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悠悠二十载!相对论终获诺奖!李奇
<p> 第513章 悠悠二十载!相对论终获诺奖!李奇维五冠加身!举世震动!<br />
1922年10月13日。<br />
瑞典皇家科学院。<br />
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内,物理诺奖委员会的五位成员正襟危坐。<br />
其中四人面色凝重,眉头微皱,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非常纠结的事情。<br />
他们的面前摆放着十多份诺奖候选人的资料。<br />
其中李奇维和爱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br />
今天是“五人小组”的最后一次秘密会议,目的是确定最终候选人名单。<br />
名单一经确定,将在明天被直接提交至皇家科学院,进行最后的全体皇家院士投票。<br />
若投票通过,则该最终候选人将获得本年度的物理诺奖。<br />
而这就是众人头疼的原因。<br />
“到底该不该给相对论颁发物理诺奖呢?”<br />
广义相对论发表至今已经10年了,而狭义相对论更是距今20年了。<br />
作为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相对论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r />
但是这个理论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br />
哪怕到了今天,都没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表示:我很懂相对论。<br />
由此可见一斑。<br />
但是,布鲁斯教授的名字,如今在物理学界就是伟大的传奇。<br />
众人早已将他和牛顿并列,对方是当之无愧的科学领袖。<br />
物理诺奖委员会每年邀请的几百位提名者中,几乎超过一半的人,都会提名相对论获得诺奖。<br />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委员会在最后的评估会议中,都没有选择相对论。<br />
慎重再慎重!<br />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br />
“反正布鲁斯教授也不差这一个诺奖。”<br />
本来今年几位委员也准备按照往年惯例,排除相对论后,再择优选取。<br />
但是,今年2月份举办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全体大会,打乱了众人的计划。<br />
五人没有想到,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宇宙膨胀竟然被证明了!<br />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br />
不谈哈勃如何一步登天,这个消息意味着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几乎再无质疑。<br />
再加上布鲁斯教授最后提出的恒星演化理论,更是从理论上证明了黑洞的形成和来源。<br />
这几乎算是证明了黑洞这个预言。<br />
如此一来,广义相对论就有三大预言被证明了。<br />
试问谁还敢说这个理论是错的呢?<br />
而广相是在狭相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br />
虽然两者没有非常紧密的关系。<br />
但是二十年来,有不少实验也都证明了狭相的正确性。<br />
所以,五人小组这下再也没有理由排除相对论了。<br />
否则,他们的专业性就会受到质疑了。<br />
布鲁斯教授的粉丝何其之多,喷都能喷死他们。<br />
今天的会议,与其说是评选候选人,倒不如说是决定给不给相对论颁奖。<br />
毕竟,相对论相比其它候选人的成果,毫无疑问是碾压级别的,根本没有比较的必要。<br />
物理诺奖委员会主席阿伦尼乌斯,首先打破了沉默。<br />
他的话瞬间引起波澜。<br />
“我认为,今年必须给相对论颁奖了。”<br />
“而且是把狭相和广相合在一起,同时给爱因斯坦教授和布鲁斯教授颁奖。”<br />
哗!<br />
另外四人皆是一惊。<br />
阿伦尼乌斯今年63岁,他是瑞典第一位诺奖得主,而且是化学诺奖。<br />
他的诺奖理由是提出了电离理论,这是物理化学的范畴。<br />
阿伦尼乌斯和卢瑟福一样,总认为自己研究的是物理,只不过恰巧用在化学上了。<br />
因此,他在成为化学诺奖委员会成员后没多久,就感觉没啥意思,于是加入了物理诺奖委员会。<br />
而他的身份和地位,当仁不让地就成为了主席。<br />
这代表他的意见非常有份量。<br />
今年是他担任主席的第二年。<br />
其实在第一年,他就提议给相对论颁奖了。<br />
但是遭到了另外四位委员的反对,于是只能作罢。<br />
物理诺奖委员会的五人是平等关系,哪怕阿伦尼乌斯是委员会主席,也不能独断专行。<br />
这时,另一位委员,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物理学教授,西格巴恩问道:<br />
“阿伦尼乌斯教授,可以谈谈你的理由吗?”<br />
西格巴恩的研究领域是x射线,且成果斐然。<br />
真实历史上,他将获得2年后的物理诺奖。<br />
所以,他属于五人小组的第二大佬,也很有份量。<br />
阿伦尼乌斯扫了一眼众人,笑道:<br />
“我的理由很简单。”<br />
“因为相对论是物理学界最重大的成果。”<br />
“且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是对的。”<br />
哗!<br />
西格巴恩等人闻言,心中突然触动。<br />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阿伦尼乌斯教授的理由竟然如此“直白”。<br />
不过很快,他们就想到了。<br />
“这不就是诺贝尔先生在遗嘱中提到的要求吗?”<br />
“诺贝尔奖只颁发给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br />
四人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来,是他们想的太多了。<br />
甚至有点背离了诺奖颁发的初衷。<br />
西格巴恩脸上有点羞愧,他朝着阿伦尼乌斯点点头。<br />
后者只是微微一笑。<br />
这时,又一位委员,隆德大学物理学教授,克拉斯说道:<br />
“阿伦尼乌斯教授,我同意你的观点。”<br />
“但是我依然要考虑和分析最坏的情况。”<br />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br />
“几乎每一年,都有非常重磅的理论和实验成果发表。”<br />
“新的理论出现,旧的理论被淘汰,已经成为物理学界的共识。”<br />
“比如最近布鲁斯教授一直提到的重构量子论。”<br />
“保不齐过几年,可能玻尔的理论模型都是错的。”<br />
“但是我们已经给量子论颁过奖了。”<br />
“如果在未来,相对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对诺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br />
克拉斯的话让众人陷入沉思。<br />
在外人眼里,他们这些诺奖委员会的成员无疑是大佬。<br />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谁获得诺奖,具有巨大的影响。<br />
但是,这既是荣誉,也是压力。<br />
他们要是选不好,很容易就会被质疑水平太次,玷污了诺奖的神圣性和崇高地位。<br />
对于学者而言,谁都不愿意获得水平太次这个评价。<br />
那简直是最大的侮辱。<br />
所以,克拉斯的担心,不仅仅是针对相对论,而是包含以后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br />
阿伦尼乌斯闻言,哈哈一笑,然后说道:<br />
“也罢,关于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听听我的心里话。”<br />
“我是咱们五人中唯一获得过诺奖的。”<br />
西格巴恩、克拉斯等四人相视一眼,露出苦笑:大佬,不带你这么赤裸裸羞辱人的。<br />
“你们感觉我获得诺奖后,是什么心情?”<br />
“兴奋?激动?”<br />
“确实有,不过这些情绪只持续很短的时间,剩下的则是平淡。”<br />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的研究成果本身,要远远比诺奖这个奖项更重要。”<br />
“现在科学界都把诺奖当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br />
“但是作为科学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道:”<br />
“是惊才绝艳的科学家给予了诺奖如今的地位,而不是诺奖给予获奖者崇高的身份。”<br />
“千万不能本末倒置。”<br />
“你们有谁见过布鲁斯教授逢人就说我是四诺奖得主吗?”<br />
“没有吧。”<br />
“连牛顿都能犯错,布鲁斯教授也错过。”<br />
“凭什么诺奖就不能错呢?”<br />
“只要我们的错,不是那种愚蠢的人为造成的错就行。”<br />
“刚刚克拉斯教授所说的那种错,是历史发展的错。”<br />
“它是科学发展必然会经历的阶段,任何人都不敢保证避免。”<br />
“所以,我们完全不需要有心理负担。”<br />
“如果将来某天真的有人推翻了相对论,那么世人不会责怪今天的颁奖。”<br />
“而只会无限好奇: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啊?”<br />
“换句话说,我们反而要期待有人推翻诺奖的评选。”<br />
“因为,那意味着人类距离真理更进一步!”<br />
哗!<br />
阿伦尼乌斯一顿输出,成功说服了所有人,让他们放下心里的芥蒂。<br />
四人无不敬佩:<br />
“不愧是诺奖大佬,看问题就是比普通人深远。”<br />
诺奖的至高无上,不是源于它永远不错,而是它始终代表物理学的最先进成果!<br />
它是一杆旗帜!<br />
每一次的狂风暴雨,只会让旗帜更加飘扬鲜亮!<br />
接着,阿伦尼乌斯还开了一个玩笑:<br />
“哎呀,相对论获奖后还有一个好处。”<br />
“你们想啊,布鲁斯教授今年才42岁。”<br />
“这是什么概念?”<br />
“以对方的天资纵横,未来肯定还会发表更多的成果。”<br />
“这些成果也许比不上相对论,但肯定都是诺奖级别的。”<br />
“就比如最近的恒星演化理论,我认为获得诺奖没什么问题。”<br />
“那么到时候要不要给这些成果颁奖呢?”<br />
“如果都颁发了,那以后诺奖干脆直接改名为布鲁斯奖吧。”<br />
“但是若相对论获奖了,那么布鲁斯教授想要再次获得诺奖,他就必然要超越自己。”<br />
“否则,以布鲁斯教授的性格,绝对不会为了诺奖而诺奖的。”<br />
哗!<br />
西格巴恩四人简直听呆了。<br />
牛逼!<br />
这个角度实在太清奇了。<br />
但是仔细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啊。<br />
不过,几人突然感觉心中苦涩。<br />
“尼玛!我们奋斗终生都不一定能得到的荣誉。”<br />
“只是布鲁斯教授随手丢弃的无用垃圾。”<br />
人与人的差距,果真比人与狗的都大。<br />
最后,阿伦尼乌斯恢复严肃,郑重说道:<br />
“现在,我提议将相对论选为最终候选成果,李奇维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选为最终候选人。”<br />
“若同意,请举手表示。”<br />
随即,阿伦尼乌斯本人率先举手。<br />
“同意!”<br />
紧接着,另外四位委员一一表态。<br />
“同意!”<br />
“同意!”<br />
“同意!”<br />
“同意!”<br />
——<br />
1922年10月15日。<br />
诺奖公布!<br />
其中物理诺奖获奖者为:李奇维(布鲁斯·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br />
他们的获奖理由是: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br />
理由极其简短直白,体现出了相对论的无上地位。<br />
消息一出,举世震动!<br />
悠悠二十载,相对论终于获得诺奖了!<br />
无数人沸腾了!<br />
“上帝啊!我最爱的相对论终于获得诺奖了!”<br />
“本来我还以为狭相和广相会分开获奖,没想到竟然是一起的。”<br />
有人立刻解释道:<br />
“一起好啊!”<br />
“爱因斯坦教授对狭相贡献较大,而布鲁斯教授更是一己之力凭空提出广相。”<br />
“他们二位在微末时期就已经是知己了。”<br />
“彼此的友谊不是一个奖项可以比拟的。”<br />
“这个结局是最完美的。”<br />
“.”<br />
一时间,所有人都羡慕了。<br />
他们也想和布鲁斯教授产生这样的友谊。<br />
忽然,众人惊呼道:<br />
“布鲁斯教授现在已经有五个诺奖在身了吧!”<br />
“上帝啊,五冠加身,前无古人,估计也会后无来者吧。”<br />
“布鲁斯教授实在太可怕了。”<br />
这一刻,李奇维在众人眼中,宛如神灵。<br />
五个诺奖是什么概念?<br />
一人抵十国!<br />
那是所有人只能仰望的成就!<br />
华夏。<br />
无数人欢天喜地,奔走相告。<br />
“李奇维教授再获诺奖,扬我国威!”<br />
“我们华夏人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br />
李奇维的事迹又一次激励了国人。<br />
以华夏科学社为首,华夏物理学会、华夏天文学会组织了一场关于相对论的科普讲座。<br />
任鸿隽特意邀请钱五师作为演讲嘉宾。<br />
目前华夏科学界,除开李奇维教授,第二强的人就是钱五师了。<br />
钱五师在演讲中霸气地说道:<br />
“不是我吹牛,广义相对论如果不是李教授提出和发表。”<br />
“哪怕再过100年,它也不会诞生。”<br />
“别人能得诺奖,是他的幸运;而相对论得诺奖,是诺奖的幸运。”<br />
“它是迄今为止,诺奖中最伟大的理论!”<br />
轰!<br />
台下响起一片如雷般的掌声!<br />
国人压抑许久的自信,在此刻爆发。<br />
李奇维在外面获得的荣誉越大,对于提升国家的科学地位就越强。<br />
连带着民族自信心都会得到空前的高涨。<br />
众人不由自主就会拿其它国家来对比。<br />
“前段时间,樱国一个叫什么雄的,仅仅只是发表一篇论文,就被国内大肆宣传。”<br />
“他和李教授一比,简直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br />
“切,小樱子怎么配和我们比!”<br />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他们不需要了解相对论的深刻内涵。<br />
他们只需要知道:<br />
华夏科学继四大发明之后,再次伟大,影响世界!<br />
美国。<br />
哈勃、吴有训等人皆以不同的方式祝贺。<br />
尤其是哈勃,简直比自己得到诺奖还要兴奋。<br />
因为他觉得相对论能在今年获得诺奖,肯定有他的一份功劳。<br />
要不是他证明了宇宙膨胀预言的正确性,恐怕还打动不了物理诺奖委员会。<br />
海耳笑着对哈勃说道:<br />
“布鲁斯教授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开个天文学大会,转头就获得诺奖了。”<br />
哈勃笑道:<br />
“这是布鲁斯教授实至名归的。”<br />
海耳忽然激动地说道:<br />
“哈勃,我有一个强烈的预感。”<br />
“你将会是天文学领域第一个获得物理诺奖的。”<br />
哗!<br />
哈勃闻言一惊。<br />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得到诺奖。<br />
要知道,爱丁顿可是比他还提前好几年验证了星光弯曲。<br />
到现在,也没有获得诺奖。<br />
物理诺奖还有颁给天文学领域的先例。<br />
海耳看出了哈勃的疑问,他自信地说道:<br />
“广相虽然有五大预言,但是预言彼此之间也是有高低之分的。”<br />
“宇宙膨胀无论是从验证难度还是理论影响力,都要远远高于星光弯曲。”<br />
“爱丁顿不一定能获得诺奖,但你哈勃绝对有资格。”<br />
“况且,你还证明了宇宙岛理论。”<br />
“所以,我坚信你一定能!”<br />
海耳的一番话,把哈勃说的热血沸腾。<br />
那可是诺奖啊!<br />
谁人能不爱?<br />
哈勃喃喃自语:<br />
“只是,我真的可以吗?”<br />
德国,柏林大学。<br />
学校内的所有师生都向爱因斯坦教授祝贺。<br />
对方苦苦等待了二十年,如今终于圆梦了!<br />
虽然诺奖对于这些大佬们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br />
但是在如今的科学界,诺奖早已成为了权威的代名词。<br />
它虽然不能给相对论增辉,却能让爱因斯坦走向更广阔的舞台。<br />
科学家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br />
所以,这也算是圆了一个世俗的梦!<br />
爱因斯坦的脸上充满了笑容。<br />
他没有想象中的淡定,而是和众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br />
好友劳厄、玻恩等人,皆来祝贺。<br />
劳厄心中感慨,他知道爱因斯坦太不容易了。<br />
别人或许不需要这个诺奖,但是爱因斯坦一定需要。<br />
“爱因斯坦,恭喜你!”<br />
爱因斯坦拥抱了劳厄,一切尽在不言中。<br />
这时,玻恩苦着脸自嘲道:<br />
“哎,现在劳厄和爱因斯坦,你们俩都有诺奖了,只有我没有。”<br />
“你们以后该不会都不和我玩了吧。”<br />
爱因斯坦笑着说道:<br />
“玻恩,我都等了二十年了,你这才等了多久啊。”<br />
“要不你也去读布鲁斯的博士吧。”<br />
“他肯定会送你一个诺奖。”<br />
众人哈哈大笑。<br />
接着,爱因斯坦又憧憬道:<br />
“可惜,和布鲁斯比起来,我们都差的太远了。”<br />
“他可是五冠王啊!”<br />
劳厄、玻恩等人皆是万分感慨。<br />
一晃眼,他们和布鲁斯教授已经认识超过二十年了。<br />
这么长的时间,他们拼命地在追赶。<br />
从当初的年轻天才到如今的物理大佬。<br />
但是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是在不断地变大。<br />
只有真正走到他们的高度,才能深切地明白,布鲁斯教授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个人。<br />
“不,五个诺奖绝对不是布鲁斯教授的终点!”<br />
“后面还会有来者!”<br />
“他就是未来的布鲁斯教授!”<br />
爱因斯坦遥望英国的方向,内心豪情激荡。<br />
他很认同劳厄等人的判断。<br />
“布鲁斯,诺奖于你,只是寻常。”<br />
“你的脚步从未停下。”<br />
“因为我知道,你还没有踏上统一之路。”<br />
“你到底在等待着什么呢?”<br />
——<br />
时间往前倒退一点。<br />
英国,量子研究所内。<br />
诺奖委员会是把获奖电话打到了研究所的秘书处。<br />
所以,王正阳最先得到了消息。<br />
跟在李奇维身边数年,他早已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了。<br />
他清楚地知道相对论获得诺奖的震撼性。<br />
王正阳的脸上激动万分,嘴角止不住地咧开笑容。<br />
薛定谔正好来王正阳,对齐一些所内的相关资料。<br />
如今量子研究所日益壮大,他作为科学处的负责人,自然事情也多了起来。<br />
此刻,他看到后者脸色如此亢奋,于是笑着问道:<br />
“王,有什么开心事吗?”<br />
王正阳兴奋地说道:<br />
“相对论获得诺奖了!”<br />
轰!<br />
薛定谔惊呆了!<br />
年轻人沉不住气,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br />
当王正阳带着所内全体人员,齐齐站在布鲁斯教授的办公室门口时。<br />
所有人屏声凝气,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神采。<br />
王正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抬起手敲了敲门。<br />
门里传出一道平静如水的声音:<br />
“请进。”<br />
吱!<br />
众人一拥而入!<br />
王正阳和众人齐声喊道:<br />
“布鲁斯教授,您的相对论获得诺奖了!”<br />
这时,所有人看到了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br />
只见李奇维轻轻抬起头。<br />
然后,微微一笑。<br />
温柔而平和地说道:<br />
“哦?是吗?挺好。”<br />
哗!<br />
众人只感觉灵魂都要沦陷了。<br />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淡定的男人。”<br />
“布鲁斯教授的一举一动,仿佛都蕴含了宇宙的法则。”<br />
“哪怕是诺奖,也不过是清风拂面罢了。”<br />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李奇维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苍生。<br />
这一刻,在众人的眼中,一道霸天绝地的身影缓缓升起。<br />
震撼所有人的心灵。<br />
薛定谔、泡利、海森堡等人眼中爆发出刺人的光芒。<br />
他们的精气神在此刻被引动。<br />
化作实质,融入到布鲁斯教授的气场之中。<br />
那是强者遇到更强者的身体共鸣!<br />
热血沸腾!<br />
海森堡的内心,更是有野心在滋生。<br />
“这才是真正的男人!”<br />
“早晚有一天,我也要像布鲁斯教授那样,傲视天下!”<br />
没有人知道,那个伟岸的男人在想什么。<br />
此刻,李奇维心中所想,正如阿伦尼乌斯所预料的那样。<br />
“下次我得诺奖之日,就是物理终结之时!”<br />
(本章完)</p>
1922年10月13日。<br />
瑞典皇家科学院。<br />
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内,物理诺奖委员会的五位成员正襟危坐。<br />
其中四人面色凝重,眉头微皱,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非常纠结的事情。<br />
他们的面前摆放着十多份诺奖候选人的资料。<br />
其中李奇维和爱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br />
今天是“五人小组”的最后一次秘密会议,目的是确定最终候选人名单。<br />
名单一经确定,将在明天被直接提交至皇家科学院,进行最后的全体皇家院士投票。<br />
若投票通过,则该最终候选人将获得本年度的物理诺奖。<br />
而这就是众人头疼的原因。<br />
“到底该不该给相对论颁发物理诺奖呢?”<br />
广义相对论发表至今已经10年了,而狭义相对论更是距今20年了。<br />
作为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相对论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r />
但是这个理论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br />
哪怕到了今天,都没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表示:我很懂相对论。<br />
由此可见一斑。<br />
但是,布鲁斯教授的名字,如今在物理学界就是伟大的传奇。<br />
众人早已将他和牛顿并列,对方是当之无愧的科学领袖。<br />
物理诺奖委员会每年邀请的几百位提名者中,几乎超过一半的人,都会提名相对论获得诺奖。<br />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委员会在最后的评估会议中,都没有选择相对论。<br />
慎重再慎重!<br />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br />
“反正布鲁斯教授也不差这一个诺奖。”<br />
本来今年几位委员也准备按照往年惯例,排除相对论后,再择优选取。<br />
但是,今年2月份举办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全体大会,打乱了众人的计划。<br />
五人没有想到,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宇宙膨胀竟然被证明了!<br />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br />
不谈哈勃如何一步登天,这个消息意味着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几乎再无质疑。<br />
再加上布鲁斯教授最后提出的恒星演化理论,更是从理论上证明了黑洞的形成和来源。<br />
这几乎算是证明了黑洞这个预言。<br />
如此一来,广义相对论就有三大预言被证明了。<br />
试问谁还敢说这个理论是错的呢?<br />
而广相是在狭相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br />
虽然两者没有非常紧密的关系。<br />
但是二十年来,有不少实验也都证明了狭相的正确性。<br />
所以,五人小组这下再也没有理由排除相对论了。<br />
否则,他们的专业性就会受到质疑了。<br />
布鲁斯教授的粉丝何其之多,喷都能喷死他们。<br />
今天的会议,与其说是评选候选人,倒不如说是决定给不给相对论颁奖。<br />
毕竟,相对论相比其它候选人的成果,毫无疑问是碾压级别的,根本没有比较的必要。<br />
物理诺奖委员会主席阿伦尼乌斯,首先打破了沉默。<br />
他的话瞬间引起波澜。<br />
“我认为,今年必须给相对论颁奖了。”<br />
“而且是把狭相和广相合在一起,同时给爱因斯坦教授和布鲁斯教授颁奖。”<br />
哗!<br />
另外四人皆是一惊。<br />
阿伦尼乌斯今年63岁,他是瑞典第一位诺奖得主,而且是化学诺奖。<br />
他的诺奖理由是提出了电离理论,这是物理化学的范畴。<br />
阿伦尼乌斯和卢瑟福一样,总认为自己研究的是物理,只不过恰巧用在化学上了。<br />
因此,他在成为化学诺奖委员会成员后没多久,就感觉没啥意思,于是加入了物理诺奖委员会。<br />
而他的身份和地位,当仁不让地就成为了主席。<br />
这代表他的意见非常有份量。<br />
今年是他担任主席的第二年。<br />
其实在第一年,他就提议给相对论颁奖了。<br />
但是遭到了另外四位委员的反对,于是只能作罢。<br />
物理诺奖委员会的五人是平等关系,哪怕阿伦尼乌斯是委员会主席,也不能独断专行。<br />
这时,另一位委员,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物理学教授,西格巴恩问道:<br />
“阿伦尼乌斯教授,可以谈谈你的理由吗?”<br />
西格巴恩的研究领域是x射线,且成果斐然。<br />
真实历史上,他将获得2年后的物理诺奖。<br />
所以,他属于五人小组的第二大佬,也很有份量。<br />
阿伦尼乌斯扫了一眼众人,笑道:<br />
“我的理由很简单。”<br />
“因为相对论是物理学界最重大的成果。”<br />
“且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是对的。”<br />
哗!<br />
西格巴恩等人闻言,心中突然触动。<br />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阿伦尼乌斯教授的理由竟然如此“直白”。<br />
不过很快,他们就想到了。<br />
“这不就是诺贝尔先生在遗嘱中提到的要求吗?”<br />
“诺贝尔奖只颁发给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br />
四人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来,是他们想的太多了。<br />
甚至有点背离了诺奖颁发的初衷。<br />
西格巴恩脸上有点羞愧,他朝着阿伦尼乌斯点点头。<br />
后者只是微微一笑。<br />
这时,又一位委员,隆德大学物理学教授,克拉斯说道:<br />
“阿伦尼乌斯教授,我同意你的观点。”<br />
“但是我依然要考虑和分析最坏的情况。”<br />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br />
“几乎每一年,都有非常重磅的理论和实验成果发表。”<br />
“新的理论出现,旧的理论被淘汰,已经成为物理学界的共识。”<br />
“比如最近布鲁斯教授一直提到的重构量子论。”<br />
“保不齐过几年,可能玻尔的理论模型都是错的。”<br />
“但是我们已经给量子论颁过奖了。”<br />
“如果在未来,相对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对诺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br />
克拉斯的话让众人陷入沉思。<br />
在外人眼里,他们这些诺奖委员会的成员无疑是大佬。<br />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谁获得诺奖,具有巨大的影响。<br />
但是,这既是荣誉,也是压力。<br />
他们要是选不好,很容易就会被质疑水平太次,玷污了诺奖的神圣性和崇高地位。<br />
对于学者而言,谁都不愿意获得水平太次这个评价。<br />
那简直是最大的侮辱。<br />
所以,克拉斯的担心,不仅仅是针对相对论,而是包含以后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br />
阿伦尼乌斯闻言,哈哈一笑,然后说道:<br />
“也罢,关于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听听我的心里话。”<br />
“我是咱们五人中唯一获得过诺奖的。”<br />
西格巴恩、克拉斯等四人相视一眼,露出苦笑:大佬,不带你这么赤裸裸羞辱人的。<br />
“你们感觉我获得诺奖后,是什么心情?”<br />
“兴奋?激动?”<br />
“确实有,不过这些情绪只持续很短的时间,剩下的则是平淡。”<br />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的研究成果本身,要远远比诺奖这个奖项更重要。”<br />
“现在科学界都把诺奖当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br />
“但是作为科学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道:”<br />
“是惊才绝艳的科学家给予了诺奖如今的地位,而不是诺奖给予获奖者崇高的身份。”<br />
“千万不能本末倒置。”<br />
“你们有谁见过布鲁斯教授逢人就说我是四诺奖得主吗?”<br />
“没有吧。”<br />
“连牛顿都能犯错,布鲁斯教授也错过。”<br />
“凭什么诺奖就不能错呢?”<br />
“只要我们的错,不是那种愚蠢的人为造成的错就行。”<br />
“刚刚克拉斯教授所说的那种错,是历史发展的错。”<br />
“它是科学发展必然会经历的阶段,任何人都不敢保证避免。”<br />
“所以,我们完全不需要有心理负担。”<br />
“如果将来某天真的有人推翻了相对论,那么世人不会责怪今天的颁奖。”<br />
“而只会无限好奇: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啊?”<br />
“换句话说,我们反而要期待有人推翻诺奖的评选。”<br />
“因为,那意味着人类距离真理更进一步!”<br />
哗!<br />
阿伦尼乌斯一顿输出,成功说服了所有人,让他们放下心里的芥蒂。<br />
四人无不敬佩:<br />
“不愧是诺奖大佬,看问题就是比普通人深远。”<br />
诺奖的至高无上,不是源于它永远不错,而是它始终代表物理学的最先进成果!<br />
它是一杆旗帜!<br />
每一次的狂风暴雨,只会让旗帜更加飘扬鲜亮!<br />
接着,阿伦尼乌斯还开了一个玩笑:<br />
“哎呀,相对论获奖后还有一个好处。”<br />
“你们想啊,布鲁斯教授今年才42岁。”<br />
“这是什么概念?”<br />
“以对方的天资纵横,未来肯定还会发表更多的成果。”<br />
“这些成果也许比不上相对论,但肯定都是诺奖级别的。”<br />
“就比如最近的恒星演化理论,我认为获得诺奖没什么问题。”<br />
“那么到时候要不要给这些成果颁奖呢?”<br />
“如果都颁发了,那以后诺奖干脆直接改名为布鲁斯奖吧。”<br />
“但是若相对论获奖了,那么布鲁斯教授想要再次获得诺奖,他就必然要超越自己。”<br />
“否则,以布鲁斯教授的性格,绝对不会为了诺奖而诺奖的。”<br />
哗!<br />
西格巴恩四人简直听呆了。<br />
牛逼!<br />
这个角度实在太清奇了。<br />
但是仔细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啊。<br />
不过,几人突然感觉心中苦涩。<br />
“尼玛!我们奋斗终生都不一定能得到的荣誉。”<br />
“只是布鲁斯教授随手丢弃的无用垃圾。”<br />
人与人的差距,果真比人与狗的都大。<br />
最后,阿伦尼乌斯恢复严肃,郑重说道:<br />
“现在,我提议将相对论选为最终候选成果,李奇维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选为最终候选人。”<br />
“若同意,请举手表示。”<br />
随即,阿伦尼乌斯本人率先举手。<br />
“同意!”<br />
紧接着,另外四位委员一一表态。<br />
“同意!”<br />
“同意!”<br />
“同意!”<br />
“同意!”<br />
——<br />
1922年10月15日。<br />
诺奖公布!<br />
其中物理诺奖获奖者为:李奇维(布鲁斯·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br />
他们的获奖理由是: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br />
理由极其简短直白,体现出了相对论的无上地位。<br />
消息一出,举世震动!<br />
悠悠二十载,相对论终于获得诺奖了!<br />
无数人沸腾了!<br />
“上帝啊!我最爱的相对论终于获得诺奖了!”<br />
“本来我还以为狭相和广相会分开获奖,没想到竟然是一起的。”<br />
有人立刻解释道:<br />
“一起好啊!”<br />
“爱因斯坦教授对狭相贡献较大,而布鲁斯教授更是一己之力凭空提出广相。”<br />
“他们二位在微末时期就已经是知己了。”<br />
“彼此的友谊不是一个奖项可以比拟的。”<br />
“这个结局是最完美的。”<br />
“.”<br />
一时间,所有人都羡慕了。<br />
他们也想和布鲁斯教授产生这样的友谊。<br />
忽然,众人惊呼道:<br />
“布鲁斯教授现在已经有五个诺奖在身了吧!”<br />
“上帝啊,五冠加身,前无古人,估计也会后无来者吧。”<br />
“布鲁斯教授实在太可怕了。”<br />
这一刻,李奇维在众人眼中,宛如神灵。<br />
五个诺奖是什么概念?<br />
一人抵十国!<br />
那是所有人只能仰望的成就!<br />
华夏。<br />
无数人欢天喜地,奔走相告。<br />
“李奇维教授再获诺奖,扬我国威!”<br />
“我们华夏人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br />
李奇维的事迹又一次激励了国人。<br />
以华夏科学社为首,华夏物理学会、华夏天文学会组织了一场关于相对论的科普讲座。<br />
任鸿隽特意邀请钱五师作为演讲嘉宾。<br />
目前华夏科学界,除开李奇维教授,第二强的人就是钱五师了。<br />
钱五师在演讲中霸气地说道:<br />
“不是我吹牛,广义相对论如果不是李教授提出和发表。”<br />
“哪怕再过100年,它也不会诞生。”<br />
“别人能得诺奖,是他的幸运;而相对论得诺奖,是诺奖的幸运。”<br />
“它是迄今为止,诺奖中最伟大的理论!”<br />
轰!<br />
台下响起一片如雷般的掌声!<br />
国人压抑许久的自信,在此刻爆发。<br />
李奇维在外面获得的荣誉越大,对于提升国家的科学地位就越强。<br />
连带着民族自信心都会得到空前的高涨。<br />
众人不由自主就会拿其它国家来对比。<br />
“前段时间,樱国一个叫什么雄的,仅仅只是发表一篇论文,就被国内大肆宣传。”<br />
“他和李教授一比,简直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br />
“切,小樱子怎么配和我们比!”<br />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他们不需要了解相对论的深刻内涵。<br />
他们只需要知道:<br />
华夏科学继四大发明之后,再次伟大,影响世界!<br />
美国。<br />
哈勃、吴有训等人皆以不同的方式祝贺。<br />
尤其是哈勃,简直比自己得到诺奖还要兴奋。<br />
因为他觉得相对论能在今年获得诺奖,肯定有他的一份功劳。<br />
要不是他证明了宇宙膨胀预言的正确性,恐怕还打动不了物理诺奖委员会。<br />
海耳笑着对哈勃说道:<br />
“布鲁斯教授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开个天文学大会,转头就获得诺奖了。”<br />
哈勃笑道:<br />
“这是布鲁斯教授实至名归的。”<br />
海耳忽然激动地说道:<br />
“哈勃,我有一个强烈的预感。”<br />
“你将会是天文学领域第一个获得物理诺奖的。”<br />
哗!<br />
哈勃闻言一惊。<br />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得到诺奖。<br />
要知道,爱丁顿可是比他还提前好几年验证了星光弯曲。<br />
到现在,也没有获得诺奖。<br />
物理诺奖还有颁给天文学领域的先例。<br />
海耳看出了哈勃的疑问,他自信地说道:<br />
“广相虽然有五大预言,但是预言彼此之间也是有高低之分的。”<br />
“宇宙膨胀无论是从验证难度还是理论影响力,都要远远高于星光弯曲。”<br />
“爱丁顿不一定能获得诺奖,但你哈勃绝对有资格。”<br />
“况且,你还证明了宇宙岛理论。”<br />
“所以,我坚信你一定能!”<br />
海耳的一番话,把哈勃说的热血沸腾。<br />
那可是诺奖啊!<br />
谁人能不爱?<br />
哈勃喃喃自语:<br />
“只是,我真的可以吗?”<br />
德国,柏林大学。<br />
学校内的所有师生都向爱因斯坦教授祝贺。<br />
对方苦苦等待了二十年,如今终于圆梦了!<br />
虽然诺奖对于这些大佬们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br />
但是在如今的科学界,诺奖早已成为了权威的代名词。<br />
它虽然不能给相对论增辉,却能让爱因斯坦走向更广阔的舞台。<br />
科学家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br />
所以,这也算是圆了一个世俗的梦!<br />
爱因斯坦的脸上充满了笑容。<br />
他没有想象中的淡定,而是和众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br />
好友劳厄、玻恩等人,皆来祝贺。<br />
劳厄心中感慨,他知道爱因斯坦太不容易了。<br />
别人或许不需要这个诺奖,但是爱因斯坦一定需要。<br />
“爱因斯坦,恭喜你!”<br />
爱因斯坦拥抱了劳厄,一切尽在不言中。<br />
这时,玻恩苦着脸自嘲道:<br />
“哎,现在劳厄和爱因斯坦,你们俩都有诺奖了,只有我没有。”<br />
“你们以后该不会都不和我玩了吧。”<br />
爱因斯坦笑着说道:<br />
“玻恩,我都等了二十年了,你这才等了多久啊。”<br />
“要不你也去读布鲁斯的博士吧。”<br />
“他肯定会送你一个诺奖。”<br />
众人哈哈大笑。<br />
接着,爱因斯坦又憧憬道:<br />
“可惜,和布鲁斯比起来,我们都差的太远了。”<br />
“他可是五冠王啊!”<br />
劳厄、玻恩等人皆是万分感慨。<br />
一晃眼,他们和布鲁斯教授已经认识超过二十年了。<br />
这么长的时间,他们拼命地在追赶。<br />
从当初的年轻天才到如今的物理大佬。<br />
但是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是在不断地变大。<br />
只有真正走到他们的高度,才能深切地明白,布鲁斯教授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个人。<br />
“不,五个诺奖绝对不是布鲁斯教授的终点!”<br />
“后面还会有来者!”<br />
“他就是未来的布鲁斯教授!”<br />
爱因斯坦遥望英国的方向,内心豪情激荡。<br />
他很认同劳厄等人的判断。<br />
“布鲁斯,诺奖于你,只是寻常。”<br />
“你的脚步从未停下。”<br />
“因为我知道,你还没有踏上统一之路。”<br />
“你到底在等待着什么呢?”<br />
——<br />
时间往前倒退一点。<br />
英国,量子研究所内。<br />
诺奖委员会是把获奖电话打到了研究所的秘书处。<br />
所以,王正阳最先得到了消息。<br />
跟在李奇维身边数年,他早已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了。<br />
他清楚地知道相对论获得诺奖的震撼性。<br />
王正阳的脸上激动万分,嘴角止不住地咧开笑容。<br />
薛定谔正好来王正阳,对齐一些所内的相关资料。<br />
如今量子研究所日益壮大,他作为科学处的负责人,自然事情也多了起来。<br />
此刻,他看到后者脸色如此亢奋,于是笑着问道:<br />
“王,有什么开心事吗?”<br />
王正阳兴奋地说道:<br />
“相对论获得诺奖了!”<br />
轰!<br />
薛定谔惊呆了!<br />
年轻人沉不住气,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br />
当王正阳带着所内全体人员,齐齐站在布鲁斯教授的办公室门口时。<br />
所有人屏声凝气,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神采。<br />
王正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抬起手敲了敲门。<br />
门里传出一道平静如水的声音:<br />
“请进。”<br />
吱!<br />
众人一拥而入!<br />
王正阳和众人齐声喊道:<br />
“布鲁斯教授,您的相对论获得诺奖了!”<br />
这时,所有人看到了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br />
只见李奇维轻轻抬起头。<br />
然后,微微一笑。<br />
温柔而平和地说道:<br />
“哦?是吗?挺好。”<br />
哗!<br />
众人只感觉灵魂都要沦陷了。<br />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淡定的男人。”<br />
“布鲁斯教授的一举一动,仿佛都蕴含了宇宙的法则。”<br />
“哪怕是诺奖,也不过是清风拂面罢了。”<br />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李奇维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苍生。<br />
这一刻,在众人的眼中,一道霸天绝地的身影缓缓升起。<br />
震撼所有人的心灵。<br />
薛定谔、泡利、海森堡等人眼中爆发出刺人的光芒。<br />
他们的精气神在此刻被引动。<br />
化作实质,融入到布鲁斯教授的气场之中。<br />
那是强者遇到更强者的身体共鸣!<br />
热血沸腾!<br />
海森堡的内心,更是有野心在滋生。<br />
“这才是真正的男人!”<br />
“早晚有一天,我也要像布鲁斯教授那样,傲视天下!”<br />
没有人知道,那个伟岸的男人在想什么。<br />
此刻,李奇维心中所想,正如阿伦尼乌斯所预料的那样。<br />
“下次我得诺奖之日,就是物理终结之时!”<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