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547章 为了和平谈判<br />
    雨越下越大,甚至带着点淡淡的红色,打在坦克的装甲上发出“咚咚铛铛”的声音。<br />
    突袭堑壕内,第一特种炮兵师严阵以待。<br />
    克里斯汀披着雨衣,坐在装甲侦察车敞开的后车厢里等着,身前身后全是已发动做好出击准备的“夏尔a1”坦克。<br />
    身边的参谋伸长脖子望了望突袭堑壕外,德军已与冲锋的法军步兵打成一片。<br />
    “将军。”参谋回头疑惑的望向克里斯汀:“我们的训练不是这样的,我们似乎,应该冲在前面而不是呆在这里。”<br />
    克里斯汀长叹一口气,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br />
    骑兵或许应该冲在步兵后面。<br />
    当敌我双方步兵杀成一团时,骑兵突然从侧翼冲出包围其侧后,让对方乱成一团溃不成军。<br />
    然而,这是坦克。<br />
    如果让它冲在步兵后面,它的装甲又有多大意义?<br />
    正在克里斯汀眉头大皱之时,突然传来尖锐刺耳的哨声,接着是前线指挥官大声命令:“进攻,第一特种炮兵师!进攻!”<br />
    克里斯汀跟着下令:“进攻!”<br />
    为首的坦克“隆”的一声,加足马力沿着斜面冲出突袭战壕,其它坦克鱼贯而出。<br />
    一名军官从坦克舱内探出头来高喊着激励部下:“给德国佬一点厉害瞧瞧,把他们都杀光!”<br />
    克里斯汀却一点信心都没有。<br />
    这不是他消极,而是他知道尼维勒的作战计划行不通。<br />
    骑兵穿插到敌人腹地或许可以生存几天甚至更久,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补给,从敌人那缴,或者从敌控区的法兰西平民那临时征用。<br />
    坦克不一样,它要的是汽油,汽油可不是随随便便能从敌人手里缴获或从平民手里征到的。<br />
    如果没有后续计划,第一特种炮兵师成功穿插后甚至连一天的生存能力都没有。<br />
    正想着,装甲车已沿着斜面开上了战场。<br />
    克里斯汀被看到的一幕惊呆了。<br />
    炮弹依旧在敌人阵地上狂轰滥炸,法军士兵成批成批的冲向炮火。<br />
    然而,德军也察觉到法军这种打法,于是冒着炮火将机枪架在阵地前朝法军扫射。<br />
    炮火无法对德军机枪构成太大的威胁,因为他们躲在战壕中还在用沙袋构筑的女墙后,有些机枪阵地还是用原木、石头和泥土构筑起来的碉堡。<br />
    除非是炮火直接命中,否则很难将其摧毁。<br />
    炮火反而给冲锋的法军造成很大的困扰:炮弹掀起的烟雾隐藏了德军火力点,四射飞溅的弹片以及炸开的石头,都让法军士兵无法靠近。<br />
    于是,成片成片的法军士兵倒在冲锋的路上,但法军士兵依旧踩着尸体往前冲。<br />
    无人区正在腐烂的尸体还没来得及清理完,马上又铺上了一层新鲜的尸体。<br />
    暗红的污血与丹红的鲜血汇在一起,在雨水的助力下铺满他整个战场,乍一看就是一片红土地。<br />
    士兵们还在冲锋,他们在弹雨中不断倒下。<br />
    脚下姿态各异的尸体让他们冲锋愈发困难,有些士兵不得不手脚并用在尸体上“爬行”才能前行。<br />
    克里斯汀举着望远镜用最快的速度观察了一圈,面无表情的说:“我们不能按计划打。”“可是将军。”参谋说:“计划是总司令制定的。”<br />
    不按计划打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违抗命令。<br />
    克里斯汀犹豫了几秒。<br />
    步兵看情形是无法成功夺取德军防线了,在这基础上如果按原计划实施穿插,基本是有去无回。<br />
    反而是改变计划协同步兵进攻,那还有一线生机。<br />
    想到这他当机立断:“把命令传下去,取消越壕穿插,全力协助步兵进攻!”<br />
    “是,将军。”参谋回应,马上通过信号旗和电台将命令传达下去。<br />
    事实证明克里斯汀的做法是正确的。<br />
    坦克从两翼穿插进战场,用机枪和火炮近距离压制德军机枪,又用自己的装甲为步兵挡住了子弹和弹片,这才使步兵成功冲进德军战壕展开肉搏战。<br />
    之后,法军步兵与“特种炮兵”(装甲兵)更是在这患难中形成了某种默契,他们彼此配合着继续前进,在天黑前竟成功的将防线往前推了一公里。<br />
    尼维勒听到这胜利的消息后喜形于色,他第一时间向巴黎报喜:“我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在索姆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仅一天的时间就夺取了两道防线推进一公里!”<br />
    接着,他又迫不及待的把消息发给各报社。<br />
    政府、议会议员,以及各报社对此都保持足够的冷静,他们没有急着公布和报道,而是接二连三的致电尼维尔询问伤亡情况。<br />
    所有人都明白,尼维勒这所谓的胜利很可能是用巨大的伤亡换来的。<br />
    尼维勒有些尴尬,但有过瞒报“前科”的他,这一回不敢回避这个问题,犹豫一阵后如实回答:“一共伤亡4万余人。”<br />
    举座皆惊:<br />
    “一天伤亡4万余人?那可是夏尔部队的两倍。”<br />
    “夏尔进攻纳木尔只伤亡几百人,就将防线推进了13公里,夏尔都没说大胜,尼维尔却称之为大胜?”<br />
    “我们该怎么报道这场‘胜利’?无视伤亡情况?”<br />
    ……<br />
    福煦的评论尤为辛辣:“我无法称之为‘胜利’,用4万余人的代价推进一公里。按这样的比例,当我们推进到德国边境收复法兰西失地时,就要付出我们所有的士兵。”<br />
    贝当这时与福煦站在了一起:“然后,德国人就可以骄傲的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而我们,只能举起双手投降,因为法兰西已没有可以拿起步枪战斗的成年人!”<br />
    尼维勒没想到会有这种事发生,就在他愤愤不平时,更致命的来了。<br />
    德皇威廉二世通过《柏林日报》发声:“毫无疑问,协约国正走在失败的路上,是时候结束这场没有意义的战争了,德国愿意为了和平谈判!”<br />
    德国人以为他们正处于上风?<br />
    并以胜利者的姿态表示愿意谈判?<br />
    而且还是在夏尔获得了纳木尔胜利之后?<br />
    很明显,是索姆河战役让德国人有了这样的信心和底气!<br />
    (注:德国提出“为了和平谈判”确有其事,只不过是在1916时提出的,当时双方都有些熬不住且德国占了上风,都有谈判的意愿,却被美国财团破坏了)<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