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大考
第295章 大考
掛断电话,他靠在椅背上,长舒了一口气。
接著,他又拿起內线电话,直接拨给了电脑软体开发组。
电话那头很快被接起。
“野原组长,”中山拓也的声音不大,清晰地传到电话那头,“准备一下,最终考试要来了。”
“考试?”野原组长声音里还带著几分亢奋,显然还沉浸在项目成功的喜悦中,“专务,您放心!伺服器稳定得很!您是说——还有什么新功能要临时加吗?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中山拓也靠在椅背上,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
“不是加功能。”他语气平静地打断了对方,“村井纯教授和wide项目组,明天过来,亲自监考。”
电话那头的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野原的声音有些紧张,紧绷得像一根拉满的弓弦。
“专务——您是说,明、明天?”
“明天。”
“嗨!”野原组长一个激灵,立刻立正站好似的应道,“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把伺服器的日誌再过一遍,把所有线缆都重新检查!保证万无一失!软体运行绝对不会出任何岔子!”
“伺服器的事情我相信你。”中山拓也话锋一转,“另一件事,我之前让你们准备的邮件客户端成品,怎么样了?”
一提到这个,野原组长的声音里又重新灌注了底气和自豪。
“报告专务!已经全部完成!首批试生產的一百份软盘,连同我们熬了好几个晚上才写出来的超详细使用说明书,已经全部装盒完毕!”他顿了顿,补充道,“一共五箱,二十盒一箱,现在正整整齐齐地码在开发部。”
“很好。”中山拓也笑了笑,“你现在,把那五箱『宝贝”给我搬两箱出来。”
野原组长愣了一下:“搬出来?专务,这是要——?
“一箱,明天送给村井教授和wide项目组。另一箱,派人送去东工大,给米泽教授和那两位帮了我们大忙的高材生。”
“应该的!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野原立刻应道。
“心意是一方面。”中山拓也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野原,你记住,明天跟村並教授他们说,也转告米泽教授那边,箱子里的软体,除了他们自己用,剩下的,可以隨便送给他们的朋友、同事、同行。”
“啊?”野原组长彻底懵了,“隨便送?专务,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
“我们的路修好了,总得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上路开车吧?”中山拓也轻笑一声,“村並教授他们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米泽教授的圈子也都是顶尖的工程师和学者。让他们把我们的『车钥匙”,免费发到那些最懂车的人手里,你觉得,这gg效果,比我们在报纸上砸几千万日元如何?”
电话那头的野原组长,呼吸猛地一滯。
他终於明白了。
专务从一开始想的就不是卖这几百份软体的蝇头小利,而是要通过这些站在日本技术金字塔尖的人物,把世嘉的软体,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撒遍整个日本的学术界和技术圈!
这—这是不一分钱,就要把全日本最顶尖的一批人,发展成他们软体的用户啊!
“我——我明白了!”野原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专务,我这就去办!我亲自去办!”
第二天,世嘉总部大楼的气氛,因为村井纯一行的到来而显得有些肃穆。
吉川董事亲自等在电梯口。
中山拓也领著村井纯和几位wide项目的核心专家,直接走进了后勤国际收发组。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这是一场突击检查。
刚一踏入办公室,村井纯的脚步就顿了一下。
预想中传真机哎哎作响、职员们抱著成堆文件来回奔走的忙乱景象並未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静而高效的场面,只有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和滑鼠点击声在办公室里迴响。
几位后勤组的老职员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他们已经逐渐熟悉的邮件客户端界面。
“东城课长,”村井纯身后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专家,显然是有备而来,他指著一位职员屏幕上的一封邮件附件,直接发问,“这么大的货品清单,如果对方说附件损坏打不开,或者乾脆说没收到,你们怎么確认?传真好互有一张物理凭证。”
被点名的东城课长是个在这里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老员工,也是之前对这套系统最没信心的人。
此刻,他非但没有慌张,反而熟练地操作滑鼠,点开了邮件的“发送详情”。
“高桥先生,您看这里。”他指著屏幕上的一行小字,语气里带著几分藏不住的得意,“『已读回执』,精確到秒。美国那边什么时候打开的邮件,一清二楚。至於附件,我们和美国那边约定了,发送前会先生成一个md5校验码附在邮件正文里,他们收到后一比对,文件有没有问题,半秒钟就知道。想赖帐?门都没有!”
这位年轻专家被嘻了一下,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看屏幕上的时间戳和那款md5校验码程序,没话说了。
这可是今年刚出现的最新的文件校验方式,可靠性极高。
另一位wide项目组的成员则走到了一个正在处理数据的女职员身边,看著她用软体自带的表格功能,飞快地核对著从美国发来的订单。
“这—这些数据,以前你们要核对多久?”
女职员头也没抬,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以前?用计算器和尺子一行行对,快则一上午,慢的话,一下午都耗在上面了。现在嘛-—”她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屏幕上弹出一个绿色的“matched”標誌,她这才抬起头,轻鬆地笑了笑,“五分钟。”
“五分钟?!”
整个wide项目组的人都听到了,纷纷投来惊的目光。
理论上的效率提升是一回事,但亲眼看到一个普通职员,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过去需要半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这种视觉衝击力,远比报告上的数字要震撼得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还没到午饭时间,后勤组的职员们已经陆续完成了今天上午最重要的跨洋文件处理工作。有人开始整理下午要去仓库核对的实体货品清单,有人甚至已经端著咖啡杯,在茶水间里小声聊天了。
村並纯的目光扫过整个办公室,最后落在了墙上的掛钟上。
十一点二十五分。
掛断电话,他靠在椅背上,长舒了一口气。
接著,他又拿起內线电话,直接拨给了电脑软体开发组。
电话那头很快被接起。
“野原组长,”中山拓也的声音不大,清晰地传到电话那头,“准备一下,最终考试要来了。”
“考试?”野原组长声音里还带著几分亢奋,显然还沉浸在项目成功的喜悦中,“专务,您放心!伺服器稳定得很!您是说——还有什么新功能要临时加吗?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中山拓也靠在椅背上,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
“不是加功能。”他语气平静地打断了对方,“村井纯教授和wide项目组,明天过来,亲自监考。”
电话那头的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野原的声音有些紧张,紧绷得像一根拉满的弓弦。
“专务——您是说,明、明天?”
“明天。”
“嗨!”野原组长一个激灵,立刻立正站好似的应道,“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把伺服器的日誌再过一遍,把所有线缆都重新检查!保证万无一失!软体运行绝对不会出任何岔子!”
“伺服器的事情我相信你。”中山拓也话锋一转,“另一件事,我之前让你们准备的邮件客户端成品,怎么样了?”
一提到这个,野原组长的声音里又重新灌注了底气和自豪。
“报告专务!已经全部完成!首批试生產的一百份软盘,连同我们熬了好几个晚上才写出来的超详细使用说明书,已经全部装盒完毕!”他顿了顿,补充道,“一共五箱,二十盒一箱,现在正整整齐齐地码在开发部。”
“很好。”中山拓也笑了笑,“你现在,把那五箱『宝贝”给我搬两箱出来。”
野原组长愣了一下:“搬出来?专务,这是要——?
“一箱,明天送给村井教授和wide项目组。另一箱,派人送去东工大,给米泽教授和那两位帮了我们大忙的高材生。”
“应该的!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野原立刻应道。
“心意是一方面。”中山拓也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野原,你记住,明天跟村並教授他们说,也转告米泽教授那边,箱子里的软体,除了他们自己用,剩下的,可以隨便送给他们的朋友、同事、同行。”
“啊?”野原组长彻底懵了,“隨便送?专务,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
“我们的路修好了,总得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上路开车吧?”中山拓也轻笑一声,“村並教授他们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米泽教授的圈子也都是顶尖的工程师和学者。让他们把我们的『车钥匙”,免费发到那些最懂车的人手里,你觉得,这gg效果,比我们在报纸上砸几千万日元如何?”
电话那头的野原组长,呼吸猛地一滯。
他终於明白了。
专务从一开始想的就不是卖这几百份软体的蝇头小利,而是要通过这些站在日本技术金字塔尖的人物,把世嘉的软体,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撒遍整个日本的学术界和技术圈!
这—这是不一分钱,就要把全日本最顶尖的一批人,发展成他们软体的用户啊!
“我——我明白了!”野原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专务,我这就去办!我亲自去办!”
第二天,世嘉总部大楼的气氛,因为村井纯一行的到来而显得有些肃穆。
吉川董事亲自等在电梯口。
中山拓也领著村井纯和几位wide项目的核心专家,直接走进了后勤国际收发组。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这是一场突击检查。
刚一踏入办公室,村井纯的脚步就顿了一下。
预想中传真机哎哎作响、职员们抱著成堆文件来回奔走的忙乱景象並未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静而高效的场面,只有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和滑鼠点击声在办公室里迴响。
几位后勤组的老职员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他们已经逐渐熟悉的邮件客户端界面。
“东城课长,”村井纯身后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专家,显然是有备而来,他指著一位职员屏幕上的一封邮件附件,直接发问,“这么大的货品清单,如果对方说附件损坏打不开,或者乾脆说没收到,你们怎么確认?传真好互有一张物理凭证。”
被点名的东城课长是个在这里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老员工,也是之前对这套系统最没信心的人。
此刻,他非但没有慌张,反而熟练地操作滑鼠,点开了邮件的“发送详情”。
“高桥先生,您看这里。”他指著屏幕上的一行小字,语气里带著几分藏不住的得意,“『已读回执』,精確到秒。美国那边什么时候打开的邮件,一清二楚。至於附件,我们和美国那边约定了,发送前会先生成一个md5校验码附在邮件正文里,他们收到后一比对,文件有没有问题,半秒钟就知道。想赖帐?门都没有!”
这位年轻专家被嘻了一下,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看屏幕上的时间戳和那款md5校验码程序,没话说了。
这可是今年刚出现的最新的文件校验方式,可靠性极高。
另一位wide项目组的成员则走到了一个正在处理数据的女职员身边,看著她用软体自带的表格功能,飞快地核对著从美国发来的订单。
“这—这些数据,以前你们要核对多久?”
女职员头也没抬,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以前?用计算器和尺子一行行对,快则一上午,慢的话,一下午都耗在上面了。现在嘛-—”她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屏幕上弹出一个绿色的“matched”標誌,她这才抬起头,轻鬆地笑了笑,“五分钟。”
“五分钟?!”
整个wide项目组的人都听到了,纷纷投来惊的目光。
理论上的效率提升是一回事,但亲眼看到一个普通职员,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过去需要半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这种视觉衝击力,远比报告上的数字要震撼得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还没到午饭时间,后勤组的职员们已经陆续完成了今天上午最重要的跨洋文件处理工作。有人开始整理下午要去仓库核对的实体货品清单,有人甚至已经端著咖啡杯,在茶水间里小声聊天了。
村並纯的目光扫过整个办公室,最后落在了墙上的掛钟上。
十一点二十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