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回信
<p> 第116章 回信<br />
照片上的史巨柱放荡不羁,一副飞行员打扮骚包地看着镜头,真有了几分神韵。<br />
精选的照片还特别突出了f4f尾部的着舰钩,让人一眼能看出来。<br />
不过半天,这张照片就彻底将巨人集团推向了新高峰。<br />
巨人集团邮寄照片时还特别声明,飞机是崭新订购,完全可以正常飞行,并且适应航母起降。<br />
虽然更换了涂装,但f4f独特的外形还是迅速被认出,所有人都很快知道史巨柱拥有了一架f4f。<br />
立即有军事专家报纸解读:这架螺旋桨飞机正是二战老米的舰载机,在宽大的瓦良格号上完全可以运作,起降都特别简单。<br />
照片上的f4f排气管还在冒黑烟,说明这是一架真飞机——是否崭新存疑,但大概率是能飞的。<br />
所以大家不要怀疑,史巨柱真的打算要航母!<br />
外界纷纷认为这是他在强调自己的决心,结合三千万美元的高价,瓦良格号势在必得。<br />
至于冯千钧的发言,你虽然是专家,可史巨柱更是亿万富豪、创新先驱,谁也不敢小瞧他。<br />
刚刚借冯千钧蜂拥起来的反对之声,竟然被史巨柱的一张照片小了不少,隐隐又处于劣势。<br />
不过在军事界,武库舰学说却正式踏入了研究专家们的视野。<br />
……<br />
《全频带阻塞干扰中的武库舰作战能力是否属实?》<br />
《航母克星:武库舰》<br />
《导弹战列舰将主宰未来》<br />
《基于未来形势下对海战模式的思考》<br />
《新时代技术下的产物,专为反制而生》<br />
《优势过饱和火力学说》<br />
《……》<br />
这几天的各个军事报刊、杂志上,关于武库舰的大胆猜想一下子涌出了大片文章。<br />
其中全频带阻塞干扰的作者“唐家大少”更是特别活跃,主动向各期刊投稿了大量珍贵的一手刊文,乃至大批的武库舰想象图,让杂志社如获至宝。<br />
一篇篇新颖的软文出炉,立即让枯燥的国内军事圈掀起巨大波澜。<br />
当外界的专家、杂志讨论的热火朝天时,海军战略研究室也没有闲着。<br />
老张将收集到的重重一堆报纸刊物放在桌子上,斜靠在椅子上就开始阅读。<br />
作为真正的战略战术专家,老张一直在国际关系、战术装备上有着深入研究,尤其是最重视的海军。<br />
今年过后,海军已经摆明了要大发展,但是怎么发展、增强哪一方面却成为了问题。<br />
十年以后的布局不能不不考虑,然而眼下的困难更是急需解决。<br />
有限的资金无法做到面面兼顾,如何取舍、如何尽量都满足就成了要命的问题。<br />
为了满足眼下的需求,海军已经开始洽谈采购现代级的事宜,预计几周后就要出国考察并谈判,老张也在考察团之中。<br />
史巨柱大张旗鼓要买瓦良格号,毫无疑问已经引起了战略研究室的高度关注。<br />
现代级是“当下”,瓦良格就是“未来”,实际上购买这艘航母就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一旦建成就意味着10年后国内就能拥有一条重型航母,实属不小的诱惑。<br />
国产航母不是没有计划,单从708工程到现在近三十年,哪怕是再自信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国内基础还差的很远,贸然上马恐怕会很困难。<br />
而且国内已经几乎习惯了仿制的路子,如果有一条瓦良格抄作业,毫无疑问能大大降低难度。<br />
研究室也在判断史巨柱是否真心实意买航母,本来还打算与对方接触并伸出援手,帮助购得这条航母。<br />
只要瓦良格号靠岸,是当公司总部还是当海军总部还不容易决定?<br />
可就在这个关头,冯千钧突然冒出来鼓吹武库舰,让老张得到了一个额外任务:<br />
判断武库舰是否真的可行,与购买航母相比利弊孰大孰小。<br />
而当老张阅读完关于前面几张,不禁撇撇嘴:<br />
这哪里是什么新概念,分明就是新时代的导弹战列舰嘛!<br />
压制性的火力打击、依靠大吨位安装大功率电子设备,妥妥的超级战舰思路,换个皮就敢出来唬人。<br />
所谓“一到两万吨的大型导弹巡洋舰”,如果考虑到火炮时代的装甲,岂不就够到战列舰级别了?<br />
以前早就有类似的想法,只是没有武库舰的说法而已。<br />
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嘛!<br />
不过既然买都买了,老张还是继续看了下去。<br />
大多所谓“专家”的文章都是废话,没什么价值,扫了一眼就丢到一边。<br />
倒是“唐家大少”写到了一些实在的东西,而且……<br />
他还关于提出了一些较为实际的建议:<br />
-<br />
在现有导弹上加助推器,以增大威力和射程;-<br />
依靠大型舰体的空间布置发电机,用功率弥补电子系统劣势,发展“洪水”电子强压制系统;<br />
-<br />
可借鉴出现过的真实战舰,降低设计研发费用,例如三到四万吨的战列舰,以其为参考制造舰体;-<br />
尝试利用民营企业生产零部件,降低采购价。<br />
一眼看下来让老张不住点头,这些想法都具备不小可行性。<br />
大型舰体一个特别优势就是能把垂发空间做的很大,给现有导弹加助推至少就能将射程翻倍毫无问题。<br />
体积重量换功率,大力出奇迹这一点他也颇为认可,毕竟老大哥就试过,至少有效。<br />
而在这些设想之后,唐文附上的最后一条着重吸引了他的目光:<br />
-<br />
发展两万吨以上的武库舰,搭载15*1米以上垂发单元,能够容纳中近程弹道导弹,通过天基系统发展对舰打击能力。<br />
弹道导弹反舰?<br />
这并不算新概念,但与舰载结合到一起就很诱人了。<br />
其射程和威力自然不用多说,对传统导弹绝对是碾压性优势,而且几乎不可拦截。<br />
不过打地面目标还好,海上目标嘛……除非有飞机或者gps引导,否则惯性导航系统可做不到如此精度。<br />
哪怕是核打击,也要在很近范围内才能对战舰造成有效伤害。<br />
很难,但非常有前景。<br />
即使不通过武库舰发射,路基发射也有着巨大威慑力。<br />
等他把“唐家大少”的文章阅读完,心里对这个科幻作家的评价还算不错。<br />
抛开小说本身不谈,“唐家大少”对未来海战有着很多大胆却又有依据的见解,表现出了强烈的前瞻性。<br />
真要说什么问题嘛……就是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在刻意推销武库舰,就好像是个精明的卖家一样。<br />
而且很多武库舰的设想图都根据二战舰艇改造,有些奇奇怪怪。<br />
老张也只权当是对方的个人爱好,思索片刻后决定写一封信。<br />
他对武库舰也有着很多疑问,不如干脆问问这个提出者。<br />
是第三更<br />
(本章完)</p>
照片上的史巨柱放荡不羁,一副飞行员打扮骚包地看着镜头,真有了几分神韵。<br />
精选的照片还特别突出了f4f尾部的着舰钩,让人一眼能看出来。<br />
不过半天,这张照片就彻底将巨人集团推向了新高峰。<br />
巨人集团邮寄照片时还特别声明,飞机是崭新订购,完全可以正常飞行,并且适应航母起降。<br />
虽然更换了涂装,但f4f独特的外形还是迅速被认出,所有人都很快知道史巨柱拥有了一架f4f。<br />
立即有军事专家报纸解读:这架螺旋桨飞机正是二战老米的舰载机,在宽大的瓦良格号上完全可以运作,起降都特别简单。<br />
照片上的f4f排气管还在冒黑烟,说明这是一架真飞机——是否崭新存疑,但大概率是能飞的。<br />
所以大家不要怀疑,史巨柱真的打算要航母!<br />
外界纷纷认为这是他在强调自己的决心,结合三千万美元的高价,瓦良格号势在必得。<br />
至于冯千钧的发言,你虽然是专家,可史巨柱更是亿万富豪、创新先驱,谁也不敢小瞧他。<br />
刚刚借冯千钧蜂拥起来的反对之声,竟然被史巨柱的一张照片小了不少,隐隐又处于劣势。<br />
不过在军事界,武库舰学说却正式踏入了研究专家们的视野。<br />
……<br />
《全频带阻塞干扰中的武库舰作战能力是否属实?》<br />
《航母克星:武库舰》<br />
《导弹战列舰将主宰未来》<br />
《基于未来形势下对海战模式的思考》<br />
《新时代技术下的产物,专为反制而生》<br />
《优势过饱和火力学说》<br />
《……》<br />
这几天的各个军事报刊、杂志上,关于武库舰的大胆猜想一下子涌出了大片文章。<br />
其中全频带阻塞干扰的作者“唐家大少”更是特别活跃,主动向各期刊投稿了大量珍贵的一手刊文,乃至大批的武库舰想象图,让杂志社如获至宝。<br />
一篇篇新颖的软文出炉,立即让枯燥的国内军事圈掀起巨大波澜。<br />
当外界的专家、杂志讨论的热火朝天时,海军战略研究室也没有闲着。<br />
老张将收集到的重重一堆报纸刊物放在桌子上,斜靠在椅子上就开始阅读。<br />
作为真正的战略战术专家,老张一直在国际关系、战术装备上有着深入研究,尤其是最重视的海军。<br />
今年过后,海军已经摆明了要大发展,但是怎么发展、增强哪一方面却成为了问题。<br />
十年以后的布局不能不不考虑,然而眼下的困难更是急需解决。<br />
有限的资金无法做到面面兼顾,如何取舍、如何尽量都满足就成了要命的问题。<br />
为了满足眼下的需求,海军已经开始洽谈采购现代级的事宜,预计几周后就要出国考察并谈判,老张也在考察团之中。<br />
史巨柱大张旗鼓要买瓦良格号,毫无疑问已经引起了战略研究室的高度关注。<br />
现代级是“当下”,瓦良格就是“未来”,实际上购买这艘航母就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一旦建成就意味着10年后国内就能拥有一条重型航母,实属不小的诱惑。<br />
国产航母不是没有计划,单从708工程到现在近三十年,哪怕是再自信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国内基础还差的很远,贸然上马恐怕会很困难。<br />
而且国内已经几乎习惯了仿制的路子,如果有一条瓦良格抄作业,毫无疑问能大大降低难度。<br />
研究室也在判断史巨柱是否真心实意买航母,本来还打算与对方接触并伸出援手,帮助购得这条航母。<br />
只要瓦良格号靠岸,是当公司总部还是当海军总部还不容易决定?<br />
可就在这个关头,冯千钧突然冒出来鼓吹武库舰,让老张得到了一个额外任务:<br />
判断武库舰是否真的可行,与购买航母相比利弊孰大孰小。<br />
而当老张阅读完关于前面几张,不禁撇撇嘴:<br />
这哪里是什么新概念,分明就是新时代的导弹战列舰嘛!<br />
压制性的火力打击、依靠大吨位安装大功率电子设备,妥妥的超级战舰思路,换个皮就敢出来唬人。<br />
所谓“一到两万吨的大型导弹巡洋舰”,如果考虑到火炮时代的装甲,岂不就够到战列舰级别了?<br />
以前早就有类似的想法,只是没有武库舰的说法而已。<br />
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嘛!<br />
不过既然买都买了,老张还是继续看了下去。<br />
大多所谓“专家”的文章都是废话,没什么价值,扫了一眼就丢到一边。<br />
倒是“唐家大少”写到了一些实在的东西,而且……<br />
他还关于提出了一些较为实际的建议:<br />
-<br />
在现有导弹上加助推器,以增大威力和射程;-<br />
依靠大型舰体的空间布置发电机,用功率弥补电子系统劣势,发展“洪水”电子强压制系统;<br />
-<br />
可借鉴出现过的真实战舰,降低设计研发费用,例如三到四万吨的战列舰,以其为参考制造舰体;-<br />
尝试利用民营企业生产零部件,降低采购价。<br />
一眼看下来让老张不住点头,这些想法都具备不小可行性。<br />
大型舰体一个特别优势就是能把垂发空间做的很大,给现有导弹加助推至少就能将射程翻倍毫无问题。<br />
体积重量换功率,大力出奇迹这一点他也颇为认可,毕竟老大哥就试过,至少有效。<br />
而在这些设想之后,唐文附上的最后一条着重吸引了他的目光:<br />
-<br />
发展两万吨以上的武库舰,搭载15*1米以上垂发单元,能够容纳中近程弹道导弹,通过天基系统发展对舰打击能力。<br />
弹道导弹反舰?<br />
这并不算新概念,但与舰载结合到一起就很诱人了。<br />
其射程和威力自然不用多说,对传统导弹绝对是碾压性优势,而且几乎不可拦截。<br />
不过打地面目标还好,海上目标嘛……除非有飞机或者gps引导,否则惯性导航系统可做不到如此精度。<br />
哪怕是核打击,也要在很近范围内才能对战舰造成有效伤害。<br />
很难,但非常有前景。<br />
即使不通过武库舰发射,路基发射也有着巨大威慑力。<br />
等他把“唐家大少”的文章阅读完,心里对这个科幻作家的评价还算不错。<br />
抛开小说本身不谈,“唐家大少”对未来海战有着很多大胆却又有依据的见解,表现出了强烈的前瞻性。<br />
真要说什么问题嘛……就是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在刻意推销武库舰,就好像是个精明的卖家一样。<br />
而且很多武库舰的设想图都根据二战舰艇改造,有些奇奇怪怪。<br />
老张也只权当是对方的个人爱好,思索片刻后决定写一封信。<br />
他对武库舰也有着很多疑问,不如干脆问问这个提出者。<br />
是第三更<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