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选择出使金国
第135章 我选择出使金国
眾学士听到这从严庆嘴里蹦出来这三人,都有些惊讶。
当然,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这三人是新科的一甲,平日里若是公务上有往来,那也还好。
要是想有些私交,拉党结派,却是很难。
倒不是说这三人多清高,只是官场之中,多你来我往。
所谓清浊之分,其实也没那么清晰。
大部分小官小吏,还是今日清流、明日浊流,两方不得罪,艰难求生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环三人这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相处方式,就显得有些另类。
因此,被严庆排挤,安排出去歷事,远离国子监中心,倒也正常。
眾人都是读书人,一开始读书的时候,也是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话的。
如今见这三人被安排出去,不禁更有些灰心之感。
而就在这时,严庆却道:“贾翰林、於翰林、陈翰林三人,才华出眾,我想请他们过来自行选择歷事之处。”
严庆言罢,眾人自然又是一番惊讶。
如果不是严庆定歷事之处,而是让其自选。
听著倒少了几分打压的意思。
联繫到最近严家的事情,眾翰林心中纷纷想到,这是严庆低头了?
又有有心之人想到,不过是换个理由將三人打发出国子监而已。
以往是威逼,本次则是利诱。
但无论如何,严庆的態度肯定是比之前要软了不少。
眾学士纷纷道:“这是好事啊。”
“咱们严学士体恤新科一甲啊。”
“我这就去叫他们。”
严庆阻止道:“且慢。”
“严学士吩咐。”
“还是一个个叫吧,先去叫於既白来。”
於既白被叫来,眾人向他说明了情况。
於既白也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了,看这样子,躲是躲不过去了。
那么选个陛下心腹之臣前去歷事才好。
於既白道:“我愿去浙江布政司。”
“好。”
严庆答应下来,又叫来了陈翊。
陈翊想了想,道:“我国子监歷事便在申阁老处,本次可否仍去馆阁?”
眾学士看向了严庆。
陈翊选的这个歷事之处,虽不在翰林院,却在神都,而且要是论起位置,也比翰林院高了一些严庆仍然答应下来:“既然是申阁老故旧,再去也是应该。”
眾人对严庆之怀柔的理解又上了一层台阶。
陈翊点了点头,他不知道严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是至少在申阁老手下歷事,他也不亏损什么。
如此敲定了两人。
最后唤来了贾环。
严庆对著贾环道:“於翰林选了去浙江布政司歷事,陈翰林选了去申阁老下歷事,贾翰林意欲何处?”
严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举手投降,只要给三人送走就行。
哪怕是给三人升迁升走也行,反正別在国子监。
眾学士看著贾环,心中期待。
这位可是陛下的红人,又得太子器重,將来前途不可限量。
不知道会去哪呢?
大概也是內阁吧,或者到地方也好,还有个姑父在两淮做御史,太子府也不错贾环看著严庆道:“我选择出使金国。”
严庆猛地抬头,睁大眼晴看向了贾环:“什么?!”
眾学士倒吸一口凉气,全都费解得看向贾环。
出使金国?
去那苦寒之地?
而且很有可能有去无回?
严庆已经投降了,贾环怎么不顺著台阶下呢?
贾环頜首,肯定道:“环欲往金国,永修两国之好,为两国之民谋安定。”
严庆眯了眯眼睛,拿出大表:“贾翰林,贾兄,不再看看吗?这还有很多歷事之处可以选,你看这太子舍人一一”
“多谢严学士好意,环心意已定,欲出使金国。”
当然出使金国,不出使金国如何灭金?
“只是环有一样要求,不知严学士能否帮我上表一二。”
“贾兄请说。”
“严学士也知道,我在南军校场有一百兵卒,本次出使,能不能让我带著这一百人出去走走。
总是校场演练,终究不如出去行走。”
严庆还以为是什么事,只不过是多带一百丘八而已。
別说一百,只要不出一千这个数字,他一封表上去,都能试试,
严庆连忙道:“除此之外呢?”
贾环摇头道:“没有別的了。”
严庆自己都有些犹疑不定道:“真的?”
贾环頜首:“真的,没有別的了,让这一百人跟著我出使就好。”
严庆道:“那好,那我便上表,把平日护送使团的督粮、灶头、等杂役僕从还有护卫都换成贾兄手下之兵。”
“多谢严学士。”
严庆笑了,没想到柳暗明又一村。
这贾环居然主动请缨去金国真是读书读傻了。
什么定四夷安五胡,什么圣人的抱负,贾环居然真的信了。
严庆的嘴微微的翘了翘,眼看著要忍不住,他便用舌头去抿嘴唇,想藉此掩饰下。
这才堪堪压下笑意。
“贾兄不后悔?”
贾环摇了摇头:“有赖严学士操劳了。”
严庆连忙推辞:“哪里哪里,虽说是出使金国,但也不会去太长时间,我且跟你详细说一番。
支“是。”
严庆將出使流程讲了一遍。
到了金国,先在对应的馆內居住,中间可以出行,但最好跟金国礼部官员说一声。
等著金王有了时间,见上一面,送上礼物。之后吃几场酒宴,便可回来。
贾环一一的应下了。
严庆有对贾环道:“贾兄,早些回去吧,出使还得有一段时间,多陪陪老太君。
我上表后礼部有消息便去找你。”
“好。”
贾环出来后陈翊和於既白见贾环开始收拾东西,问道:“你也被拉去问歷事了?你去哪歷事?
贾环笑道:“去金国。”
陈翊听到这话,眼睛逐渐的睁大,乃至不可置信的看向贾环,盯了半天,发现贾环带著淡淡的笑,心意已定。
他眨眨眼睛,別过头去,紧紧的皱著眉头,看向地面,不去看贾环,骂了一句:“蠢材!”
贾环已经收拾好东西了,向外走去,於既白和陈翊跟著送他。
到了外面,於既白对著贾环道:“你真信了那什么定四夷安五胡的话?我跟你说,圣人话说给人听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
贾环笑著拱手道:“你们放心,我自有打算。”
於既白和陈翊见贾环自信样子,一时间连“告辞”都不知从何说起。
翰林院门外的阿金见贾环心情不错,问道:“三爷今日怎么出来的这么早。”
“蒙严学士提拔,能早些去歷事。”
“哈哈,三爷去哪歷事啊?去扬州林老爷那?还是去宫里?”
贾环笑道:“去金国。”
马车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轰轰隆隆。
贾环问道:“阿金,阿金?怎么了?怎么突然不回话了?”
阿金语气颤抖道:“啊,没事,刚看路边姑娘看出神了。”
“你啊·”
眾学士听到这从严庆嘴里蹦出来这三人,都有些惊讶。
当然,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这三人是新科的一甲,平日里若是公务上有往来,那也还好。
要是想有些私交,拉党结派,却是很难。
倒不是说这三人多清高,只是官场之中,多你来我往。
所谓清浊之分,其实也没那么清晰。
大部分小官小吏,还是今日清流、明日浊流,两方不得罪,艰难求生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环三人这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相处方式,就显得有些另类。
因此,被严庆排挤,安排出去歷事,远离国子监中心,倒也正常。
眾人都是读书人,一开始读书的时候,也是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话的。
如今见这三人被安排出去,不禁更有些灰心之感。
而就在这时,严庆却道:“贾翰林、於翰林、陈翰林三人,才华出眾,我想请他们过来自行选择歷事之处。”
严庆言罢,眾人自然又是一番惊讶。
如果不是严庆定歷事之处,而是让其自选。
听著倒少了几分打压的意思。
联繫到最近严家的事情,眾翰林心中纷纷想到,这是严庆低头了?
又有有心之人想到,不过是换个理由將三人打发出国子监而已。
以往是威逼,本次则是利诱。
但无论如何,严庆的態度肯定是比之前要软了不少。
眾学士纷纷道:“这是好事啊。”
“咱们严学士体恤新科一甲啊。”
“我这就去叫他们。”
严庆阻止道:“且慢。”
“严学士吩咐。”
“还是一个个叫吧,先去叫於既白来。”
於既白被叫来,眾人向他说明了情况。
於既白也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了,看这样子,躲是躲不过去了。
那么选个陛下心腹之臣前去歷事才好。
於既白道:“我愿去浙江布政司。”
“好。”
严庆答应下来,又叫来了陈翊。
陈翊想了想,道:“我国子监歷事便在申阁老处,本次可否仍去馆阁?”
眾学士看向了严庆。
陈翊选的这个歷事之处,虽不在翰林院,却在神都,而且要是论起位置,也比翰林院高了一些严庆仍然答应下来:“既然是申阁老故旧,再去也是应该。”
眾人对严庆之怀柔的理解又上了一层台阶。
陈翊点了点头,他不知道严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是至少在申阁老手下歷事,他也不亏损什么。
如此敲定了两人。
最后唤来了贾环。
严庆对著贾环道:“於翰林选了去浙江布政司歷事,陈翰林选了去申阁老下歷事,贾翰林意欲何处?”
严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举手投降,只要给三人送走就行。
哪怕是给三人升迁升走也行,反正別在国子监。
眾学士看著贾环,心中期待。
这位可是陛下的红人,又得太子器重,將来前途不可限量。
不知道会去哪呢?
大概也是內阁吧,或者到地方也好,还有个姑父在两淮做御史,太子府也不错贾环看著严庆道:“我选择出使金国。”
严庆猛地抬头,睁大眼晴看向了贾环:“什么?!”
眾学士倒吸一口凉气,全都费解得看向贾环。
出使金国?
去那苦寒之地?
而且很有可能有去无回?
严庆已经投降了,贾环怎么不顺著台阶下呢?
贾环頜首,肯定道:“环欲往金国,永修两国之好,为两国之民谋安定。”
严庆眯了眯眼睛,拿出大表:“贾翰林,贾兄,不再看看吗?这还有很多歷事之处可以选,你看这太子舍人一一”
“多谢严学士好意,环心意已定,欲出使金国。”
当然出使金国,不出使金国如何灭金?
“只是环有一样要求,不知严学士能否帮我上表一二。”
“贾兄请说。”
“严学士也知道,我在南军校场有一百兵卒,本次出使,能不能让我带著这一百人出去走走。
总是校场演练,终究不如出去行走。”
严庆还以为是什么事,只不过是多带一百丘八而已。
別说一百,只要不出一千这个数字,他一封表上去,都能试试,
严庆连忙道:“除此之外呢?”
贾环摇头道:“没有別的了。”
严庆自己都有些犹疑不定道:“真的?”
贾环頜首:“真的,没有別的了,让这一百人跟著我出使就好。”
严庆道:“那好,那我便上表,把平日护送使团的督粮、灶头、等杂役僕从还有护卫都换成贾兄手下之兵。”
“多谢严学士。”
严庆笑了,没想到柳暗明又一村。
这贾环居然主动请缨去金国真是读书读傻了。
什么定四夷安五胡,什么圣人的抱负,贾环居然真的信了。
严庆的嘴微微的翘了翘,眼看著要忍不住,他便用舌头去抿嘴唇,想藉此掩饰下。
这才堪堪压下笑意。
“贾兄不后悔?”
贾环摇了摇头:“有赖严学士操劳了。”
严庆连忙推辞:“哪里哪里,虽说是出使金国,但也不会去太长时间,我且跟你详细说一番。
支“是。”
严庆將出使流程讲了一遍。
到了金国,先在对应的馆內居住,中间可以出行,但最好跟金国礼部官员说一声。
等著金王有了时间,见上一面,送上礼物。之后吃几场酒宴,便可回来。
贾环一一的应下了。
严庆有对贾环道:“贾兄,早些回去吧,出使还得有一段时间,多陪陪老太君。
我上表后礼部有消息便去找你。”
“好。”
贾环出来后陈翊和於既白见贾环开始收拾东西,问道:“你也被拉去问歷事了?你去哪歷事?
贾环笑道:“去金国。”
陈翊听到这话,眼睛逐渐的睁大,乃至不可置信的看向贾环,盯了半天,发现贾环带著淡淡的笑,心意已定。
他眨眨眼睛,別过头去,紧紧的皱著眉头,看向地面,不去看贾环,骂了一句:“蠢材!”
贾环已经收拾好东西了,向外走去,於既白和陈翊跟著送他。
到了外面,於既白对著贾环道:“你真信了那什么定四夷安五胡的话?我跟你说,圣人话说给人听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
贾环笑著拱手道:“你们放心,我自有打算。”
於既白和陈翊见贾环自信样子,一时间连“告辞”都不知从何说起。
翰林院门外的阿金见贾环心情不错,问道:“三爷今日怎么出来的这么早。”
“蒙严学士提拔,能早些去歷事。”
“哈哈,三爷去哪歷事啊?去扬州林老爷那?还是去宫里?”
贾环笑道:“去金国。”
马车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轰轰隆隆。
贾环问道:“阿金,阿金?怎么了?怎么突然不回话了?”
阿金语气颤抖道:“啊,没事,刚看路边姑娘看出神了。”
“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