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看我那一箱......金子!
第334章 看我那一箱......金子!
收买女人,往往一件衣服就够了,如果不够的话,那就多来几件。
人家如果不收,只可能是你送的款式不对,没准人家喜欢超薄款的呢?
毕竟几件龙袍的费,肯定比不上五万新水师和数百艘宝船的开销。
武安这个数目绝对是往夸张报的,实际上狄仁杰那边最先呈递过来的建议是,组建一支三千人的水师,宝船最多一艘,可以当主舰用。
谁知道天后居然想都不想直接答应了武安那些离谱的要求。
“水师也只是计划的一部分,无论是东洋还是南洋都已经派出了大量人手进行前期哨探,搜集消息,安插人手,確定高价值的目標。”
譬如倭国境內除了皇帝一家,还有诸多家族的势力,这一点,倒是有点像大唐国內的局势。
“还有,把那几本关於世家的名册拿给我看。”
姚崇放下笔,走到旁边的书柜上搜出几卷簿册,放在武安面前。
同时,他开口道:
“如果还是动用先前的那些方法,將河北世家大族的青年子弟调动到新罗,然后授意当地的守军製造一场埋伏;同时让关陇大族的子弟去河西,让河东大族的子弟去朔方,都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
说到底,不仅是时代,任何家族的根基都是人,把他们族中能拿出手的那一批人杀完,也就等於这个家族在未来十年內大概率断代和更加衰落。
这个手段虽然也不好,但是比起刘仁轨的做法,却又温和了一些。
武安想方设法通过几场大捷餵饱了关中和部分地区的权贵,所以不少人都选择站到他的战车上,但是武安清楚,大唐如今需要消化外部的利益,短时间內不能再去开拓。
但权贵和大族们过剩的热情又必须加以解决,要不然他们会反过来觉得武安太保守。
唯一的办法是......內耗。
少帝的屁股还没擦乾净,相王的事情就又撞到了武安手里,这兄弟俩帮了武安一个大忙,所以武安也不急看安排他们。
他们只要活著,武安尽可以让他们指认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比自己提刀亲自上去蛮干要有用的多。
“把朝中那几位尚书和三省长官的家族,先都提到流放册上面,河东薛氏,上灭门册宋璟低头,奋笔疾书。
“大王,还有一件事。”
姚崇从书架上取出一只坚固的带锁木匣,打开铜锁后,露出放在里面的书信。
“这是倭人皇后的回信,一份是汉字书写,一份是他们国內的倭文。”
宋璟在旁边疑惑道:“为什么要写两份,不是多此一举么?”
“既是诚意,也算是將把柄交到了我们手里。”
留有这两份原件,如果倭人皇后日后有异动或是不服,武安就能把这些书信送给倭国境內的权贵,让他们找到名正言顺的理由“尊皇討逆”。
武安看了信,微微皱眉。
“大王,怎么了?”
“是我想的太轻鬆了,”武安缓缓道:“倭人皇后说,她已经派人去我说的地方进行了探查,但是不仅没在当地找到名为“银座”的银矿,而且当地属于越国本土豪族阿部氏的势力范围.....”
“大王,臣学识浅薄,不能与大王相比,大王能不能说的..:...更易懂一些?”
“行。”
武安放下书信,开口道:
“以大唐为例说明,如果说倭人的京城在关中,那我让他们探查的地方就是岭南更南方的一个小岛上,该岛当地的制度类似於羈州,听调不听宣,被倭人称为虾夷人。
然后倭人对地方的控制力几近於无,更不用说她这个还没彻底掌权的皇后,几乎不可能为了一座矿就派军队去爭夺开战。”
宋璟和姚崇对视一眼,原本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以为这座矿是很容易拿到手的。
“大王,那现在怎么办?”
“这倒也很好处理,唐军会出动水师帮倭人朝廷征討不臣的势力,平定那些处於豪族或是虾夷人统治的区域。
作为交换,唐人可以无条件开採任何倭国境內的矿產,如果是倭国朝廷没有探查到的矿產,唐人可以在当地开採九十九年,无需纳税。”
“这......”
“你觉得离谱?”
“是。”
“倭人皇后想拿到手的,原本只有一点点京都地区,但现在有了我们,她可以做倭人歷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女皇帝,所以她完全不在乎倭人中层底层人的利益。”
这种自降身段的带路党,往往能和唐军达成高度共识,在合作上一步步突破深度,双方终生受益。
还別说什么损害当地豪族或是权贵的利益,唐军来了之后,別说你这些豪族治下地区的矿產,你这些豪族本身不也是一笔横財?
战爭是政治的延续,在大唐朝廷的决策层面上,倭人这一悬於海外的蛮夷之国,根本不在他们眼里。
以前呢,倒是跳来跳去的有些烦人,结果一场白江口之战,就把他们打回了原形。
再加上一场新罗京城外的伏击,倭人第二次准备的船队又是全军覆没。
倭人皇后没办法和国內交代,所以必须拼尽全力得到唐人的支持。
“但这个倭女毕竟只是空口许诺。”
姚崇谨慎的建议道:
“这毕竟是她手里没有的东西,她拿出来当好处自然是不心疼,具体事项,还得等我军登陆之后才能细谈,换句话来说,她也是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没拿出来。”
“她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
武安拿出最后一张信纸,推到两人面前。
“她说,她派过去的人虽然没有在名为越国的佐渡岛上找到什么银矿,但是在当地的某些地方发现了金沙,也就是说..::..佐渡岛可能有一座大金矿,而当地的守军,可能也仅仅是数百人。
我们的水师只要上岸,接下来踩到的每一块土地之下,都铺满了黄金。
作为证据,这箱子里还有一小袋的金沙。”
武安知道,那座金矿也是確实存在的。
当他说完话后,书房里沉默了一会儿,片刻后,宋璟缓缓开口道:
“大王。”
“嗯?”
“臣有一个建议。”
入夜。
王府后宅的某处小院落里,皇女对著铜镜顾盼自怜,狐狸般狭长的眸子里露出些许无奈。
自从清河郡王把她从远方带回唐人京城的这座王府里,她倒是没有过上什么天天被人欺负的日子,就算是府內威望最大的那两位夫人,见到她也只是笑著打趣几句,然后吩咐婢女送给她几件首饰衣裳。
皇女身边使唤的婢女是新罗婢,双方的国家虽然有“世仇”,但大家都是善解人意的女子,相处时间久了,反而更知道怜惜彼此。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皇女,心里想要的当然不只是这些所以哪怕是已经入夜之后,她也还是保持著盛装打扮的样貌,默默的跪坐在铜镜前,直到深夜无人到来,她才会卸妆睡觉。
今夜,她对著铜镜沉默了一会儿,早早地就褪下了外罩的裙裳,洗了脚,蜷缩在被褥里。
而这时候,婢女就从外面敲门而入,惊喜道:
“殿下,大王来了,他说要......,殿下的动作......好快啊。””
躺在榻上的皇女:
收买女人,往往一件衣服就够了,如果不够的话,那就多来几件。
人家如果不收,只可能是你送的款式不对,没准人家喜欢超薄款的呢?
毕竟几件龙袍的费,肯定比不上五万新水师和数百艘宝船的开销。
武安这个数目绝对是往夸张报的,实际上狄仁杰那边最先呈递过来的建议是,组建一支三千人的水师,宝船最多一艘,可以当主舰用。
谁知道天后居然想都不想直接答应了武安那些离谱的要求。
“水师也只是计划的一部分,无论是东洋还是南洋都已经派出了大量人手进行前期哨探,搜集消息,安插人手,確定高价值的目標。”
譬如倭国境內除了皇帝一家,还有诸多家族的势力,这一点,倒是有点像大唐国內的局势。
“还有,把那几本关於世家的名册拿给我看。”
姚崇放下笔,走到旁边的书柜上搜出几卷簿册,放在武安面前。
同时,他开口道:
“如果还是动用先前的那些方法,將河北世家大族的青年子弟调动到新罗,然后授意当地的守军製造一场埋伏;同时让关陇大族的子弟去河西,让河东大族的子弟去朔方,都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
说到底,不仅是时代,任何家族的根基都是人,把他们族中能拿出手的那一批人杀完,也就等於这个家族在未来十年內大概率断代和更加衰落。
这个手段虽然也不好,但是比起刘仁轨的做法,却又温和了一些。
武安想方设法通过几场大捷餵饱了关中和部分地区的权贵,所以不少人都选择站到他的战车上,但是武安清楚,大唐如今需要消化外部的利益,短时间內不能再去开拓。
但权贵和大族们过剩的热情又必须加以解决,要不然他们会反过来觉得武安太保守。
唯一的办法是......內耗。
少帝的屁股还没擦乾净,相王的事情就又撞到了武安手里,这兄弟俩帮了武安一个大忙,所以武安也不急看安排他们。
他们只要活著,武安尽可以让他们指认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比自己提刀亲自上去蛮干要有用的多。
“把朝中那几位尚书和三省长官的家族,先都提到流放册上面,河东薛氏,上灭门册宋璟低头,奋笔疾书。
“大王,还有一件事。”
姚崇从书架上取出一只坚固的带锁木匣,打开铜锁后,露出放在里面的书信。
“这是倭人皇后的回信,一份是汉字书写,一份是他们国內的倭文。”
宋璟在旁边疑惑道:“为什么要写两份,不是多此一举么?”
“既是诚意,也算是將把柄交到了我们手里。”
留有这两份原件,如果倭人皇后日后有异动或是不服,武安就能把这些书信送给倭国境內的权贵,让他们找到名正言顺的理由“尊皇討逆”。
武安看了信,微微皱眉。
“大王,怎么了?”
“是我想的太轻鬆了,”武安缓缓道:“倭人皇后说,她已经派人去我说的地方进行了探查,但是不仅没在当地找到名为“银座”的银矿,而且当地属于越国本土豪族阿部氏的势力范围.....”
“大王,臣学识浅薄,不能与大王相比,大王能不能说的..:...更易懂一些?”
“行。”
武安放下书信,开口道:
“以大唐为例说明,如果说倭人的京城在关中,那我让他们探查的地方就是岭南更南方的一个小岛上,该岛当地的制度类似於羈州,听调不听宣,被倭人称为虾夷人。
然后倭人对地方的控制力几近於无,更不用说她这个还没彻底掌权的皇后,几乎不可能为了一座矿就派军队去爭夺开战。”
宋璟和姚崇对视一眼,原本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以为这座矿是很容易拿到手的。
“大王,那现在怎么办?”
“这倒也很好处理,唐军会出动水师帮倭人朝廷征討不臣的势力,平定那些处於豪族或是虾夷人统治的区域。
作为交换,唐人可以无条件开採任何倭国境內的矿產,如果是倭国朝廷没有探查到的矿產,唐人可以在当地开採九十九年,无需纳税。”
“这......”
“你觉得离谱?”
“是。”
“倭人皇后想拿到手的,原本只有一点点京都地区,但现在有了我们,她可以做倭人歷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女皇帝,所以她完全不在乎倭人中层底层人的利益。”
这种自降身段的带路党,往往能和唐军达成高度共识,在合作上一步步突破深度,双方终生受益。
还別说什么损害当地豪族或是权贵的利益,唐军来了之后,別说你这些豪族治下地区的矿產,你这些豪族本身不也是一笔横財?
战爭是政治的延续,在大唐朝廷的决策层面上,倭人这一悬於海外的蛮夷之国,根本不在他们眼里。
以前呢,倒是跳来跳去的有些烦人,结果一场白江口之战,就把他们打回了原形。
再加上一场新罗京城外的伏击,倭人第二次准备的船队又是全军覆没。
倭人皇后没办法和国內交代,所以必须拼尽全力得到唐人的支持。
“但这个倭女毕竟只是空口许诺。”
姚崇谨慎的建议道:
“这毕竟是她手里没有的东西,她拿出来当好处自然是不心疼,具体事项,还得等我军登陆之后才能细谈,换句话来说,她也是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没拿出来。”
“她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
武安拿出最后一张信纸,推到两人面前。
“她说,她派过去的人虽然没有在名为越国的佐渡岛上找到什么银矿,但是在当地的某些地方发现了金沙,也就是说..::..佐渡岛可能有一座大金矿,而当地的守军,可能也仅仅是数百人。
我们的水师只要上岸,接下来踩到的每一块土地之下,都铺满了黄金。
作为证据,这箱子里还有一小袋的金沙。”
武安知道,那座金矿也是確实存在的。
当他说完话后,书房里沉默了一会儿,片刻后,宋璟缓缓开口道:
“大王。”
“嗯?”
“臣有一个建议。”
入夜。
王府后宅的某处小院落里,皇女对著铜镜顾盼自怜,狐狸般狭长的眸子里露出些许无奈。
自从清河郡王把她从远方带回唐人京城的这座王府里,她倒是没有过上什么天天被人欺负的日子,就算是府內威望最大的那两位夫人,见到她也只是笑著打趣几句,然后吩咐婢女送给她几件首饰衣裳。
皇女身边使唤的婢女是新罗婢,双方的国家虽然有“世仇”,但大家都是善解人意的女子,相处时间久了,反而更知道怜惜彼此。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皇女,心里想要的当然不只是这些所以哪怕是已经入夜之后,她也还是保持著盛装打扮的样貌,默默的跪坐在铜镜前,直到深夜无人到来,她才会卸妆睡觉。
今夜,她对著铜镜沉默了一会儿,早早地就褪下了外罩的裙裳,洗了脚,蜷缩在被褥里。
而这时候,婢女就从外面敲门而入,惊喜道:
“殿下,大王来了,他说要......,殿下的动作......好快啊。””
躺在榻上的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