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李世民:我是汉景帝吗?【求追读】
<p> 第39章 李世民:我是汉景帝吗?【求追读】<br />
“大家快来看啊!这传单上面写着杀长孙无忌,清君侧!”<br />
“长孙无忌是谁啊?为什么要杀他?”<br />
“你连长孙无忌都不知道吗?那可是当今皇后的亲哥哥!”<br />
“啊?原来是皇亲国戚啊!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吗?”<br />
“据说陛下削减封王,与他有关”<br />
议论着,渐渐地,话题开始变了。<br />
“你们知道吗?据说燕郡王李艺反叛,也是因为他!”<br />
“什么?!他不是平叛李艺的功臣吗?”<br />
“嘿,先激反,再平叛,不正好可以捞功劳吗?”<br />
“如此说来,这长孙无忌是真该死啊!”<br />
“嘘!你们不要命了,快扔掉手中的传单”<br />
随着传单在各处街道散落,越来越多的长安百姓,开始关注此事。<br />
没过多久,整个长安城都人心惶惶。<br />
不少百姓甚至在担心,此事会不会闹成下一个玄武门之变。<br />
而作为此事的布局者,长孙安业则躲在暗处,静静看着那些议论纷纷的百姓。<br />
直到城中的禁军赶来,他才悄悄的离开了原地,走向一条幽暗的小巷子,那里有两个人正在等他。<br />
“长孙大人,事情已经办妥了,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一人率先开口问道。<br />
长孙安业淡淡一笑,随后抬手示意:“你们附耳过来。”<br />
“这”<br />
两人对视一眼,也没有过多犹豫,直接就低身附耳过去。<br />
“唰!唰!”<br />
只是一瞬间,长孙安业就抽出两把短刀,猛地插进两人腹中。<br />
“你!”<br />
两人怎么也没想到,长孙安业会突然对他们出手。<br />
但长孙安业对他们却没有一点废话,又连续猛捅了他们几刀。<br />
直到两人死不瞑目的倒在地上,长孙安业才抽出短刀,在他们身上擦了擦血迹,然后径自走出小巷,对小巷尽头的两名手下道:“将尸体简单处理一下,记得露出马脚,让他们暴露出义安王!”<br />
“是!”<br />
两名手下应了一声,二话不说,直接就去了小巷。<br />
而与此同时。<br />
刘德裕跟元弘善,也接到了长孙安业的提醒。<br />
原本他们的任务是控制玄武门,控制百官和长安各大城门,但长孙安业却提醒他们,李世民是靠政变登上皇位的,他们原来的任务有很大的风险。<br />
也就是说,李世民一旦发现有人威胁长安,肯定第一时间会想到玄武门,以及长安各大城门的风险。<br />
所以,要想顺利控制玄武门,控制百官和长安各大城门,首先要控制接替他们的人。<br />
得到消息的刘德裕和元弘善一阵后怕。<br />
虽然他们怎么也想不通,长孙安业怎么会有如此智谋,但得到消息的他们,一点也没迟疑,当即更改部署,等待接替他们的人出现。<br />
另一边。<br />
得知有人在长安城散布‘杀长孙无忌,清君侧’传单的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命大理寺卿戴胄,前去调查此事。<br />
如今,此事已经过了将近两个时辰,戴胄才从宫外回来。<br />
却听李世民直接了当地问道:“散布传单的人,抓到了吗?”<br />
“找到了,但都被人杀了!”戴胄沉着脸答道。<br />
李世民眉头大皱:“这么说,你没有查出他们背后之人?”<br />
“虽然他们做得很隐蔽,但散发传单,总归需要抛头露面,经过仔细搜查,核验,臣已经基本确定了他们的身份。”<br />
“哦?”<br />
李世民眉毛一挑:“他们是谁的人?”<br />
“义安王,李孝常!”<br />
戴胄如实说道:“他们都是义安王王府的卫士!”<br />
“看来,这是冲着朕来的啊!”<br />
李世民眼睛微微眯起,旋即果断下令:“把义安王给朕拿下!”<br />
“是!”<br />
戴胄应了一声,直接就转身离开了。<br />
“你们对此事怎么看?”<br />
目送戴胄离开之后,李世民又将目光落在了房玄龄三人身上。<br />
但三人此刻都一言不发。<br />
特别是长孙无忌,脸色更是难堪到了极致。<br />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义安王,居然会将矛头对准他。<br />
然而,李世民的问题,总要有人来回答。<br />
于是沉默片刻之后,房玄龄便主动开口道:“回陛下,臣以为,义安王此举,无非是想搅动舆论,对陛下新政表达不满,只要抓住义安王,此事应该就能平息”<br />
“报——”<br />
还没等房玄龄把话说完,门外又传来了无舌的禀报声:“启禀陛下,御史大夫李靖,有急事求见!”<br />
李世民皱眉看了眼房玄龄,而后摆手道:“让他进来!”<br />
“诺。”<br />
无舌应诺一声,很快,李靖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br />
“陛下!”<br />
李靖刚走进殿内,就朝李世民禀报道:“长乐王李幼良起兵反叛了!”<br />
李世民脸色一沉:“他为何突然起兵反叛?”<br />
“具体缘由,臣不清楚,但他打的口号是,杀长孙无忌,清君侧!”<br />
“这”<br />
李世民语塞,不由下意识看向长孙无忌。<br />
却见长孙无忌愤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造反就造反,都扯上我干嘛?难不成把我当晁错了?!”<br />
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br />
晁错是什么下场,他们自然是知道的。<br />
但李世民,是汉景帝吗?<br />
没人能给出答案,除了李世民。<br />
“哈哈哈!”<br />
李世民冷不防的仰头大笑,而后大袖一挥:“来人!给朕将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所有封王,全都叫到太极殿,胆敢不来者,国法处置!”<br />
“是!”<br />
一名宫侍应声而退。<br />
李世民又看了眼长孙无忌,转头朝禁军统领云端道:“云端,你立刻率领宫中卫士,将右仆射府中之人,全部接到宫中!”<br />
“遵命!”<br />
云端领命而出。<br />
李世民再次下令:“御史大夫,你率领两万人马,即刻奔赴凉州,用最快的速度平息长乐王叛乱,震慑凉州边疆,不要让突厥人轻举妄动!”<br />
“是!”<br />
李靖二话不说,直接就出了甘露殿。<br />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世民身上,等待他新的命令。<br />
只见李世民稍微沉默,便再次开口道:“房玄龄,杜如晦,你们二人,立刻将长安北门,近半个月的卫士值班,彻底改变!所有军队调动,十人以上,必须上奏!”<br />
“是!”<br />
“还有长安,立刻实施戒严!”<br />
“遵命!”<br />
房玄龄、杜如晦对视一眼,当即领命而出。<br />
与此同时。<br />
李承乾利用小胖子的宫禁令牌,偷偷溜出了皇宫。<br />
此刻,他正坐着马车,前往自己的目的地。<br />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重返太子之位,但太子东宫的属官,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人选。<br />
而他现在所去的地方,就是其中一个人的居所。<br />
这个人,可以说是江南文士的代表人物之一。<br />
后世不少影视剧,甚至将他演成了顶级权谋大师。<br />
而所谓的顶级权谋大师,首先必须得要有才干,其次是情商要高。<br />
岑文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br />
在历史上,他是魏王李泰的支持者,毕生都在为李泰入主东宫而努力。<br />
虽然最终败给了长孙无忌,但不能说他权谋不行,只能说李泰表现得太废柴,太嚣张,才会使岑文本功亏一篑。<br />
不过,抛开这些不谈,就说岑文本的背后,那可是江南文士集团。<br />
得到了他,就相当于得到了江南文士集团的支持。<br />
所以,李承乾这次出宫,主要还是想看看岑文本,能不能提前拉到自己的阵营中。<br />
“来福,你知道岑先生的住址吗?”<br />
李承乾冷不防的问了一句前面的车夫。<br />
他是长孙皇后为李承乾挑选的贴身宫侍,专门负责李承乾的日常起居。<br />
此次偷偷溜出皇宫,李承乾就带了他一个人。<br />
足可见李承乾对他的信任。<br />
却听来福有些疑惑地道:“岑先生?是殿下之前让我打听的那个岑文本吗?”<br />
“对!就是他!你知道他在哪吗?”<br />
“知道,在永兴坊。”<br />
“行!赶快带我去!”李承乾兴奋地催促道。<br />
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永兴坊。<br />
此时,岑文本正在府中焦急地等待朝廷的任命。<br />
前段时间,他被封德彝推荐到中书省担任新的官职,结果封德彝突然死了,长孙无忌做了右仆射,这件事就被搁置了。<br />
而他之前担任的秘书郎,也被其他人顶替了。<br />
所以,他现在陷入了尴尬的‘无官可任’的地步。<br />
如果没人帮他安排新的官职,他就要陷入漫长的等待中。<br />
这让他十分煎熬。<br />
而就在他煎熬等待的时候,府中下人突然来禀报,说中山王前来拜访。<br />
直吓得他连忙起身,带着府里的管家出门迎接:“臣,岑文本,拜见殿下!”<br />
“呵呵,先生不必如此多礼,承乾只是路过,进来看看先生!”<br />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然后仔细打量眼前这个三十多岁,一身书生打扮的男子。<br />
不得不说,这个岑文本,很有江南文士的特点,给人一种很浓的书生气息。<br />
而岑文本听到李承乾称呼自己先生,不禁有些受宠若惊。<br />
虽然李承乾说他只是路过自己府邸,进来看看自己,但自己府邸周围,也有不少江南名士,为何偏偏选择自己呢?<br />
更何况,一个尚未成年的封王,是不能轻易出宫的。<br />
难道,李承乾此次出宫,是专门为自己而来的?<br />
想到这里,岑文本心里略微感动,当即躬身一迎:“殿下请!”<br />
“先生请!”<br />
李承乾抬手一礼。<br />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府中客厅。<br />
“先生家中的布置,倒是典雅”<br />
李承乾坐在客厅上位,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一圈,然后笑着询问岑文本道:“不知先生平时有什么喜好?”<br />
“回殿下,臣平时没有什么喜好,唯独喜欢看点书,或者种种草什么的。”岑文本如实说道。<br />
李承乾点了点头,又拿起茶杯喝了口茶,跟岑文本请教了一些学问上的事情。<br />
虽然这是岑文本第一次跟李承乾接触,但李承乾的事迹,他也是略有耳闻的。<br />
所以,经过一番交谈下来,他对李承乾的学识,以及性格,包括那些传言,都有了新的判断。<br />
不得不说,两人这次交谈,可谓相谈甚欢。<br />
但是,李承乾此次来这里的目的,可不是跟岑文本闲聊的。<br />
只见他稍微沉吟了一下,主动转移话题道:“据我所知,先生此时应该在当值,为何闲赋在家啊?”<br />
“这”<br />
岑文本迟疑了一下,有些苦涩地道:“不瞒殿下,臣现在已经无官可任了”<br />
“啊?”<br />
李承乾吃了一惊,不由道:“这是为何啊?”<br />
“唉!”<br />
岑文本叹息一声,也没有隐瞒,当即就将自己的窘迫告知了李承乾。<br />
李承乾听完之后,心头大喜,嘴上却义正言辞地道:“先生之事,承乾会尽快帮先生办妥,大唐绝不会埋没先生这样的人才!”<br />
“这”<br />
岑文本愣了一下,而后反应过来似的道:“能得殿下帮助,臣不甚感激,希望日后有机会,再与殿下谈论学问。”<br />
“机会肯定是有的,就看先生能不能把握住。”<br />
“殿下不辞辛劳而来,臣岂能不识时务?”<br />
“哈哈哈!”<br />
李承乾仰头大笑。<br />
他很喜欢跟这种聪明人说话,当真是一点就透。<br />
虽然岑文本是江南世家子弟,但他却没有那种世家子弟的‘孤芳自赏’,他懂得什么是识时务者为俊杰。<br />
毕竟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无官可做的落魄之人,就算他曾经是秘书郎,也不过才从七品,根本不值得一个封王主动招揽。<br />
如今,李承乾主动招揽,对于他来说,就像刘备当年三顾茅庐一样,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br />
“好了,时候不早了,我要回宫了,希望先生以后,好好为大唐效力!”<br />
说着,李承乾便准备起身,返回宫中。<br />
就在这时,门外忽地传来一阵嘈杂。<br />
岑文本眉头一皱,当即叫来管家,询问发生了何事。<br />
那名管家忙道:“老爷,大事不好了,朝廷下令戒严,现在外面全是兵,咱们不能外出了!”<br />
“这”<br />
岑文本吃惊了一瞬,不由扭头看向李承乾。<br />
李承乾也是满脸懵逼,心说来的时候好好的,怎么就回不去了?<br />
难不成,长孙安业他们已经发动政变了?<br />
想到自己当初写的那份造反计划指南书,李承乾嘴角飞速浮现出一抹奸计得逞的笑容,转瞬即逝。<br />
“看来,爷爷还是挺给力的!”<br />
【求月票,推荐票,追读,收藏】<br />
(本章完)</p>
“大家快来看啊!这传单上面写着杀长孙无忌,清君侧!”<br />
“长孙无忌是谁啊?为什么要杀他?”<br />
“你连长孙无忌都不知道吗?那可是当今皇后的亲哥哥!”<br />
“啊?原来是皇亲国戚啊!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吗?”<br />
“据说陛下削减封王,与他有关”<br />
议论着,渐渐地,话题开始变了。<br />
“你们知道吗?据说燕郡王李艺反叛,也是因为他!”<br />
“什么?!他不是平叛李艺的功臣吗?”<br />
“嘿,先激反,再平叛,不正好可以捞功劳吗?”<br />
“如此说来,这长孙无忌是真该死啊!”<br />
“嘘!你们不要命了,快扔掉手中的传单”<br />
随着传单在各处街道散落,越来越多的长安百姓,开始关注此事。<br />
没过多久,整个长安城都人心惶惶。<br />
不少百姓甚至在担心,此事会不会闹成下一个玄武门之变。<br />
而作为此事的布局者,长孙安业则躲在暗处,静静看着那些议论纷纷的百姓。<br />
直到城中的禁军赶来,他才悄悄的离开了原地,走向一条幽暗的小巷子,那里有两个人正在等他。<br />
“长孙大人,事情已经办妥了,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一人率先开口问道。<br />
长孙安业淡淡一笑,随后抬手示意:“你们附耳过来。”<br />
“这”<br />
两人对视一眼,也没有过多犹豫,直接就低身附耳过去。<br />
“唰!唰!”<br />
只是一瞬间,长孙安业就抽出两把短刀,猛地插进两人腹中。<br />
“你!”<br />
两人怎么也没想到,长孙安业会突然对他们出手。<br />
但长孙安业对他们却没有一点废话,又连续猛捅了他们几刀。<br />
直到两人死不瞑目的倒在地上,长孙安业才抽出短刀,在他们身上擦了擦血迹,然后径自走出小巷,对小巷尽头的两名手下道:“将尸体简单处理一下,记得露出马脚,让他们暴露出义安王!”<br />
“是!”<br />
两名手下应了一声,二话不说,直接就去了小巷。<br />
而与此同时。<br />
刘德裕跟元弘善,也接到了长孙安业的提醒。<br />
原本他们的任务是控制玄武门,控制百官和长安各大城门,但长孙安业却提醒他们,李世民是靠政变登上皇位的,他们原来的任务有很大的风险。<br />
也就是说,李世民一旦发现有人威胁长安,肯定第一时间会想到玄武门,以及长安各大城门的风险。<br />
所以,要想顺利控制玄武门,控制百官和长安各大城门,首先要控制接替他们的人。<br />
得到消息的刘德裕和元弘善一阵后怕。<br />
虽然他们怎么也想不通,长孙安业怎么会有如此智谋,但得到消息的他们,一点也没迟疑,当即更改部署,等待接替他们的人出现。<br />
另一边。<br />
得知有人在长安城散布‘杀长孙无忌,清君侧’传单的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命大理寺卿戴胄,前去调查此事。<br />
如今,此事已经过了将近两个时辰,戴胄才从宫外回来。<br />
却听李世民直接了当地问道:“散布传单的人,抓到了吗?”<br />
“找到了,但都被人杀了!”戴胄沉着脸答道。<br />
李世民眉头大皱:“这么说,你没有查出他们背后之人?”<br />
“虽然他们做得很隐蔽,但散发传单,总归需要抛头露面,经过仔细搜查,核验,臣已经基本确定了他们的身份。”<br />
“哦?”<br />
李世民眉毛一挑:“他们是谁的人?”<br />
“义安王,李孝常!”<br />
戴胄如实说道:“他们都是义安王王府的卫士!”<br />
“看来,这是冲着朕来的啊!”<br />
李世民眼睛微微眯起,旋即果断下令:“把义安王给朕拿下!”<br />
“是!”<br />
戴胄应了一声,直接就转身离开了。<br />
“你们对此事怎么看?”<br />
目送戴胄离开之后,李世民又将目光落在了房玄龄三人身上。<br />
但三人此刻都一言不发。<br />
特别是长孙无忌,脸色更是难堪到了极致。<br />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义安王,居然会将矛头对准他。<br />
然而,李世民的问题,总要有人来回答。<br />
于是沉默片刻之后,房玄龄便主动开口道:“回陛下,臣以为,义安王此举,无非是想搅动舆论,对陛下新政表达不满,只要抓住义安王,此事应该就能平息”<br />
“报——”<br />
还没等房玄龄把话说完,门外又传来了无舌的禀报声:“启禀陛下,御史大夫李靖,有急事求见!”<br />
李世民皱眉看了眼房玄龄,而后摆手道:“让他进来!”<br />
“诺。”<br />
无舌应诺一声,很快,李靖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br />
“陛下!”<br />
李靖刚走进殿内,就朝李世民禀报道:“长乐王李幼良起兵反叛了!”<br />
李世民脸色一沉:“他为何突然起兵反叛?”<br />
“具体缘由,臣不清楚,但他打的口号是,杀长孙无忌,清君侧!”<br />
“这”<br />
李世民语塞,不由下意识看向长孙无忌。<br />
却见长孙无忌愤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造反就造反,都扯上我干嘛?难不成把我当晁错了?!”<br />
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br />
晁错是什么下场,他们自然是知道的。<br />
但李世民,是汉景帝吗?<br />
没人能给出答案,除了李世民。<br />
“哈哈哈!”<br />
李世民冷不防的仰头大笑,而后大袖一挥:“来人!给朕将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所有封王,全都叫到太极殿,胆敢不来者,国法处置!”<br />
“是!”<br />
一名宫侍应声而退。<br />
李世民又看了眼长孙无忌,转头朝禁军统领云端道:“云端,你立刻率领宫中卫士,将右仆射府中之人,全部接到宫中!”<br />
“遵命!”<br />
云端领命而出。<br />
李世民再次下令:“御史大夫,你率领两万人马,即刻奔赴凉州,用最快的速度平息长乐王叛乱,震慑凉州边疆,不要让突厥人轻举妄动!”<br />
“是!”<br />
李靖二话不说,直接就出了甘露殿。<br />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世民身上,等待他新的命令。<br />
只见李世民稍微沉默,便再次开口道:“房玄龄,杜如晦,你们二人,立刻将长安北门,近半个月的卫士值班,彻底改变!所有军队调动,十人以上,必须上奏!”<br />
“是!”<br />
“还有长安,立刻实施戒严!”<br />
“遵命!”<br />
房玄龄、杜如晦对视一眼,当即领命而出。<br />
与此同时。<br />
李承乾利用小胖子的宫禁令牌,偷偷溜出了皇宫。<br />
此刻,他正坐着马车,前往自己的目的地。<br />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重返太子之位,但太子东宫的属官,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人选。<br />
而他现在所去的地方,就是其中一个人的居所。<br />
这个人,可以说是江南文士的代表人物之一。<br />
后世不少影视剧,甚至将他演成了顶级权谋大师。<br />
而所谓的顶级权谋大师,首先必须得要有才干,其次是情商要高。<br />
岑文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br />
在历史上,他是魏王李泰的支持者,毕生都在为李泰入主东宫而努力。<br />
虽然最终败给了长孙无忌,但不能说他权谋不行,只能说李泰表现得太废柴,太嚣张,才会使岑文本功亏一篑。<br />
不过,抛开这些不谈,就说岑文本的背后,那可是江南文士集团。<br />
得到了他,就相当于得到了江南文士集团的支持。<br />
所以,李承乾这次出宫,主要还是想看看岑文本,能不能提前拉到自己的阵营中。<br />
“来福,你知道岑先生的住址吗?”<br />
李承乾冷不防的问了一句前面的车夫。<br />
他是长孙皇后为李承乾挑选的贴身宫侍,专门负责李承乾的日常起居。<br />
此次偷偷溜出皇宫,李承乾就带了他一个人。<br />
足可见李承乾对他的信任。<br />
却听来福有些疑惑地道:“岑先生?是殿下之前让我打听的那个岑文本吗?”<br />
“对!就是他!你知道他在哪吗?”<br />
“知道,在永兴坊。”<br />
“行!赶快带我去!”李承乾兴奋地催促道。<br />
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永兴坊。<br />
此时,岑文本正在府中焦急地等待朝廷的任命。<br />
前段时间,他被封德彝推荐到中书省担任新的官职,结果封德彝突然死了,长孙无忌做了右仆射,这件事就被搁置了。<br />
而他之前担任的秘书郎,也被其他人顶替了。<br />
所以,他现在陷入了尴尬的‘无官可任’的地步。<br />
如果没人帮他安排新的官职,他就要陷入漫长的等待中。<br />
这让他十分煎熬。<br />
而就在他煎熬等待的时候,府中下人突然来禀报,说中山王前来拜访。<br />
直吓得他连忙起身,带着府里的管家出门迎接:“臣,岑文本,拜见殿下!”<br />
“呵呵,先生不必如此多礼,承乾只是路过,进来看看先生!”<br />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然后仔细打量眼前这个三十多岁,一身书生打扮的男子。<br />
不得不说,这个岑文本,很有江南文士的特点,给人一种很浓的书生气息。<br />
而岑文本听到李承乾称呼自己先生,不禁有些受宠若惊。<br />
虽然李承乾说他只是路过自己府邸,进来看看自己,但自己府邸周围,也有不少江南名士,为何偏偏选择自己呢?<br />
更何况,一个尚未成年的封王,是不能轻易出宫的。<br />
难道,李承乾此次出宫,是专门为自己而来的?<br />
想到这里,岑文本心里略微感动,当即躬身一迎:“殿下请!”<br />
“先生请!”<br />
李承乾抬手一礼。<br />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府中客厅。<br />
“先生家中的布置,倒是典雅”<br />
李承乾坐在客厅上位,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一圈,然后笑着询问岑文本道:“不知先生平时有什么喜好?”<br />
“回殿下,臣平时没有什么喜好,唯独喜欢看点书,或者种种草什么的。”岑文本如实说道。<br />
李承乾点了点头,又拿起茶杯喝了口茶,跟岑文本请教了一些学问上的事情。<br />
虽然这是岑文本第一次跟李承乾接触,但李承乾的事迹,他也是略有耳闻的。<br />
所以,经过一番交谈下来,他对李承乾的学识,以及性格,包括那些传言,都有了新的判断。<br />
不得不说,两人这次交谈,可谓相谈甚欢。<br />
但是,李承乾此次来这里的目的,可不是跟岑文本闲聊的。<br />
只见他稍微沉吟了一下,主动转移话题道:“据我所知,先生此时应该在当值,为何闲赋在家啊?”<br />
“这”<br />
岑文本迟疑了一下,有些苦涩地道:“不瞒殿下,臣现在已经无官可任了”<br />
“啊?”<br />
李承乾吃了一惊,不由道:“这是为何啊?”<br />
“唉!”<br />
岑文本叹息一声,也没有隐瞒,当即就将自己的窘迫告知了李承乾。<br />
李承乾听完之后,心头大喜,嘴上却义正言辞地道:“先生之事,承乾会尽快帮先生办妥,大唐绝不会埋没先生这样的人才!”<br />
“这”<br />
岑文本愣了一下,而后反应过来似的道:“能得殿下帮助,臣不甚感激,希望日后有机会,再与殿下谈论学问。”<br />
“机会肯定是有的,就看先生能不能把握住。”<br />
“殿下不辞辛劳而来,臣岂能不识时务?”<br />
“哈哈哈!”<br />
李承乾仰头大笑。<br />
他很喜欢跟这种聪明人说话,当真是一点就透。<br />
虽然岑文本是江南世家子弟,但他却没有那种世家子弟的‘孤芳自赏’,他懂得什么是识时务者为俊杰。<br />
毕竟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无官可做的落魄之人,就算他曾经是秘书郎,也不过才从七品,根本不值得一个封王主动招揽。<br />
如今,李承乾主动招揽,对于他来说,就像刘备当年三顾茅庐一样,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br />
“好了,时候不早了,我要回宫了,希望先生以后,好好为大唐效力!”<br />
说着,李承乾便准备起身,返回宫中。<br />
就在这时,门外忽地传来一阵嘈杂。<br />
岑文本眉头一皱,当即叫来管家,询问发生了何事。<br />
那名管家忙道:“老爷,大事不好了,朝廷下令戒严,现在外面全是兵,咱们不能外出了!”<br />
“这”<br />
岑文本吃惊了一瞬,不由扭头看向李承乾。<br />
李承乾也是满脸懵逼,心说来的时候好好的,怎么就回不去了?<br />
难不成,长孙安业他们已经发动政变了?<br />
想到自己当初写的那份造反计划指南书,李承乾嘴角飞速浮现出一抹奸计得逞的笑容,转瞬即逝。<br />
“看来,爷爷还是挺给力的!”<br />
【求月票,推荐票,追读,收藏】<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