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倒插门,吃软饭,啃老,卖身
第312章 倒插门,吃软饭,啃老,卖身
清晨。
太平公主伺候著武安梳洗乾净,就又躺回去睡觉了,脸上元自带著倦容。
武安穿上衣服后,去了东內苑给天后请了早安。
天后虽然昨天兴奋的颇有些乱了仪態,但今日还是起的很早,正在处理政务,別的方面不说,她这种態度还是很端正的。
离开龙首殿之后,武安喊来了负责带领羽林军守卫宫城的駙马都尉王,让他把东內苑附近值守巡逻的羽林军增加了一倍,但並没有把这件事告知给天后。
勤政,不只是態度好,更是身体好的表现,譬如说先帝,要不是因为身体原因,他后期的表现也不会那样被动拉跨。
天后能身体健健康康的干活做事,武安很高兴,但天后不可能只甘心当一个工具人,所以为了以后的母子和谐,武安选择提前堵住她不安分的路子。
中午的时候,天后放下御笔,外面的女官走进来,一边进膳,一边低声报告说看见东內苑外面的羽林军又多了许多。
天后气的折断了御笔,然后气呼呼的开始吃饭。
按理来说,到了狄仁杰这个位置,基本上就是安心在朝中混资歷,稳住屁股底下的基本盘,等到了致仕的时候,可以给家族后面两三代人再谋一个安稳的前程,外放,反而会被外人解读成贬謫和不受宠,尤其是狄仁杰曾经去过一次江淮,负责开漕运,也就使得他和当地的一些官员有些不小的矛盾,现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狄仁杰又被打发到我们这边了,我们还不得好好炮製炮製你?
不过狄仁杰很坏的遮掩了一部分消息一一他的身边还带著一千名方骑將士,这样一来,等他到了地方上的时候,就可以勾引別人先欺负他,然后他顺势拿兵马镇压当地的所有不平声音。
禁海和开海,其实都是不怎么容易的事情,开海虽然是朝廷给民间放开了权限,可前期也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建设,谁来出这笔资源,就是很大的问题。
武安能在朝堂上坐稳位置,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更好的营收,让很多人得到利益,现如今这个担子交给了狄仁杰。
在制定了一整晚该如何整改江淮的计划之后,狄仁杰忽然觉得,似乎还是在大理寺查案的那段日子轻鬆愉快。
不管如何,他带著军队上路了。
接下来的几天,武安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就慢了很多,手边虽然还有不少事务等著他处理,可身边养著的那些幕僚和文官也不是吃乾饭的,可以帮他解决很多事情。
武安筛选出了一批行政业务能力很强的官僚,其中尤其是周兴,虽然在外界风评只比武安好一点,但他能力是有的,最近一直在帮武安擬定科举改制方面的文案,做事的时候比以前还要投入。
漕运,开海,甚至是对外的战爭,其实都是比较容易的推动,就像是在一头倔驴面前吊著一根萝卜,再时不时用大棒在后面加以鞭策,倔驴自然而然地会跟著萝卜走。
利益掛在前面,无非就是吃与不吃,吃了之后虽然也要往前走,好列自己的肚皮还能舒服一点。
可若是从制度方面下手,其难度不亚於让倔驴一夜之间进化成萌萌噠任凭盘弄的兽耳娘。
很简单且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它们会反抗,朝廷之所以长时间陷入世家大族政治的原因之一在於,有限的知识传播范围內,掌握了稳定教育的世家几乎必然占据文化素质上的优势,而国家选官,更不可能为了公平就刻意提拔一些不通文墨的平民。
相反,科举制度越是公平,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们的优势就越大。
武安这时候才感觉到,八股文或许僵硬且不知变通,只有少部分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能把八股文玩的出神入化,可相比於唐代的这种选官考试,八股文的体系更容易让平民掌握。
不过在唐代没必要玩八股文改革,武安一直在著重培养身边的年轻官吏,时不时把自己的思想和部分观念沉浸到他们的脑海里,某种程度上来说,武安虽然没有办什么“新式学堂”或是新军,但这些人已经算是他亲手带的第一批学员了。
初唐时期的军队战斗力和官员能力都相当不错,体制也没有过於僵化,能威胁到江山稳定的大部分矛盾和危机都已经在强权面前迎刃而解,而且隨著战爭的不断获利,原本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府兵制,居然又有了抬头的趋势。
北衙四军建立,也就是今年的事情,而在过去两年內的全部战爭中,府兵依旧是全程参与,且在军队里的占比越来越高,南衙府兵以及诸多外地折衝府的势力和影响力都在增强。
在这过程中,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武安的狗,可它原本的基数就很庞大,所以南衙越强,武安的势力也就会跟著开始膨胀。
武安其实只是做了利益使然的事情,但百万关中人都清楚知道是清河郡王在不断恢復和增强府兵的待遇,纵然政见和態度不同,可南衙上下其实都是欠了他一份人情。
老一辈人的名號都在慢慢淡去,朝廷里的官员们都在念叻当年贞观年间究竟有多少惊才艷艷的人物出现,可边关上更年轻的將士们,往往只看今朝,刘仁轨几乎已经是半致仕的状態,他的身体仿佛一夜之间开始了加速衰老,经过平康坊的那一夜之后,老道士潘师正和刘仁轨建立起了某种友谊,毕竟大家也算是友了。
他开始慢慢过渡手里还有的部分权柄,也无意於再去跟朝中其他人爭夺什么,每天无事的时候,就跟著潘师正学养生。
原先他承诺过,如果武安能帮忙整死一半以上的世家,他就把朔方军双手送上,现在刘仁轨天天养生,闭口不谈这件事。
只是,他是否同意並不影响全局。
无论是漠北的朔方军还是辽东军,都已经开始逐渐朝著武安靠拢经过几次揉捏之后,辽东军本身就已经成了武安的形状,而安北都护府和朔方军那边则是在朝中没有了可以帮忙代替说话的人物,相应的,掌握了河西军和辽东军的武安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不过,他们又如被王婆找上门来的潘金莲,嘴上喊著不要不可以,矜持的如同淑女,心里,已经开始了骚动。
河西、辽东、漠北,三边精锐边军都已经陆续靠在了武安周围,但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庞大的精锐边军始终保持著孤悬在外的状態。
幕僚们都劝说凡事物极必反,如果武安再用类似的手段去尝试笼络安西都护府,恐怕会收效甚微。
因为安西都护府和辽东漠北那些只能年年找朝廷要奶喝的穷逼友军不同,安西都护府治下的每一座城池每日都在產出收益,坐拥无数商路沟通东西內外的安西都护府天然掌握著巨大利益。
就好像是你想拿五十方收买一个亿方富翁,他在知道这件事后笑的太开心了,以至於打赏了你一百万,顺手羞辱你一下。
不过拼图的收集已经到了最后一块,武安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全都要。
幕僚们对此普遍持悲观態度,骆宾王甚至开玩笑道:“安西都护府治下疆域方圆千里,精锐將士数万,利益纵横交错,若是大王能一朝收復那些將士,臣就把家里的两名爱妾送给大王。”
秋夜的一场小雨之后,街道上散发著冰冷且清新的气息,几处水洼里漂著红透的枫叶,如同漂泊不定的小舟。
裴府的大门前,当身著常服的裴行俭看到站在外面的黑衣青年时,脸色顿时也黑了下来。
武安无视了裴行俭的脸色,只是自顾自地低头逗弄著怀里的婴孩,哄道:
“看,这是你阿翁。”
清晨。
太平公主伺候著武安梳洗乾净,就又躺回去睡觉了,脸上元自带著倦容。
武安穿上衣服后,去了东內苑给天后请了早安。
天后虽然昨天兴奋的颇有些乱了仪態,但今日还是起的很早,正在处理政务,別的方面不说,她这种態度还是很端正的。
离开龙首殿之后,武安喊来了负责带领羽林军守卫宫城的駙马都尉王,让他把东內苑附近值守巡逻的羽林军增加了一倍,但並没有把这件事告知给天后。
勤政,不只是態度好,更是身体好的表现,譬如说先帝,要不是因为身体原因,他后期的表现也不会那样被动拉跨。
天后能身体健健康康的干活做事,武安很高兴,但天后不可能只甘心当一个工具人,所以为了以后的母子和谐,武安选择提前堵住她不安分的路子。
中午的时候,天后放下御笔,外面的女官走进来,一边进膳,一边低声报告说看见东內苑外面的羽林军又多了许多。
天后气的折断了御笔,然后气呼呼的开始吃饭。
按理来说,到了狄仁杰这个位置,基本上就是安心在朝中混资歷,稳住屁股底下的基本盘,等到了致仕的时候,可以给家族后面两三代人再谋一个安稳的前程,外放,反而会被外人解读成贬謫和不受宠,尤其是狄仁杰曾经去过一次江淮,负责开漕运,也就使得他和当地的一些官员有些不小的矛盾,现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狄仁杰又被打发到我们这边了,我们还不得好好炮製炮製你?
不过狄仁杰很坏的遮掩了一部分消息一一他的身边还带著一千名方骑將士,这样一来,等他到了地方上的时候,就可以勾引別人先欺负他,然后他顺势拿兵马镇压当地的所有不平声音。
禁海和开海,其实都是不怎么容易的事情,开海虽然是朝廷给民间放开了权限,可前期也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建设,谁来出这笔资源,就是很大的问题。
武安能在朝堂上坐稳位置,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更好的营收,让很多人得到利益,现如今这个担子交给了狄仁杰。
在制定了一整晚该如何整改江淮的计划之后,狄仁杰忽然觉得,似乎还是在大理寺查案的那段日子轻鬆愉快。
不管如何,他带著军队上路了。
接下来的几天,武安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就慢了很多,手边虽然还有不少事务等著他处理,可身边养著的那些幕僚和文官也不是吃乾饭的,可以帮他解决很多事情。
武安筛选出了一批行政业务能力很强的官僚,其中尤其是周兴,虽然在外界风评只比武安好一点,但他能力是有的,最近一直在帮武安擬定科举改制方面的文案,做事的时候比以前还要投入。
漕运,开海,甚至是对外的战爭,其实都是比较容易的推动,就像是在一头倔驴面前吊著一根萝卜,再时不时用大棒在后面加以鞭策,倔驴自然而然地会跟著萝卜走。
利益掛在前面,无非就是吃与不吃,吃了之后虽然也要往前走,好列自己的肚皮还能舒服一点。
可若是从制度方面下手,其难度不亚於让倔驴一夜之间进化成萌萌噠任凭盘弄的兽耳娘。
很简单且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它们会反抗,朝廷之所以长时间陷入世家大族政治的原因之一在於,有限的知识传播范围內,掌握了稳定教育的世家几乎必然占据文化素质上的优势,而国家选官,更不可能为了公平就刻意提拔一些不通文墨的平民。
相反,科举制度越是公平,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们的优势就越大。
武安这时候才感觉到,八股文或许僵硬且不知变通,只有少部分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能把八股文玩的出神入化,可相比於唐代的这种选官考试,八股文的体系更容易让平民掌握。
不过在唐代没必要玩八股文改革,武安一直在著重培养身边的年轻官吏,时不时把自己的思想和部分观念沉浸到他们的脑海里,某种程度上来说,武安虽然没有办什么“新式学堂”或是新军,但这些人已经算是他亲手带的第一批学员了。
初唐时期的军队战斗力和官员能力都相当不错,体制也没有过於僵化,能威胁到江山稳定的大部分矛盾和危机都已经在强权面前迎刃而解,而且隨著战爭的不断获利,原本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府兵制,居然又有了抬头的趋势。
北衙四军建立,也就是今年的事情,而在过去两年內的全部战爭中,府兵依旧是全程参与,且在军队里的占比越来越高,南衙府兵以及诸多外地折衝府的势力和影响力都在增强。
在这过程中,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武安的狗,可它原本的基数就很庞大,所以南衙越强,武安的势力也就会跟著开始膨胀。
武安其实只是做了利益使然的事情,但百万关中人都清楚知道是清河郡王在不断恢復和增强府兵的待遇,纵然政见和態度不同,可南衙上下其实都是欠了他一份人情。
老一辈人的名號都在慢慢淡去,朝廷里的官员们都在念叻当年贞观年间究竟有多少惊才艷艷的人物出现,可边关上更年轻的將士们,往往只看今朝,刘仁轨几乎已经是半致仕的状態,他的身体仿佛一夜之间开始了加速衰老,经过平康坊的那一夜之后,老道士潘师正和刘仁轨建立起了某种友谊,毕竟大家也算是友了。
他开始慢慢过渡手里还有的部分权柄,也无意於再去跟朝中其他人爭夺什么,每天无事的时候,就跟著潘师正学养生。
原先他承诺过,如果武安能帮忙整死一半以上的世家,他就把朔方军双手送上,现在刘仁轨天天养生,闭口不谈这件事。
只是,他是否同意並不影响全局。
无论是漠北的朔方军还是辽东军,都已经开始逐渐朝著武安靠拢经过几次揉捏之后,辽东军本身就已经成了武安的形状,而安北都护府和朔方军那边则是在朝中没有了可以帮忙代替说话的人物,相应的,掌握了河西军和辽东军的武安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不过,他们又如被王婆找上门来的潘金莲,嘴上喊著不要不可以,矜持的如同淑女,心里,已经开始了骚动。
河西、辽东、漠北,三边精锐边军都已经陆续靠在了武安周围,但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庞大的精锐边军始终保持著孤悬在外的状態。
幕僚们都劝说凡事物极必反,如果武安再用类似的手段去尝试笼络安西都护府,恐怕会收效甚微。
因为安西都护府和辽东漠北那些只能年年找朝廷要奶喝的穷逼友军不同,安西都护府治下的每一座城池每日都在產出收益,坐拥无数商路沟通东西內外的安西都护府天然掌握著巨大利益。
就好像是你想拿五十方收买一个亿方富翁,他在知道这件事后笑的太开心了,以至於打赏了你一百万,顺手羞辱你一下。
不过拼图的收集已经到了最后一块,武安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全都要。
幕僚们对此普遍持悲观態度,骆宾王甚至开玩笑道:“安西都护府治下疆域方圆千里,精锐將士数万,利益纵横交错,若是大王能一朝收復那些將士,臣就把家里的两名爱妾送给大王。”
秋夜的一场小雨之后,街道上散发著冰冷且清新的气息,几处水洼里漂著红透的枫叶,如同漂泊不定的小舟。
裴府的大门前,当身著常服的裴行俭看到站在外面的黑衣青年时,脸色顿时也黑了下来。
武安无视了裴行俭的脸色,只是自顾自地低头逗弄著怀里的婴孩,哄道:
“看,这是你阿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