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会议消息公布!物理学界震动!量子
<p> 第537章 会议消息公布!物理学界震动!量子大世已至!证明物质波!<br />
就在李奇维等人离开荷兰,各自返回时。<br />
一则消息惊动了物理学界!<br />
1923年10月28日。<br />
诺奖公布!<br />
这次的诺奖公布时间,比之前都迟了几天。<br />
差点让众人以为要推迟到11月份。<br />
本次物理诺奖得主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密立根。<br />
他的获奖理由是: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br />
密立根也成为了继迈克尔逊之后,美国第二位物理诺奖得主。<br />
消息一出,整个美国物理学界无比兴奋。<br />
作为和布鲁斯教授同时代的人物。<br />
密立根的成名之战,就是证明光电效应。<br />
历经二十多年的等待,他终于获得诺奖!<br />
这时,有心人忽然发现一个规律。<br />
“最近几届的物理诺奖,怎么好像都和布鲁斯教授有关?”<br />
众人仔细核对后,发现还真是如此。<br />
无数人津津乐道。<br />
然而,就在密立根获得诺奖带来的冲击还未消退时。<br />
一则更加惊人的消息传遍物理学界。<br />
量子力学论道大会,完美落幕,内容公布!<br />
相比诺奖,大家更在乎本次会议。<br />
因为诺奖是人家密立根的,但是量子力学大会的内容,却属于全体物理学者的。<br />
说不定就有人从中获得灵感,剑指下一届诺奖。<br />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br />
当物理学界众人看到会议纪要的那一刻,无尽震撼。<br />
“嘶!”<br />
“太不可思议了!”<br />
“布鲁斯教授竟然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等价!”<br />
“量子力学的正统有两个版本!”<br />
然而很快,无数人就陷入了呆滞之中,骇然无比!<br />
“上帝啊!”<br />
“这怎么可能!”<br />
“自然界还有第三种波动,概率波?”<br />
“概率怎么可能会是波?”<br />
“这还是我知道的波动方程吗?”<br />
直到最后,上帝之问,令所有人彻底疯狂了!<br />
“上帝掷骰子!”<br />
“世界的本质是随机!”<br />
轰!<br />
物理学界轰动!<br />
所有人都被量子力学论道大会的内容吓住了。<br />
实在是概率波的出现,颠覆了众人的三观。<br />
物理学到最后,竟然连因果律都违背了。<br />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br />
一时间,整个物理学界全都在讨论量子力学和概率波。<br />
火热程度,无法想象!<br />
英国,剑桥大学。<br />
威尔逊在看到论道大会的纪要后,先是震惊,然后就是笑的合不拢嘴。<br />
“哈哈哈!”<br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讲师菜!”<br />
“到头来,验证量子力学的核心成果,还得靠我发明的云室!”<br />
随着量子力学和原子学的发展,威尔逊云室彻底迎来了春天。<br />
它已经成为所有高端物理实验室必不可少的仪器。<br />
粒子轰击实验、宇宙射线研究.<br />
各个物理领域都有着它的身影。<br />
尤其是吴-康普顿效应,更是令其大放光彩。<br />
再加上现在的矩阵力学,威尔逊觉得物理诺奖在向他招手了。<br />
威大喜。<br />
“看来我得好好学习一下量子力学。”<br />
“50周年纪念会上,我还得解释粒子运行轨迹问题呢。”<br />
另一边,阿伯丁大学。<br />
物理实验室内。<br />
小汤姆逊正指导学生进行最后的实验。<br />
量子力学论道大会的信息,带给他的冲击无与伦比。<br />
他内心的某种渴望已经达到了极致!<br />
“概率波?”<br />
“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概念!”<br />
“一个词就能让物理学界风云变幻。”<br />
“那才是物理学者该追求的境界啊!”<br />
“布鲁斯师兄”<br />
作为大名鼎鼎汤姆逊教授的儿子,小汤姆逊是妥妥的学二代。<br />
从小受到的就是最顶级的科学教育,长大后更是有名师指导。<br />
甚至他是亲眼见证传说中布鲁斯教授的崛起之路。<br />
然而,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建树却寥寥无几。<br />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教授了,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学家。<br />
因为他没有震动学界的原创成果!<br />
学二代又如何?<br />
法拉第甚至没有读过书,最终依然成为名震天下的伟大科学家。<br />
科学研究领域,财富、地位、权势,都不是成功的主要因素。<br />
只有人的智慧才是诞生惊天学术成果的关键。<br />
所以小汤姆逊曾经非常失意。<br />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br />
这时,学生打断了小汤姆逊的思绪,兴奋地说道:<br />
“教授,您的猜测是对的,不能用传统的晶体当衍射格栅。”<br />
“必须使用极薄的金属箔才可以!”<br />
小汤姆逊大喜过望,激动地大叫一声“好”。<br />
自从德布罗意发表物质波理论之后,不少物理学家都投入到验证之中。<br />
其中不乏一些顶尖的实验大佬。<br />
物质波的验证原理很简单,就是发现电子的衍射现象即可。<br />
但是目前为止,仍然还没有人成功。<br />
这就有点奇怪了。<br />
小汤姆逊同样陷入了这个难题之中。<br />
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阴极射线发出的电子束作为衍射“光”源,使其穿过晶体,然后在照相底板上显示衍射结果。<br />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可行的。<br />
但是试验了很多次,全都无疾而终。<br />
底板上别说衍射图案了,连根毛都没有。<br />
这让小汤姆逊非常疑惑。<br />
“方法没问题啊。”<br />
后来,他实在没办法,只好去求助父亲汤姆逊。<br />
结果后者直接说道:“找你布鲁斯师兄。”<br />
小汤姆逊理解父亲的意思。<br />
于是,他就写信给布鲁斯教授,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试验过程,请教失败原因。<br />
李奇维看到消息后,微微一笑,回信道:<br />
“乔治,我认为原因有两个。”<br />
“一是阴极射线所发射出的电子能量低,所以穿透力弱。”<br />
“二是传统的晶体无法做成薄片,让电子更容易穿透。”<br />
“劳厄能用传统晶体成功,是因为x射线本质是电磁波,穿透力极强。”<br />
小汤姆逊收到信后,茅塞顿开,如获至宝!<br />
“天啊!我怎么没想到!”<br />
他也不是蠢人,立刻就想到用极薄的贵金属箔作衍射晶体。<br />
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连带着化学领域也突飞猛进。<br />
化学家对于晶体的认知更深刻了。<br />
金属由于其原子排列规则,也被划分为晶体类别,俗称金属晶体。<br />
这也算验证了当初李奇维在德国演讲时的预言。<br />
于是,就发生了刚刚小汤姆逊和学生对话的那一幕。<br />
当小汤姆逊看到实验结果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仿佛要立刻上天。<br />
只见照相底板上,清楚地显示着由衍射束所形成的许多圆环。<br />
这有力地表明了:电子能发生衍射,即电子具有波动性!<br />
他验证了物质波理论!<br />
这绝对是震惊物理学界的大事!<br />
尤其是在量子力学论道大会刚刚结束,布鲁斯教授还提出了概率波这种匪夷所思的理论。<br />
因为物质波理论是以上所有内容的基础。<br />
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br />
小汤姆逊激动得忍不住颤抖。<br />
他心中对于布鲁斯师兄感激到了极点。<br />
“明年2月的庆祝会,我一定要当面好好感谢师兄!”<br />
接着,他又变得意气风发,豪气干云道:<br />
“就让我为卡文迪许实验室50周年纪念日提前献上一份贺礼吧。”<br />
大洋彼岸,美国。<br />
阿尔法实验室。<br />
戴维森早早就来到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br />
作为理查森的博士兼妹婿,他也收到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邀请。<br />
这让戴维森非常开心。<br />
但同时,他也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给导师丢人。<br />
看看人家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现在一个个都是物理学界响当当的大人物。<br />
而他却平平无奇,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br />
最重要的是,他今年都42岁了,只比布鲁斯教授小了一岁。<br />
不过,戴维森心态很好,他甚至自嘲道:<br />
“应该没有人会嘲讽我这个老人家吧。”<br />
接着,他又疑惑,为何今天实验室总裁吴有训要找他讨论电子反射实验的结果。<br />
对方虽然年纪轻轻,但学术地位一点不低,戴维森可不敢倚老卖老。<br />
他在来到阿尔法实验室之前,研究方向是热电子领域,这也是传承于他的导师理查森。<br />
来了之后,得益于实验室的宽松环境,戴维森可以随意地选择研究课题。<br />
不过,他还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想着尽快出点成果证明自己。<br />
两个月前,他曾研究过,真空管中电子轰击金属镍靶时的反射现象。<br />
一次偶然情况下,真空管忽然破裂了,导致镍靶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无法继续使用。<br />
戴维森比较节俭,他没有重新做一个新的镍靶,而是选择去除氧化膜。<br />
于是,他就给镍靶加热一段时间。<br />
然而,经过热处理后,不但氧化膜去除了,甚至连镍靶的反射电子性能都大大提高。<br />
这让戴维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br />
经过他的仔细研究和思考,终于发现了原因。<br />
原来金属镍靶在受热前,内部有许多微小的结晶面,加热后,就变成大的结晶面。<br />
因此,镍靶反射电子的性能才会提高。<br />
就好比一面镜子如果碎裂了,那么它反射光线时,肯定就非常散乱,远不如完整的镜面。<br />
戴维森大喜过望,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果!<br />
他继续深入,甚至利用这种方法,制作出了一块单晶镍。<br />
最后,他把这些成果整理起来,提交上去。<br />
他自信这个原创发现,足以对得起吴有训的看重和实验室的薪水。<br />
就在戴维森回忆自己的实验内容时。<br />
吴有训走了过来,脸上极为兴奋。<br />
他甚至来不及打招呼,激动地说道:<br />
“老戴,你要名震物理学界了!”<br />
哈?<br />
戴维森一脸懵逼。<br />
虽然热处理改变镍靶的反射性能是个很好的成果,但离名震物理学界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吧。<br />
他都怀疑是不是吴有训拿错别人的成果了。<br />
“额,吴总裁,你是不是搞错了?”<br />
吴有训笑意更甚,他连忙拿出戴维森的实验数据。<br />
“这是你利用单晶镍靶做的电子反射实验吧?”<br />
戴维森接过看后,点点头。<br />
“是的。”<br />
“但它就是常规的反射数据啊,有什么.”<br />
吴有训笑着指引道:<br />
“你再仔细看看,这里除了反射现象,还有什么别的吗?”<br />
戴维森更懵逼了。<br />
我做的就是电子反射实验啊,还能有什么其他现象吗?<br />
不过,面对大boss,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br />
“我看看。”<br />
很快,戴维森的脸色有些不对劲起来。<br />
“咦,这是什么图案?”<br />
“虽然痕迹很淡,但我可以确定它不是反射。”<br />
“这”<br />
“嘶!”<br />
“这怎么有点像.像衍射图案啊?”<br />
“电子怎么可能会衍射?”<br />
戴维森忍不住惊呼!<br />
这也太奇怪了吧。<br />
这时,吴有训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br />
“老戴,我可是才参加完量子力学论道大会。”<br />
“物质波就是那场会议的核心!”<br />
“连布鲁斯教授的概率波理论都是建立在波粒二象性之上。”<br />
“难道,你还不明白吗?”<br />
轰!<br />
戴维森的脑海中仿佛有雷霆炸响。<br />
“这是电子的波粒二象性!”<br />
“上帝啊!我竟然证明了物质波理论!”<br />
这一刻,戴维森甚至有种想哭的冲动。<br />
他太兴奋了,太激动了!<br />
他虽然知道物质波理论,但是从来没想过研究它。<br />
开玩笑,那是普通人能接触的领域吗。<br />
戴维森有着自知之明,他不是天才,天上也不会掉馅饼。<br />
然而今天,他却被馅饼砸到了。<br />
他竟然在不知情下,阴差阳错地证明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br />
这太让人惊喜了。<br />
忽然,戴维森郑重地说道:<br />
“吴总裁,谢谢您。”<br />
“没有您,我将错失这个重要的成果。”<br />
吴有训笑着说道:<br />
“老戴,叫我有训吧。”<br />
“感谢的事,以后再说。”<br />
“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把论文发表。”<br />
“这不仅关乎你的荣誉,更关乎阿尔法实验室的荣誉!”<br />
戴维森重重点头,二人相视一笑。<br />
1923年12月20日。<br />
美国物理学期刊发表了戴维森的实验成果。<br />
论文一出,物理学界轰动。<br />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br />
12月23日。<br />
《自然》期刊又发表了小汤姆逊的论文。<br />
再次引发轰动!<br />
戴维森和小汤姆逊二人,竟然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br />
一时间,整个物理学界啧啧称奇,无数人羡慕不已。<br />
量子大世已至,风起云涌!<br />
(本章完)</p>
就在李奇维等人离开荷兰,各自返回时。<br />
一则消息惊动了物理学界!<br />
1923年10月28日。<br />
诺奖公布!<br />
这次的诺奖公布时间,比之前都迟了几天。<br />
差点让众人以为要推迟到11月份。<br />
本次物理诺奖得主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密立根。<br />
他的获奖理由是: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br />
密立根也成为了继迈克尔逊之后,美国第二位物理诺奖得主。<br />
消息一出,整个美国物理学界无比兴奋。<br />
作为和布鲁斯教授同时代的人物。<br />
密立根的成名之战,就是证明光电效应。<br />
历经二十多年的等待,他终于获得诺奖!<br />
这时,有心人忽然发现一个规律。<br />
“最近几届的物理诺奖,怎么好像都和布鲁斯教授有关?”<br />
众人仔细核对后,发现还真是如此。<br />
无数人津津乐道。<br />
然而,就在密立根获得诺奖带来的冲击还未消退时。<br />
一则更加惊人的消息传遍物理学界。<br />
量子力学论道大会,完美落幕,内容公布!<br />
相比诺奖,大家更在乎本次会议。<br />
因为诺奖是人家密立根的,但是量子力学大会的内容,却属于全体物理学者的。<br />
说不定就有人从中获得灵感,剑指下一届诺奖。<br />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br />
当物理学界众人看到会议纪要的那一刻,无尽震撼。<br />
“嘶!”<br />
“太不可思议了!”<br />
“布鲁斯教授竟然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等价!”<br />
“量子力学的正统有两个版本!”<br />
然而很快,无数人就陷入了呆滞之中,骇然无比!<br />
“上帝啊!”<br />
“这怎么可能!”<br />
“自然界还有第三种波动,概率波?”<br />
“概率怎么可能会是波?”<br />
“这还是我知道的波动方程吗?”<br />
直到最后,上帝之问,令所有人彻底疯狂了!<br />
“上帝掷骰子!”<br />
“世界的本质是随机!”<br />
轰!<br />
物理学界轰动!<br />
所有人都被量子力学论道大会的内容吓住了。<br />
实在是概率波的出现,颠覆了众人的三观。<br />
物理学到最后,竟然连因果律都违背了。<br />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br />
一时间,整个物理学界全都在讨论量子力学和概率波。<br />
火热程度,无法想象!<br />
英国,剑桥大学。<br />
威尔逊在看到论道大会的纪要后,先是震惊,然后就是笑的合不拢嘴。<br />
“哈哈哈!”<br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讲师菜!”<br />
“到头来,验证量子力学的核心成果,还得靠我发明的云室!”<br />
随着量子力学和原子学的发展,威尔逊云室彻底迎来了春天。<br />
它已经成为所有高端物理实验室必不可少的仪器。<br />
粒子轰击实验、宇宙射线研究.<br />
各个物理领域都有着它的身影。<br />
尤其是吴-康普顿效应,更是令其大放光彩。<br />
再加上现在的矩阵力学,威尔逊觉得物理诺奖在向他招手了。<br />
威大喜。<br />
“看来我得好好学习一下量子力学。”<br />
“50周年纪念会上,我还得解释粒子运行轨迹问题呢。”<br />
另一边,阿伯丁大学。<br />
物理实验室内。<br />
小汤姆逊正指导学生进行最后的实验。<br />
量子力学论道大会的信息,带给他的冲击无与伦比。<br />
他内心的某种渴望已经达到了极致!<br />
“概率波?”<br />
“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概念!”<br />
“一个词就能让物理学界风云变幻。”<br />
“那才是物理学者该追求的境界啊!”<br />
“布鲁斯师兄”<br />
作为大名鼎鼎汤姆逊教授的儿子,小汤姆逊是妥妥的学二代。<br />
从小受到的就是最顶级的科学教育,长大后更是有名师指导。<br />
甚至他是亲眼见证传说中布鲁斯教授的崛起之路。<br />
然而,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建树却寥寥无几。<br />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教授了,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学家。<br />
因为他没有震动学界的原创成果!<br />
学二代又如何?<br />
法拉第甚至没有读过书,最终依然成为名震天下的伟大科学家。<br />
科学研究领域,财富、地位、权势,都不是成功的主要因素。<br />
只有人的智慧才是诞生惊天学术成果的关键。<br />
所以小汤姆逊曾经非常失意。<br />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br />
这时,学生打断了小汤姆逊的思绪,兴奋地说道:<br />
“教授,您的猜测是对的,不能用传统的晶体当衍射格栅。”<br />
“必须使用极薄的金属箔才可以!”<br />
小汤姆逊大喜过望,激动地大叫一声“好”。<br />
自从德布罗意发表物质波理论之后,不少物理学家都投入到验证之中。<br />
其中不乏一些顶尖的实验大佬。<br />
物质波的验证原理很简单,就是发现电子的衍射现象即可。<br />
但是目前为止,仍然还没有人成功。<br />
这就有点奇怪了。<br />
小汤姆逊同样陷入了这个难题之中。<br />
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阴极射线发出的电子束作为衍射“光”源,使其穿过晶体,然后在照相底板上显示衍射结果。<br />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可行的。<br />
但是试验了很多次,全都无疾而终。<br />
底板上别说衍射图案了,连根毛都没有。<br />
这让小汤姆逊非常疑惑。<br />
“方法没问题啊。”<br />
后来,他实在没办法,只好去求助父亲汤姆逊。<br />
结果后者直接说道:“找你布鲁斯师兄。”<br />
小汤姆逊理解父亲的意思。<br />
于是,他就写信给布鲁斯教授,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试验过程,请教失败原因。<br />
李奇维看到消息后,微微一笑,回信道:<br />
“乔治,我认为原因有两个。”<br />
“一是阴极射线所发射出的电子能量低,所以穿透力弱。”<br />
“二是传统的晶体无法做成薄片,让电子更容易穿透。”<br />
“劳厄能用传统晶体成功,是因为x射线本质是电磁波,穿透力极强。”<br />
小汤姆逊收到信后,茅塞顿开,如获至宝!<br />
“天啊!我怎么没想到!”<br />
他也不是蠢人,立刻就想到用极薄的贵金属箔作衍射晶体。<br />
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连带着化学领域也突飞猛进。<br />
化学家对于晶体的认知更深刻了。<br />
金属由于其原子排列规则,也被划分为晶体类别,俗称金属晶体。<br />
这也算验证了当初李奇维在德国演讲时的预言。<br />
于是,就发生了刚刚小汤姆逊和学生对话的那一幕。<br />
当小汤姆逊看到实验结果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仿佛要立刻上天。<br />
只见照相底板上,清楚地显示着由衍射束所形成的许多圆环。<br />
这有力地表明了:电子能发生衍射,即电子具有波动性!<br />
他验证了物质波理论!<br />
这绝对是震惊物理学界的大事!<br />
尤其是在量子力学论道大会刚刚结束,布鲁斯教授还提出了概率波这种匪夷所思的理论。<br />
因为物质波理论是以上所有内容的基础。<br />
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br />
小汤姆逊激动得忍不住颤抖。<br />
他心中对于布鲁斯师兄感激到了极点。<br />
“明年2月的庆祝会,我一定要当面好好感谢师兄!”<br />
接着,他又变得意气风发,豪气干云道:<br />
“就让我为卡文迪许实验室50周年纪念日提前献上一份贺礼吧。”<br />
大洋彼岸,美国。<br />
阿尔法实验室。<br />
戴维森早早就来到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br />
作为理查森的博士兼妹婿,他也收到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邀请。<br />
这让戴维森非常开心。<br />
但同时,他也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给导师丢人。<br />
看看人家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现在一个个都是物理学界响当当的大人物。<br />
而他却平平无奇,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br />
最重要的是,他今年都42岁了,只比布鲁斯教授小了一岁。<br />
不过,戴维森心态很好,他甚至自嘲道:<br />
“应该没有人会嘲讽我这个老人家吧。”<br />
接着,他又疑惑,为何今天实验室总裁吴有训要找他讨论电子反射实验的结果。<br />
对方虽然年纪轻轻,但学术地位一点不低,戴维森可不敢倚老卖老。<br />
他在来到阿尔法实验室之前,研究方向是热电子领域,这也是传承于他的导师理查森。<br />
来了之后,得益于实验室的宽松环境,戴维森可以随意地选择研究课题。<br />
不过,他还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想着尽快出点成果证明自己。<br />
两个月前,他曾研究过,真空管中电子轰击金属镍靶时的反射现象。<br />
一次偶然情况下,真空管忽然破裂了,导致镍靶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无法继续使用。<br />
戴维森比较节俭,他没有重新做一个新的镍靶,而是选择去除氧化膜。<br />
于是,他就给镍靶加热一段时间。<br />
然而,经过热处理后,不但氧化膜去除了,甚至连镍靶的反射电子性能都大大提高。<br />
这让戴维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br />
经过他的仔细研究和思考,终于发现了原因。<br />
原来金属镍靶在受热前,内部有许多微小的结晶面,加热后,就变成大的结晶面。<br />
因此,镍靶反射电子的性能才会提高。<br />
就好比一面镜子如果碎裂了,那么它反射光线时,肯定就非常散乱,远不如完整的镜面。<br />
戴维森大喜过望,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果!<br />
他继续深入,甚至利用这种方法,制作出了一块单晶镍。<br />
最后,他把这些成果整理起来,提交上去。<br />
他自信这个原创发现,足以对得起吴有训的看重和实验室的薪水。<br />
就在戴维森回忆自己的实验内容时。<br />
吴有训走了过来,脸上极为兴奋。<br />
他甚至来不及打招呼,激动地说道:<br />
“老戴,你要名震物理学界了!”<br />
哈?<br />
戴维森一脸懵逼。<br />
虽然热处理改变镍靶的反射性能是个很好的成果,但离名震物理学界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吧。<br />
他都怀疑是不是吴有训拿错别人的成果了。<br />
“额,吴总裁,你是不是搞错了?”<br />
吴有训笑意更甚,他连忙拿出戴维森的实验数据。<br />
“这是你利用单晶镍靶做的电子反射实验吧?”<br />
戴维森接过看后,点点头。<br />
“是的。”<br />
“但它就是常规的反射数据啊,有什么.”<br />
吴有训笑着指引道:<br />
“你再仔细看看,这里除了反射现象,还有什么别的吗?”<br />
戴维森更懵逼了。<br />
我做的就是电子反射实验啊,还能有什么其他现象吗?<br />
不过,面对大boss,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br />
“我看看。”<br />
很快,戴维森的脸色有些不对劲起来。<br />
“咦,这是什么图案?”<br />
“虽然痕迹很淡,但我可以确定它不是反射。”<br />
“这”<br />
“嘶!”<br />
“这怎么有点像.像衍射图案啊?”<br />
“电子怎么可能会衍射?”<br />
戴维森忍不住惊呼!<br />
这也太奇怪了吧。<br />
这时,吴有训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br />
“老戴,我可是才参加完量子力学论道大会。”<br />
“物质波就是那场会议的核心!”<br />
“连布鲁斯教授的概率波理论都是建立在波粒二象性之上。”<br />
“难道,你还不明白吗?”<br />
轰!<br />
戴维森的脑海中仿佛有雷霆炸响。<br />
“这是电子的波粒二象性!”<br />
“上帝啊!我竟然证明了物质波理论!”<br />
这一刻,戴维森甚至有种想哭的冲动。<br />
他太兴奋了,太激动了!<br />
他虽然知道物质波理论,但是从来没想过研究它。<br />
开玩笑,那是普通人能接触的领域吗。<br />
戴维森有着自知之明,他不是天才,天上也不会掉馅饼。<br />
然而今天,他却被馅饼砸到了。<br />
他竟然在不知情下,阴差阳错地证明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br />
这太让人惊喜了。<br />
忽然,戴维森郑重地说道:<br />
“吴总裁,谢谢您。”<br />
“没有您,我将错失这个重要的成果。”<br />
吴有训笑着说道:<br />
“老戴,叫我有训吧。”<br />
“感谢的事,以后再说。”<br />
“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把论文发表。”<br />
“这不仅关乎你的荣誉,更关乎阿尔法实验室的荣誉!”<br />
戴维森重重点头,二人相视一笑。<br />
1923年12月20日。<br />
美国物理学期刊发表了戴维森的实验成果。<br />
论文一出,物理学界轰动。<br />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br />
12月23日。<br />
《自然》期刊又发表了小汤姆逊的论文。<br />
再次引发轰动!<br />
戴维森和小汤姆逊二人,竟然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br />
一时间,整个物理学界啧啧称奇,无数人羡慕不已。<br />
量子大世已至,风起云涌!<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