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杜荷站起身,走到大厅中央,目光炯炯地看著李泰,一字一顿地说道:“王爷,大唐立国之初,高祖皇帝册立的太子,是隱太子李建成,而非当今陛下!”
    “论嫡长,李建成是嫡长子;论名分,他是大唐储君,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当时,天下谁人不知,未来的皇帝,只会是李建成?”
    “可结果呢?”杜荷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结果是玄武门前,血溅五步!秦王殿下,也就是当今陛下,亲手终结了自己兄长的性命,也终结了他那个看似不可动摇的『太子』名分!”
    “王爷!”杜荷上前一步,死死地盯著李泰的眼睛,沉声道:“歷史早已告诉我们,储君之位,从来都不是靠等的,更不是靠別人施捨的!而是靠爭的!靠抢的!”
    “太子李建成优柔寡断,坐视秦王府势力坐大,终被反噬,身死名裂!这,就是前车之鑑!”
    “太子承乾如今看似风光,但他有腿疾,性情乖张,这便是他最大的破绽!他能通神一次,难道还能次次通神吗?只要他还是个人,就必然会犯错!”
    “而王爷您,文採风流,深得陛下宠爱,又有我等誓死效忠。您所要做的,不是在此怨天尤人,而是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积极地去爭!去抢!去向陛下一遍又一遍地证明,您,比一个跛足的、只会装神弄鬼的太子,更適合继承这个天下!”
    杜荷的这番话,如同一剂最猛烈的强心针,狠狠地注入了李泰的心臟!
    李泰眼中的醉意,瞬间褪去了大半。他怔怔地看著杜荷,脑海中反覆迴响著那八个字——“玄武门前,血溅五步”。
    是啊……父皇……父皇他自己,就是从秦王之位,硬生生杀出来的皇帝!
    我有什么好怕的?
    我有什么好颓废的?
    太子之位,从来都不是铁打的!
    一股冰冷的、夹杂著野心与狠厉的火焰,重新在他的眼底燃起。他那肥硕的拳头,猛地攥紧了。
    “杜荷……说得对!”
    “本王……还没输!”
    第二日,太极殿。
    天子还朝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气氛显得格外凝重。文武百官列於殿下,鸦雀无声。龙椅之上,李世民面无表情,目光如渊,让人看不出丝毫喜怒。
    果然,朝会刚刚开始,礼部尚书还没来得及奏报秋祭的仪典规章,便被一个激昂的声音打断了。
    “臣,给事中许敬宗,有本启奏!”
    只见许敬宗手持笏板,快步走出:“陛下,九成宫一事,人神共愤!此皆因朝廷以往对归降之突厥部落,推行『羈縻之策』,太过怀柔,养虎为患所致!臣以为,此国策不改,我大唐边境,乃至心腹之地,永无寧日!请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整个朝堂,瞬间嗡然。
    “臣,附议!”
    “臣,亦附议!”
    一时间,数名或与突厥有旧怨、或对羈縻政策早有不满的官员,纷纷出列。
    就在此时,一个清瘦而倔强的身影,从文官队列的最前方,缓缓走了出来。
    正是魏徵。
    他手持笏板,对著龙椅上的李世民,深深一揖。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乃古之明训。戎狄之性,贪婪如狼,野蛮如兽,不可以常理度之,不可以德化感之。今阿史那结社率之叛,便是明证。”
    “老臣昔日便曾言,当效仿汉武驱逐匈奴之策,將归降之突厥部落,悉数迁回漠北塞外之地,划地而治,任其自生自灭。如此,方能永绝后患,保我中原万世平安。今日之祸,正应老臣当年之言。恳请陛下,当机立断,拨乱反正!”
    魏徵的话,掷地有声。
    李世民听完,面色依旧沉静,他缓缓开口,声音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魏卿之言,朕知晓了。只是,数十万之眾,尽数驱逐,恐非一日之功,亦恐再生事端。不知……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良策?”
    他將问题,拋给了整个朝堂。
    话音刚落,中书侍郎岑文本出列道:“陛下,魏大人之策,虽能解一时之危,却恐有伤天朝怀柔之恩德,亦会將这数十万本已归心之眾,再度推向我大唐之对立面。臣以为,堵不如疏。”
    “臣之策,在『分化』与『同化』。”
    “当效仿昔日汉宣帝瓦解匈奴之法,將其部落,尽数打散,分迁至我大唐各州、县。將其部眾,与我汉家百姓,一同编入民户,登记在册。废其酋首,授其田亩,以我大唐律法管之,以我圣贤礼教化之。”
    “如此,不出二三十年,所谓的突厥人,便將不復存在。他们,都將是我大唐的子民,他们的子孙,说的將是我汉家之言,读的將是我圣贤之书。这,才是长治久安的万全之策!”
    岑文本的这番话,条理清晰,引经据典,代表了朝中另一派“主融”的观点。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
    “荒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岂是分化田亩便能更改的?”
    “此言差矣!圣人云,有教无类!只要以王道教化,何愁不能使其归心?”
    “教化?阿史那结社率也曾饱读诗书,结果如何?还不是狼子野心,反噬君父!”
    一时间,整个朝堂,如同一个烧开了的沸水锅。文臣武將,你一言我一语,爭执不休。一派主张快刀斩乱麻,以雷霆手段,行驱逐之策;另一派主张温水煮青蛙,以怀柔之术,行同化之道。
    双方引经据典,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在这场激烈的爭辩之中,太子李承乾,始终一言不发。他静静地站在百官之前,垂著眼帘,仿佛老僧入定,对周遭的一切,都充耳不闻。
    李世民高坐於龙椅之上,冷眼看著这一切。
    眼看著爭论愈演愈烈,甚至有几位老臣已经吹鬍子瞪眼,面红耳赤,李世民才缓缓地抬起了手。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好了。”李世民的声音,带著一丝疲惫,“此事,关乎国本,非一朝一夕可以定论。”
    他看了一眼殿外的天色,忽然话锋一转,说道:“诸位爱卿,想必都还未用早膳吧?”
    眾臣一愣,不知陛下此言何意,都面面相覷。
    只听李世民继续道:“饿著肚子,吵起架来,也没甚力气。这样吧。”
    他对著殿侧的黄德,朗声下令:
    “传朕旨意,命尚食局,速备御宴。今日这早朝,朕请诸位爱卿,一边吃,一边议!”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玄鉴仙族

季越人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万世之名

古羲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大道之上

宅猪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最终永恒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