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玩具与游戏
1970年 11月,香港九龙的华泰玩具工厂里,机器轰鸣声昼夜不息。
车间外的空地上,堆满了印有“戴亚克隆(diakron)”“微星小超人(microman)”字样的纸箱,叉车往来穿梭,将货物运往港口——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多月,欧美市场的定单已如雪般涌来,代理商与批发商的催货电报堆满了苏东生(华泰玩具总裁)的办公桌。
“苏经理,美国西海岸的经销商又来电话了,说首批 5万套已经卖空,要求再追加 5万套,必须赶在 12月 10日前到货!”销售经理拿着报表冲进办公室,语气急促。
苏东生揉了揉眉心,看着桌上的数据:仅 11月上半月,欧美订单总额已突破 3000万港币,是亚洲市场近半年销量的两倍。他走到车间窗边,看着工人们戴着口罩组装玩具的身影,嘴角露出笑意——这两款由陈氏家族主导研发的玩具,不仅通过“孩子王”门店站稳了亚洲圈市场,更在欧美掀起了“变形玩具”的热潮。
“让生产部加开夜班,原材料那边催供应商优先供货,运费贵点没关系,一定要走最快的航线。”苏东生果断下令,“另外,把欧美市场的销售数据整理一份,同步给长江工业的陈文恺副总,告诉他,我们的‘敲门砖’已经砸开了欧美市场的大门。”
他心里清楚,这两款玩具的热销,不仅是华泰的胜利,更是陈氏家族“渠道+ ip +产品”战略的成功——而更大的机遇,或许还在后面。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纽约美泰玩具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庄重又带着几分兴奋。
董事局主席奥黛丽赫本坐在主位,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尽显优雅与气场。自 1968年美泰上市以来,在她的主导下,公司收购了 romper room儿童电视台,推出“我的小马驹”项目,两年间取得巨大的成功,管理层对这位“大股东兼掌舵人”早已心服口服。
“‘我的小马驹’g1动画特别篇反响超出预期,明年的《离开卡特利娜(escape from catrina)》进展如何?”奥黛丽赫本率先开口,目光落在首席执行官奥利斯身上。
奥利斯立刻起身汇报:“特别篇的动画制作已进入后期,明年 2月就能开播,周边玩具的设计也同步完成,预计能带动‘我的小马驹’系列销量再涨 30%。”
“很好。”奥黛丽赫本微微点头,语气带着赞许,“这就是 ip的力量——多元化不代表偏离玩具主业,而是用内容为玩具赋能。现在提到美泰,大家不再只想到芭比娃娃,现在还有我的小马驹。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会议室里响起掌声,管理层们看着这位兼具美貌与商业智慧的掌舵人,眼中满是敬佩。
就在众人以为会议即将结束时,奥黛丽赫本示意助理将三个盒子放在会议桌上。
打开的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正是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玩具样品。
“这是来自香港华泰玩具的产品,只需轻轻一按,就能完成变形。”她拿起一个戴亚克隆玩具,按下顶部按钮,跑车瞬间展开双翼,变成“机器人”形态。
“你们觉得,这款玩具有什么潜力?”
奥利斯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华泰是我们的老合作伙伴,芭比娃娃和‘我的小马驹’都是他们代工的。这两款玩具确实很出色,但他们已经通过代理商在欧美发售,我们还有必要介入吗?毕竟‘我的小马驹’还需要集中精力深耕。”
不少管理层纷纷点头,觉得奥利斯的话有道理——美泰已有芭比和“我的小马驹”两大 ip,没必要再分散资源。
“错了。”
奥黛丽赫本放下玩具,语气坚定,“仅凭两个 ip,我们无法彻底甩开孩之宝。而这两款玩具,正是我们打造第三个超级 ip的机会。”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变形金刚”四个大字,“我们要在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基础上,开发新 ip‘变形金刚’:按玩具大小和复杂度划分传奇级、指挥官级、领袖级等多个级别;同时制作漫画和动画,讲述以擎天柱为首的汽车人与威震天带领的霸天虎对抗的故事。”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
奥利斯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地说:“这简直是天才想法!‘变形金刚’能填补我们在男性儿童玩具市场的空白,有了它,孩之宝根本不是对手!”
其他管理层也纷纷附和,恨不得立刻启动项目。
“不用急。”
奥黛丽赫本抬手示意大家冷静,“我已经和华泰沟通过,他们愿意合作。奥利斯,你带队去香港,尽快完成签约,一定要拿下‘变形金刚’的联合开发权。”
她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实际上,外人看似不相干的两家企业,背后其实都是陈氏家族而已。
美泰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孩之宝总部里,第二代掌门人梅里尔哈森菲尔德正盯着桌上的戴亚克隆玩具,脸色凝重。“这款玩具在欧美卖得很好,华泰玩具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问身边的儿子史蒂芬哈森菲尔德。
史蒂芬递上一份资料:“华泰是香港的玩具巨头,背后是陈氏家族,而且……他们是美泰的长期代工厂,芭比娃娃和‘我的小马驹’都由他们生产。”
梅里尔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随即又燃起一丝希望:“美泰未必会和他们深度合作,毕竟‘我的小马驹’还在上升期。史蒂芬,你立刻去香港,告诉华泰,只要他们和我们合作,我们可以把‘特种部队’的代工业务交给他们。”
他知道,孩之宝在男性玩具市场虽有优势,但“变形玩具”的出现,很可能颠覆现有格局,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史蒂芬不敢耽搁,当天就订了飞往香港的机票。
可当他抵达华泰玩具总部时,却看到奥利斯带着美泰的团队从苏东生的办公室里走出来,双方握手言欢,显然已经达成合作。史蒂芬站在走廊里,脸色惨白——他还是来晚了。
苏东生送走奥利斯后,看到门口的史蒂芬,无奈地摇了摇头:“史蒂芬先生,实在抱歉。华泰与美泰合作已有近二十年,从芭比娃娃初创时就一路相伴,而且,他们更先一步。”
他没有明说,两家玩具厂背后的深层关系,他算是比奥利斯都更了解。
史蒂芬苦笑一声,知道再争取也无用,只能落寞地离开。
他心里清楚,错失“变形金刚”,或许会成为孩之宝与美泰竞争中的“致命一步”。
美泰与华泰正式签订“变形金刚”联合开发协议。根据协议,华泰负责玩具的辅助研发与生产代工,美泰主导研发和 ip运营、动画制作与欧美渠道推广,双方按比例享受“变形金刚”的知识产权。
消息传出,玩具行业一片震动——两大玩具巨头合作,这是一个大动作啊。
而此时的欧美市场,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热销仍在继续。圣诞前夕,不少商场的货架上早已空空如也,家长们为了给孩子买到“变形玩具”,甚至愿意支付翻倍的价格。
没有人知道,这场席卷全球的“变形玩具”热潮,背后是陈氏家族精心布局的商业棋局。
而“变形金刚”的诞生,不过是这盘棋局中的关键一步——未来,随着动画的开播、周边的拓展,这个超级 ip将为陈氏家族与美泰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当戴亚克隆(diakron)与微星小超人(microman)在全球玩具市场掀起“变形热潮”时,长江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陈文恺的脚步,踏入了观塘美的电器大楼——他此行的目的,是视察父亲陈光良钦点的重点项目:街机。
为攻克街机研发的技术难关,美的电器早已在硅谷成立分公司,招募了 3名专攻集成电路与程序设计的工程师;香港本土则组建了 4人团队,也负责全部研发;两地实现技术实时共享。
实际上这个研发本身不算难,美的电器的游戏部门更多的是培养本土工程师。而香港六十年代开始,香港大学的电子工程已经成为香饽饽,毕业生也开始陆续出现;再加上香港理工学院,也早早的在陈光良支持下,开设了电子工程系。
“陈生,杨经理,你们来得正好!”研发负责人林伯韬看到陈文恺与美的电器总经理杨宪成走进研发室,立刻眼睛发亮,快步上前。
一台通体黑色、正面嵌着显示屏的设备赫然出现,机身侧面印着“美的乒乓街机”的字样,下方留着投币口,两侧各装着一个调节旋钮。
“街机已经成功调试通过,软硬件都经过了上百次测试!”林伯韬语气难掩兴奋,递过一枚一元硬币,“您亲自试试?”
陈文恺接过硬币,轻轻塞进投币口。随着“叮”的一声轻响,屏幕瞬间亮起,两道白色横条在屏幕两侧显现,中间一个白点如同乒乓球般跳动。他熟练地转动两侧旋钮,横条随之上下移动,精准将“白球”击向对面——作为参与过研发方案讨论的核心成员,他深知这款看似简单的游戏,在电子娱乐尚未萌芽的 1970年,意味着什么。
“好玩,比预想中更流畅!”陈文恺连续玩了两局,才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扫过设备内部的线路板,“硬件稳定性没问题的话,立刻启动生产,优先投放到酒吧、夜总会这些年轻人聚集的场所。”
杨宪成当即拍板:“第一批生产 500台,香港、美国各投放 250台。美国那边由硅谷分公司对接渠道,香港直接联系湾仔、尖沙咀的热门娱乐场所,务必赶在圣诞节前铺货。”
1970年的圣诞节,香港虽未飘雪,却处处洋溢着节日氛围——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质,让这座城市既保留着传统节庆的热闹,也融入了西式假期的松弛。圣诞节放假,这就是香港这个华人地区的特色之一。
这一天,美的乒乓街机悄然登陆香港 20家顶级酒吧、夜总会,美国纽约、洛杉矶的 30家娱乐场所也同步上架。
傍晚时分,湾仔“星夜酒吧”里,一台乒乓街机被摆在吧台旁的显眼位置。起初,客人们只是好奇地围观看热闹,直到一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投下硬币,屏幕亮起的瞬间,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
“这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像乒乓球,但不用桌子!”
随着年轻人操控旋钮,将“白球”来回击打,周围的人越聚越多,甚至有人开始排队“求体验”。
同样的场景,在香港尖沙咀“丽晶夜总会”、美国纽约“曼哈顿酒吧”同步上演。
成年男性们几乎对这台机器“一见钟情”——彼时的娱乐方式无非喝酒、跳舞、听音乐,而乒乓街机带来的“即时对抗”与“得分快感”,恰好填补了人们对“互动娱乐”的需求。
有人为了“赢一局”,连续投币十几次;有人甚至约上朋友,在街机前展开“对战赛”,吧台旁的空位瞬间被挤满。
次日清晨,美的电器游戏部门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急促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你们的乒乓街机坏了!赶紧派人来修,客人都等着玩呢!”
电话那头,是“星夜酒吧”经理焦急的声音,紧接着,纽约分公司也传来类似的“故障报告”。
林伯韬心里一沉,立刻带着两名技术员赶往湾仔。推开“星夜酒吧”的门,他一眼就看到那台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街机,经理正满头大汗地向客人解释。
“别急,我来看看!”
林伯韬挤进去,打开街机侧面的面板——下一秒,他与经理同时愣住了:哪里是什么故障,机器内部的储币盒早已被硬币塞满,甚至溢到了线路板旁,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这……这是玩了多少硬币啊?”经理目瞪口呆,随即反应过来,一把抓住林伯韬的手臂,“林先生,这机器太受欢迎了!我们要预定十台,越快越好!”
同一时间,香港其他酒吧、美国分公司传来的消息如出一辙:所有“故障”都是因为储币盒被硬币填满,酒吧、夜总会负责人纷纷追加订单,即便每台街机售价高达 5000港币(美国售价 1200美元),依旧挡不住合作的热情。
美的电器大楼,林伯韬拿着订单报表,兴奋地向陈文恺汇报:“香港这边已经收到 100台订单,美国那边更是突破了 120台!不少娱乐场所还提出,愿意按营收分成,让我们优先给他们铺货!”
陈文恺看着报表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嘴角露出微笑。
他深知,街机的成功绝非偶然——父亲陈光良早在立项时就精准判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需要“碎片化、低成本”的娱乐方式,而街机“投币即玩”的模式,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更重要的是,街机的诞生,让美的电器从“家电制造商”正式切入“电子娱乐”赛道,与四房司叶子的艺电公司、华泰玩具的 ip矩阵形成互补,完善了陈氏家族在娱乐产业的布局。
“告诉生产部,全力扩产,把月产能提升到 300台。”
“好”
此时的香港,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玩具仍在热销,街机又掀起新的消费热潮,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两大核心业务形成“双爆”局面。
深水湾别墅里,陈光良看着陈文恺送来的报告,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从重工业的荣昌重工,到电子产业的美的电器,再到娱乐领域的 ip与街机,他布局的“技术+产业链+全球化”帝国,正在 1970年的香港,逐步显露出庞大的轮廓。(本章完)
车间外的空地上,堆满了印有“戴亚克隆(diakron)”“微星小超人(microman)”字样的纸箱,叉车往来穿梭,将货物运往港口——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多月,欧美市场的定单已如雪般涌来,代理商与批发商的催货电报堆满了苏东生(华泰玩具总裁)的办公桌。
“苏经理,美国西海岸的经销商又来电话了,说首批 5万套已经卖空,要求再追加 5万套,必须赶在 12月 10日前到货!”销售经理拿着报表冲进办公室,语气急促。
苏东生揉了揉眉心,看着桌上的数据:仅 11月上半月,欧美订单总额已突破 3000万港币,是亚洲市场近半年销量的两倍。他走到车间窗边,看着工人们戴着口罩组装玩具的身影,嘴角露出笑意——这两款由陈氏家族主导研发的玩具,不仅通过“孩子王”门店站稳了亚洲圈市场,更在欧美掀起了“变形玩具”的热潮。
“让生产部加开夜班,原材料那边催供应商优先供货,运费贵点没关系,一定要走最快的航线。”苏东生果断下令,“另外,把欧美市场的销售数据整理一份,同步给长江工业的陈文恺副总,告诉他,我们的‘敲门砖’已经砸开了欧美市场的大门。”
他心里清楚,这两款玩具的热销,不仅是华泰的胜利,更是陈氏家族“渠道+ ip +产品”战略的成功——而更大的机遇,或许还在后面。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纽约美泰玩具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庄重又带着几分兴奋。
董事局主席奥黛丽赫本坐在主位,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尽显优雅与气场。自 1968年美泰上市以来,在她的主导下,公司收购了 romper room儿童电视台,推出“我的小马驹”项目,两年间取得巨大的成功,管理层对这位“大股东兼掌舵人”早已心服口服。
“‘我的小马驹’g1动画特别篇反响超出预期,明年的《离开卡特利娜(escape from catrina)》进展如何?”奥黛丽赫本率先开口,目光落在首席执行官奥利斯身上。
奥利斯立刻起身汇报:“特别篇的动画制作已进入后期,明年 2月就能开播,周边玩具的设计也同步完成,预计能带动‘我的小马驹’系列销量再涨 30%。”
“很好。”奥黛丽赫本微微点头,语气带着赞许,“这就是 ip的力量——多元化不代表偏离玩具主业,而是用内容为玩具赋能。现在提到美泰,大家不再只想到芭比娃娃,现在还有我的小马驹。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会议室里响起掌声,管理层们看着这位兼具美貌与商业智慧的掌舵人,眼中满是敬佩。
就在众人以为会议即将结束时,奥黛丽赫本示意助理将三个盒子放在会议桌上。
打开的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正是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玩具样品。
“这是来自香港华泰玩具的产品,只需轻轻一按,就能完成变形。”她拿起一个戴亚克隆玩具,按下顶部按钮,跑车瞬间展开双翼,变成“机器人”形态。
“你们觉得,这款玩具有什么潜力?”
奥利斯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华泰是我们的老合作伙伴,芭比娃娃和‘我的小马驹’都是他们代工的。这两款玩具确实很出色,但他们已经通过代理商在欧美发售,我们还有必要介入吗?毕竟‘我的小马驹’还需要集中精力深耕。”
不少管理层纷纷点头,觉得奥利斯的话有道理——美泰已有芭比和“我的小马驹”两大 ip,没必要再分散资源。
“错了。”
奥黛丽赫本放下玩具,语气坚定,“仅凭两个 ip,我们无法彻底甩开孩之宝。而这两款玩具,正是我们打造第三个超级 ip的机会。”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变形金刚”四个大字,“我们要在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基础上,开发新 ip‘变形金刚’:按玩具大小和复杂度划分传奇级、指挥官级、领袖级等多个级别;同时制作漫画和动画,讲述以擎天柱为首的汽车人与威震天带领的霸天虎对抗的故事。”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
奥利斯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地说:“这简直是天才想法!‘变形金刚’能填补我们在男性儿童玩具市场的空白,有了它,孩之宝根本不是对手!”
其他管理层也纷纷附和,恨不得立刻启动项目。
“不用急。”
奥黛丽赫本抬手示意大家冷静,“我已经和华泰沟通过,他们愿意合作。奥利斯,你带队去香港,尽快完成签约,一定要拿下‘变形金刚’的联合开发权。”
她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实际上,外人看似不相干的两家企业,背后其实都是陈氏家族而已。
美泰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孩之宝总部里,第二代掌门人梅里尔哈森菲尔德正盯着桌上的戴亚克隆玩具,脸色凝重。“这款玩具在欧美卖得很好,华泰玩具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问身边的儿子史蒂芬哈森菲尔德。
史蒂芬递上一份资料:“华泰是香港的玩具巨头,背后是陈氏家族,而且……他们是美泰的长期代工厂,芭比娃娃和‘我的小马驹’都由他们生产。”
梅里尔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随即又燃起一丝希望:“美泰未必会和他们深度合作,毕竟‘我的小马驹’还在上升期。史蒂芬,你立刻去香港,告诉华泰,只要他们和我们合作,我们可以把‘特种部队’的代工业务交给他们。”
他知道,孩之宝在男性玩具市场虽有优势,但“变形玩具”的出现,很可能颠覆现有格局,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史蒂芬不敢耽搁,当天就订了飞往香港的机票。
可当他抵达华泰玩具总部时,却看到奥利斯带着美泰的团队从苏东生的办公室里走出来,双方握手言欢,显然已经达成合作。史蒂芬站在走廊里,脸色惨白——他还是来晚了。
苏东生送走奥利斯后,看到门口的史蒂芬,无奈地摇了摇头:“史蒂芬先生,实在抱歉。华泰与美泰合作已有近二十年,从芭比娃娃初创时就一路相伴,而且,他们更先一步。”
他没有明说,两家玩具厂背后的深层关系,他算是比奥利斯都更了解。
史蒂芬苦笑一声,知道再争取也无用,只能落寞地离开。
他心里清楚,错失“变形金刚”,或许会成为孩之宝与美泰竞争中的“致命一步”。
美泰与华泰正式签订“变形金刚”联合开发协议。根据协议,华泰负责玩具的辅助研发与生产代工,美泰主导研发和 ip运营、动画制作与欧美渠道推广,双方按比例享受“变形金刚”的知识产权。
消息传出,玩具行业一片震动——两大玩具巨头合作,这是一个大动作啊。
而此时的欧美市场,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热销仍在继续。圣诞前夕,不少商场的货架上早已空空如也,家长们为了给孩子买到“变形玩具”,甚至愿意支付翻倍的价格。
没有人知道,这场席卷全球的“变形玩具”热潮,背后是陈氏家族精心布局的商业棋局。
而“变形金刚”的诞生,不过是这盘棋局中的关键一步——未来,随着动画的开播、周边的拓展,这个超级 ip将为陈氏家族与美泰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当戴亚克隆(diakron)与微星小超人(microman)在全球玩具市场掀起“变形热潮”时,长江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陈文恺的脚步,踏入了观塘美的电器大楼——他此行的目的,是视察父亲陈光良钦点的重点项目:街机。
为攻克街机研发的技术难关,美的电器早已在硅谷成立分公司,招募了 3名专攻集成电路与程序设计的工程师;香港本土则组建了 4人团队,也负责全部研发;两地实现技术实时共享。
实际上这个研发本身不算难,美的电器的游戏部门更多的是培养本土工程师。而香港六十年代开始,香港大学的电子工程已经成为香饽饽,毕业生也开始陆续出现;再加上香港理工学院,也早早的在陈光良支持下,开设了电子工程系。
“陈生,杨经理,你们来得正好!”研发负责人林伯韬看到陈文恺与美的电器总经理杨宪成走进研发室,立刻眼睛发亮,快步上前。
一台通体黑色、正面嵌着显示屏的设备赫然出现,机身侧面印着“美的乒乓街机”的字样,下方留着投币口,两侧各装着一个调节旋钮。
“街机已经成功调试通过,软硬件都经过了上百次测试!”林伯韬语气难掩兴奋,递过一枚一元硬币,“您亲自试试?”
陈文恺接过硬币,轻轻塞进投币口。随着“叮”的一声轻响,屏幕瞬间亮起,两道白色横条在屏幕两侧显现,中间一个白点如同乒乓球般跳动。他熟练地转动两侧旋钮,横条随之上下移动,精准将“白球”击向对面——作为参与过研发方案讨论的核心成员,他深知这款看似简单的游戏,在电子娱乐尚未萌芽的 1970年,意味着什么。
“好玩,比预想中更流畅!”陈文恺连续玩了两局,才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扫过设备内部的线路板,“硬件稳定性没问题的话,立刻启动生产,优先投放到酒吧、夜总会这些年轻人聚集的场所。”
杨宪成当即拍板:“第一批生产 500台,香港、美国各投放 250台。美国那边由硅谷分公司对接渠道,香港直接联系湾仔、尖沙咀的热门娱乐场所,务必赶在圣诞节前铺货。”
1970年的圣诞节,香港虽未飘雪,却处处洋溢着节日氛围——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质,让这座城市既保留着传统节庆的热闹,也融入了西式假期的松弛。圣诞节放假,这就是香港这个华人地区的特色之一。
这一天,美的乒乓街机悄然登陆香港 20家顶级酒吧、夜总会,美国纽约、洛杉矶的 30家娱乐场所也同步上架。
傍晚时分,湾仔“星夜酒吧”里,一台乒乓街机被摆在吧台旁的显眼位置。起初,客人们只是好奇地围观看热闹,直到一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投下硬币,屏幕亮起的瞬间,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
“这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像乒乓球,但不用桌子!”
随着年轻人操控旋钮,将“白球”来回击打,周围的人越聚越多,甚至有人开始排队“求体验”。
同样的场景,在香港尖沙咀“丽晶夜总会”、美国纽约“曼哈顿酒吧”同步上演。
成年男性们几乎对这台机器“一见钟情”——彼时的娱乐方式无非喝酒、跳舞、听音乐,而乒乓街机带来的“即时对抗”与“得分快感”,恰好填补了人们对“互动娱乐”的需求。
有人为了“赢一局”,连续投币十几次;有人甚至约上朋友,在街机前展开“对战赛”,吧台旁的空位瞬间被挤满。
次日清晨,美的电器游戏部门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急促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你们的乒乓街机坏了!赶紧派人来修,客人都等着玩呢!”
电话那头,是“星夜酒吧”经理焦急的声音,紧接着,纽约分公司也传来类似的“故障报告”。
林伯韬心里一沉,立刻带着两名技术员赶往湾仔。推开“星夜酒吧”的门,他一眼就看到那台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街机,经理正满头大汗地向客人解释。
“别急,我来看看!”
林伯韬挤进去,打开街机侧面的面板——下一秒,他与经理同时愣住了:哪里是什么故障,机器内部的储币盒早已被硬币塞满,甚至溢到了线路板旁,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这……这是玩了多少硬币啊?”经理目瞪口呆,随即反应过来,一把抓住林伯韬的手臂,“林先生,这机器太受欢迎了!我们要预定十台,越快越好!”
同一时间,香港其他酒吧、美国分公司传来的消息如出一辙:所有“故障”都是因为储币盒被硬币填满,酒吧、夜总会负责人纷纷追加订单,即便每台街机售价高达 5000港币(美国售价 1200美元),依旧挡不住合作的热情。
美的电器大楼,林伯韬拿着订单报表,兴奋地向陈文恺汇报:“香港这边已经收到 100台订单,美国那边更是突破了 120台!不少娱乐场所还提出,愿意按营收分成,让我们优先给他们铺货!”
陈文恺看着报表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嘴角露出微笑。
他深知,街机的成功绝非偶然——父亲陈光良早在立项时就精准判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需要“碎片化、低成本”的娱乐方式,而街机“投币即玩”的模式,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更重要的是,街机的诞生,让美的电器从“家电制造商”正式切入“电子娱乐”赛道,与四房司叶子的艺电公司、华泰玩具的 ip矩阵形成互补,完善了陈氏家族在娱乐产业的布局。
“告诉生产部,全力扩产,把月产能提升到 300台。”
“好”
此时的香港,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玩具仍在热销,街机又掀起新的消费热潮,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两大核心业务形成“双爆”局面。
深水湾别墅里,陈光良看着陈文恺送来的报告,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从重工业的荣昌重工,到电子产业的美的电器,再到娱乐领域的 ip与街机,他布局的“技术+产业链+全球化”帝国,正在 1970年的香港,逐步显露出庞大的轮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