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来。还有我院子里那颗枣树,结了不少果子,因为丫头们细心照料,味道特别好,学生拿过来孝敬你……”<br/><br/> 说着打开随身带着的盒子,仔细翻了翻,身子一僵。<br/><br/> “怎么了?”潘元青询问。<br/><br/> 叶安欲哭无泪:“我……我临行前拿出来给忘了。”来老师这儿前他一直心不在焉,结果下人们给备好,他还装了一堆书本进去。<br/><br/> “你等着,我这就回去带过来。”<br/><br/> 叶安拔起腿便要走,却被拽住衣袖,潘元青面上带着三分无奈,“先放你那吧,也到用饭的时间了,留下来吃完再回去。”<br/><br/> 这时候叶安的肚子也应景的叫了起来,最后只好乖乖点头。<br/><br/> 潘家的厨子自然与自己家的比不了,老师口味又偏清淡,但许是饿了,叶安依旧吃的很香甜。<br/><br/> 等用过饭,潘元青让下人准备了灯笼,打算自己将人送回去。<br/><br/> 叶安连忙推脱,接着不自觉感叹:“老师您说,我们两家就一墙之隔,甚至我那院子跟你的主屋位置都差不多,结果还要绕这么远。我看啊,不如挖个月亮门,以后我来找你也方便。”<br/><br/> 潘元青微怔,半晌不语,眸中晦暗不明。<br/><br/> 叶安以为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重新组织语言:“我就随口一提嗷,感觉也挺麻烦的……”<br/><br/> 话音未落,便听对面之人开口。<br/><br/> “……好。”<br/><br/> 第74章<br/><br/> 与老师商议好后,叶安马上去请工匠,在仔细研究后,打算在两人的主卧处修一道门。平日关着,等想要相见时只需轻轻扣下便知。<br/><br/> 这么大动静,府内下人自然都晓得,因为家主与潘官人要好,也都没说什么。只是个别人有些许纳闷,就算凿门,至于凿到内宅吗?这要是以后二人谁有了夫人可如何是好。但碍于身份,也不好议论。<br/><br/> 叶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他在国子监内还跟朋友们同吃同睡呢,现在不过是开了扇门。<br/><br/> 转眼又是个把月,天气已然进入深秋,汴梁路上行人少了几希,连带着一些夏天的小吃也都收摊不做了。<br/><br/> 叶安穿着崭新的锦袍乐呵呵的走在街上,这是外婆亲手给他做的。叶婆年轻的时候是针线高手,后来因为过度劳累眼睛坏了,叶安穿过来后便不让她做衣服。结果老太太不听,抗争了好一阵子,最后折中,每年入冬的时候就给叶安做一件。<br/><br/> 这锦袍里面装的丝棉,说是棉,其实是蚕丝类的纤维。叶婆从春天就开始四处收集好蚕茧,全府的婢女跟着忙活了一年。要知道宋代已经开始种植棉花,这样奢侈的已经不多了。整件衣服上绣满了暗纹,轻便又暖和,再加上叶安今年又长高了一些,穿上后更显得玉树芝兰,惹得街上小娘子频频回头。<br/><br/> 询问了好些人,总算到达目的地。叶安看着牌匾上的“龙凤楼”三个字,抬脚走进铺子。<br/><br/> 这龙凤楼是汴梁的老字号,专门打些金银首饰,虽说店面不大,但在京中却十分出名。当然了,设计费也不菲,可依然挡不住小娘子们的热情。<br/><br/> 掌柜的原本漫不经心的拨算盘,看见叶安顿时眼前一亮,知道这是来了位大主顾。小心翼翼的上前道:“客官可是要做首饰。”<br/><br/> 叶安点头:“打算弄一套金饰,有没有什么推荐的。”<br/><br/> “自然是有,”掌柜满脸堆笑,从柜子里拿出一本画册,“客官请看,我们这最受欢迎的样式都在这里。”<br/><br/> 叶安拿起画册一页页翻阅,还真别说,人家生意大也是有道理,有些甚至比现代的还要精巧。<br/><br/> 待看完后,叶安皱眉,“还有没有其他的。”总感觉样式有些老气。<br/><br/> 掌柜的看他脸色,小心询问道:“郎君是想送做寿礼吗?”<br/><br/> “是及笄礼。”叶安解释。再过半个月,就是邢文静妹妹邢文宁的及笄礼。邢文静已于王祭酒商议好,过了<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这个年就退学,到时候恢复女儿身,在见面估计就难了。因为叶安也算救了邢文宁一命,邢家在京里也没什么熟人,便想让叶安出席。<br/><br/> 考虑到也算是熟人,叶安便答应了。此等大事自然不能空手,想起邢家也不宽裕,便想着给小姑娘买点收拾撑场面。<br/><br/> “喔~~”掌柜的似乎明白了什么,面色带着荡漾的笑意,又拿出本画册道:“这个都是本店的精品,好几样都是刚设计出来的,京中还没有几个人戴过,郎君您瞧瞧。”<br/><br/> 叶安懒得反驳,打开画册后发现果然比之前的要娇俏活泼些,看了一遍,相中了一款蝴蝶造型的。里面有金钗、耳坠和手环。小巧精致,用料不多,送出去也不至于太扎眼。<br/><br/> “就这个吧。”他指着那页道。<br/><br/> 掌柜的一看,立刻面露难色:“回郎君的话,此套工艺复杂,要做的话怎么也要一个月,本店倒是有套现成的,不过刚刚被人订出去当嫁妆了。”<br/><br/> 叶安皱眉,既然如此,那也没办法,只能换一个了。<br/><br/> 掌柜的见他脸色不对,误以为其生气了,担心自己得罪人,便连忙开口道:“那位娇客还没走,要不然您亲口跟她问问,这不,下楼了已经。”<br/><br/> 叶安连忙摇头,示意不必,无意间搭眼看到来人,略微吃惊的睁大双眼,“是你,你要嫁人了?”<br/><br/> 只见对面的少女芙蓉面,桃花眼,正是与自己同父异母的便宜妹妹和雯,不,应该叫赵雯。<br/><br/> 赵雯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半晌神色复杂道:“哥哥。”<br/><br/> 叶安刚想纠正她的称呼,却见对面之人形容憔悴,瘦的仿佛随时会被风吹倒,眼里噙着泪。最终心下一软,叹气道:“找个地方坐着说吧。”<br/><br/> 赵雯点头,二人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来到一间茶馆。<br/><br/> “说吧,怎么回事。”叶安问道,算起来赵雯今年也就十五六岁。宗室女普遍嫁的晚,之前见面也没听她提过,怎么突然就要嫁人了。<br/><br/> 赵雯苦涩的道:“娘她……生了重病,御医说了,还剩最多半年时间。”<br/><br/> 叶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心中涌起无限唏嘘,记得去年与和氏相见,对方那副矜贵清傲的样子,没想到会变成这幅样子。<br/><br/> “对方是谁?你们见过面吗?”叶安随口问道,赵雯身为国公独女,母族又是老牌勋贵,想也差不到哪儿去。<br/><br/> “那人……是新上任的广南西路转运使,今年刚到而立,前些年原配夫人去世,我这次要去那边成亲。”<br/><br/> 叶安手中的杯子啪的一声掉在桌子上,半晌,带着三分怒气道:“胡闹!”这是亲妈吗!<br/><br/> 赵雯垂下眉眼,对他解释道:“不管怎样,那男的也算青年才俊,膝下无子,又不用侍候公婆,也算是良配了。”<br/><br/> 的确,北宋的转运使虽然只是个四品官,但掌握财赋、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堪称土皇帝一样的存在。但是,西南地区瘴气环绕,许多士兵都受不了,何况赵雯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更何况在如今朝廷还在打交趾,兵荒马乱的,这时候去简直九死一生。<br/><br/> 勉强笑了笑,赵雯道:“母亲说了,与其等她逝去后嫁给小门小户,一辈子困在后院里,不如狠心搏上一把。”<br/><br/> 叶安看着她,嘴张了张,最后还是问道:“你是怎么想的呢?”<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