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过王芮之年纪大了,林成碧的那个孩子还小,太闹腾,她嫌影响休息就另租了一处。<br/><br/> 乔苑林会错意,以为梁承让他一并探望,说:“先不看我妈了,万一碰见那个孩子和他爸爸,怪尴尬的。”<br/><br/> 梁承将错就错点了点头。<br/><br/> 下午出门闲逛,北京太辽阔了,地铁站内换乘没准儿得走两千步,景点名胜多得逛哪个都顾此失彼,他们干脆去了乔苑林的母校。<br/><br/> 算起来乔苑林毕业不满一年,学校风光如初。他是直升本校研究生,在这座国内顶尖的学府度过了六七年的光阴。<br/><br/> 图书馆,花园,一汪碧湖,肥肥胖胖的流浪猫狗,校园独有的美好一览无余,大学生活对乔苑林而言是一种辛苦的幸福。<br/><br/> 路边有社团在摆摊搞活动,梁承问:“你们新闻社难进吗?”<br/><br/> 乔苑林道:“当然了,我们社特牛。”<br/><br/> “雷君明都能当副社长,有多牛?”梁承损完人,爽了,再说好话,“你这位尖子生在社里担任什么职务?”<br/><br/> 乔苑林担任过记者、编辑,偶尔也负责摄影。因为新闻社的社员贵精不贵多,经常不够使。<br/><br/> 新闻社承包了学校一切活动的宣传报道,搞得学生会宣传部很被动,却奈何不了他们。他们也没空理会,平时的每周要闻就够忙的了。<br/><br/> 除却上课学习,乔苑林的业余时间都在跑新闻,如今回顾一下,貌似每一条都挺有八达通的味儿。<br/><br/> 五道口某商场门前举办接吻比赛,他一个初吻都要偷亲的怂包,围观半晌,只为采访第一名的获奖感言。<br/><br/> 数学系师兄和地质大学的学妹网恋,聊了一学期见面竟是学弟;辩论会与北师大的学生打擂台,输方要请胜方在本校食堂大吃一顿;约北语的阿根廷留学生踢足球,被虐得体无完肤想集体跳楼。<br/><br/> 乔苑林采访过许多人,说了一大圈绕回自己身上。<br/><br/> 寝室是四人间,他是老四,只有他把毛巾叠成豆腐块。丢过雨伞、U盘、棒球帽,毕业年级摆摊卖旧物,买了一盆仙人球。<br/><br/> 体育课他不上,去实验楼看生物系的学生。路上听见有人喊的名字姓梁,他一定会停下来。牛肉锅盔其实不好吃,可他再也尝不到那年晚自习送到他面前的滋味。<br/><br/> 他去故宫、天坛、王府井,去一切人多的地方,去各大医学院,去胡同串子看电线杆上贴着的二维码。<br/><br/> 乔苑林停在萧条的槐树下,告诉梁承:“婚礼那一天,我爸说贺阿姨的儿子在英国留过学,然后我见到是你。”<br/><br/> 他那一刻就动摇了。<br/><br/> 勿忘我摆在他和梁承之间,他平生唯一一次那么迅速地吃完一顿饭,他不敢磨蹭,否则稍有空隙大概就会问出了口——<br/><br/> 你也追寻过我吗?<br/><br/> 梁承此刻回答他:“是,就像你追寻我一样。”<br/><br/> 离开学校,他们去本地商超买些特产带回去,乔苑林以前经常买传统糕点寄给王芮之,老太太很喜欢。<br/><br/> 晚上订了机票,二号早晨退房,他们直接飞抵王芮之居住的城市。<br/><br/> 乔苑林来的次数不多,即使来了也很少去家里,一般约王芮之和林成碧出来见面。这下老太太搬出来,倒是方便了些。<br/><br/> 小区地段不错,街上一排满足衣食玩乐的商店,但凡阳光明媚,露天茶室总坐满了老年人闲话家常。<br/><br/> 王芮之迫不及待地来到街边等,她视力减退,老花镜增厚,不过耳链依然银光闪闪的。<br/><br/> 十几辆出租车疾驰过去,终于有一辆减速停下来,她端详车厢内的乘客,立刻笑开了。<br/><br/> 乔苑林推开车门:“姥姥!”<br/><br/> 王芮之小跑过去搂住他,仿佛外孙仍未长大,说:“宝儿啊,快让我抱抱。”<br/><br/> 梁承从另一侧下车,恍惚回到了晚屏巷子。当年的老太太苍老了一些,还是爱美,大衣里穿着丝绒旗袍,蹬着半寸高的皮鞋,俨然未改<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模特队队长的风姿。<br/><br/> 王芮之移动目光,唤道:“小梁?”<br/><br/> 从前梁承在旗袍店租房子,生人勿近,每天照面却没称呼过对方,今时不同往日,竟有点不知所措。<br/><br/> 王芮之笑道:“不打招呼不让你上楼。”<br/><br/> 梁承抿一下薄唇,说:“姥姥。”<br/><br/> 王芮之一手拉着一个,独居难免孤单,她成日羡慕儿孙膝前的邻居,今天她这里一下子来了俩。<br/><br/> 上楼到家里,一室一厅,房主用心装修过,王芮之再添置些物件显得愈发温馨。旗袍店的缝纫机还留着,摆着光线明亮的阳台上。<br/><br/> 乔苑林问:“姥姥,你现在还做旗袍吗?”<br/><br/> “做,就是特别慢,眼睛不好使了。”王芮之回答,“而且那缝纫机年头久了,总出故障,维修店也不乐意过来修。”<br/><br/> 梁承干过这活儿,说:“等会儿我帮你看看。”<br/><br/> 厨房煲着给他们炖的汤水,王芮之跟着心热,作为唯一知情的长辈,她问:“你们……怎么样啊?”<br/><br/> 乔苑林抓了下耳廓,许是害羞,只道:“挺好的啊。”<br/><br/> 梁承说:“我也挺好的。”<br/><br/> 王芮之捂着嘴乐,笑话这俩人:“当年要么抬杠,要么吵架,在二楼叮铃咣当麻烦死了,长大成人都变得腼腆啦?”<br/><br/> 乔苑林傻笑,打开礼物盒拿糕点,确认道:“姥姥,你一点也不反对我们?”<br/><br/> “你们风华正茂的,我一个老太婆反对什么。”王芮之说的真心话,“宝儿,我跟你爹妈不一样,我无所谓,只要你开心比什么都强。”<br/><br/> 梁承不懂“见家长”的规矩,但觉得应该立个承诺。<br/><br/> 然而不待他组织好语句,王芮之先转向他,说:“小梁,你是个命苦的孩子,好在都熬过来了。以后跟苑林好好的,这辈子刚过去一小半,你的幸福来得迟,但未必就比别人少。”<br/><br/> 梁承哑然,不知该说什么了,他笨拙地:“谢谢姥姥。”<br/><br/> 王芮之掀开茶几上的珐琅彩盒,里面搁着两封包好的红包,她说:“你们的父母结了婚,苑林的爸爸又是个重规矩的人,所以你们俩的情谊不好随便交代。但无论如何已经是大人,哪天跟家里说了,有困难得自己解决。”<br/><br/> 乔苑林保证:“我们能处理好。”<br/><br/> 梁承说:“我不会让他受委屈。”<br/><br/> “好,都乖。”王芮之递给一人一封红包,“那别人我不管喽,在我这儿,这两封红包算是我作为长辈正式的回应。”<br/><br/> 乔苑林接住捏了捏:“好厚啊,单张面值是一百的吗?”<br/><br/> 梁承也说:“会不会太多了。”<br/><br/> 王芮之暗道还有人嫌钱多,她回答:“年轻人不懂,按结婚的敬茶礼来给,就得这么多。”<br/><br/> 梁承和乔苑林相视一眼,结婚,在这间小客厅里都觉悸动,也有点臊,微微赧着脸没有吭声。<br/><br/> 老太太不忍再嘲笑他们,进厨房张罗午餐,那时候煮粥炒粉,炖肉汤圆,在一楼的小餐桌上留下不少回忆。<br/><br/> 潜意识中,她不完全认为梁承和乔苑林是一对恋人,总觉得是两个孩子,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遇见凑一块,把不算幸运的自己变成对方最大的幸运。<br/><br/> 吃过午饭,梁承在阳台上检查缝纫机。<br/><br/> 乔苑林随王芮之进了卧室,床上放着一只旧相框,里面夹着姥爷<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