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198.李洋的爱好!
隨著拍摄渐入佳境,《寄生虫》剧组配合的越发默契。
几乎可以说是,叶柯全身心沉浸在创作中,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直到温情一个电话打到片场,语气中带著难以抑制的兴奋,才將他拉回现实。
“《无双》的票房分帐下来了!第一笔款项刚刚到帐公司帐户!”
温情的音透过电话都仿佛带著金光,“数字非常可观!韩董那边也亲自来电,说中影那边流程也走完了,想约你时间见面聊聊,似乎还有別的事。”
叶柯闻言,揉了揉因长时间紧盯监视器而有些乾涩的眼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如今五亿票房的辉煌已是过去式,但真金白银的分帐落袋,才真正意味著这个项目的圆满成功,以及藤蔓和他个人金灿灿口袋里的实力,又是一次巨大飞跃。
“知道了。安排一下时间,我回公司一趟。”叶柯沉声道。
几天后,叶柯暂时將剧组交给李洋和曹郁把控,独自一人返回首都的藤蔓。
公司里氛围明显不同,员工们脸上都带著与有荣焉的喜气。
《无双》的巨大成功,让这家新兴的影视公司真正在业內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他刚在办公室坐下没多久,温情就內线通报:“叶柯,韩董到了。”
“快请。”叶柯起身相迎。
韩三屏满面春风地走进来,远远就伸出了手:“叶柯!恭喜啊!《无双》不仅是票房胜利,更是大赚特赚!你这点石成金的本事,老哥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这次连“叶老弟”都不叫了。
“韩董您过奖了,离不开中影的大力支持。”
叶柯一脸谦虚笑著与他握手,引他到会客区坐下。
两人寒暄了几句,自然聊到了《无双》惊人的投资回报率。
可以说是除了滕蔓和中影,就连另外三家也是没少赚。
韩三屏感慨道:“现在好多项目,赔本赚吆喝,像《无双》这样叫好又叫座,还能让投资方赚个盆满体满的,真是凤毛麟角了。
你可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啊!”
聊完了《无双》的“钱景”,韩三屏话锋一转,神色稍稍正式了一些:“今天来,除了恭喜你,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想亲自跟你谈谈。”
“您请说。”
叶柯做了个手势,心中已隱约有所猜测。能让韩三屏亲自上门谈的,绝非小事。
“电影局牵头,我们中影具体承制,准备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推出一部献礼大片,暂定名《建国大业》。”
韩三屏语气郑重,“这片子意义非凡,旨在回顾歷史,凝聚人心。
导演团队由我跟黄建新两位来牵头。”
说到最后,韩三屏忍不住笑著反问道:“黄建新,你应该熟悉吧!”
“当然了,当初还是黄导的介绍,说实话还是真得感谢他。”
笑看说起黄建新,隨后叶柯认真听看。
像这种规格的献礼片,无疑是年度重中之重,匯聚的资源和人脉將是顶级的。
看著叶柯,韩三屏表情很是认真:“这片子,我们打算匯集两岸三地最优秀的演员,以“数星星』的模式,打造一部真正的史诗巨製。
所以我今天来,也算是代表剧组,正式向你发出邀请,希望你能在其中出演一个角色!”
虽然有所预料,但听到韩三屏亲口说出,叶柯心中还是微微一动。
其实《建国大业》这样的项目,参演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徵,是对演员业內地位和公眾形象的极大肯定。
“感谢韩董和剧组的厚爱。”
叶柯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角色?”
“角色很多,歷史人物眾多。”见他没有拒绝,韩三屏满意的笑道,“考虑到你的年龄、气质和影响力,我们初步考虑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青年才俊形象,比如蒋经国一角,我们就觉得你非常合適。
当然,具体还可以再商量。”
蒋经国?
叶柯迅速在脑中过了一下这个歷史人物的分量和戏份,算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非常出彩的角色。
看到叶柯在思索,韩三屏补充道:“我知道你正在拍《寄生虫》,时间紧张。
但《建国大业》的拍摄周期会比较灵活,很多演员的戏份都会集中拍摄,所以我们可以配合你的档期。
这片子,票房不是首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它的歷史意义和社会影响。参与其中,对於你个人和藤蔓的未来发展,都大有益。”
主要还是叶柯的新电影,背后也有中影,所以一些事情可以稍微缓衝协调一下。
叶柯明白韩三屏的意思。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演,更是一次融入主流话语体系、提升个人和公司品牌高度的机会。
对於长远发展来看,这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想到这里,叶柯抬起头目光坚定:“感谢韩董和剧组的信任。能参与《建国大业》这样意义重大的项目,是我的荣幸。
蒋经国这个角色很有挑战性,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档期方面,我的团队会儘快与剧组协调,確保不影响《寄生虫》的拍摄进度。”
“好!太好了!”
韩三屏大喜过望,用力一拍沙发扶手,“有你这个国际大满贯影帝的加入,咱们这片子更是如虎添翼。
我这就回去告诉导演组这个好消息!具体事宜,让下面的人儘快对接!”
送走心满意足的韩三屏,叶柯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繁华的首都。
刚刚入帐的巨额票房分帐,以及《建国大业》的重量级邀约,如同两股强大的动力,推动著他和他的事业走向新的高度。
想到这些,叶柯拿起手机,拨通了温情的电话:“对接一下《建国大业》剧组,协调档期。
另外,帮我搜集一下关於蒋经国先生的详细歷史资料和影像,越全越好。”
既然接了,就要做到最好。
这是叶柯一贯的原则。
无论是对待自己的电影,还是参演別人的作品继续回到魔都那边,《寄生虫》的拍摄进行得紧张有序。
叶柯工作时的状態与平日里的温和截然不同,不仅仅是要求严格,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不过,叶柯不像其他人那样,从不粗暴呵斥,总是能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並用演员能理解的方式引导他们。
今天拍摄的是宋家饰演的朴太太戏份。
她提前进组,观摩其他演员的表演,尤其是郭家四口的戏份,以便更好地找到朴太太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优雅与漠然。
当宋家第一次穿上量身定製的昂贵连衣裙,走进那座光洁明亮、几乎一尘不染的豪宅场景时,连她自己都恍惚了一下。
与几步之遥外搭建的、污水横流的半地下室场景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星球。
叶柯特意將朴家的大部分戏份都安排在下午,利用温暖的斜阳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营造出一种柔和、梦幻却不真实的质感。
而郭家的戏,则多安排在阴天或夜晚,光线压抑而冷峻。
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无需多言,已將电影的核心理念直观地呈现出来。
拍摄並非一帆风顺。
一场关键的暴雨夜戏,需要人造暴雨淹没整个低洼街区的布景。
然而洒水车的水压调控出了问题,水量忽大忽小,连续ng了十几次。
演员们穿著湿透的衣服,就算是夜晚也是有点瑟瑟发抖。
叶柯当机立断,暂停拍摄,让工作人员立刻检查维修,同时薑汤、毛幣毯立刻送到演员手中。
“抱歉,大家再坚持一下。这场戏很重要,我们要那种被彻底冲刷、无处可逃的绝望感。”叶柯亲自將薑汤递给范煒和宋单单。
“没事,叶导,拍戏嘛,哪有不辛苦的。”范煒有些憨厚地笑著,毫无怨言。
“就是,正好体验生活了。”宋单单也开著玩笑,带动了现场的气氛。
最终,当洒水车再次喷出磅礴的“暴雨”,镜头捕捉到郭家人在及膝的污水中艰难前行,抢救那点可怜家当的狼狐模样时,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让所有等待都变得值得。
拍摄间隙,叶柯也会接到温情关於起点的匯报。
“盛大那边態度依然强硬,明確表示起点是核心资產,无意出售。不过,我们接触的几位大神作家,对藤蔓影视的合作意向很感兴趣。”
“很好,稳住这些核心作者。收购不成,我们就换条路,用项目和诚意打动他们,先把最顶尖的那批ip资源握在手里。”
叶柯对著电话低声部署,“另外,可以开始留意有没有其他有潜力的中小型网站,或者新兴的阅读平台。”
自始至终叶柯都是把这件事情放手交给温情和杨凯处理,除了偶尔匯报与交谈中,叶柯才点出一些关键点,比如女频也是关键点对於现在这部新电影,叶柯追求极致的真实感,对光线、构图、演员的微表情甚至道具的摆放都苛刻到毫米。
比如现在拍的一场郭家四口在半地下室吃晚饭的戏。
为了拍出那种逼仄感和潮湿空气仿佛能粘在皮肤上的质感,叶柯让摄影师反覆调整机位。
甚至要求道具组在墙角细微地增加一点霉斑的痕跡。
“停!”
叶柯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单单姐,你夹菜的动作再自然一点,不是夹给你自己,是习惯性地先夹给郭宇,眼神里要带著那种『我儿子最重要”的劲儿,但又是无意识的?”
宋单单立刻领会:“明白,叶导,再来一条,我注意层次。”
对待周咚雨这样的新人,叶柯则更像一个引导者。
一场郭敏独自在破旧浴室试图熨平校服的戏,周咚雨总是找不到那种沉默的愤怒与无助交织的感觉。
叶柯没有说教,而是走过去,拿起那件旧校服,轻声说:“想像这不是一件衣服,是你唯一能抓住的、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船票。
但它现在皱了,脏了,你怕它不够体面,载不动你的梦想。
你不是在熨衣服,你是在拼命熨平自己的人生褶皱。”
周咚雨听著,眼神逐渐变了。
隨后在下一次拍摄时,她手指的颤抖和眼神里的执几乎让现场所有人动容。
当然,片场也有轻鬆时刻。
范煒和宋单单这两位戏骨经常在候场时即兴发挥,用东北方言插科打浑,逗得全场大笑,也无形中缓解了拍摄压抑题材带来的心理压力。
而对於宋家饰演的朴太太,需要一种与郭家人截然相反的、略带悬浮感的优雅和冷漠。
她的表演极其精准,尤其是在面对郭家人时,那种看似礼貌实则疏离、带著上层阶级不自觉的审视,和一点点何不食肉糜的天真残忍。
叶柯倒是有些出乎意料,想不到还真的被她演绎得入木三分。
一场朴太太无意中闻到郭基泽身上若有似无的霉味后,下意识微微眉、稍稍后退半步的戏。
叶柯在监视器后忍不住低声对曹郁说:“就是这个!这种不经意的伤害,最致命。”
或许再戏外,叶柯和宋家的交流则多是关於角色和表演。
收工后,他们常常会留在监视器前,一起回看当天的拍摄素材,討论某个镜头、某句台词的处理是否还能更好。
“你觉得朴太太在发现真相那一刻,除了恐惧和愤怒,有没有一丝—-被欺骗的伤心?毕竟她某种程度上是『喜欢』並信任这个『杰西卡』的。”宋家捧著杯子,认真地问。
叶柯沉吟片刻:“可以有,但转瞬即逝。
她的伤心更多是源於自己完美世界的秩序被打破,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人的情感。她的核心是维护自己的舒適圈·”
说话间,叶柯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温情发来的消息,关於《建国大业》的档期初步协调方案已经出来,並附言:“韩董特意又问了一次,確认您是否接受之前说的,那个角色?”
叶柯回覆:“已开始。转告韩董放心。”
隨后叶柯放下手机,目光再次投向片场。
那里道具组正在忙碌著,等下需要宋家和饰演朴先生的叶柯,排练一场在阳光房喝下午茶的戏。
戏中两人言笑晏晏,举止优雅,与几步之外那阴暗的半地下室场景形成残酷而鲜明的对比。
叶柯深吸一口气,將思绪拉回《寄生虫》的世界。
瞬间有种感觉,那就是眼前的挑战尚未结束,未来的画卷已然展开。
后面的叶柯需要同时驾驭好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是自己电影里冷漠疏离的富豪,另一个是歷史洪流中的青年才俊。
这需要极致的专注和切换能力。但他喜欢这种挑战。
“各部门准备!”
叶柯拿起对讲机,声音恢復了片场独有的权威和冷静,“准备下一场,阳光房下午茶!”
隨即起身让给旁边的李洋,或者叶柯可以让其他人当然副导演。
但这么多部电影下来,叶柯还是觉得李洋更为默契。
同样也是如此,或许换做其他人,李洋才不会去做什么副导演,但在叶柯这边如同玩似的,还能寻找自己下一部电影的灵感。
最最最主要的是,和叶柯一起还能去欧洲三大电影节,李洋比较热衷於那种和海外文艺女青年探討人生的话题·
隨著拍摄渐入佳境,《寄生虫》剧组配合的越发默契。
几乎可以说是,叶柯全身心沉浸在创作中,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直到温情一个电话打到片场,语气中带著难以抑制的兴奋,才將他拉回现实。
“《无双》的票房分帐下来了!第一笔款项刚刚到帐公司帐户!”
温情的音透过电话都仿佛带著金光,“数字非常可观!韩董那边也亲自来电,说中影那边流程也走完了,想约你时间见面聊聊,似乎还有別的事。”
叶柯闻言,揉了揉因长时间紧盯监视器而有些乾涩的眼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如今五亿票房的辉煌已是过去式,但真金白银的分帐落袋,才真正意味著这个项目的圆满成功,以及藤蔓和他个人金灿灿口袋里的实力,又是一次巨大飞跃。
“知道了。安排一下时间,我回公司一趟。”叶柯沉声道。
几天后,叶柯暂时將剧组交给李洋和曹郁把控,独自一人返回首都的藤蔓。
公司里氛围明显不同,员工们脸上都带著与有荣焉的喜气。
《无双》的巨大成功,让这家新兴的影视公司真正在业內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他刚在办公室坐下没多久,温情就內线通报:“叶柯,韩董到了。”
“快请。”叶柯起身相迎。
韩三屏满面春风地走进来,远远就伸出了手:“叶柯!恭喜啊!《无双》不仅是票房胜利,更是大赚特赚!你这点石成金的本事,老哥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这次连“叶老弟”都不叫了。
“韩董您过奖了,离不开中影的大力支持。”
叶柯一脸谦虚笑著与他握手,引他到会客区坐下。
两人寒暄了几句,自然聊到了《无双》惊人的投资回报率。
可以说是除了滕蔓和中影,就连另外三家也是没少赚。
韩三屏感慨道:“现在好多项目,赔本赚吆喝,像《无双》这样叫好又叫座,还能让投资方赚个盆满体满的,真是凤毛麟角了。
你可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啊!”
聊完了《无双》的“钱景”,韩三屏话锋一转,神色稍稍正式了一些:“今天来,除了恭喜你,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想亲自跟你谈谈。”
“您请说。”
叶柯做了个手势,心中已隱约有所猜测。能让韩三屏亲自上门谈的,绝非小事。
“电影局牵头,我们中影具体承制,准备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推出一部献礼大片,暂定名《建国大业》。”
韩三屏语气郑重,“这片子意义非凡,旨在回顾歷史,凝聚人心。
导演团队由我跟黄建新两位来牵头。”
说到最后,韩三屏忍不住笑著反问道:“黄建新,你应该熟悉吧!”
“当然了,当初还是黄导的介绍,说实话还是真得感谢他。”
笑看说起黄建新,隨后叶柯认真听看。
像这种规格的献礼片,无疑是年度重中之重,匯聚的资源和人脉將是顶级的。
看著叶柯,韩三屏表情很是认真:“这片子,我们打算匯集两岸三地最优秀的演员,以“数星星』的模式,打造一部真正的史诗巨製。
所以我今天来,也算是代表剧组,正式向你发出邀请,希望你能在其中出演一个角色!”
虽然有所预料,但听到韩三屏亲口说出,叶柯心中还是微微一动。
其实《建国大业》这样的项目,参演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徵,是对演员业內地位和公眾形象的极大肯定。
“感谢韩董和剧组的厚爱。”
叶柯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角色?”
“角色很多,歷史人物眾多。”见他没有拒绝,韩三屏满意的笑道,“考虑到你的年龄、气质和影响力,我们初步考虑了几个比较重要的青年才俊形象,比如蒋经国一角,我们就觉得你非常合適。
当然,具体还可以再商量。”
蒋经国?
叶柯迅速在脑中过了一下这个歷史人物的分量和戏份,算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非常出彩的角色。
看到叶柯在思索,韩三屏补充道:“我知道你正在拍《寄生虫》,时间紧张。
但《建国大业》的拍摄周期会比较灵活,很多演员的戏份都会集中拍摄,所以我们可以配合你的档期。
这片子,票房不是首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它的歷史意义和社会影响。参与其中,对於你个人和藤蔓的未来发展,都大有益。”
主要还是叶柯的新电影,背后也有中影,所以一些事情可以稍微缓衝协调一下。
叶柯明白韩三屏的意思。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演,更是一次融入主流话语体系、提升个人和公司品牌高度的机会。
对於长远发展来看,这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想到这里,叶柯抬起头目光坚定:“感谢韩董和剧组的信任。能参与《建国大业》这样意义重大的项目,是我的荣幸。
蒋经国这个角色很有挑战性,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档期方面,我的团队会儘快与剧组协调,確保不影响《寄生虫》的拍摄进度。”
“好!太好了!”
韩三屏大喜过望,用力一拍沙发扶手,“有你这个国际大满贯影帝的加入,咱们这片子更是如虎添翼。
我这就回去告诉导演组这个好消息!具体事宜,让下面的人儘快对接!”
送走心满意足的韩三屏,叶柯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繁华的首都。
刚刚入帐的巨额票房分帐,以及《建国大业》的重量级邀约,如同两股强大的动力,推动著他和他的事业走向新的高度。
想到这些,叶柯拿起手机,拨通了温情的电话:“对接一下《建国大业》剧组,协调档期。
另外,帮我搜集一下关於蒋经国先生的详细歷史资料和影像,越全越好。”
既然接了,就要做到最好。
这是叶柯一贯的原则。
无论是对待自己的电影,还是参演別人的作品继续回到魔都那边,《寄生虫》的拍摄进行得紧张有序。
叶柯工作时的状態与平日里的温和截然不同,不仅仅是要求严格,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不过,叶柯不像其他人那样,从不粗暴呵斥,总是能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並用演员能理解的方式引导他们。
今天拍摄的是宋家饰演的朴太太戏份。
她提前进组,观摩其他演员的表演,尤其是郭家四口的戏份,以便更好地找到朴太太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优雅与漠然。
当宋家第一次穿上量身定製的昂贵连衣裙,走进那座光洁明亮、几乎一尘不染的豪宅场景时,连她自己都恍惚了一下。
与几步之遥外搭建的、污水横流的半地下室场景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星球。
叶柯特意將朴家的大部分戏份都安排在下午,利用温暖的斜阳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营造出一种柔和、梦幻却不真实的质感。
而郭家的戏,则多安排在阴天或夜晚,光线压抑而冷峻。
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无需多言,已將电影的核心理念直观地呈现出来。
拍摄並非一帆风顺。
一场关键的暴雨夜戏,需要人造暴雨淹没整个低洼街区的布景。
然而洒水车的水压调控出了问题,水量忽大忽小,连续ng了十几次。
演员们穿著湿透的衣服,就算是夜晚也是有点瑟瑟发抖。
叶柯当机立断,暂停拍摄,让工作人员立刻检查维修,同时薑汤、毛幣毯立刻送到演员手中。
“抱歉,大家再坚持一下。这场戏很重要,我们要那种被彻底冲刷、无处可逃的绝望感。”叶柯亲自將薑汤递给范煒和宋单单。
“没事,叶导,拍戏嘛,哪有不辛苦的。”范煒有些憨厚地笑著,毫无怨言。
“就是,正好体验生活了。”宋单单也开著玩笑,带动了现场的气氛。
最终,当洒水车再次喷出磅礴的“暴雨”,镜头捕捉到郭家人在及膝的污水中艰难前行,抢救那点可怜家当的狼狐模样时,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让所有等待都变得值得。
拍摄间隙,叶柯也会接到温情关於起点的匯报。
“盛大那边態度依然强硬,明確表示起点是核心资產,无意出售。不过,我们接触的几位大神作家,对藤蔓影视的合作意向很感兴趣。”
“很好,稳住这些核心作者。收购不成,我们就换条路,用项目和诚意打动他们,先把最顶尖的那批ip资源握在手里。”
叶柯对著电话低声部署,“另外,可以开始留意有没有其他有潜力的中小型网站,或者新兴的阅读平台。”
自始至终叶柯都是把这件事情放手交给温情和杨凯处理,除了偶尔匯报与交谈中,叶柯才点出一些关键点,比如女频也是关键点对於现在这部新电影,叶柯追求极致的真实感,对光线、构图、演员的微表情甚至道具的摆放都苛刻到毫米。
比如现在拍的一场郭家四口在半地下室吃晚饭的戏。
为了拍出那种逼仄感和潮湿空气仿佛能粘在皮肤上的质感,叶柯让摄影师反覆调整机位。
甚至要求道具组在墙角细微地增加一点霉斑的痕跡。
“停!”
叶柯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单单姐,你夹菜的动作再自然一点,不是夹给你自己,是习惯性地先夹给郭宇,眼神里要带著那种『我儿子最重要”的劲儿,但又是无意识的?”
宋单单立刻领会:“明白,叶导,再来一条,我注意层次。”
对待周咚雨这样的新人,叶柯则更像一个引导者。
一场郭敏独自在破旧浴室试图熨平校服的戏,周咚雨总是找不到那种沉默的愤怒与无助交织的感觉。
叶柯没有说教,而是走过去,拿起那件旧校服,轻声说:“想像这不是一件衣服,是你唯一能抓住的、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船票。
但它现在皱了,脏了,你怕它不够体面,载不动你的梦想。
你不是在熨衣服,你是在拼命熨平自己的人生褶皱。”
周咚雨听著,眼神逐渐变了。
隨后在下一次拍摄时,她手指的颤抖和眼神里的执几乎让现场所有人动容。
当然,片场也有轻鬆时刻。
范煒和宋单单这两位戏骨经常在候场时即兴发挥,用东北方言插科打浑,逗得全场大笑,也无形中缓解了拍摄压抑题材带来的心理压力。
而对於宋家饰演的朴太太,需要一种与郭家人截然相反的、略带悬浮感的优雅和冷漠。
她的表演极其精准,尤其是在面对郭家人时,那种看似礼貌实则疏离、带著上层阶级不自觉的审视,和一点点何不食肉糜的天真残忍。
叶柯倒是有些出乎意料,想不到还真的被她演绎得入木三分。
一场朴太太无意中闻到郭基泽身上若有似无的霉味后,下意识微微眉、稍稍后退半步的戏。
叶柯在监视器后忍不住低声对曹郁说:“就是这个!这种不经意的伤害,最致命。”
或许再戏外,叶柯和宋家的交流则多是关於角色和表演。
收工后,他们常常会留在监视器前,一起回看当天的拍摄素材,討论某个镜头、某句台词的处理是否还能更好。
“你觉得朴太太在发现真相那一刻,除了恐惧和愤怒,有没有一丝—-被欺骗的伤心?毕竟她某种程度上是『喜欢』並信任这个『杰西卡』的。”宋家捧著杯子,认真地问。
叶柯沉吟片刻:“可以有,但转瞬即逝。
她的伤心更多是源於自己完美世界的秩序被打破,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人的情感。她的核心是维护自己的舒適圈·”
说话间,叶柯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温情发来的消息,关於《建国大业》的档期初步协调方案已经出来,並附言:“韩董特意又问了一次,確认您是否接受之前说的,那个角色?”
叶柯回覆:“已开始。转告韩董放心。”
隨后叶柯放下手机,目光再次投向片场。
那里道具组正在忙碌著,等下需要宋家和饰演朴先生的叶柯,排练一场在阳光房喝下午茶的戏。
戏中两人言笑晏晏,举止优雅,与几步之外那阴暗的半地下室场景形成残酷而鲜明的对比。
叶柯深吸一口气,將思绪拉回《寄生虫》的世界。
瞬间有种感觉,那就是眼前的挑战尚未结束,未来的画卷已然展开。
后面的叶柯需要同时驾驭好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是自己电影里冷漠疏离的富豪,另一个是歷史洪流中的青年才俊。
这需要极致的专注和切换能力。但他喜欢这种挑战。
“各部门准备!”
叶柯拿起对讲机,声音恢復了片场独有的权威和冷静,“准备下一场,阳光房下午茶!”
隨即起身让给旁边的李洋,或者叶柯可以让其他人当然副导演。
但这么多部电影下来,叶柯还是觉得李洋更为默契。
同样也是如此,或许换做其他人,李洋才不会去做什么副导演,但在叶柯这边如同玩似的,还能寻找自己下一部电影的灵感。
最最最主要的是,和叶柯一起还能去欧洲三大电影节,李洋比较热衷於那种和海外文艺女青年探討人生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