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准备
<p> 第86章 准备<br />
陈永贵回到村里,看到路边正在打路基的村民,上去就抓住一个青壮。<br />
“金三,告诉大家伙把所有彩条布都拿去大湾港。”<br />
“干啥呀村长?”<br />
金三上次去给矢矧号盖过彩条布,陈永贵也不瞒着他:<br />
“又来活了,十万火急,告诉乡亲们五块钱一平收,给了多少马上算账。”<br />
“有多少收多少,不够再去广播室喊,晚上告诉我弄到多少,看看能不能搜到几万平的,去,快去!”<br />
金三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彩条布五块钱一平,一万块不得两万了?<br />
平时一卷彩条布也就十几块钱,这涨多少?<br />
但村长威信在那,金三也不怀疑,拔腿开始召集人群。<br />
而陈永贵也立刻跑回家,翻出电话本就开始摇电话给附近几个村的村长。<br />
“喂喂喂,我是陈永贵,你们要发财了,造船厂今天急需一批彩条布,五块钱一平米收,今晚截止过时不候!<br />
不信?老子吃多了撑得跟你放屁?送过来马上结账!”<br />
“老李是吧……还搁那睡呢,有笔快钱挣不挣?”<br />
“……没和你们开玩笑,五块一平一分不少,送过来之前告诉我有多少!”<br />
“……”<br />
打了周围四个村的电话,总共五个村小一千户人,一两万平方的彩条布应该没毛病。<br />
他赶紧又开出自己的四不像,档把捏出火星来到了大湾镇,直奔镇子上有卖彩条布的杂货店,挨个收购。<br />
然而这种彩条布属于是流水生意,几家店铺的存货加起来也就四五千平,毕竟几百米的三色布都够卖个小半年了。<br />
陈永贵从店主那里要到了城里的彩条布批发商电话,然后马上借小卖部电话打了过去。<br />
他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br />
“我要三万平彩条布,价格随你开,今天晚上必须送到大湾。”<br />
对面的批发商开始怀疑是谁在逗自己开心,听到是造船厂的生意才完全相信,思索片刻后问道:<br />
“造船厂用的是宽的那种吧?最大的尺寸是15米宽,一卷200米,价格比较贵,一卷就要一万元。”<br />
彩条防水布也是塑料编织品,还要附上一层防水膜,做起来没难度,但要宽的就麻烦了。<br />
到了10米以上宽度,对生产场地和设备的要求就很苛刻,每平米的价格会飙升几倍以上。<br />
批发商本来想叫个高价好还价,结果陈永贵毫不犹豫说道:<br />
“好,那就来10卷,十万块不讲价,地址是盖金造船厂,只有晚上送到我们才要。”<br />
批发商其实也没有十卷存货,一卷塑料都几百公斤了,谁会囤这玩意?<br />
但还有其他批发商,凑够十卷不是做不到。<br />
调货怎么也要两个小时,再从鹅城出发到大湾村,最快也是晚上八九点了。<br />
“晚上十二点之前肯定能送到。”<br />
“最晚十点!”<br />
“好!”<br />
突如其来的大生意在前,批发商也不再犹豫,立即挂断电话协调物资。<br />
陈永贵心里一算,五万平应该差不多了。<br />
而就在这时,小卖部电话主动响了起来。<br />
安玉刚刚盯着陈永贵火急火燎的去九万块,低头就认出了打来的电话号码:<br />
“是造船厂的,应该是找你。”<br />
陈永贵一拿起话筒,果然是吴龙的声音:<br />
“嫂子,陈永贵来镇子上了不?”<br />
“我听着呢!”<br />
吴龙大松口气,赶忙说道:<br />
“刚刚船厂工人跟我反应,他们没有物资和生产权限,没法只能出设备没有钢管卡扣。<br />
工地上也没多少,根本不够搭大棚用。”<br />
陈永贵眉毛一皱:<br />
“搭个框架能用多少,实在不行用木头和竹子顶一顶。”<br />
“五十米高,你哪来的通天木能用得上?而且今天海边在刮风,不把架子搭结实点就等着吹翻吧!”<br />
300米长,50米高和宽的框架,迎风面巨大,只有建筑用的脚手架钢管才能顶得住。<br />
覆盖如此大体积的钢结构框架,还要顶住海边的风,就算是偷工减料也要用去20吨左右。<br />
大湾港能找到的存货总共不到十吨,真要是硬上不是出当场出事故就是豆腐渣工程。<br />
唐文在还能安排造船厂开工,但现在只能靠他们自己想办法。<br />
“能做多少做多少,剩下的交给我。”<br />
沉声说完后,陈永贵再次拨出电话。<br />
……<br />
杨泰看了眼即将落下海平面的太阳,坐在餐桌前哼着小调。<br />
左右平安无事,大湾和谐发展,真是幸福又安稳的一天啊。<br />
“秀娟,我们也买张席梦思。”<br />
自从在大湾酒店睡过一晚后,阳台就就对鹅绒被和席梦思念念不忘,睡家里的棕榈床垫总感觉不舒服。<br />
然而对面的老伴只是翻个白眼,甚至懒得反驳。<br />
杨泰忍不住叹气,早知道就不娶东北娘们了。<br />
“铃——铃——”<br />
听到电话响起,他慢悠悠拿起电话:<br />
“谁?”<br />
“乡长,我是小胡啊,刚刚我看见日光村有人往大湾走,这事儿您知道么?”<br />
话音刚落,杨泰就感觉血压蹭蹭涌上头顶,似乎要跳出来一样。<br />
“小胡,他们又是什么屁事吵起来了?”<br />
“不知道啊,不过好像没拿家伙,但个个都几乎跑着过去……不对,应该是石屿村的,应该也有八九个!”<br />
杨泰一想到那场景差点没晕过去,回过神马上去穿鞋。<br />
“我出去一趟,不用留饭。”<br />
“你上哪去?”<br />
“去镇镇那帮孙猴子,要翻天啦!”<br />
杨泰一刻不敢耽搁,但出发前犹豫了下,还是给陈永贵打去电话——没人接。<br />
再给造船厂打,没回应,唐文的手机号码也打不通。<br />
至于吴龙的手机号他也没有,当即整个人就麻了。<br />
秀娟一听也是吓了一跳,连忙说道:<br />
“那你不赶紧报案?”<br />
“报个屁,去人能有什么用,不行,只有我亲自去看看!”<br />
杨泰只说明了表面原因,核心实际上是他不想影响到大湾村的发展。<br />
只要事情能在他这一级停住,就不是大事。<br />
(本章完)</p>
陈永贵回到村里,看到路边正在打路基的村民,上去就抓住一个青壮。<br />
“金三,告诉大家伙把所有彩条布都拿去大湾港。”<br />
“干啥呀村长?”<br />
金三上次去给矢矧号盖过彩条布,陈永贵也不瞒着他:<br />
“又来活了,十万火急,告诉乡亲们五块钱一平收,给了多少马上算账。”<br />
“有多少收多少,不够再去广播室喊,晚上告诉我弄到多少,看看能不能搜到几万平的,去,快去!”<br />
金三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彩条布五块钱一平,一万块不得两万了?<br />
平时一卷彩条布也就十几块钱,这涨多少?<br />
但村长威信在那,金三也不怀疑,拔腿开始召集人群。<br />
而陈永贵也立刻跑回家,翻出电话本就开始摇电话给附近几个村的村长。<br />
“喂喂喂,我是陈永贵,你们要发财了,造船厂今天急需一批彩条布,五块钱一平米收,今晚截止过时不候!<br />
不信?老子吃多了撑得跟你放屁?送过来马上结账!”<br />
“老李是吧……还搁那睡呢,有笔快钱挣不挣?”<br />
“……没和你们开玩笑,五块一平一分不少,送过来之前告诉我有多少!”<br />
“……”<br />
打了周围四个村的电话,总共五个村小一千户人,一两万平方的彩条布应该没毛病。<br />
他赶紧又开出自己的四不像,档把捏出火星来到了大湾镇,直奔镇子上有卖彩条布的杂货店,挨个收购。<br />
然而这种彩条布属于是流水生意,几家店铺的存货加起来也就四五千平,毕竟几百米的三色布都够卖个小半年了。<br />
陈永贵从店主那里要到了城里的彩条布批发商电话,然后马上借小卖部电话打了过去。<br />
他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br />
“我要三万平彩条布,价格随你开,今天晚上必须送到大湾。”<br />
对面的批发商开始怀疑是谁在逗自己开心,听到是造船厂的生意才完全相信,思索片刻后问道:<br />
“造船厂用的是宽的那种吧?最大的尺寸是15米宽,一卷200米,价格比较贵,一卷就要一万元。”<br />
彩条防水布也是塑料编织品,还要附上一层防水膜,做起来没难度,但要宽的就麻烦了。<br />
到了10米以上宽度,对生产场地和设备的要求就很苛刻,每平米的价格会飙升几倍以上。<br />
批发商本来想叫个高价好还价,结果陈永贵毫不犹豫说道:<br />
“好,那就来10卷,十万块不讲价,地址是盖金造船厂,只有晚上送到我们才要。”<br />
批发商其实也没有十卷存货,一卷塑料都几百公斤了,谁会囤这玩意?<br />
但还有其他批发商,凑够十卷不是做不到。<br />
调货怎么也要两个小时,再从鹅城出发到大湾村,最快也是晚上八九点了。<br />
“晚上十二点之前肯定能送到。”<br />
“最晚十点!”<br />
“好!”<br />
突如其来的大生意在前,批发商也不再犹豫,立即挂断电话协调物资。<br />
陈永贵心里一算,五万平应该差不多了。<br />
而就在这时,小卖部电话主动响了起来。<br />
安玉刚刚盯着陈永贵火急火燎的去九万块,低头就认出了打来的电话号码:<br />
“是造船厂的,应该是找你。”<br />
陈永贵一拿起话筒,果然是吴龙的声音:<br />
“嫂子,陈永贵来镇子上了不?”<br />
“我听着呢!”<br />
吴龙大松口气,赶忙说道:<br />
“刚刚船厂工人跟我反应,他们没有物资和生产权限,没法只能出设备没有钢管卡扣。<br />
工地上也没多少,根本不够搭大棚用。”<br />
陈永贵眉毛一皱:<br />
“搭个框架能用多少,实在不行用木头和竹子顶一顶。”<br />
“五十米高,你哪来的通天木能用得上?而且今天海边在刮风,不把架子搭结实点就等着吹翻吧!”<br />
300米长,50米高和宽的框架,迎风面巨大,只有建筑用的脚手架钢管才能顶得住。<br />
覆盖如此大体积的钢结构框架,还要顶住海边的风,就算是偷工减料也要用去20吨左右。<br />
大湾港能找到的存货总共不到十吨,真要是硬上不是出当场出事故就是豆腐渣工程。<br />
唐文在还能安排造船厂开工,但现在只能靠他们自己想办法。<br />
“能做多少做多少,剩下的交给我。”<br />
沉声说完后,陈永贵再次拨出电话。<br />
……<br />
杨泰看了眼即将落下海平面的太阳,坐在餐桌前哼着小调。<br />
左右平安无事,大湾和谐发展,真是幸福又安稳的一天啊。<br />
“秀娟,我们也买张席梦思。”<br />
自从在大湾酒店睡过一晚后,阳台就就对鹅绒被和席梦思念念不忘,睡家里的棕榈床垫总感觉不舒服。<br />
然而对面的老伴只是翻个白眼,甚至懒得反驳。<br />
杨泰忍不住叹气,早知道就不娶东北娘们了。<br />
“铃——铃——”<br />
听到电话响起,他慢悠悠拿起电话:<br />
“谁?”<br />
“乡长,我是小胡啊,刚刚我看见日光村有人往大湾走,这事儿您知道么?”<br />
话音刚落,杨泰就感觉血压蹭蹭涌上头顶,似乎要跳出来一样。<br />
“小胡,他们又是什么屁事吵起来了?”<br />
“不知道啊,不过好像没拿家伙,但个个都几乎跑着过去……不对,应该是石屿村的,应该也有八九个!”<br />
杨泰一想到那场景差点没晕过去,回过神马上去穿鞋。<br />
“我出去一趟,不用留饭。”<br />
“你上哪去?”<br />
“去镇镇那帮孙猴子,要翻天啦!”<br />
杨泰一刻不敢耽搁,但出发前犹豫了下,还是给陈永贵打去电话——没人接。<br />
再给造船厂打,没回应,唐文的手机号码也打不通。<br />
至于吴龙的手机号他也没有,当即整个人就麻了。<br />
秀娟一听也是吓了一跳,连忙说道:<br />
“那你不赶紧报案?”<br />
“报个屁,去人能有什么用,不行,只有我亲自去看看!”<br />
杨泰只说明了表面原因,核心实际上是他不想影响到大湾村的发展。<br />
只要事情能在他这一级停住,就不是大事。<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