了,由她亲手调、教出的厨娘军团们代替。而她自己则负责每日的进货,保证将最新鲜的食材端上饭桌。<br/><br/>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叶郎君慧眼识英才”的故事已经流传甚广。有人暗自算了一下,光是宋嫂食肆每日的进项,就足以让叶安跻身京中富商的队伍,更别说还有那么多挣钱的生意,怎能不让人眼红。<br/><br/> 终于,一个休沐日的午后,叶安难得闲下来在家,突然金福拿着张拜帖走进来:“郎君,城东申员外求见。”<br/><br/> 总算来了,叶安重重的叹了口气,精神抖擞的起身:“那过来。”<br/><br/> 只见拜帖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说的是这位申员外想要在明天拜见叶家主人。叶安想了想,最后回道,感谢申员外厚爱,他年纪小,应该由自己拜见他才是。但是无奈抽不出身,不如明日再宋嫂食肆设宴,由他做东,有事再详谈。<br/><br/> 叶安刚落下笔,门外又有下人禀告,说城北李大官人、刘老爷,也都送来帖子。<br/><br/> 金福咋舌:“怎么这么多人。”<br/><br/> 淡定的抿了口茶,叶安轻笑道:“等着吧,一会儿还有呢。”<br/><br/> ……<br/><br/> 宋嫂食肆包厢内,申师孟皮笑肉不笑的看着眼前的人,一开口嘴里仿佛扔刀子:“李老弟,没想到今日你也过来了,怎么?自家店面被宋家食肆挤兑的过不下去,来求支招来了?”<br/><br/> 申师孟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大宋,年轻时就闯出了点名堂。住在临安的大富商裴氏三顾茅庐把他请来,交给他本钱十万贯,任由他经营投资。三年后,本钱翻了几番,申师孟如约把钱押送到裴家。后来,裴老爷子去世了,申师孟赶回临安吊丧,将其所委托的资本全数交回,裴家长子将其中的十分之三分给了申师孟,成就一段佳话。<br/><br/> 申师孟依靠这些本钱,成为东京城数一数二的大富豪。有时候就连朝廷的小官,也要看其脸色。<br/><br/> 与他对话的是李老爷,李家从前朝起便在开封数代经营,与许多大臣家都有旧交。甚至城中不少商家结社都是由李家做见证人,与申师孟这种近些年靠运输、钱庄等新事物发家的人不同。李家主要是经营开封城中的田产、酒楼,宋嫂食肆的火爆确实对其有一定影响。<br/><br/> 李老爷今年已经七十了,但看上去依旧身板硬朗,对申师孟的挑衅也不生气,笑眯眯道:“确实啊,但谁让人家买卖做得好呢?倒是你,申老弟,听说你想进入京中茶商们的“品茗社”,结果被拒绝了?哎,这么些年了,你还是跟人处不好,这脾气也该改改了。”<br/><br/> 申师孟黑着一张脸,李家势力在京中盘根错节,自己因为不愿向其低头,而处处被刁难。这时候提起此事,这老东西是往他肺管子上戳啊!<br/><br/> 有他们两带头,旁边的商人们有几个暴脾气的也纷纷怒目而视,要不是包厢太小活动不方便,估计都要上手了!<br/><br/> 就在满屋一片剑拔弩张之时,门突然被推开了。从外走进一俊的不像话的小少年,看见众人,弯了弯桃花眼,笑道:“小子无状,让各位久等了。”<br/><br/> 听到此言,大家方才知晓,原来这就是今日的主角。一些消息不灵通的人见到叶安简直不可思议,怎么会如此年轻?<br/><br/> 就连申师孟和李老爷也都微微愣了一下,虽说知道叶家家主年纪尚小,但当面见到还是挺有冲击力的。<br/><br/> “叶郎君好大的威风,这么多人都等你。”这估计是被叶安抢了生意的,说话酸气直冒。<br/><br/> 叶安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抱歉抱歉,因为作业没写完,学舍里老师不让走。”<br/><br/> 众人:“…<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br/> 第72章<br/><br/>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最后还是申师孟打破了平静,轻轻咳了一声,“额,作业、作业确实挺重要的。”<br/><br/> 接着又赶忙道:“早听闻叶郎君美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br/><br/> “过奖过奖。”叶安笑眯眯的拱了拱手。<br/><br/> 李老爷也不甘示弱的站了出来,“哪里,叶老弟的为商之道小老儿我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今日我过来,就是想好好跟你请教请教。”<br/><br/> 叶安囧囧有神的看着李大官人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老弟……您都能当我爷爷了……<br/><br/> 秉着尊老的原则,他连忙同样奉承了一下对方,好在之前让金福把在场人的资料全都拿给自己看了一遍,不至于说不出一二三来。<br/><br/> 李官人吃不吃这一套不清楚,反正面上是乐陶陶的。<br/><br/> 必要的寒暄过后,便有人迫不及待的问出今天来的主题。谁都能看出来,叶安此番必定是有要事,不然犯不着大费周章的将他们聚集在一起。<br/><br/> “也没什么,就是小子来汴梁这么久,都没拜会过各位,属实心中不安。在座都是前辈,不夸张的说,倘若你们一起使力,这皇城怕是也要抖上一抖。”<br/><br/> 奉承话谁都爱听,更何况是从叶安这样少年英杰嘴里说出来。一时间,就连之前心怀嫉妒的人看他也顺眼不少。<br/><br/> 叶安继续道:“因着宋嫂食肆近日有了些许名气,便想着在此地的招待众位。无奈楼下晏相公邀席学生,楼上北海郡王请宴同僚,我即使身为东家,也只能腾出这一桌,委屈大家了。”<br/><br/> 众人一听到晏相公和北海郡王,瞬间挺起腰板,这两位可都是大宋数得上号的大人物,能跟他们在一个地方用餐,谁还在乎挤不挤!甚至不少人已在内心盘算,等下要不要过去请个安什么的……<br/><br/> 叶安看着底下各怀心思的商人,微微一笑,拍手示意外面人上菜。<br/><br/> 宋五嫂的手艺自然是没的说,更何况叶安还特意吩咐,精心准备过,满座吃的都极为尽兴。<br/><br/> 嘬了一口蜜酒,李大官人感慨道:“这食肆不光吃的好,连酒也比旁的地方好喝。难怪老弟你能挣到钱。”<br/><br/> “害,不过侥幸罢了。当时我尝了宋娘子的手艺,又听闻她说自己想开店,觉得这个事情靠谱,于是便投了一笔,现在还没收回成本呢,李老爷可莫要折煞我。”叶安吃了上回的教训,就只抿了两口酒,没敢多喝。<br/><br/> 李官人与周围人对视了一眼,又道:“凭这食肆的火爆程度,日进斗金是迟早的。可是老弟你这么大的手笔,难道不怕赔吗。”<br/><br/> “怕什么!”叶安放下酒杯,慷慨激昂道:“我们这些经商的,天下一切都是买卖,哪一笔不是豪赌。要是连这点胆量都没有,还不如在土里刨食来的痛快。”<br/><br/> “说的对!”申师孟拍了一下桌子,他本身就是积极进取之人,否则也不会靠自己白手起家做到现在。“叶郎君所言正是,如今这京城里的生意,每项都有一大堆人做,要是不锐意些,自己研究琢磨,哪轮得到你发财。”<br/><br/> 见有人帮腔,叶安更是来劲,对着屋内人科普了一下什么叫行业内卷,把一众商户说的内心戚戚然。是啊,传统的衣食住行买卖在汴梁已经不是那么好做了。如今汴梁城人口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新店铺开张,想要在这种激烈竞争下存<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