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除了例行见礼,谁都不理会,也没人刻意讨好她。<br/><br/> 相比之下,大皇子就识趣多了。<br/><br/> 反正争储无望了,倒没什么野心了,能安安稳稳留在长安就已经很满足了。<br/><br/> 唯一的小心思就是努力修复和李玺的关系,盼着他早点当上太子,他才有机会升为亲王。<br/><br/> ——之前犯错,降成了郡王。<br/><br/> 说是“微服私访”,其实四面八方不知埋了多少暗卫,平康坊里处处都是穿着常服的禁军。<br/><br/> 进了坊,李鸿便把碍眼地人支开了,完全不担心柴妃和窦淑妃给他戴绿帽子。<br/><br/> 相反,他倒盼着呢!<br/><br/> 若不是太后和郑嘉柔反对,他早遣散后宫了。<br/><br/> 看戏的场地是魏禹布置的,从胡椅软垫到杯盏碗碟,乃至各人手边的小点心,样样可心。<br/><br/> 李鸿拿夜明珠照着挑刺都挑不出来,最后吭吭哧哧说了句:“谄媚!”<br/><br/> 小福王白眼翻到天上去。<br/><br/> 魏禹捏捏他的手,“开始了。”<br/><br/> 锣鼓声响,戏台上跳出来一个涂着油彩的小孩子,不过六七岁的年纪,跟头一个接一个地翻着,引得台下连声叫好。<br/><br/> 太后却心疼坏了,忙叫人送了一大串赏钱。<br/><br/> 李鸿和郑嘉柔随了半串,又替李玺和魏禹小夫夫两个掏了半串。<br/><br/> 李玺不仅没掏钱,还撒着娇从太后那里讨来一串——只要在长辈身边,就永远是小孩子。<br/><br/> 这个班底是新来的,确实不错。<br/><br/> 从六七岁的小童到年过花甲的讲史先生,个个怀着真本事,一抬脚,一开口,便引得观众连声叫好。<br/><br/> 太后看得很开心,做晚辈的也便安心了。<br/><br/> 压轴节目是出滑稽戏,魏禹特意为太后点的。<br/><br/> 原本是出五女拜寿、家庭和睦的喜庆故事,没承想班主竟不声不响换了戏,演成了继子联合嫡母争家产,密谋害死家主和长子的狗血戏码。<br/><br/> 影射意味简直不能更明显。<br/><br/> 就连寻常百姓都瞧出来了,这演的不就是十六年前的“太极宫之围”吗?<br/><br/> 真相竟是这样的吗?<br/><br/> 先帝是被太后和圣人联手害死的?<br/><br/> 戾太子是无辜的?<br/><br/> 等等!<br/><br/> 戾太子居然还有一个儿子活着?!<br/><br/> 惊天大瓜。<br/><br/> 魏禹一早看出不对劲,要叫停。<br/><br/> 太后摆了摆手,道:“让他们演,我倒要看看,这些阴沟里的臭虫还能耍出什么花招!”<br/><br/> 第135章临危受命<br/><br/> 平康坊的百戏台,东南西北四面各有数十排石阶和木架搭成的看台,可容上千名观众。<br/><br/> 四角又有四座对角楼,楼高三层,每层十个雅间,第三层中间视野最好,非达官显贵不能得。<br/><br/> 魏禹订下的便是东北角上,正中那间。<br/><br/> 大皇子和二皇子被李鸿赶去了别处,只有李玺留在了雅间中陪着太后。<br/><br/> 二皇子还挺开心,把柴妃安置到雅间后便乐颠颠地跑到隔壁武馆看武人打拳去了。<br/><br/> 大皇子也挺高兴,想着去胡旋阁瞧瞧身材壮硕的舞伎,只是,没走两步就被窦淑妃揪了回去。<br/><br/> “你看那郑嘉柔,何等风光,何等荣耀?他郑家除了清高还有什么?哪里比得上我窦家,凭什么让她做皇后?”<br/><br/> 隔着重重看台,窦淑妃看向对方,一脸怨气。<br/><br/> 大皇子咕哝道:“谁叫父亲喜欢她呢,也是没有办法。”<br/><br/> “你——”<br/><br/> 窦淑妃冷冷扫了他一眼,“还不是你不争气!若非你自掘坟墓,今日哪里轮得到他们母子风光?你瞧瞧太极殿那些小内监,对李玺是何等巴结,对你是何等冷淡,你就忍得了?”<br/><br/> 大皇子撇撇嘴,“欸,母亲您要说这个,儿就要驳一驳了,您是不知道<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就算当初我风光的时候那些小内监也是巴结小宝,可从来没把我放在眼里。”<br/><br/> “你挺以为荣的是不是?你还叫他小宝!我怎么不知,你何时跟他这般亲近了!”<br/><br/> “我得巴结他呀!”<br/><br/> “你——”窦淑妃压低声音,“眼前有个天大的机会,只说你想不想要?”<br/><br/> 大皇子啧了声:“能有什么机会?难不成还能让我做太子?”<br/><br/> 窦淑妃冷冷一笑,“等着看吧!”<br/><br/> 百里之外的岳陵。<br/><br/> 昏暗的净室中,晋阳大长公主跪在蒲团上,正在上香,厚重的木门被推开,发出沉闷的响声。<br/><br/> 来人穿着黄色衣袍,披着浓黑的罩衣,一步步走到她身后。<br/><br/> 晋阳大长公主并未回头,也不惊讶,显然已经猜到了来人是谁。<br/><br/> 皓月脱下兜帽,冲着香案上的牌位拜了三拜,缓缓道:“晚辈不请自来,还望大长公主莫要怪罪。”<br/><br/> “来都来了,怪不怪罪又有何意义?”晋阳大长公主依旧没有回头,面无表情地望着牌位,“你说的那件事,我不会答应。”<br/><br/> 皓月笑了一下,说:“那日收到大长公主的信件,我细细思量一番,确实太过冒险,还是徐徐图之的好。”<br/><br/> 晋阳大长公主哂笑道:“你可别说,今日过来只是为了看望我?”<br/><br/> “今日小年,晚辈来给姑祖母磕个头,也是应该的……十六年前,若非姑祖母出手相救,我不可能活下来。”<br/><br/> 晋阳大长公主蓦然回头,目光凛然,“你果然知道了!”<br/><br/> 皓月的神情也不再平静,沉声道:“是,我知道了,我早该知道的,不是吗?晚辈只是不明白,这些年来,姑祖母为何不告诉我实情,却让我顶着白家遗孤的身份苟活到今!”<br/><br/> “我并不确定。”晋阳大长公主垂下眼,“当年太子妃交给我两个孩子,一个是太子外室所生,一个是白将军独子,你们本就是表兄弟,年纪相仿,相貌相似,又都穿着内监的衣裳,混乱中送信的宫人也记不清谁是谁了。”<br/><br/> “另一个呢?”皓月哑声问。<br/><br/> “死了,出痘死了。”晋阳大长公主语气十分平静。<br/><br/> “其实您心里很清楚,对不对?”皓月扬起手臂,指向牌位,“您对着先帝,对着先太子,告诉我,我是不是姓李?”<br/><br/> 晋阳大长公主转过身,没吭声。<br/><br/>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br/><br/> 皓月扯了扯嘴角,收起眼中的悲伤,说:“我今日来,除了拜会姑祖母,还想请您写一封手书。”<br/><br/> “给谁?”<br/><br/> “重玄门守将,夏青。”<br/><br/> 晋阳大长公主皱眉,“你想潜入宫城?”<br/><br/> 皓月语带悲伤:“我只是想去看看我父亲曾经住过的地方,想给他,给我母亲,给东宫惨死的数十人烧叠纸钱。”<br/><br/> 晋阳大长公主摇了摇头,“想烧纸,不必去东宫。”<br/><br/> 皓月顿了一下,说:“姑祖母还不知道吧,圣人把黑蝠令给了蓝蓝表妹。”<br/><br/> 晋阳大长公主指尖一颤。<br/><br/> 她的脸隐在阴影中,看不清。<br/><br/> 皓月缓缓地道出了她此刻的心情,“咱们那位圣人,这是要让柴家自相残杀啊!”<br/><br/> “蓝蓝表妹自小怀着男儿志向,慎之兄又是个宽仁忠厚的,姑祖母,您说,柴家最后会落入谁的手中<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