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孤已让潜龙卫接手此案。」<br/><br/> 萧宸淡淡道,「至于由谁指挥……孤不在意这些,只在意一点:调查的进行,必须以前线的安稳为第一前提。先确保前线无虞,再谈如何尽快侦破此案。」<br/><br/> 「臣遵旨。」<br/><br/> 知道太子此言便是同意了楼辉的提议,萧瑜先是恭声应过,随即语气一转:<br/><br/> 「调查虽才刚开始进行,但臣有个大胆的猜测。」<br/><br/> 「喔?」<br/><br/> 「臣虽不晓得姚景迁的原话,可孟瀚办的蠢事儿会见光,归根结柢还与他那同僚有关。可孟瀚能将此事瞒着姚景迁那么久,显然也没真蠢到连秘密都藏不住的地步……既然如此,他那同僚又是怎么『碰巧』撞见他与马贼的交易、甚至闹到让马贼当场将其诛杀的程度?要知道,若只是在交易时偶然与熟人撞了着,他那同僚一不知马贼身分、二不知两人交易内容,孟瀚只需故作镇静随口将此事呼咙过去便好,又怎会让事情演变到这样无可收拾的地步?」<br/><br/> 顿了顿,「就说那马贼……无论他是何身分,既有心想劫下粮草,将案子掩着绝对比掀开来有利;可他却选择了直接出手杀人……虽说这世上确实存在那等凶残好杀的嗜血之徒,可臣却不认为这世上有那么多碰巧的事儿。」<br/><br/> 「与其说是那马贼凶 xi_ng 大发、连不知真相的无辜路人都不放过,臣更相信是那同僚阻碍了双方的交易,这才使得那马贼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下了狠手,让孟瀚再没有回头的可能。至于一个『偶遇』的同僚为什么一看就知道孟瀚正在同马贼交易……就有些引人深思了。」<br/><br/> 说到后来,萧瑜已经连语气中的讽刺都懒得掩饰,就差没直说那同僚的身分同样有问题了。<br/><br/> 但他的怀疑也确实有其道理在。<br/><br/> 萧宸此前虽因怒气上头忽略了这个细节,可经萧瑜这一提点,立时便忆起了自个儿先前的那番推测──那些人越是想拉他下马,便越是得顾着父皇的安危──不由一声冷笑,道:<br/><br/> 「想来是见事情的发展超出控制、不得不出面阻止,却错估了敌人的凶 xi_ng 吧。」<br/><br/> 「臣也如此认为。」<br/><br/> 萧瑜点了点头,「事已至此,太子不妨让潜龙卫先行搜索那被害同僚的府邸,看看能否找到此人早在二人交易前就知晓孟瀚作为、甚至在幕后操纵一切的证据。只要能证明对方早就涉入此案,不论暗中挑唆孟瀚闯下大祸的是不是他,单单知情不报这一点,便足让臣给他安上一句『其心可议』了。」<br/><br/> 「就这么办吧。」<br/><br/> 萧宸身边是时刻有四名以上的潜龙卫跟着的;故话声一落,立时便有潜龙卫出外传达此事,省下了他召人前来再做安排的麻烦。<br/><br/> 萧瑜和楼辉都是帝王的心腹股肱,对潜龙卫的存在十分了解,见萧宸这么一句后便未再多说,哪还猜不到潜龙卫必已有所行动?虽知帝王对太子信重非常,可连专属于帝王的暗卫都能运用得这般如臂使指,却仍教两人不免心生感慨。<br/><br/> 因调查之事并非一蹴可几,两人也未再对幕后主使之人的身分妄加推测──横竖就是那么几个──而是又一次转移话题、由楼辉接续着开了口,问:<br/><br/> 「另有一点……不知殿下对那『马贼』的身分可有头绪?」<br/><br/> 「……没有证据,但有个大胆的推测。」<br/><br/> 萧宸淡淡道,「军用辎重虽是笔大买卖,却不是什么人都有能力、有胆子吃下的。何况此事牵扯到民族大义,大是大非之前,便连江湖上那些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盗匪也会退避三舍?换言之,若有人明知这批物资乃是征北军所用,却依旧敢朝这批物资动手……不是心存反意,就是本身便与我大昭互为仇雠、誓不两立了。」<br/><br/> 少年虽未明言,可单从结论来看,他疑心的对象便已十分明显。<br/><br/> 听着的楼辉和萧瑜当然也明白这点──同不知是否存在的反贼相比,如今正与大昭交战的北雁,<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才是最迫切地盼着征北军断粮撤军的一方。<br/><br/> 隆兴十六年的梁王案虽将北雁埋在大昭境内的钉子拔除不少,可要说彻底根绝,无论是谁都不敢发这等豪语;更别提那人马贼的身分,原就是北雁人派兵劫掠边境、又不想将事情闹到两国征战时常用的推托借口了。<br/><br/> 「要真是北雁,这事儿可就麻烦了。」<br/><br/> 楼辉苦笑着说,「那批辎重无论是毁了还是真给哪个不长眼的贼寇掠了,都比落到北雁手中要好……只是路线图已经 xi-e 漏,事发至今又已过了好些时辰,即使派信通知辎重队修改路线,怕也不见得能在那些马贼出手前顺利拦下。」<br/><br/> 「臣倒不担心这点。」<br/><br/> 相较于楼辉的忧虑,萧瑜的看法倒要正面许多:<br/><br/> 「押送粮草的队伍是三天前离京的。仅仅三天、又是带着大批物资,就算辎重队日夜兼程不停赶路,满打满算也顶多到丰阳而已,离边关还有五、六天路程呢。即使北雁人一收到情报便动手、又成功劫下粮草纳入掌中,如何运出边关还是一大问题,还不如直接毁了省心。」<br/><br/> 「五皇叔所言确实在理。」<br/><br/> 粮草被毁的损失固然让人头疼,可和落入北雁手中、反过来养肥敌人相比,便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儿了。<br/><br/> 只是「粮草被毁」,不过是假设北雁人直接在大昭境内劫了辎重却又无法运出、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实际如何还是两说──不说其他,北雁立国至今数十年,对关外地土的熟悉程绝对远胜于暂时驻扎、留守该地的征北军。若北雁人能忍到辎重出了边关再动手,成功吞下那笔辎重的可能 xi_ng 绝对远高于直接在大昭境内行动。届时,征北军少了补给,苦苦支持的北雁军方却得了这批物资补助,此消彼长下,即使没能就此反败为胜,对北雁此刻的窘境也能有极大的改善。<br/><br/> 想到这里,萧宸突然意识到了什么。<br/><br/> 「也许那『马贼』之所以暴起杀人,不光是为了避免事 xi-e ,更是为了拖延时间。」<br/><br/> 他边整理脑中灵光一现的思绪边道,「孟瀚与那马贼的交易本就是背着人进行的,如今又出了命案,自然更要想方设法将此事掩盖隐瞒、不让人疑心到他的身上……就算瞒不了一世,只要孟瀚能多拖上几天,待粮草出了边关,北雁方面能作手脚的地方就多了。」<br/><br/> 「可惜他们却高看了孟瀚、又低看了姚景迁。」<br/><br/> 明白萧宸的意思,楼辉心下凛然之余,又不由有些庆幸。<br/><br/> 倘若孟瀚没向姚景迁求助、又或姚景迁为了隐蔽罪责选择协助妻弟,就算只将这事儿拖了三五日,都可能会迎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可孟瀚寻了姚景迁,姚景迁也大义灭亲、主动出首承认了自个儿的过犯,这才让己方有了充足的时间思索、应对。<br/><br/> ──也是直到此刻,萧宸对姚景迁的芥蒂,才算是真正放了下来。<br/><br/> 事实上,思及姚景迁连夜请见、潜龙卫的行动又是出了名的隐蔽,松了口气之外,年轻太子的心底,更不受控制地升起了一个极其大胆、却又足以让己方扭转劣势的念头。<br/><br/> 「不若将计<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