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他们一早来收钱,三哥刚刚在那咋不告诉我呀?”石广升埋怨的说道。</p><p> “你每天有好多的事情要忙,我们以后常年累月的在这开铺子,有个豆大的事情就找你来处理,那你怕是腿跑细了,”</p><p> “给个地保费图清净,他要是总收不到钱,天天派人过来捣乱,我们生意也没法做不是?”徐仲林笑着表示没多大问题。</p><p> “我干的就是满街跑的事,三哥有啥事就说,别怕给我麻烦什么的,”石广升进屋坐下嘱咐道。</p><p> “成,遇到泼皮赖来闹事,我一定会去找你的,”徐三子走到锅灶跟前装豆沙。</p><p> 翠桃早舀好五碗豆沙了,手忙脚乱的帮着放篮子里。</p><p> “我回衙门了,阿爹你们有事就去找我,”石广升起身出门不放心的又说了一遍。</p><p> “你甭操心了,这两天忙的昏天暗地的,你那铺子也没顾上,等过两天缓过来了,再去收拾你的铺子,”徐父跟在石广升身后唠叨,一直给他送出老远。</p><p> 反而徐仲林兄弟只站在门口笑,没有送太远的路。</p><p> 石广升走的没影了,黄妮收拾吃过的碗,发现碗里有二三十个钱,“大伯广升妹婿给钱了。”</p><p> 徐父捡起碗里的钱装了没说话,也没说他心里的想法。</p><p> 有了早上的一段小插曲,后面倒是很平常,时不时的有人上门吃个稀奇,一碗也不贵七个钱。</p><p> 到晚上除了石广升的钱,一天总进账七十文,虽然生意冷清,可是看见真正的钱了,这很大的鼓舞了翠桃她们的信心。</p><p> 事与愿违的</p><p> “芦苇这是干什么的?”翠桃经过前天昨天今天的忙碌,目前算是已经很能适应下来了。</p><p> 天黑铺子关门一大家人吃过饭,忙了一天都分开休息了。</p><p> 唯独芦苇没有睡的意思,她叫上徐仲林还有徐三子两口子,点了大灯在灶锅前忙碌。</p><p> “这是澄过的糯米面,也是正月吃小元宵汤圆的必备品,你们正月过来开门的时候,特别是十五十六搓出来,肯定好卖的很。”</p><p> 芦苇说完双手给糯米面揉圆滑了,掰成两半分放着。</p><p> “给我舀点南瓜糊倒进来,”芦苇吩咐徐仲林指盆说道。</p><p> 徐仲林起身舀了一勺南瓜倒盆里,打算还给再来一勺的。</p><p> “不用了,”芦苇说完给手里的团子扔盆里,左一遍右一遍的滚动面团子。</p><p> “本来不用这么费事,它要是干的糯米面,你直接舀南瓜汤兑进去和,差不多和个一息时间就行了,”芦苇说话的功夫手里的面团变成了黄色。</p><p> “仲林去烧开水了吧!三哥去打一盆凉开水放旁边回头用,”芦苇说完揪出小团,搓成小葡萄大放旁边的簸萝里。</p><p> 翠桃看了稀奇洗干净手也跟着揪团子搓。</p><p> “三嫂别跟我揪团子了,你把那个白季子分成一大一小,大的像我这样,让三哥给你舀地瓜糊和了,和好也搓成小圆子待会下,”芦苇有点困了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p><p> 翠桃闻言赶紧抱了干净的盆,等徐三子倒了地瓜汁后,给糯面团迫不及待的放进去,学芦苇之前的模样揉啊揉,揉的团子黄了也均匀了,才一个个搓了单独放。</p><p> “水开了,”徐三子喊了一声。</p><p> 芦苇没起身直接把簸萝递给过去,“一点点舀下锅里盖着烧开,它们要是飘起来了,就给捞出来放凉水里,这样是为了保证小圆子里的南瓜黄。”</p><p> “明早起来烧豆子的时候,把它们放台洞里保温加热,后面有人舍得吃,你就给一勺,一勺约么八九颗的样子,价钱得十五文一碗。”</p><p> “十五文?”徐三子闻言吃惊的看着芦苇。</p><p> “这是精米磨的面呀!十五文我还都嫌弃便宜了,你们自己去买的粮食,什么价格你们心里不是门清吗?”芦苇无语的说道,她也知道价格贵呀!可是粮食的价钱管的死死的。</p><p> 徐三子一想到粮价不觉得贵了,价钱合理的没话说。</p><p> “记住了,要是人家舍得吃点名要了,你先把圆子在糖浆里卧一会,地瓜糖卧元宵最好吃了,你们今年先把这个市口局面打开,过完年根据生意再设新的东西出来卖。”</p><p> “这些本来是给小妹准备的,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芦苇嘟嘟囔囔说着。</p><p> 徐三子看了一眼徐仲林没说话,手里捞着飘起来的汤圆倒冷水里镇着。</p><p> 翠桃闷头做手里的活不插话,一心都在搓圆子上面。</p><p> 芦苇手里的南瓜搓完了,拿起没有颜色的搓起来,团子小不多时便结束了。</p><p> 徐仲林始终烧着火没动位置,徐三子负责煮捞放冷水。</p><p> “凉好的汤圆摸起来能拿住了,就可以给倒出来放干盆里,明早用多少舀多少。”</p><p> “冬天冷,头天晚上做元宵放着没问题,夏天不能这么做,不然放着会馊的,夏天要你们辛苦一点四更天起来,得现搓现做用冰水镇着,”芦苇小声的交代道。</p><p> 翠桃看水盆里飘的汤圆,小小的,黄白之间很是好看有胃</p> ', ' ')('\n <p>口,“芦苇这个只能做黄色的吗?”</p><p> “能做好多种颜色呢!比如你要做绿色的,就找绿菜叶捣烂挤水出来和,你要做红色的,找苋菜挤汁兑进去,橙色用胡萝卜捣碎煮烂糊,像地瓜糊一样滤汁出来就行了,什么颜色都能弄出来的。”</p><p> “汤圆搓大的里面可以包好多东西,芝麻糊、菜,肉等,不是我教什么样它就什么样,你们可以自己创新做,”芦苇怕自己不加一句,他们就死板板的不动脑袋学。</p><p> 翠桃越听眼睛睁的越大,目光有些热的看着芦苇。</p><p> “火弄清了吗?我困了,”芦苇感觉眼睛都要睁不开了。</p><p> 来了六天,没有一天是睡好觉的,每天天不亮起来干活,晚上基本还是上半夜忙完才睡,来的第一天,甚至才睡了一个半时辰的觉,还要不停的说话教人做东西,她感觉非常的累。</p><p> “好了,休息吧!明天还要起早忙活,”徐仲林给灶洞火弄严实了,起身拿灯看妯娌俩进了里间,才转身跟他三哥走。</p><p> 早晨起来徐仲林陪着他哥嫂卖豆沙,芦苇睡的差不多了出来洗漱。</p><p> “芦苇给你吃,”翠桃神秘的端了一碗豆沙递过来。</p><p> 芦苇接过碗低头一看碗里放了,汤圆?这东西贵翠桃他们肯定舍不得吃的,翠桃给她这待遇可以呀!</p><p> “这有点贵……”</p><p> “好东西给你吃不贵,今早我们这个贵的卖了五碗!我一直以为南阳城里都是穷人,没想到能吃甜圆子的还不少呢!”翠桃都高兴坏了,迫不及待的在芦苇耳边分享高兴。</p><p> 芦苇听了笑,“说明有的是人识货,五嫂她们呢?”</p><p> “去小妹那边铺子打扫卫生了,”翠桃老实的回道。</p><p> 芦苇挑眉,“她今天过来了?”</p><p> “一早就过来了,芦苇小妹怀孕了,刚满三个整月的,看她模样有点不太好,走路都不敢走快了,公爹说给那边铺子整理出来,让我们辛苦一下,帮着维持到小妹生下娃,”翠桃竹筒倒豆的学着话。</p><p> 芦苇听了没发表意见,跟她没关系她又不过来看,吃完手里的东西放下碗,“三嫂,你铺子里的东西都学会了吧?”</p><p> “会了,就是有点不熟生的很,”翠桃不好意思道。</p><p> “生不怕,每天都做那些事,三天不要就熟悉了,既然你会了我一会就要走了,我手里还有急事等着回去做,”芦苇看了一眼门外说完。</p><p> “啊,你不留下呀?小妹她铺子……”</p><p> “徐仲林会留下帮忙的,我的急事他最明白不过了,”芦苇打断了翠桃的话。</p><p> “那我帮你收拾东西?”翠桃接过空碗问。</p><p> “不用你收拾了,你安安心心的看你的铺子,”芦苇笑着摇摇头,起身回后面,把带来的东西原样包紧系好,出来就打算走了。</p><p> “我去喊六弟……”</p><p> “不要耽误他干活,三嫂咱们过年见了,”芦苇脚步轻快的出了铺子,心急如焚的朝城外赶回去。</p><p> 下午徐仲林兄弟回来,翠桃急忙说道,“六弟芦苇走了,她说她有好急的事等着回去。”</p><p> 徐仲林闻言愣了片刻,“她走多久了?”</p><p> “早上起来吃完饭就走了,”翠桃小心的观察徐仲林的表情。</p><p> “芦苇啥急……”</p><p> “三哥不懂,芦苇还真有好急的事,原本来的时候我们计划是三天回去的,这不结果耽误了六七天的功夫!”徐仲林皱眉说完。</p><p> “既然有急事,要不你也过去帮忙,我看那边缺人手挺厉害的,”徐三子去过豆庄晓得那边的情形什么样。</p><p> “我走了阿爹能愿意呀?”徐仲林笑,摇摇头进屋扛了木板走了。</p><p> “当家的,六弟跟芦苇不会生气了吧?”翠桃迟疑的担心道。</p><p> “别瞎说,她要急着走说明真有重要的事,他们看着也不像吵架的样,甜圆子卖的如何?”徐三子岔了话题问道。</p><p> 翠桃高兴的脸都红了,靠近徐三子小声道;“早上到现在卖了八碗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