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摆着几道爽口的小菜。吃了一碗粥,陈庭月放下碗,摆摆手,示意不要了。<br/><br/> 赵离人这才让人撤下去。稍微歇了歇食,两人才再度躺了回去。赵离人抱着陈庭月,正要再睡,陈庭月突然想起了什么,蹙着眉,“你怎么没去上朝?”<br/><br/> 赵离人莞尔,“你知道现在什么时辰了吗?”<br/><br/> 窗子被关着,明黄色的床帐拉着,陈庭月一时有些弄不清到底是几时了。但就算不知道,只看天色,也知道不早了。<br/><br/> 抿了抿嘴唇,陈庭月低声问道:“是下朝了吗?”<br/><br/> 赵离人忍笑,将陈庭月往自己怀里带了带,“春宵苦短日高起,后面那句是什么?”<br/><br/> 陈庭月一愣,脸顿时就红了,瞪了赵离人一眼,没好气道:“我是个乞丐,没读过书,怎么会知道诗词?”<br/><br/> 赵离人眼中尽是笑意,“没事儿,你不知道我告诉你。是从此君王不早朝。”<br/><br/> 陈庭月越发羞赧,恼羞道:“谁让你告诉我的?我又不想知道。”<br/><br/> “好好,是我的不是,我自作主张,还请浩宁王多多担待。”<br/><br/> 陈庭月心下一软,低声嘟囔,“你也太放肆了,早朝都不去。”<br/><br/> “太上皇的时候,不上朝的时候不是更多,我只是一天没去,浩宁王就要荐言吗?”赵离人语气轻挑,带着调侃的意味儿。<br/><br/> 陈庭月:“我又不是言官,为何要荐言?我只是觉得你该去上朝,许多事情等你处理呢,你不上朝怎么<br/><br/> 办?”<br/><br/> 赵离人笑笑,刮了他的鼻子,“我知道,这不是更你说笑呢吗?那么严肃干嘛?别担心,有内阁阁老在,不会耽误什么事儿,放心吧。”<br/><br/> 陈庭月点了点头,他倦怠的很,实在是没精力再去劝赵离人什么。眨了眨酸涩的眼睛,在赵离人肩窝闭上了眼睛。<br/><br/> 赵离人动作轻柔的抱着陈庭月,一只手还坚持着帮他揉着腰。没一会儿,陈庭月就睡着了,赵离人将他眉间微微的蹙起抚平,这才跟着闭上了眼睛。<br/><br/> 赵离人与陈庭月二人相依相偎,一连好几天没出门儿。赵离人也一直没去上朝。<br/><br/> 这期间,不管谁求见,赵离人都没见。他知道有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br/><br/> 历代皇帝皆会选秀,从王公大臣中选出绣女入宫,一来填充后宫,二来制衡前朝。<br/><br/> 后宫选秀之路是许多家族眼中能一飞冲天的机会。许多人都盯着这个机会,企图一家子鸡犬升天。<br/><br/> 而赵离人如今的所作所为,摆明了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意思。无形中断了许多家族飞天的机会。他们自然不肯善罢甘休。<br/><br/> 明面儿上说是对陈庭月的册封太过了,皇恩过极,便会助长人的贪念,欲让赵离人收回一字并肩王的爵位。<br/><br/> 实则就是给赵离人施压,让他妥协,将陈庭月驱逐,让他如历代皇帝那般,选秀、册封。<br/><br/> 赵离人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打算,虽然不怕他们折腾,但总归是烦,懒得应付他们。又怕他们说出什么诋毁陈庭月的话,届时他会忍不住杀人的。<br/><br/> 为了避免刚登基就斩杀朝廷命官的暴戾名声,他干脆抱着陈庭月不出门儿。好好温存依偎,培养感情。等十天半个月过去,一字并肩王的一应封赏尽数到位,天下尽知。便没人再敢扯这些乱七八糟的了。<br/><br/> 第八十八章番外赵纯良篇第一章<br/><br/> 沅启二十五年,大沅朝进入风雨飘摇之际。<br/><br/> 不知是不是沅朝存在的太久了,它如同一个雪鬓霜鬟垂垂老矣的老头,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外有强敌,内有动乱。<br/><br/> 当时的皇帝并无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事。虽不昏庸,却实在是无能。固然一心为国为民,无奈外无良将,内无良臣。苦苦支撑了二十余年,还是没能保住大沅。<br/><br/> 赵承古出身贫苦,少年从军,是一步步的跨过尸山才走到如今这大将<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军的位置。他是沅启朝中为数不多的将军。早早就受命镇守边关。<br/><br/> 动乱之年,皇帝看出了他的经纬之才,虽惧怕他功高震主,却不得不重用与他。不过虽是重用,但将在外,亲眷必定在京。<br/><br/> 世人都知赵承古将军有二子。长子纯良,字如其人,温润清玉,高雅端正。是京中有名的贵公子。学识渊博,带人亲和。看其周身气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书香门第家的公子呢。<br/><br/> 较之大公子,二公子更像赵家的儿孙。名唤赵桀骜,为人狂放不羁,桀骜不驯。虽恃才傲物,却也是个有真本事的。<br/><br/> 比赵纯良小了三岁,年纪轻轻就跟着赵承古征战沙场了。战场上他大展拳脚,有勇有谋,被人戏称小赵将军。<br/><br/> 京中之人见此情景,口中不免连连称赞道:虎父无犬子,赵家果然不同凡响。<br/><br/> 暗地里却各种议论,只因这赵桀骜出身不明。<br/><br/> 当年赵承古奉明镇守边关,极少回京。京中只余赵夫人楚氏与长子赵纯良。本以为赵家会人丁稀薄。<br/><br/> 谁知三年后,赵承古从边关回来的时候却抱了个孩子。那孩子尚在襁褓。他没说孩子母家,也绝口不提孩子的由来,只是跟楚氏说:“将这孩子归与你名下,名唤桀骜。”<br/><br/> 如此,这来历不明的孩子算是入了赵家的族谱,成了赵大将军的嫡次子。<br/><br/> 由于孩子来历不明,外面一直议论纷纷,有说赵将军是在外看中谁家美人儿了,人家甘愿给他生的;也有说赵将军是强了人家姑娘,所以孩子母家才不愿露面儿的;更有人说这孩子根本就不是赵家的种的。<br/><br/> 众说纷纭,但不论外面儿议论的声音再高,赵家却是两耳不闻,不见有一个人出来解释的。<br/><br/> 议论久了,再有趣儿的话头也变的无趣了,这事儿才渐渐平复下来。<br/><br/> 只是如今见这赵桀骜如今这么得赵承古的心,众人心思不免又活络起来了。<br/><br/> 京中赵纯良母子二人孤守赵府,边关赵桀骛父子二人叱咤沙场。这对比众人心中不免啧然,孰重孰轻,一目了然。<br/><br/> 这些对比,赵纯良也看的明白。就算他看不明白,外人看他的时候眼中暗含的可惜与看热闹他怎么会不清楚?他又不是傻子,更何况母亲张氏整日在他耳边说的种种,也足够他明白很多。<br/><br/> 但他其实感觉还好,五个手指还有长有短,更何况是人心?谁都不能做到不偏颇不袒护。况且他觉得如今的日子挺好的啊。<br/><br/> 家中有父母,出门有朋友,相处有知己,这不是很好?吃穿不愁,无甚烦心,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昵?<br/><br/> 他真的不知道他娘整日那般功利到底为了什么?是希望他夺了他爹的位子,还是希望杀了二弟?<br/><br/> 看了看自己这身无二两肉的样子,赵纯良很有自知之明,别说他爹了,就是他二弟,让他一只手,他都打不过好不好。<br/><br/> “纯良,你这个表情委实有些好看呀,想什么呢?”不远处传来一声清爽的声音。<br/><br/> 赵纯良寻声望去,看到来人,未语先笑,“世子。”赵纯良拱手行礼道。<br/><br/> 来人正是珣王世子,陈坠风。一身雍容华贵的紫色锦袍上绣着暗纹,看起来很是端庄大方。<br/><br/> 陈坠风摆了摆手,没好气道:“不是跟你说了,我俩之间无需多礼。”<br/><br/> 赵纯良笑笑,“礼不可废。”<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