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嘻嘻,不嘻嘻
<p> 第471章 嘻嘻,不嘻嘻<br />
宴会散去,苏禀带来的东西,也大多移交到了天财的手中。<br />
如若不认识这些谷物,众人自然是不会对此上心了,但是从苏尘的口中,得知了这些谷物的来历,产量和简单的播种方式后,这些东西就不能让苏禀如此浪费了。<br />
是以,李承乾下令,苏禀把这些东西交给了天财,由天财送去户部,送到司农处,由户部的一些擅长种植的官员来打理此事。<br />
对于李承乾的安排,众人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br />
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br />
即便是段纶想要接下这件事,却也没有足够可用的,且有经验的人手。<br />
这种事只能交给户部。<br />
回宫前,李承乾轻声的交代了几句。<br />
务必要详细的把这些谷物的种植方法写下来。<br />
对于这一点,即便是李承乾不交代,苏尘也会认真执行的。<br />
毕竟是涉及民生的事情,容不得马虎大意。<br />
其次就是提醒苏尘悠着点,虽然那东西看起来是不错的样子,但也不能一日多次,伤肾。<br />
对此,苏尘捏了捏拳头,在李承乾的面前晃悠了一下。<br />
李承乾大笑离去。<br />
回到王府,苏尘便把关于土豆红薯等谷物的种植方法书写了下来。<br />
当然,这些都是苏尘的后世所见所闻,至于眼下苏禀带来的这些谷物,适不适合,又或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还需要司农处的人,对其进行研究。<br />
他写的这些种植方法,至少可以成为借鉴的辅助资料。<br />
第二天一早,苏尘就听到了孙强的声音。<br />
“王爷,户部尚书求见。”<br />
“来的挺早啊。”<br />
苏尘揉了揉头发,“请戴大人去正堂饮茶,我随后就到。”<br />
“是。”<br />
孙强快步离去。<br />
待苏尘打着哈欠,来到正堂的时候,戴胄火急火燎的起身相迎,“王爷。”<br />
“这么急切做什么?”<br />
“实在是王爷和国舅爷这次给我户部带来的礼物,太过贵重了啊。”<br />
戴胄一脸喜色的说道,“那些谷物对于我户部而言,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儿。”<br />
“独孤度之听说了这事儿,恨不得立即跑过来求见王爷,还是被我按住了,留在了户部呢。”<br />
“哈哈,不至于不至于。”<br />
苏尘笑着摆了摆手,双方落座后,戴胄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原本独孤度之要带着刘仁景他们过来的,但是因为王爷与其并不熟悉,所以下官就亲自跑来了。”<br />
“是为了种植方法吧?”<br />
“王爷明鉴。”<br />
戴胄乐呵呵的说道,“听天财公公提及,王爷对这些谷物的种植之法十分了解,下官便前来求教了。”<br />
苏尘笑着拿出了准备好的种植法递了过去。<br />
戴胄打开看了看,上面记录的很是详细,有许多的细节,也都标注好了。<br />
戴胄一脸喜色的将其收了起来,“有了王爷的种植法,这些谷物必然可传遍我大唐境内!”<br />
苏尘摆了摆手,“原本我以为今日来的应该是你户部的户部度之,没想到却是你亲自跑过来了。”<br />
戴胄:“应该的,应该的。”<br />
苏尘继续道:“戴大人,我需提醒你一句,这些谷物毕竟是从海外带回来的,需认真对待,且要对土壤进行尝试播种。”<br />
“我给你的种植之法也不过是提供借鉴的思路罢了,究竟能否在我大唐境内,将其种植开来,还要看度之大人,和司农处的能人了。”<br />
戴胄重重点头,“请王爷放心,独孤大人对此事十分上心,而且,度之那边也有许多精通谷物的能人。”<br />
“那就好。”<br />
“待度之那边有所成效后,下官定请王爷前往一观。”<br />
“好说。”<br />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不打扰王爷了。”<br />
种植之法到手,戴胄起身告辞。<br />
苏尘点点头,“戴大人慢走。”<br />
“王爷留步。”<br />
……<br />
长安街头。<br />
一辆辆马车,在程峰的带领下,晃悠悠的朝着皇宫而去。<br />
一路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br />
相对与此前苏禀与裴明礼带回来的诸多货物,程峰这次带来的东西,只多不少。<br />
虽说大多是用遮雨布掩盖着的,但是每一辆马车上,都装的满满登登的。<br />
“这些士兵是从哪里来的?”<br />
“听说是东瀛都护府回来的。”<br />
“倭国?”<br />
“对,现在改名东瀛都护府了!”<br />
“带着的这些东西,该不会都是金银珠宝吧?”<br />
“嘿,那可说不准。”<br />
“好家伙,要是马车上面拉的都是金银珠宝的话,这得是多少银子?”<br />
“五十万,一百万?”<br />
“恐怕不止。”<br />
“……”<br />
议论纷纷中,车队来到了皇宫之外。<br />
程峰拿出了苏定方交给自己的信件,交给了赵节,“请赵将军通报陛下,卑职程峰奉苏将军之命,带着东瀛的银矿回来了。”<br />
“好说好说。”<br />
赵节笑着点点头,“你们先且在这里等候片刻,本官这就将书信转交陛下。”<br />
“有劳大人了。”<br />
赵节笑着拿起书信,快步走向太极殿。<br />
太极殿内。<br />
李承乾一脸笑容的说道,“诸位爱卿,今日该定下来了吧?”<br />
李靖出列道:“陛下,关于东瀛都护府的都督一职,臣推荐苏定方出任。”<br />
李承乾点点头,目光转向了其他人。房玄龄笑着出列道:“臣附议。”<br />
高士廉:“附议。”<br />
余下大臣们,虽然附议的不多,但也没有别的人选了。<br />
李承乾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任命苏定方将军,出任东瀛都护府的大都督一职,统帅东瀛境内一切事务。”<br />
“陛下英明。”<br />
“启禀陛下,中郎将赵节大人求见。”<br />
“宣。”<br />
“臣赵节参见陛下。”<br />
“何事?”<br />
“启禀陛下,昭武校尉程峰奉苏将军之命,带着东瀛银矿回来了,如今已在宫外等候。”<br />
赵节说话间,将书信拿了出来,“此乃苏将军写给陛下的书信,还请陛下过目。”<br />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br />
李承乾眼前一亮,从天财的手中接过了书信。<br />
展信看去,上面是苏定方关于东瀛都护府的一些治理计划与银矿俘虏的安置等等。<br />
李承乾放下书信,“宣昭武校尉程峰觐见。”<br />
片刻后。<br />
程峰大步走入,“末将程峰,参见陛下。”<br />
“免礼。”<br />
“谢陛下。”<br />
李承乾的目光在程峰的身上打量着,却骤然感绝有几分的熟悉。<br />
“朕此前见过你?”<br />
“陛下好记性,末将此前曾是冰铺商队的一员,后随薛大人,王大人,一起并入了军中。”<br />
李承乾笑着点头,“怪不得了。”<br />
“苏将军在信中说,东瀛的诸多银矿,已经尽数掌握,业已安排人手开采了?”<br />
程峰点点头,“回陛下,目前已经探查得知,东瀛持有银矿三百二十一处,其中最大的冈山县银矿,早在半个月前,刘将军就已经接手,安排人手开采。”<br />
“余下的各处银矿,因人手问题,开采的力度自然稍逊一些,但随着东瀛的局势逐渐稳定,其他各处银矿,也将一一进行开采。”<br />
“除此之外,东瀛各地官员,以及反贼搜刮的民脂民膏,末将已经奉命悉数带回,就在宫门之外。”<br />
闻言,众多大臣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br />
戴胄更是忍不住的开口问道,“程校尉此次带回来了多少银矿?”<br />
程峰:“回尚书大人,此次末将共计带回来金三十一万,银二百七十五万两,还有各类珍宝古玩不计其数。”<br />
嘶!<br />
在场众人无一不因此动容。<br />
李承乾更是惊得心中一震,裴明礼出去一趟,带回来了近乎五十万两,苏禀去了一趟,带回来了差不多两百万,而苏定方他们此去东瀛,竟然带回来的更多!<br />
可想而知,东瀛的银矿有多么恐怖。<br />
好在。<br />
现在这些银矿都是我的了。<br />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道,“苏将军此次平定东瀛有功,更是为我大唐带回来了诸多财物,朕深感欣慰。”<br />
“程校尉,你这次做的非常好。”<br />
“此乃末将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如此盛赞。”<br />
李承乾笑了笑,目光扫过众臣,就见戴胄跃跃欲试。<br />
对此。<br />
李承乾有些无语。<br />
每次带回来的金银珠宝,他总是要弄到国库里面去。<br />
搞得那些钱都是他的一样。<br />
明明是我的。<br />
都是我的。<br />
“兵部尚书何在?”<br />
“臣在。”<br />
“此次负责押送的兵将,尽皆有赏,具体如何封赏,交给你来处理。”<br />
“臣领旨。”<br />
“户部尚书。”<br />
“臣在。”<br />
戴胄乐呵呵的走了出来。<br />
李承乾:“程校尉此次带回来的金银珠宝,尽数交给你户部处理,为我大唐建设,添砖加瓦,不可有误。”<br />
“臣领旨!”<br />
戴胄美滋滋的点头应下。<br />
李承乾:“另从此次送来的珍宝古玩之中,精心挑选一百件,送往大安宫,不得有误。”<br />
“臣遵旨。”<br />
戴胄脸上的笑容顿时少了许多。<br />
段纶上前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启奏。”<br />
李承乾:“说。”<br />
段纶:“陛下,制造局打造的火车,实在太过庞大,在城中无法施展,无奈只能迁往户县。”<br />
“但无论是新的制造场地,还是需要铺设的铁轨,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持,是以臣希望陛下令户部拨款百万,修建场地与铁轨。”<br />
众人纷纷皱眉。<br />
迁址这事儿,大家都听说了,但是你工部没钱?<br />
而且。<br />
一开口就是百万两,这是不是太多了?<br />
李承乾皱眉:“拨款百万,太多了吧?”<br />
段纶:“回陛下,每一笔银子都有记录,臣绝对不敢欺骗陛下,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期的建设所需,后续还需要更多的银子。”<br />
李承乾:“……”<br />
好嘛。<br />
银子刚到手还没有焐热,就被别人给盯上了。<br />
戴胄默默的看了段纶一眼,脸上的笑容瞬间散去,荡然无存。<br />
(本章完)</p>
宴会散去,苏禀带来的东西,也大多移交到了天财的手中。<br />
如若不认识这些谷物,众人自然是不会对此上心了,但是从苏尘的口中,得知了这些谷物的来历,产量和简单的播种方式后,这些东西就不能让苏禀如此浪费了。<br />
是以,李承乾下令,苏禀把这些东西交给了天财,由天财送去户部,送到司农处,由户部的一些擅长种植的官员来打理此事。<br />
对于李承乾的安排,众人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br />
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br />
即便是段纶想要接下这件事,却也没有足够可用的,且有经验的人手。<br />
这种事只能交给户部。<br />
回宫前,李承乾轻声的交代了几句。<br />
务必要详细的把这些谷物的种植方法写下来。<br />
对于这一点,即便是李承乾不交代,苏尘也会认真执行的。<br />
毕竟是涉及民生的事情,容不得马虎大意。<br />
其次就是提醒苏尘悠着点,虽然那东西看起来是不错的样子,但也不能一日多次,伤肾。<br />
对此,苏尘捏了捏拳头,在李承乾的面前晃悠了一下。<br />
李承乾大笑离去。<br />
回到王府,苏尘便把关于土豆红薯等谷物的种植方法书写了下来。<br />
当然,这些都是苏尘的后世所见所闻,至于眼下苏禀带来的这些谷物,适不适合,又或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还需要司农处的人,对其进行研究。<br />
他写的这些种植方法,至少可以成为借鉴的辅助资料。<br />
第二天一早,苏尘就听到了孙强的声音。<br />
“王爷,户部尚书求见。”<br />
“来的挺早啊。”<br />
苏尘揉了揉头发,“请戴大人去正堂饮茶,我随后就到。”<br />
“是。”<br />
孙强快步离去。<br />
待苏尘打着哈欠,来到正堂的时候,戴胄火急火燎的起身相迎,“王爷。”<br />
“这么急切做什么?”<br />
“实在是王爷和国舅爷这次给我户部带来的礼物,太过贵重了啊。”<br />
戴胄一脸喜色的说道,“那些谷物对于我户部而言,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儿。”<br />
“独孤度之听说了这事儿,恨不得立即跑过来求见王爷,还是被我按住了,留在了户部呢。”<br />
“哈哈,不至于不至于。”<br />
苏尘笑着摆了摆手,双方落座后,戴胄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原本独孤度之要带着刘仁景他们过来的,但是因为王爷与其并不熟悉,所以下官就亲自跑来了。”<br />
“是为了种植方法吧?”<br />
“王爷明鉴。”<br />
戴胄乐呵呵的说道,“听天财公公提及,王爷对这些谷物的种植之法十分了解,下官便前来求教了。”<br />
苏尘笑着拿出了准备好的种植法递了过去。<br />
戴胄打开看了看,上面记录的很是详细,有许多的细节,也都标注好了。<br />
戴胄一脸喜色的将其收了起来,“有了王爷的种植法,这些谷物必然可传遍我大唐境内!”<br />
苏尘摆了摆手,“原本我以为今日来的应该是你户部的户部度之,没想到却是你亲自跑过来了。”<br />
戴胄:“应该的,应该的。”<br />
苏尘继续道:“戴大人,我需提醒你一句,这些谷物毕竟是从海外带回来的,需认真对待,且要对土壤进行尝试播种。”<br />
“我给你的种植之法也不过是提供借鉴的思路罢了,究竟能否在我大唐境内,将其种植开来,还要看度之大人,和司农处的能人了。”<br />
戴胄重重点头,“请王爷放心,独孤大人对此事十分上心,而且,度之那边也有许多精通谷物的能人。”<br />
“那就好。”<br />
“待度之那边有所成效后,下官定请王爷前往一观。”<br />
“好说。”<br />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不打扰王爷了。”<br />
种植之法到手,戴胄起身告辞。<br />
苏尘点点头,“戴大人慢走。”<br />
“王爷留步。”<br />
……<br />
长安街头。<br />
一辆辆马车,在程峰的带领下,晃悠悠的朝着皇宫而去。<br />
一路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br />
相对与此前苏禀与裴明礼带回来的诸多货物,程峰这次带来的东西,只多不少。<br />
虽说大多是用遮雨布掩盖着的,但是每一辆马车上,都装的满满登登的。<br />
“这些士兵是从哪里来的?”<br />
“听说是东瀛都护府回来的。”<br />
“倭国?”<br />
“对,现在改名东瀛都护府了!”<br />
“带着的这些东西,该不会都是金银珠宝吧?”<br />
“嘿,那可说不准。”<br />
“好家伙,要是马车上面拉的都是金银珠宝的话,这得是多少银子?”<br />
“五十万,一百万?”<br />
“恐怕不止。”<br />
“……”<br />
议论纷纷中,车队来到了皇宫之外。<br />
程峰拿出了苏定方交给自己的信件,交给了赵节,“请赵将军通报陛下,卑职程峰奉苏将军之命,带着东瀛的银矿回来了。”<br />
“好说好说。”<br />
赵节笑着点点头,“你们先且在这里等候片刻,本官这就将书信转交陛下。”<br />
“有劳大人了。”<br />
赵节笑着拿起书信,快步走向太极殿。<br />
太极殿内。<br />
李承乾一脸笑容的说道,“诸位爱卿,今日该定下来了吧?”<br />
李靖出列道:“陛下,关于东瀛都护府的都督一职,臣推荐苏定方出任。”<br />
李承乾点点头,目光转向了其他人。房玄龄笑着出列道:“臣附议。”<br />
高士廉:“附议。”<br />
余下大臣们,虽然附议的不多,但也没有别的人选了。<br />
李承乾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任命苏定方将军,出任东瀛都护府的大都督一职,统帅东瀛境内一切事务。”<br />
“陛下英明。”<br />
“启禀陛下,中郎将赵节大人求见。”<br />
“宣。”<br />
“臣赵节参见陛下。”<br />
“何事?”<br />
“启禀陛下,昭武校尉程峰奉苏将军之命,带着东瀛银矿回来了,如今已在宫外等候。”<br />
赵节说话间,将书信拿了出来,“此乃苏将军写给陛下的书信,还请陛下过目。”<br />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br />
李承乾眼前一亮,从天财的手中接过了书信。<br />
展信看去,上面是苏定方关于东瀛都护府的一些治理计划与银矿俘虏的安置等等。<br />
李承乾放下书信,“宣昭武校尉程峰觐见。”<br />
片刻后。<br />
程峰大步走入,“末将程峰,参见陛下。”<br />
“免礼。”<br />
“谢陛下。”<br />
李承乾的目光在程峰的身上打量着,却骤然感绝有几分的熟悉。<br />
“朕此前见过你?”<br />
“陛下好记性,末将此前曾是冰铺商队的一员,后随薛大人,王大人,一起并入了军中。”<br />
李承乾笑着点头,“怪不得了。”<br />
“苏将军在信中说,东瀛的诸多银矿,已经尽数掌握,业已安排人手开采了?”<br />
程峰点点头,“回陛下,目前已经探查得知,东瀛持有银矿三百二十一处,其中最大的冈山县银矿,早在半个月前,刘将军就已经接手,安排人手开采。”<br />
“余下的各处银矿,因人手问题,开采的力度自然稍逊一些,但随着东瀛的局势逐渐稳定,其他各处银矿,也将一一进行开采。”<br />
“除此之外,东瀛各地官员,以及反贼搜刮的民脂民膏,末将已经奉命悉数带回,就在宫门之外。”<br />
闻言,众多大臣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br />
戴胄更是忍不住的开口问道,“程校尉此次带回来了多少银矿?”<br />
程峰:“回尚书大人,此次末将共计带回来金三十一万,银二百七十五万两,还有各类珍宝古玩不计其数。”<br />
嘶!<br />
在场众人无一不因此动容。<br />
李承乾更是惊得心中一震,裴明礼出去一趟,带回来了近乎五十万两,苏禀去了一趟,带回来了差不多两百万,而苏定方他们此去东瀛,竟然带回来的更多!<br />
可想而知,东瀛的银矿有多么恐怖。<br />
好在。<br />
现在这些银矿都是我的了。<br />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道,“苏将军此次平定东瀛有功,更是为我大唐带回来了诸多财物,朕深感欣慰。”<br />
“程校尉,你这次做的非常好。”<br />
“此乃末将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如此盛赞。”<br />
李承乾笑了笑,目光扫过众臣,就见戴胄跃跃欲试。<br />
对此。<br />
李承乾有些无语。<br />
每次带回来的金银珠宝,他总是要弄到国库里面去。<br />
搞得那些钱都是他的一样。<br />
明明是我的。<br />
都是我的。<br />
“兵部尚书何在?”<br />
“臣在。”<br />
“此次负责押送的兵将,尽皆有赏,具体如何封赏,交给你来处理。”<br />
“臣领旨。”<br />
“户部尚书。”<br />
“臣在。”<br />
戴胄乐呵呵的走了出来。<br />
李承乾:“程校尉此次带回来的金银珠宝,尽数交给你户部处理,为我大唐建设,添砖加瓦,不可有误。”<br />
“臣领旨!”<br />
戴胄美滋滋的点头应下。<br />
李承乾:“另从此次送来的珍宝古玩之中,精心挑选一百件,送往大安宫,不得有误。”<br />
“臣遵旨。”<br />
戴胄脸上的笑容顿时少了许多。<br />
段纶上前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启奏。”<br />
李承乾:“说。”<br />
段纶:“陛下,制造局打造的火车,实在太过庞大,在城中无法施展,无奈只能迁往户县。”<br />
“但无论是新的制造场地,还是需要铺设的铁轨,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持,是以臣希望陛下令户部拨款百万,修建场地与铁轨。”<br />
众人纷纷皱眉。<br />
迁址这事儿,大家都听说了,但是你工部没钱?<br />
而且。<br />
一开口就是百万两,这是不是太多了?<br />
李承乾皱眉:“拨款百万,太多了吧?”<br />
段纶:“回陛下,每一笔银子都有记录,臣绝对不敢欺骗陛下,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期的建设所需,后续还需要更多的银子。”<br />
李承乾:“……”<br />
好嘛。<br />
银子刚到手还没有焐热,就被别人给盯上了。<br />
戴胄默默的看了段纶一眼,脸上的笑容瞬间散去,荡然无存。<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