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草原的异动(求月
第93章 草原的异动(求月票!)
七月,炎日。
代王城外军营,庄渊身穿一套亮银甲胃,正在操练魔下的数百精骑。
数百骑兵训练,课目其实一点不少,有的练习马术,比如通过韁绳、马衔等马具训练战马的臥倒、转向、加速等,对指令的响应。
还有对战马的调教,让马匹能够適应战场的擂鼓声,廝杀声而不至於受惊乱跑,训练马的耐力和跨越障碍的能力。
另外就是骑射的训练,比如奔驰中左右开弓,马背上的剑戟短兵近战技巧等。
当然还有重要的阵型训练,以及骑兵与步兵、车兵的协同作战。
这些东西如果平日不训练,到了战场上是根本不可能发挥战斗力的,更不要说跟大部队配合之类。
因此平日的训练十分枯燥,日復一日磨链的就是这些技巧。
庄渊来到代王城已经有段日子了,跟自己魔下的將士相处磨合也的不错。
生活方面很是规律,早上点卯上班,晚上到点回家。
除了一开始磨合时,在军营中连续待了几天,后面基本就跟正常上下班差不多了。
李牧偶尔会找找庄渊,问问他的情况,除此之外倒也没安排別的事。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之前发生在桑村的事。
这些天李牧一直在调查,发现桑村那支赵军確实不是他魔下的兵马,最后推测大概率是外族假扮的。
然而令李牧感到有些凝重的是,这支假扮赵军的胡人骑兵,究竟是怎么渗透进来的?
有一支胡人骑兵能进来,那就表示其它胡人骑兵也能进来。
不过这些天,斥候在代郡雁门来回巡察,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也没有发现第二支胡人骑兵的踪跡。
李牧感觉这件事透著一股诡异,而庄渊也是这么觉得。
一支胡人骑兵,穿著赵军盔甲,在代郡肆无忌惮作恶,之前还没被人发现—”
他们的胆子怎么会这么大?
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胡人越境劫掠的事,但大多这些胡人是不会偽装成赵军的,而且都是抢完就马上溜。
深入敌国境內,即便经过偽装,正常来说也应该小心谨慎,以防露出马脚。
如此肆无忌惮莫非有什么依仗?
不过这件事如今还在调查之中,真相如何还不得而知。
“杀!”
“速度再快点!”
“注意!伏身!”
校场內,將士们的训练热火朝天,那动静还真有几分战场激烈的影子。
庄渊站在校台上,看著车马齐动,尘土飞扬的场面,暗自记下他们的训练情况。
“校尉!”
这时,庄渊魔下一位百骑长匆匆走来。
此人名叫季安,二十六岁,有一双长臂,极擅长箭术,有百步穿杨的本事。
“安,有什么事吗?”庄渊问。
季安抱拳道:“校尉,將军派人请你去议事。”
“哦?”庄渊点头,“知道了,那这里就交给你了。”
“请校尉放心。”
庄渊让人牵来马匹,隨后打马往城中官署赶去。
代王城一当赶到官署时,发现李牧磨下核心几乎都到齐了,看样子这次要商议的事不小。
“庄校尉来了,请入座吧。”李牧道。
“诺。”
李牧坐在主位,目光扫过魔下一眾將领,见人到齐也没拖泥带水。
“诸位,前段时间发生在桑村的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
“我担心草原上的那些异族有南下之心,这些天一直让人探查,得知匈奴最近正在派使臣频频与东胡接触,不过除此之外,倒是暂未发现別的大动静。”
“不过,未雨绸繆,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要提高警惕,预防隨时可能到来的战爭!”
庄渊和一眾將领抱拳应“诺”。
对於打仗这种事,在场的除了庄渊之外,都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手了。
“行了,情况如上,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李牧问道。
庄渊站起身,抱拳问道:“將军,若是匈奴与东胡联手,大概能集结多少兵力?”
李牧回道:“若是两部联手,应该能有二三十万左右,这些年匈奴崛起的速度很快,东胡虽然不如往昔强盛,但依然拥有至少十多万兵马。”
“原来如此。”
李牧看著庄渊,笑道:“怎么,庄校尉莫非有什么想法?”
庄渊道:“在下觉得,若是匈奴和东胡两家联手,真的发起战爭,对我方不利,不如遣使前往东胡,探查意向,看看有无迴旋之地,若是没有便离间其两家,莫使他们联合攻我。”
眾人听到庄渊的话,一时面面相。
副將司马尚开口道:“庄校尉不知,我赵国与东胡乃是敌对,这些年將军也派人出使过几次,但效果不佳,而东胡与匈奴虽非同一部族,但总归跟我们比起来还是亲近些,想要离间他们——恐怕很难。”
骑都尉赵驍也道:“对啊,更何况就算匈奴和东胡联手又如何?他们有几十万大军,我们也有十多万兵马,若是进取或许困难,但要守土则绰绰有余,何须出使与他们谈什么!”
很显然这是双方思维不同,赵驍他们脑子里就没有“谈”这件事,基本考虑的都是怎么打。
而庄渊所想的,则是先谈后打。
谈,不意味著妥协,而是寻找机会,看看能不能用除战爭之外的手段化解危机。
如果不能,也可以在谈的过程中了解敌人,甚至发现敌人的弱点,將其应用到战爭中。
虽然眾將想的都是打,但李牧则有些不同,他知道庄渊並不是想谈,而是想要离间匈奴和东胡。
不过就和司马尚所说的一样,想要离间匈奴和东胡並非易事。
而且最近两方交往频繁,关係肉眼可见的在增进,恐怕东胡那边大势已定。
但李牧也知道庄渊的出身,更知道对方的才能,因此心里还是怀抱著几分好奇,没有立马否定他的想法。
“庄校尉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李牧愿意给下属机会。
庄渊说道:“属下说谈,不意味著不打,可以一边谈一边打,或者说准备打。”
“而谈的目的也不是示弱求和,而是察其情,窥其隙,施闔之术,以达弱敌、分敌之效果,如此即便要战,也可减少对手的实力,减轻我方的压力。”
眾將听完,虽然还是感觉有些麻烦,但也知道庄渊师出鬼谷,还曾经在魏国大出风头,是个有本事的人,便没有多说什么。
而李牧则问道:“东胡与我乃敌,天然便不会信任我们,你又有什么办法,能够离间他们呢?”
这是要问具体的计划了。
但这一次庄渊记住了鬼谷子的话,虽然他脑子里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没有直接开口妄言,而是抱拳道:“属下刚来不久,对东胡的情况还不了解,因此想请將军解惑。”
这是要先问情报,再来审视对策,最后確定下具体的执行的计划。
七月,炎日。
代王城外军营,庄渊身穿一套亮银甲胃,正在操练魔下的数百精骑。
数百骑兵训练,课目其实一点不少,有的练习马术,比如通过韁绳、马衔等马具训练战马的臥倒、转向、加速等,对指令的响应。
还有对战马的调教,让马匹能够適应战场的擂鼓声,廝杀声而不至於受惊乱跑,训练马的耐力和跨越障碍的能力。
另外就是骑射的训练,比如奔驰中左右开弓,马背上的剑戟短兵近战技巧等。
当然还有重要的阵型训练,以及骑兵与步兵、车兵的协同作战。
这些东西如果平日不训练,到了战场上是根本不可能发挥战斗力的,更不要说跟大部队配合之类。
因此平日的训练十分枯燥,日復一日磨链的就是这些技巧。
庄渊来到代王城已经有段日子了,跟自己魔下的將士相处磨合也的不错。
生活方面很是规律,早上点卯上班,晚上到点回家。
除了一开始磨合时,在军营中连续待了几天,后面基本就跟正常上下班差不多了。
李牧偶尔会找找庄渊,问问他的情况,除此之外倒也没安排別的事。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之前发生在桑村的事。
这些天李牧一直在调查,发现桑村那支赵军確实不是他魔下的兵马,最后推测大概率是外族假扮的。
然而令李牧感到有些凝重的是,这支假扮赵军的胡人骑兵,究竟是怎么渗透进来的?
有一支胡人骑兵能进来,那就表示其它胡人骑兵也能进来。
不过这些天,斥候在代郡雁门来回巡察,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也没有发现第二支胡人骑兵的踪跡。
李牧感觉这件事透著一股诡异,而庄渊也是这么觉得。
一支胡人骑兵,穿著赵军盔甲,在代郡肆无忌惮作恶,之前还没被人发现—”
他们的胆子怎么会这么大?
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胡人越境劫掠的事,但大多这些胡人是不会偽装成赵军的,而且都是抢完就马上溜。
深入敌国境內,即便经过偽装,正常来说也应该小心谨慎,以防露出马脚。
如此肆无忌惮莫非有什么依仗?
不过这件事如今还在调查之中,真相如何还不得而知。
“杀!”
“速度再快点!”
“注意!伏身!”
校场內,將士们的训练热火朝天,那动静还真有几分战场激烈的影子。
庄渊站在校台上,看著车马齐动,尘土飞扬的场面,暗自记下他们的训练情况。
“校尉!”
这时,庄渊魔下一位百骑长匆匆走来。
此人名叫季安,二十六岁,有一双长臂,极擅长箭术,有百步穿杨的本事。
“安,有什么事吗?”庄渊问。
季安抱拳道:“校尉,將军派人请你去议事。”
“哦?”庄渊点头,“知道了,那这里就交给你了。”
“请校尉放心。”
庄渊让人牵来马匹,隨后打马往城中官署赶去。
代王城一当赶到官署时,发现李牧磨下核心几乎都到齐了,看样子这次要商议的事不小。
“庄校尉来了,请入座吧。”李牧道。
“诺。”
李牧坐在主位,目光扫过魔下一眾將领,见人到齐也没拖泥带水。
“诸位,前段时间发生在桑村的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
“我担心草原上的那些异族有南下之心,这些天一直让人探查,得知匈奴最近正在派使臣频频与东胡接触,不过除此之外,倒是暂未发现別的大动静。”
“不过,未雨绸繆,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要提高警惕,预防隨时可能到来的战爭!”
庄渊和一眾將领抱拳应“诺”。
对於打仗这种事,在场的除了庄渊之外,都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手了。
“行了,情况如上,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李牧问道。
庄渊站起身,抱拳问道:“將军,若是匈奴与东胡联手,大概能集结多少兵力?”
李牧回道:“若是两部联手,应该能有二三十万左右,这些年匈奴崛起的速度很快,东胡虽然不如往昔强盛,但依然拥有至少十多万兵马。”
“原来如此。”
李牧看著庄渊,笑道:“怎么,庄校尉莫非有什么想法?”
庄渊道:“在下觉得,若是匈奴和东胡两家联手,真的发起战爭,对我方不利,不如遣使前往东胡,探查意向,看看有无迴旋之地,若是没有便离间其两家,莫使他们联合攻我。”
眾人听到庄渊的话,一时面面相。
副將司马尚开口道:“庄校尉不知,我赵国与东胡乃是敌对,这些年將军也派人出使过几次,但效果不佳,而东胡与匈奴虽非同一部族,但总归跟我们比起来还是亲近些,想要离间他们——恐怕很难。”
骑都尉赵驍也道:“对啊,更何况就算匈奴和东胡联手又如何?他们有几十万大军,我们也有十多万兵马,若是进取或许困难,但要守土则绰绰有余,何须出使与他们谈什么!”
很显然这是双方思维不同,赵驍他们脑子里就没有“谈”这件事,基本考虑的都是怎么打。
而庄渊所想的,则是先谈后打。
谈,不意味著妥协,而是寻找机会,看看能不能用除战爭之外的手段化解危机。
如果不能,也可以在谈的过程中了解敌人,甚至发现敌人的弱点,將其应用到战爭中。
虽然眾將想的都是打,但李牧则有些不同,他知道庄渊並不是想谈,而是想要离间匈奴和东胡。
不过就和司马尚所说的一样,想要离间匈奴和东胡並非易事。
而且最近两方交往频繁,关係肉眼可见的在增进,恐怕东胡那边大势已定。
但李牧也知道庄渊的出身,更知道对方的才能,因此心里还是怀抱著几分好奇,没有立马否定他的想法。
“庄校尉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李牧愿意给下属机会。
庄渊说道:“属下说谈,不意味著不打,可以一边谈一边打,或者说准备打。”
“而谈的目的也不是示弱求和,而是察其情,窥其隙,施闔之术,以达弱敌、分敌之效果,如此即便要战,也可减少对手的实力,减轻我方的压力。”
眾將听完,虽然还是感觉有些麻烦,但也知道庄渊师出鬼谷,还曾经在魏国大出风头,是个有本事的人,便没有多说什么。
而李牧则问道:“东胡与我乃敌,天然便不会信任我们,你又有什么办法,能够离间他们呢?”
这是要问具体的计划了。
但这一次庄渊记住了鬼谷子的话,虽然他脑子里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没有直接开口妄言,而是抱拳道:“属下刚来不久,对东胡的情况还不了解,因此想请將军解惑。”
这是要先问情报,再来审视对策,最后確定下具体的执行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