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伽玛射线暴!脉冲星!未来之机遇!
<p> 第500章 伽玛射线暴!脉冲星!未来之机遇!恒星还有第三种命运!<br />
恒星的第二种命运,深深震撼了在场所有天文学家。<br />
超新星爆发和中子星,这两大天文学概念,堪称惊才绝艳、天马行空。<br />
李奇维让众人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智慧冠绝天下!<br />
“布鲁斯教授看望远镜的次数,恐怕还没有我儿子看的多。”<br />
“但是他在天文学领域的成就,却超越了在场99%的专业天文学家。”<br />
“真是太难以想象了!”<br />
“兄弟,自信点,是100%。”<br />
理论物理学家对于天文学家的降维打击,在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br />
而最后那些被整理出的史料,更是让众人对于布鲁斯教授肃然起敬。<br />
他们从对方身上看到了严谨且浪漫的科学内核,深受感动。<br />
就好像布鲁斯教授在和千年前的古人对话一样。<br />
众人心中忽然升起相似的想法。<br />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果然都是好东西啊。”<br />
“看来回去后要好好研究古籍了,尤其是华夏古籍,因为他们的历史最长。”<br />
真实历史上,地球上肉眼可见的超新星爆发,一共被记录了10次。<br />
根据恒星演化模型推算,平均下来,银河系大概每隔50年,就会发生一次超新星爆发。<br />
河外星系则因为离的太远,导致观测数据不多。<br />
人类之所以有机会记录这么多次,都得感谢人家大佬的不杀之恩。<br />
超新星爆发的能量虽然狂暴,但只要爆发中心距离地球超过上千光年,一般不会造成特别大的伤害。<br />
因为此时到达地球的各种电磁辐射和粒子流,被各种宇宙天体和尘埃阻挡,威力大大减弱。<br />
残余的粒子流刚进入大气层就被吸收了。<br />
而剩下的电磁辐射最多影响下地球的磁场,导致各种电子元器件出现异常。<br />
对于生命并无直接威胁。<br />
幸运的是,地球周围的恒星,从目前看,还没有哪个能超过质量极限,有概率发生超新星爆发。<br />
所以,地球是安全的。(总感觉像人为圈出来的实验场地)<br />
但是有一种天文现象,哪怕相隔十万光年,也会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br />
那就是伽玛射线暴!<br />
超新星爆发的威能虽然横贯星系,但它是点状爆发,朝四面八方扩散。<br />
而伽玛射线暴则是某个特定方向上的超级能量束,就好像超级放大版的激光。<br />
如果单纯比较单位方向上的能量强度,那么伽玛射线暴将远远超过超新星爆发。<br />
因为伽玛射线暴的能量总和并不比超新星爆发低,有的还会高不少。<br />
而且,这些能量又集中在一个方向上,短时间内全部释放,威力可想而知。<br />
它发射的方向上,沿途所经过的区域,都将遭受毁灭性的能量打击。<br />
一旦它扫过地球,那么地球上的生物当场就得全部灭绝。<br />
因为γ射线不仅破坏了行星的大气层,还会破坏生物的dna,使其崩溃。<br />
如果真的存在高等文明,那么他们的大炮应该就是伽玛射线暴。<br />
几炮下去,整个银河系恐怕很难都再有生命了。<br />
这就是伽玛射线暴的恐怖。<br />
真实历史上,直到1967年,天文学家才通过卫星首次观察到这种恐怖的电磁现象。<br />
当然这次的伽玛射线暴不是正对地球,否则人类就无了。<br />
这就是宇宙的恐怖之处。<br />
遥远距离处的某个现象,就会让整个人类遭受灭顶之灾。<br />
而现在,在场的诸多天文学家们,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对于危险毫不在意。<br />
因为那些属于人类不可控因素,可以研究,但不必焦虑。<br />
万一哪天真的有伽玛射线暴射向地球。<br />
那些皇帝总统国王首相首富们,肯定比在座的所有人更紧张。<br />
李奇维看着众人的表情,心中感慨。<br />
他很能理解在场所有人的心情,那是发现又一全新领域的狂喜。<br />
对于科学家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了。<br />
未知代表着更多的真理!<br />
真实历史上,超新星爆发和中子星等概念,要在十多年后才会被提出。<br />
一经提出,就引发了无数天文学家的兴趣,掀起研究热潮。<br />
因为超新星爆发有非常多的科学意义。<br />
比如,通过它可以研究生命的形成和演化。<br />
在恒星核心区爆发的那一瞬间,铁元素发生聚变,生成了更多更重的元素。<br />
随后,这些元素被爆炸带到了星系的各个角落。<br />
而这些元素,都是组成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生命演化有重要作用。<br />
换句话说,组成人类的各种元素,有很多都是来自于超新星爆发的物质扩散。<br />
“人类来自于星空”这句话绝非虚言。<br />
你身上的某个原子,或许就来自银河系中心,乃至其它的星系。<br />
此外,如果恒星的质量超过了30倍太阳质量。<br />
那么超新星爆发后,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天体:脉冲星!<br />
所谓脉冲星,其实就是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因其能不断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br />
1967年,天文学家在狐狸星座发现有颗星星会持续发出周期性的电波。<br />
当时的众多天文学家都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天体。<br />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在向地球人类发送电报。<br />
因为脉冲意味着规律,而规律意味着有智慧因素参与。<br />
但是仅仅一年之后,天文学家就通过实验数据和模型计算,证明脉冲星其实是高速旋转的中子星。<br />
当时距离中子星的概念提出,已经有三十多年了。<br />
但是天文学家们一直没有发现这种理论上存在的天体。<br />
直到脉冲星出现,中子星才终于被确认存在。<br />
所以,脉冲星也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br />
中子星之所以会高速旋转,甚至达到一秒几百圈几千圈的恐怖速度。<br />
(试想下,如果地球一秒转动100圈,那对于人类是什么酸爽的滋味。)<br />
就是因为超新星爆发产生的恐怖能量,推动了中子星的运动。<br />
就好像抽陀螺一样,只不过现在换成了抽中子星。<br />
所以,通过研究脉冲星的性质,也能反过来对超新星爆发有更深入的理解。<br />
当然,伽玛射线暴和脉冲星,李奇维不可能现在就提出来的。<br />
不然的话,那就不是预言,而是神启了。<br />
科学领域的预言,是要以实验数据或者理论做基础的。<br />
哪怕是黑洞这样的犹如天方夜谭般的天体,李奇维都可以预言。<br />
因为它是有着场方程这个数学基础的。<br />
再离谱都无所谓,因为理论上是存在的。<br />
但是伽玛射线暴,哪怕在后世,形成原理都还没搞清楚呢。<br />
其中一个主流观点是:由黑洞或者中子星合并而产生的。<br />
所以,等今天的会议过后,随着中子星和黑洞理论的不断发展。<br />
伽玛射线暴和脉冲星等概念,或许可以提前从理论上提出来。<br />
李奇维忽然轻轻一笑,内心思忖道:<br />
“嗯,这两个成果,或许可以交给小余。”<br />
作为李奇维在天文领域的接班人,余青松可不能丢了华夏的牌面。<br />
不过,虽然不能提以上两个概念,但是接下来的内容,他可要狠狠地装逼了。<br />
此刻,在李奇维梳理天文史时,众人也终于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了。<br />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色。<br />
今天的会议,带来太多太多的新东西了。<br />
这些理论和概念,将会深刻影响天文学往后数十年的发展。<br />
为天文学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未来。<br />
所以,众多天文学家对于布鲁斯教授,简直感激到了极点。<br />
什么是领袖?<br />
这才是领袖!<br />
你不能自己一个人吃肉喝汤,别人只能干看着啊。<br />
李奇维的理论还略显粗糙,其中有不少需要细化和改进的地方。<br />
白矮星、中子星、超新星爆发等等,这些现象还需要等待观测和证实。<br />
这些都是其他天文学家的机会。<br />
一场会议下来,又能养活无数人了。<br />
谁能不高兴呢。<br />
不过很快,会场内的气氛突然变得诡异和安静下来。<br />
所有人都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br />
目前为止,布鲁斯教授已经给出了恒星演化的两种结局。<br />
低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最终会变成白矮星。<br />
高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最终会变成中子星。<br />
今天的会议持续到现在,虽然众人已经非常满足了。<br />
然而,大家的心中都还有最大的一个期待。<br />
那就是除开哈勃,布鲁斯教授还要再证明一个广相预言。<br />
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也是万众瞩目的存在。<br />
但是,无论是白矮星还是中子星,都跟广相的预言没关系。<br />
这是布鲁斯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理论。<br />
所以,“布鲁斯教授想证明的预言到底是什么呢?”<br />
虽然大部分人还是满脸疑惑,但是极少数人却非常激动。<br />
他们顺着布鲁斯教授的思路,好像知道什么了。<br />
爱丁顿、哈勃、余青松等天才,海耳、戴森等大佬,他们的脸上皆露出震惊的神色。<br />
质量是恒星演化的最关键因素。<br />
那么如果恒星的质量继续增大呢?<br />
“既然白矮星存在1.44倍太阳质量的极限,那么中子星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极限?”<br />
“中子星如果再被压缩,那会形成什么天体?”<br />
“可是中子已经是基本粒子了,它不可能继续被压缩。”<br />
这一刻,爱丁顿等人既兴奋又懊恼。<br />
兴奋的是,他们觉得自己找对了思路,恒星演化在中子星的基础上应该还能继续。<br />
“恒星还有第三种命运!”<br />
懊恼的是,他们却没有理论解释的方案。<br />
因为物理学已经到头了。<br />
中子就是最后的结构。<br />
难道要把中子压碎吗?<br />
中子粉末?<br />
那不还是中子嘛。<br />
所以,众人想象不到,如果继续压缩会怎么样。<br />
只有哈勃,忽然灵光一闪。<br />
他想到了此前与史瓦西信件交流的内容。<br />
史瓦西最近正在研究黑洞。<br />
他想用望远镜找到这种奇妙的天体。<br />
他坚信黑洞一定存在!<br />
因为黑洞是他第一个给出的场方程解。<br />
此刻,哈勃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猜到了一种可能。<br />
“我的老天啊!”<br />
“恒星的第三种演化结局该不会是黑洞吧?”<br />
“黑洞也是天体的一种。”<br />
“而且按照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它的引力非常非常大,大到连光都逃脱不了。”<br />
“而引力大意味着质量大,质量大意味着密度大。”<br />
“中子星的密度已经是恐怖的每立方厘米数亿吨。”<br />
“那如果它的密度继续增大呢?”<br />
轰!<br />
仿佛有亿万雷霆在哈勃的脑海中炸响!<br />
他浑身一个激灵,颤抖的都说不出话了。<br />
“这这.”<br />
旁边的爱丁顿发现了哈勃的异样。<br />
“你怎么了,哈勃?”<br />
哈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骇然道:<br />
“我好像猜到布鲁斯教授想证明哪个预言了。”<br />
爱丁顿闻言,猛然一惊!<br />
难道哈勃有思路了?<br />
他连忙忍不住问道:<br />
“是哪个?”<br />
哈勃靠近爱丁顿,低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br />
随即,就是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br />
很快,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布鲁斯教授。<br />
大家知道,演讲还没有结束。<br />
布鲁斯教授还没有实现他的开场诺言。<br />
李奇维深邃的目光扫过会场,他轻轻一笑,继续说道:<br />
“相信大家肯定还有疑问。”<br />
“讲到现在,我还是没有说明到底要证明广相的哪个预言。”<br />
“恒星的演化结局,不管是白矮星还是中子星,都只是天体的一种而已。”<br />
忽然,李奇维话音一转,语气振奋。<br />
“但是,恒星演化还有第三种命运。”<br />
“而第三种命运,就是广相的某个预言!”<br />
轰!<br />
石破天惊!<br />
众人皆是满脸骇然!<br />
“上帝啊!恒星演化竟然还没有结束?竟然还有第三种命运?”<br />
“这怎么可能?中子星难道还能继续被压缩吗?”<br />
“有没有可能是中子星爆炸了?在超新星爆发的基础上,再炸一回?”<br />
众人纷纷猜测起来。<br />
只有哈勃和爱丁顿,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br />
哈勃激动的差点手舞足蹈。<br />
“没错,就是这样!”<br />
“我的猜测大概率是对的!”<br />
“老天啊!这也太不可思议了!”<br />
此刻,他就像因为发现最心爱的玩具而开心的孩子。<br />
猜对了布鲁斯教授的想法,哈勃比自己证明宇宙膨胀还要激动。<br />
(本章完)</p>
恒星的第二种命运,深深震撼了在场所有天文学家。<br />
超新星爆发和中子星,这两大天文学概念,堪称惊才绝艳、天马行空。<br />
李奇维让众人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智慧冠绝天下!<br />
“布鲁斯教授看望远镜的次数,恐怕还没有我儿子看的多。”<br />
“但是他在天文学领域的成就,却超越了在场99%的专业天文学家。”<br />
“真是太难以想象了!”<br />
“兄弟,自信点,是100%。”<br />
理论物理学家对于天文学家的降维打击,在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br />
而最后那些被整理出的史料,更是让众人对于布鲁斯教授肃然起敬。<br />
他们从对方身上看到了严谨且浪漫的科学内核,深受感动。<br />
就好像布鲁斯教授在和千年前的古人对话一样。<br />
众人心中忽然升起相似的想法。<br />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果然都是好东西啊。”<br />
“看来回去后要好好研究古籍了,尤其是华夏古籍,因为他们的历史最长。”<br />
真实历史上,地球上肉眼可见的超新星爆发,一共被记录了10次。<br />
根据恒星演化模型推算,平均下来,银河系大概每隔50年,就会发生一次超新星爆发。<br />
河外星系则因为离的太远,导致观测数据不多。<br />
人类之所以有机会记录这么多次,都得感谢人家大佬的不杀之恩。<br />
超新星爆发的能量虽然狂暴,但只要爆发中心距离地球超过上千光年,一般不会造成特别大的伤害。<br />
因为此时到达地球的各种电磁辐射和粒子流,被各种宇宙天体和尘埃阻挡,威力大大减弱。<br />
残余的粒子流刚进入大气层就被吸收了。<br />
而剩下的电磁辐射最多影响下地球的磁场,导致各种电子元器件出现异常。<br />
对于生命并无直接威胁。<br />
幸运的是,地球周围的恒星,从目前看,还没有哪个能超过质量极限,有概率发生超新星爆发。<br />
所以,地球是安全的。(总感觉像人为圈出来的实验场地)<br />
但是有一种天文现象,哪怕相隔十万光年,也会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br />
那就是伽玛射线暴!<br />
超新星爆发的威能虽然横贯星系,但它是点状爆发,朝四面八方扩散。<br />
而伽玛射线暴则是某个特定方向上的超级能量束,就好像超级放大版的激光。<br />
如果单纯比较单位方向上的能量强度,那么伽玛射线暴将远远超过超新星爆发。<br />
因为伽玛射线暴的能量总和并不比超新星爆发低,有的还会高不少。<br />
而且,这些能量又集中在一个方向上,短时间内全部释放,威力可想而知。<br />
它发射的方向上,沿途所经过的区域,都将遭受毁灭性的能量打击。<br />
一旦它扫过地球,那么地球上的生物当场就得全部灭绝。<br />
因为γ射线不仅破坏了行星的大气层,还会破坏生物的dna,使其崩溃。<br />
如果真的存在高等文明,那么他们的大炮应该就是伽玛射线暴。<br />
几炮下去,整个银河系恐怕很难都再有生命了。<br />
这就是伽玛射线暴的恐怖。<br />
真实历史上,直到1967年,天文学家才通过卫星首次观察到这种恐怖的电磁现象。<br />
当然这次的伽玛射线暴不是正对地球,否则人类就无了。<br />
这就是宇宙的恐怖之处。<br />
遥远距离处的某个现象,就会让整个人类遭受灭顶之灾。<br />
而现在,在场的诸多天文学家们,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对于危险毫不在意。<br />
因为那些属于人类不可控因素,可以研究,但不必焦虑。<br />
万一哪天真的有伽玛射线暴射向地球。<br />
那些皇帝总统国王首相首富们,肯定比在座的所有人更紧张。<br />
李奇维看着众人的表情,心中感慨。<br />
他很能理解在场所有人的心情,那是发现又一全新领域的狂喜。<br />
对于科学家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了。<br />
未知代表着更多的真理!<br />
真实历史上,超新星爆发和中子星等概念,要在十多年后才会被提出。<br />
一经提出,就引发了无数天文学家的兴趣,掀起研究热潮。<br />
因为超新星爆发有非常多的科学意义。<br />
比如,通过它可以研究生命的形成和演化。<br />
在恒星核心区爆发的那一瞬间,铁元素发生聚变,生成了更多更重的元素。<br />
随后,这些元素被爆炸带到了星系的各个角落。<br />
而这些元素,都是组成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生命演化有重要作用。<br />
换句话说,组成人类的各种元素,有很多都是来自于超新星爆发的物质扩散。<br />
“人类来自于星空”这句话绝非虚言。<br />
你身上的某个原子,或许就来自银河系中心,乃至其它的星系。<br />
此外,如果恒星的质量超过了30倍太阳质量。<br />
那么超新星爆发后,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天体:脉冲星!<br />
所谓脉冲星,其实就是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因其能不断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br />
1967年,天文学家在狐狸星座发现有颗星星会持续发出周期性的电波。<br />
当时的众多天文学家都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天体。<br />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在向地球人类发送电报。<br />
因为脉冲意味着规律,而规律意味着有智慧因素参与。<br />
但是仅仅一年之后,天文学家就通过实验数据和模型计算,证明脉冲星其实是高速旋转的中子星。<br />
当时距离中子星的概念提出,已经有三十多年了。<br />
但是天文学家们一直没有发现这种理论上存在的天体。<br />
直到脉冲星出现,中子星才终于被确认存在。<br />
所以,脉冲星也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br />
中子星之所以会高速旋转,甚至达到一秒几百圈几千圈的恐怖速度。<br />
(试想下,如果地球一秒转动100圈,那对于人类是什么酸爽的滋味。)<br />
就是因为超新星爆发产生的恐怖能量,推动了中子星的运动。<br />
就好像抽陀螺一样,只不过现在换成了抽中子星。<br />
所以,通过研究脉冲星的性质,也能反过来对超新星爆发有更深入的理解。<br />
当然,伽玛射线暴和脉冲星,李奇维不可能现在就提出来的。<br />
不然的话,那就不是预言,而是神启了。<br />
科学领域的预言,是要以实验数据或者理论做基础的。<br />
哪怕是黑洞这样的犹如天方夜谭般的天体,李奇维都可以预言。<br />
因为它是有着场方程这个数学基础的。<br />
再离谱都无所谓,因为理论上是存在的。<br />
但是伽玛射线暴,哪怕在后世,形成原理都还没搞清楚呢。<br />
其中一个主流观点是:由黑洞或者中子星合并而产生的。<br />
所以,等今天的会议过后,随着中子星和黑洞理论的不断发展。<br />
伽玛射线暴和脉冲星等概念,或许可以提前从理论上提出来。<br />
李奇维忽然轻轻一笑,内心思忖道:<br />
“嗯,这两个成果,或许可以交给小余。”<br />
作为李奇维在天文领域的接班人,余青松可不能丢了华夏的牌面。<br />
不过,虽然不能提以上两个概念,但是接下来的内容,他可要狠狠地装逼了。<br />
此刻,在李奇维梳理天文史时,众人也终于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了。<br />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色。<br />
今天的会议,带来太多太多的新东西了。<br />
这些理论和概念,将会深刻影响天文学往后数十年的发展。<br />
为天文学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未来。<br />
所以,众多天文学家对于布鲁斯教授,简直感激到了极点。<br />
什么是领袖?<br />
这才是领袖!<br />
你不能自己一个人吃肉喝汤,别人只能干看着啊。<br />
李奇维的理论还略显粗糙,其中有不少需要细化和改进的地方。<br />
白矮星、中子星、超新星爆发等等,这些现象还需要等待观测和证实。<br />
这些都是其他天文学家的机会。<br />
一场会议下来,又能养活无数人了。<br />
谁能不高兴呢。<br />
不过很快,会场内的气氛突然变得诡异和安静下来。<br />
所有人都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br />
目前为止,布鲁斯教授已经给出了恒星演化的两种结局。<br />
低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最终会变成白矮星。<br />
高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最终会变成中子星。<br />
今天的会议持续到现在,虽然众人已经非常满足了。<br />
然而,大家的心中都还有最大的一个期待。<br />
那就是除开哈勃,布鲁斯教授还要再证明一个广相预言。<br />
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也是万众瞩目的存在。<br />
但是,无论是白矮星还是中子星,都跟广相的预言没关系。<br />
这是布鲁斯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理论。<br />
所以,“布鲁斯教授想证明的预言到底是什么呢?”<br />
虽然大部分人还是满脸疑惑,但是极少数人却非常激动。<br />
他们顺着布鲁斯教授的思路,好像知道什么了。<br />
爱丁顿、哈勃、余青松等天才,海耳、戴森等大佬,他们的脸上皆露出震惊的神色。<br />
质量是恒星演化的最关键因素。<br />
那么如果恒星的质量继续增大呢?<br />
“既然白矮星存在1.44倍太阳质量的极限,那么中子星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极限?”<br />
“中子星如果再被压缩,那会形成什么天体?”<br />
“可是中子已经是基本粒子了,它不可能继续被压缩。”<br />
这一刻,爱丁顿等人既兴奋又懊恼。<br />
兴奋的是,他们觉得自己找对了思路,恒星演化在中子星的基础上应该还能继续。<br />
“恒星还有第三种命运!”<br />
懊恼的是,他们却没有理论解释的方案。<br />
因为物理学已经到头了。<br />
中子就是最后的结构。<br />
难道要把中子压碎吗?<br />
中子粉末?<br />
那不还是中子嘛。<br />
所以,众人想象不到,如果继续压缩会怎么样。<br />
只有哈勃,忽然灵光一闪。<br />
他想到了此前与史瓦西信件交流的内容。<br />
史瓦西最近正在研究黑洞。<br />
他想用望远镜找到这种奇妙的天体。<br />
他坚信黑洞一定存在!<br />
因为黑洞是他第一个给出的场方程解。<br />
此刻,哈勃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猜到了一种可能。<br />
“我的老天啊!”<br />
“恒星的第三种演化结局该不会是黑洞吧?”<br />
“黑洞也是天体的一种。”<br />
“而且按照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它的引力非常非常大,大到连光都逃脱不了。”<br />
“而引力大意味着质量大,质量大意味着密度大。”<br />
“中子星的密度已经是恐怖的每立方厘米数亿吨。”<br />
“那如果它的密度继续增大呢?”<br />
轰!<br />
仿佛有亿万雷霆在哈勃的脑海中炸响!<br />
他浑身一个激灵,颤抖的都说不出话了。<br />
“这这.”<br />
旁边的爱丁顿发现了哈勃的异样。<br />
“你怎么了,哈勃?”<br />
哈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骇然道:<br />
“我好像猜到布鲁斯教授想证明哪个预言了。”<br />
爱丁顿闻言,猛然一惊!<br />
难道哈勃有思路了?<br />
他连忙忍不住问道:<br />
“是哪个?”<br />
哈勃靠近爱丁顿,低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br />
随即,就是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br />
很快,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布鲁斯教授。<br />
大家知道,演讲还没有结束。<br />
布鲁斯教授还没有实现他的开场诺言。<br />
李奇维深邃的目光扫过会场,他轻轻一笑,继续说道:<br />
“相信大家肯定还有疑问。”<br />
“讲到现在,我还是没有说明到底要证明广相的哪个预言。”<br />
“恒星的演化结局,不管是白矮星还是中子星,都只是天体的一种而已。”<br />
忽然,李奇维话音一转,语气振奋。<br />
“但是,恒星演化还有第三种命运。”<br />
“而第三种命运,就是广相的某个预言!”<br />
轰!<br />
石破天惊!<br />
众人皆是满脸骇然!<br />
“上帝啊!恒星演化竟然还没有结束?竟然还有第三种命运?”<br />
“这怎么可能?中子星难道还能继续被压缩吗?”<br />
“有没有可能是中子星爆炸了?在超新星爆发的基础上,再炸一回?”<br />
众人纷纷猜测起来。<br />
只有哈勃和爱丁顿,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br />
哈勃激动的差点手舞足蹈。<br />
“没错,就是这样!”<br />
“我的猜测大概率是对的!”<br />
“老天啊!这也太不可思议了!”<br />
此刻,他就像因为发现最心爱的玩具而开心的孩子。<br />
猜对了布鲁斯教授的想法,哈勃比自己证明宇宙膨胀还要激动。<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