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李承乾:请陛下为太子加冕!【求月
<p> 第183章 李承乾:请陛下为太子加冕!【求月票】<br />
“号外!号外!大唐日报!”<br />
长安街上,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报童,臂弯里挎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兜,匆匆忙忙地穿梭在人群之中。<br />
报童的声音稚嫩而又响亮,很快就吸引了路过的长安百姓。<br />
“喂!小娃,你刚才喊的什么啊,什么大唐日报?”<br />
这时,一名身穿锦袍,面圆体肥的男子,停下脚步问了一句。<br />
报童连忙小跑着来到他身边,满脸堆笑地行礼道:“这位老爷,我是卖报的报童,我手里有从江陵发过来的报纸,您要买一份看看吗?”<br />
“从江陵发过来的报纸?”<br />
圆脸男子别的不熟悉,江陵那是非常的熟悉,特别是最近的长安,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好看又好玩的江陵商品,让他十分喜欢江陵。<br />
如今听到这个所谓的报童说的江陵发过来的报纸,先不管是什么东西,当即问起了价格:“你这报纸怎么卖的啊?”<br />
“五文钱一份!”报童满脸欣喜的说道。<br />
“才五文钱?”<br />
圆脸男子愣了一下,不由有些好奇地道:“怎么这么便宜?”<br />
他记得的所有江陵商品,可都是远超长安物价的,五文钱的江陵商品,他还是第一次听说。<br />
却见报童笑呵呵地道:“这是报馆定的价格,我们只卖五文钱一份!”<br />
“好好好!这价格定得好!给我来十份报纸!”<br />
“不好意思老爷,一人只能买一份!”<br />
“什么?”<br />
圆脸男子闻言,更加好奇了,心说这世上还有嫌钱多的?于是也不多想,当即就掏出五文钱,递给报童道:“给我来一份!”<br />
“好的老爷!”<br />
报童收起五文钱,然后从布兜里拿出一份崭新的报纸,递给圆脸男子。<br />
圆脸男子看到是一张纸,当即皱起了眉头,道:“你怎么给我一张纸啊!?”<br />
“呵呵,这就是报纸啊!”<br />
“什么纸也要不了五文钱啊?”<br />
圆脸男子有些不满的接过报纸,一边嘟囔着报纸贵,一边展开报纸。<br />
只是一眼,他就看得愣住了,不由得瞪大眼睛。<br />
“张老财!这报纸里面是什么啊!看样子全是字啊!”<br />
这时,一名秀才模样的男子走了过来,笑着朝圆脸男子招呼。<br />
圆脸男子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报纸一眼,当即收起报纸,吭哧吭哧地道:“穷秀才,你想看自己买!”<br />
说完,便忍不住激动的转身就走。<br />
秀才男子白了圆脸男子一眼,心说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五文钱我又不是买不起!于是径自走到报童身边,递给他五文钱道:“小孩,给我也来一份报纸!”<br />
“好嘞!”<br />
报童收起钱,立刻给秀才男子递过去一份报纸。<br />
秀才男子刚接触报纸,就不由轻咦了一声,暗道了一句‘好纸’,然后迅速拿过报纸,展开查看。<br />
这不看还好,一看激动得脸红耳热,不禁高呼:“太子殿下威武!大唐万岁!”<br />
此言一出,迅速吸引了其他路过的长安百姓。<br />
有认识秀才男子的,连忙凑过来追问:“杨秀才,什么情况啊!这报纸里面写了什么?”<br />
“哈哈哈!”<br />
杨秀才癫狂似的大笑一阵,而后挥舞着手中的报纸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我要从军!我要从军!”<br />
“我大唐是有尊严的!我大唐百姓也是有尊严的!”<br />
说笑着,杨秀才疯了似的冲出人群。<br />
看得围观的长安百姓,面面相觑。<br />
而有了张老财与杨秀才的带头,不少好奇的长安百姓,纷纷涌到报童身边,朝他急切招手:“小孩,给我也来一份报纸!”<br />
“还有我!我要!”<br />
“给我也拿一份!”<br />
很快,报童周围的长安百姓,一个接着一个的购买报童布兜里的报纸。<br />
没过半刻钟,报童布兜里的报纸就被买完了。<br />
那些没有买到报纸的,纷纷凑近那些买了报纸的百姓。<br />
其中有位不认识字的百姓,虽然买了报纸,但却不知道里面的内容,于是让一位识字的百姓,念给大家听。<br />
不多时,报纸上面的内容就被这位识字的百姓念了出来。<br />
听得周围的百姓,一个个振奋不已,惊叹连连。<br />
“想不到太子殿下在朔方做了这么多事,我大唐百姓也是有尊严的!”<br />
“没错!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才是我心中的大唐!”<br />
“哈哈哈!我要从军!我也要守卫大唐!”<br />
“我大唐威武啊!”<br />
“殿下年纪轻轻,就有此等骨气,真是我大唐之幸啊!”<br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报纸上面的内容,整个长安城都充斥着热血沸腾的气氛。<br />
特别是路过那些异国人的时候,腰板挺得直直的,就好像他们天然的要比异国人高人一等那般。<br />
这种民族自信,国家自信,正在他们心中蔓延。<br />
特别是报纸里的那些战争文章,看得,听得他们无比自豪。<br />
区区蛮夷,岂是我华夏儿女的对手?<br />
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br />
报童顾不得周围百姓的亢奋与激动,眼见布兜里的报纸卖完,又立刻冲回报馆,拿取新的报纸去售卖。<br />
每卖一份报纸,可以挣一文钱,这一天下来,可比他父母挣得还多。<br />
所以,他跑起来风风火火,干劲十足。<br />
而像他这样的报童,长安城中有几十个,每一个都在大街小巷中穿梭。<br />
“卖报咯!卖报咯!最新消息!李靖将军三千骑兵大败突厥先锋军,此战我大唐必胜!!”<br />
“震惊——!太子殿下在朔方竟敢这样!!”<br />
李承乾回宫的马车,刚好路过一个报童,听他吆喝,不由哑然一笑,让来福去买了一份报纸。<br />
此时,他正看着报纸上面的内容,嘴角微微上扬,不由暗自感慨:“看来当初找岑文本是明智的选择啊,别的不说,就说这写文章的水平,恐怕连马周都不及他!”<br />
说完这话,忽又想起什么似的,看向宫门方向,似笑非笑地道:“不知道李二陛下看到这报纸上面的内容没有,如果看到了,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br />
与此同时,皇宫,甘露殿。<br />
李世民面色铁青的拿着手中的报纸,环顾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萧瑀,戴胄等人,沉沉地问道:“太子售卖报纸,耸动舆论,扰乱国家秩序,诸位大臣以为,该如何处理?”<br />
众臣闻言,不禁互相对视,而后由大理寺卿戴胄,率先开口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报纸与江陵有关,并不一定与太子有关,所以,若将这些罪名定在太子身上,不太合适。”<br />
“哼!”<br />
李世民冷哼一声,十分不满地道:“照你这么说,当初长孙安业在长安城中散布传单,也没罪了?难道那江陵是谁做主的,你不知道吗?!”<br />
听到这话,戴胄顿时语塞。<br />
他自然知道江陵是谁做主的,但正因为他知道,才不敢轻易定罪。<br />
毕竟这件事与太子有关,干系重大。<br />
然而,李世民见他语塞,并没有放弃追问这件事。<br />
却听他冷冷道:“朕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是太子犯了法,朕也要严惩!”<br />
说着,又将目光落在了萧瑀身上,接着道:“左仆射,朕记得你上次弹劾苏烈的事,你对此事有何看法?”<br />
“这”<br />
萧瑀迟疑了一下,然后看了眼其余大臣,斟酌道:“臣以为,此事是否与太子有关,还需要调查,但此报纸是从江陵发过来的,那江陵的官吏难辞其咎,应该派人将他们缉拿归案,交由大理寺审理!”<br />
“不错,确实应该究查江陵的官吏!”<br />
李世民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朝戴胄道:“此事就交给大理寺卿了!”<br />
“是,陛下。”<br />
戴胄躬身领命,正欲起身离开。<br />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突兀的传了过来:“陛下又错了!”<br />
“魏征,你又想说什么大道理!”<br />
李世民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魏征,于是没好气地回怼他:“你别说这报纸没问题,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br />
“臣自然知道这报纸代表什么!”<br />
魏征神色一肃,当即端正身形道:“臣不仅知道,臣还要代天下读书人感谢太子!”<br />
“嗯?”<br />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有些不解的看向魏征。<br />
其余大臣也满脸疑惑的将目光落在了魏征身上。<br />
却听魏征又道:“陛下与诸位大臣,难道只看到了这报纸上面的内容吗?”<br />
“你什么意思?”李世民皱眉追问道。<br />
只见魏征拿起报纸,再次开口道:“陛下有没有发现,这报纸上面的字都是一样的,而且每个字的大小,也是一样的!”<br />
此话一出,不仅李世民,就连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不由纷纷拿起报纸,仔细查看。<br />
这不看还好,一看惊叹连连。<br />
“对啊!我怎么没发现呢,这报纸上面的字居然是一样的!”<br />
“不止一样,就连这排列都如此工整,这是拓印出来的?”<br />
“不对不对,拓印出来的字是反着的,这是正着的!”<br />
“咦,奇怪了,这是怎么做到的?”<br />
就在众臣疑惑不解的时候,李世民也发现了不对,沉吟着说道:“刚才朕听中书令所言,这样的报纸,分发到了各州县,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江陵有这么多人写报纸吗?还有这报纸的纸张,似乎也不像我们平常用的纸!”<br />
“没错!陛下终于发现重点了!”<br />
魏征附和着点头道:“比起报纸上面的内容,臣觉得,这报纸本身,才是重点!”<br />
“这”<br />
众臣听到这话,再次打量报纸,然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br />
这时,一直协助工部研究火药的兵部尚书房玄龄,若有所思地道:“陛下,如果江陵掌握了新的造纸术,对我大唐来说,有大用!”<br />
“不,不止造纸术,还有这制作报纸的技术,也是一大利器!”<br />
房玄龄沉吟着摇了摇头,然后环顾众臣,意味深长地道:“如果不是制作报纸,而是制作书籍,那我大唐的读书人,将会有多少,诸位大臣可想过?”<br />
“这”<br />
众臣闻言,瞳孔猛地一缩。<br />
然而,更震惊的话,还没有说出来。<br />
却听魏征又接着道:“敢问诸位大臣,朝廷的政令,能否做到一两个月之内,传遍大唐所有州县?”<br />
“嘶!”<br />
此言一出,众臣不由倒吸一口凉气。<br />
就连李世民都忍不住眼皮狂跳。<br />
是啊!<br />
自己怎么没想到呢!<br />
这报纸竟然在一两个月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大唐。<br />
这是何等恐怖的舆论力量?!<br />
如果掌握了这个报纸,岂不是掌握了全国的舆论?!<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额头上的冷汗都不由冒了出来。<br />
好小子!<br />
朕终究还是低估了你啊!<br />
难怪你不在乎朕监视你的卫率,原来你有更厉害的手段!<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再看报纸上面的内容,越看越心惊肉跳,越来越忌惮自己儿子。<br />
他打了一辈子的仗,根本不怕任何人造反,因为他相信自己能镇压一切反叛。<br />
但是,他怕舆论的力量。<br />
因为舆论的力量,他是亲眼见识过的。<br />
隋炀帝为什么会那么快垮台?就是因为各地诸侯都在传他如何暴虐无道!包括李唐起兵反隋的时候,也曾四处传扬隋炀帝的荒淫行径,导致天下人群起反之。<br />
所以舆论的力量,看似不用动兵戈,但威力不亚于任何战争。<br />
有时候,威力甚至比战争都可怕。<br />
而面对如此可怕的力量,李世民心头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掌握这个力量。<br />
只见他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目光坚定地道:“此报纸,朝廷必须要掌控在手中!”<br />
众臣闻言,互相对视,却听房玄龄若有所思地道:“报纸的制作,并不是很难,但要想跟江陵的报纸一样,恐怕很难.”<br />
“朕没说单独制作报纸,朕要这《大唐日报》。”<br />
李世民挥手打断了房玄龄的话,然后将目光落在戴胄身上,沉沉地道:“朕不管这报纸是谁的,没有朕的允许,这《大唐日报》就不能随意售卖!”<br />
“可太子那边”<br />
“你没听清朕说的吗?朕说的是,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售卖报纸!这是朕的命令!听清楚了吗?!”<br />
“这”<br />
戴胄语塞,而后看了眼众臣,发现众臣都默然不语,于是重重的点了点头,道:“臣听清楚了。”<br />
“好,中书令,传朕旨意,禁止各州县.”<br />
“报——”<br />
就在李世民准备下旨禁售《大唐日报》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太子求见!”<br />
哗!<br />
全场哗然。<br />
众臣不禁一片唏嘘。<br />
却见李世民眼睛一眯,而后冷冷地道:“就说朕没空见他,让他先回去!”<br />
“回陛下,太子说,有一件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需要与陛下商议,请陛下三思!”<br />
好家伙!<br />
好刺激!<br />
众臣听到门外宫侍的禀报,顿时心头一凛,一个个不由坐正了身体,静静地等候暴风雨的来临。<br />
而李世民则满脸诧异,心说那逆子究竟想干什么?!<br />
虽然李世民现在很不想跟李承乾见面,但当着众臣的面,他还是朝宫侍命令道:“宣太子觐见!”<br />
“诺!”<br />
门外应诺一声。<br />
不多时,李承乾就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恭敬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br />
“免礼,平身!”<br />
李世民随意的摆了摆手,然后直接了当地道:“说吧,什么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之事?”<br />
“回父皇,儿臣听说,您要为儿臣加冕太子之位,不知是否确有其事?”李承乾笑着开口道。<br />
“什么!?”<br />
众臣愕然。<br />
就连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br />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承乾说的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之事,居然是太子加冕!<br />
要知道,李承乾虽然被李渊复立了太子,也得到了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的认可,但他至今还没有加冕。<br />
也就是说,他现在还不算完整的太子。<br />
这也是李世民敢出尔反尔,剥夺他东宫属官选任权的原因。<br />
因为没有加冕的太子,根本不具备合法行使东宫权力的资格。<br />
所以,即使李承乾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李世民内心深处都不是很怕的。<br />
然而,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说了要给李承乾加冕这件事。<br />
很明显,他根本不可能在这时候给李承乾加冕。<br />
只见他反应过来似的冷笑道:“太子是不是听错了?”<br />
“是吗?儿臣听错了吗?”<br />
李承乾懵懵懂懂的眨了眨眼,然后环顾了一圈众臣,又接着道:“可是,儿臣记得报纸上是这样说的啊!”<br />
轰隆!<br />
此言一出,众臣如遭雷击,无不头皮发麻。<br />
就连李世民都有些目瞪口呆,惊愕得无言以对。<br />
原来如此!<br />
原来这逆子是来逼宫的!<br />
他早就计划好了一切!<br />
他回长安是来夺权的!<br />
什么事关国家生死存亡!<br />
意思是朕不给他加冕,他就要利用舆论的力量,跟朕鱼死网破是吗?!<br />
李世民反应过来,怒极反笑:“好好好!你竟敢要挟朕!?”<br />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满1000加更】<br />
(本章完)</p>
“号外!号外!大唐日报!”<br />
长安街上,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报童,臂弯里挎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兜,匆匆忙忙地穿梭在人群之中。<br />
报童的声音稚嫩而又响亮,很快就吸引了路过的长安百姓。<br />
“喂!小娃,你刚才喊的什么啊,什么大唐日报?”<br />
这时,一名身穿锦袍,面圆体肥的男子,停下脚步问了一句。<br />
报童连忙小跑着来到他身边,满脸堆笑地行礼道:“这位老爷,我是卖报的报童,我手里有从江陵发过来的报纸,您要买一份看看吗?”<br />
“从江陵发过来的报纸?”<br />
圆脸男子别的不熟悉,江陵那是非常的熟悉,特别是最近的长安,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好看又好玩的江陵商品,让他十分喜欢江陵。<br />
如今听到这个所谓的报童说的江陵发过来的报纸,先不管是什么东西,当即问起了价格:“你这报纸怎么卖的啊?”<br />
“五文钱一份!”报童满脸欣喜的说道。<br />
“才五文钱?”<br />
圆脸男子愣了一下,不由有些好奇地道:“怎么这么便宜?”<br />
他记得的所有江陵商品,可都是远超长安物价的,五文钱的江陵商品,他还是第一次听说。<br />
却见报童笑呵呵地道:“这是报馆定的价格,我们只卖五文钱一份!”<br />
“好好好!这价格定得好!给我来十份报纸!”<br />
“不好意思老爷,一人只能买一份!”<br />
“什么?”<br />
圆脸男子闻言,更加好奇了,心说这世上还有嫌钱多的?于是也不多想,当即就掏出五文钱,递给报童道:“给我来一份!”<br />
“好的老爷!”<br />
报童收起五文钱,然后从布兜里拿出一份崭新的报纸,递给圆脸男子。<br />
圆脸男子看到是一张纸,当即皱起了眉头,道:“你怎么给我一张纸啊!?”<br />
“呵呵,这就是报纸啊!”<br />
“什么纸也要不了五文钱啊?”<br />
圆脸男子有些不满的接过报纸,一边嘟囔着报纸贵,一边展开报纸。<br />
只是一眼,他就看得愣住了,不由得瞪大眼睛。<br />
“张老财!这报纸里面是什么啊!看样子全是字啊!”<br />
这时,一名秀才模样的男子走了过来,笑着朝圆脸男子招呼。<br />
圆脸男子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报纸一眼,当即收起报纸,吭哧吭哧地道:“穷秀才,你想看自己买!”<br />
说完,便忍不住激动的转身就走。<br />
秀才男子白了圆脸男子一眼,心说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五文钱我又不是买不起!于是径自走到报童身边,递给他五文钱道:“小孩,给我也来一份报纸!”<br />
“好嘞!”<br />
报童收起钱,立刻给秀才男子递过去一份报纸。<br />
秀才男子刚接触报纸,就不由轻咦了一声,暗道了一句‘好纸’,然后迅速拿过报纸,展开查看。<br />
这不看还好,一看激动得脸红耳热,不禁高呼:“太子殿下威武!大唐万岁!”<br />
此言一出,迅速吸引了其他路过的长安百姓。<br />
有认识秀才男子的,连忙凑过来追问:“杨秀才,什么情况啊!这报纸里面写了什么?”<br />
“哈哈哈!”<br />
杨秀才癫狂似的大笑一阵,而后挥舞着手中的报纸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我要从军!我要从军!”<br />
“我大唐是有尊严的!我大唐百姓也是有尊严的!”<br />
说笑着,杨秀才疯了似的冲出人群。<br />
看得围观的长安百姓,面面相觑。<br />
而有了张老财与杨秀才的带头,不少好奇的长安百姓,纷纷涌到报童身边,朝他急切招手:“小孩,给我也来一份报纸!”<br />
“还有我!我要!”<br />
“给我也拿一份!”<br />
很快,报童周围的长安百姓,一个接着一个的购买报童布兜里的报纸。<br />
没过半刻钟,报童布兜里的报纸就被买完了。<br />
那些没有买到报纸的,纷纷凑近那些买了报纸的百姓。<br />
其中有位不认识字的百姓,虽然买了报纸,但却不知道里面的内容,于是让一位识字的百姓,念给大家听。<br />
不多时,报纸上面的内容就被这位识字的百姓念了出来。<br />
听得周围的百姓,一个个振奋不已,惊叹连连。<br />
“想不到太子殿下在朔方做了这么多事,我大唐百姓也是有尊严的!”<br />
“没错!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才是我心中的大唐!”<br />
“哈哈哈!我要从军!我也要守卫大唐!”<br />
“我大唐威武啊!”<br />
“殿下年纪轻轻,就有此等骨气,真是我大唐之幸啊!”<br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报纸上面的内容,整个长安城都充斥着热血沸腾的气氛。<br />
特别是路过那些异国人的时候,腰板挺得直直的,就好像他们天然的要比异国人高人一等那般。<br />
这种民族自信,国家自信,正在他们心中蔓延。<br />
特别是报纸里的那些战争文章,看得,听得他们无比自豪。<br />
区区蛮夷,岂是我华夏儿女的对手?<br />
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br />
报童顾不得周围百姓的亢奋与激动,眼见布兜里的报纸卖完,又立刻冲回报馆,拿取新的报纸去售卖。<br />
每卖一份报纸,可以挣一文钱,这一天下来,可比他父母挣得还多。<br />
所以,他跑起来风风火火,干劲十足。<br />
而像他这样的报童,长安城中有几十个,每一个都在大街小巷中穿梭。<br />
“卖报咯!卖报咯!最新消息!李靖将军三千骑兵大败突厥先锋军,此战我大唐必胜!!”<br />
“震惊——!太子殿下在朔方竟敢这样!!”<br />
李承乾回宫的马车,刚好路过一个报童,听他吆喝,不由哑然一笑,让来福去买了一份报纸。<br />
此时,他正看着报纸上面的内容,嘴角微微上扬,不由暗自感慨:“看来当初找岑文本是明智的选择啊,别的不说,就说这写文章的水平,恐怕连马周都不及他!”<br />
说完这话,忽又想起什么似的,看向宫门方向,似笑非笑地道:“不知道李二陛下看到这报纸上面的内容没有,如果看到了,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br />
与此同时,皇宫,甘露殿。<br />
李世民面色铁青的拿着手中的报纸,环顾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萧瑀,戴胄等人,沉沉地问道:“太子售卖报纸,耸动舆论,扰乱国家秩序,诸位大臣以为,该如何处理?”<br />
众臣闻言,不禁互相对视,而后由大理寺卿戴胄,率先开口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报纸与江陵有关,并不一定与太子有关,所以,若将这些罪名定在太子身上,不太合适。”<br />
“哼!”<br />
李世民冷哼一声,十分不满地道:“照你这么说,当初长孙安业在长安城中散布传单,也没罪了?难道那江陵是谁做主的,你不知道吗?!”<br />
听到这话,戴胄顿时语塞。<br />
他自然知道江陵是谁做主的,但正因为他知道,才不敢轻易定罪。<br />
毕竟这件事与太子有关,干系重大。<br />
然而,李世民见他语塞,并没有放弃追问这件事。<br />
却听他冷冷道:“朕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是太子犯了法,朕也要严惩!”<br />
说着,又将目光落在了萧瑀身上,接着道:“左仆射,朕记得你上次弹劾苏烈的事,你对此事有何看法?”<br />
“这”<br />
萧瑀迟疑了一下,然后看了眼其余大臣,斟酌道:“臣以为,此事是否与太子有关,还需要调查,但此报纸是从江陵发过来的,那江陵的官吏难辞其咎,应该派人将他们缉拿归案,交由大理寺审理!”<br />
“不错,确实应该究查江陵的官吏!”<br />
李世民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朝戴胄道:“此事就交给大理寺卿了!”<br />
“是,陛下。”<br />
戴胄躬身领命,正欲起身离开。<br />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突兀的传了过来:“陛下又错了!”<br />
“魏征,你又想说什么大道理!”<br />
李世民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魏征,于是没好气地回怼他:“你别说这报纸没问题,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br />
“臣自然知道这报纸代表什么!”<br />
魏征神色一肃,当即端正身形道:“臣不仅知道,臣还要代天下读书人感谢太子!”<br />
“嗯?”<br />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有些不解的看向魏征。<br />
其余大臣也满脸疑惑的将目光落在了魏征身上。<br />
却听魏征又道:“陛下与诸位大臣,难道只看到了这报纸上面的内容吗?”<br />
“你什么意思?”李世民皱眉追问道。<br />
只见魏征拿起报纸,再次开口道:“陛下有没有发现,这报纸上面的字都是一样的,而且每个字的大小,也是一样的!”<br />
此话一出,不仅李世民,就连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不由纷纷拿起报纸,仔细查看。<br />
这不看还好,一看惊叹连连。<br />
“对啊!我怎么没发现呢,这报纸上面的字居然是一样的!”<br />
“不止一样,就连这排列都如此工整,这是拓印出来的?”<br />
“不对不对,拓印出来的字是反着的,这是正着的!”<br />
“咦,奇怪了,这是怎么做到的?”<br />
就在众臣疑惑不解的时候,李世民也发现了不对,沉吟着说道:“刚才朕听中书令所言,这样的报纸,分发到了各州县,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江陵有这么多人写报纸吗?还有这报纸的纸张,似乎也不像我们平常用的纸!”<br />
“没错!陛下终于发现重点了!”<br />
魏征附和着点头道:“比起报纸上面的内容,臣觉得,这报纸本身,才是重点!”<br />
“这”<br />
众臣听到这话,再次打量报纸,然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br />
这时,一直协助工部研究火药的兵部尚书房玄龄,若有所思地道:“陛下,如果江陵掌握了新的造纸术,对我大唐来说,有大用!”<br />
“不,不止造纸术,还有这制作报纸的技术,也是一大利器!”<br />
房玄龄沉吟着摇了摇头,然后环顾众臣,意味深长地道:“如果不是制作报纸,而是制作书籍,那我大唐的读书人,将会有多少,诸位大臣可想过?”<br />
“这”<br />
众臣闻言,瞳孔猛地一缩。<br />
然而,更震惊的话,还没有说出来。<br />
却听魏征又接着道:“敢问诸位大臣,朝廷的政令,能否做到一两个月之内,传遍大唐所有州县?”<br />
“嘶!”<br />
此言一出,众臣不由倒吸一口凉气。<br />
就连李世民都忍不住眼皮狂跳。<br />
是啊!<br />
自己怎么没想到呢!<br />
这报纸竟然在一两个月时间内,传遍了整个大唐。<br />
这是何等恐怖的舆论力量?!<br />
如果掌握了这个报纸,岂不是掌握了全国的舆论?!<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额头上的冷汗都不由冒了出来。<br />
好小子!<br />
朕终究还是低估了你啊!<br />
难怪你不在乎朕监视你的卫率,原来你有更厉害的手段!<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再看报纸上面的内容,越看越心惊肉跳,越来越忌惮自己儿子。<br />
他打了一辈子的仗,根本不怕任何人造反,因为他相信自己能镇压一切反叛。<br />
但是,他怕舆论的力量。<br />
因为舆论的力量,他是亲眼见识过的。<br />
隋炀帝为什么会那么快垮台?就是因为各地诸侯都在传他如何暴虐无道!包括李唐起兵反隋的时候,也曾四处传扬隋炀帝的荒淫行径,导致天下人群起反之。<br />
所以舆论的力量,看似不用动兵戈,但威力不亚于任何战争。<br />
有时候,威力甚至比战争都可怕。<br />
而面对如此可怕的力量,李世民心头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掌握这个力量。<br />
只见他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目光坚定地道:“此报纸,朝廷必须要掌控在手中!”<br />
众臣闻言,互相对视,却听房玄龄若有所思地道:“报纸的制作,并不是很难,但要想跟江陵的报纸一样,恐怕很难.”<br />
“朕没说单独制作报纸,朕要这《大唐日报》。”<br />
李世民挥手打断了房玄龄的话,然后将目光落在戴胄身上,沉沉地道:“朕不管这报纸是谁的,没有朕的允许,这《大唐日报》就不能随意售卖!”<br />
“可太子那边”<br />
“你没听清朕说的吗?朕说的是,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售卖报纸!这是朕的命令!听清楚了吗?!”<br />
“这”<br />
戴胄语塞,而后看了眼众臣,发现众臣都默然不语,于是重重的点了点头,道:“臣听清楚了。”<br />
“好,中书令,传朕旨意,禁止各州县.”<br />
“报——”<br />
就在李世民准备下旨禁售《大唐日报》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太子求见!”<br />
哗!<br />
全场哗然。<br />
众臣不禁一片唏嘘。<br />
却见李世民眼睛一眯,而后冷冷地道:“就说朕没空见他,让他先回去!”<br />
“回陛下,太子说,有一件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需要与陛下商议,请陛下三思!”<br />
好家伙!<br />
好刺激!<br />
众臣听到门外宫侍的禀报,顿时心头一凛,一个个不由坐正了身体,静静地等候暴风雨的来临。<br />
而李世民则满脸诧异,心说那逆子究竟想干什么?!<br />
虽然李世民现在很不想跟李承乾见面,但当着众臣的面,他还是朝宫侍命令道:“宣太子觐见!”<br />
“诺!”<br />
门外应诺一声。<br />
不多时,李承乾就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恭敬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br />
“免礼,平身!”<br />
李世民随意的摆了摆手,然后直接了当地道:“说吧,什么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之事?”<br />
“回父皇,儿臣听说,您要为儿臣加冕太子之位,不知是否确有其事?”李承乾笑着开口道。<br />
“什么!?”<br />
众臣愕然。<br />
就连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br />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承乾说的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之事,居然是太子加冕!<br />
要知道,李承乾虽然被李渊复立了太子,也得到了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的认可,但他至今还没有加冕。<br />
也就是说,他现在还不算完整的太子。<br />
这也是李世民敢出尔反尔,剥夺他东宫属官选任权的原因。<br />
因为没有加冕的太子,根本不具备合法行使东宫权力的资格。<br />
所以,即使李承乾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李世民内心深处都不是很怕的。<br />
然而,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说了要给李承乾加冕这件事。<br />
很明显,他根本不可能在这时候给李承乾加冕。<br />
只见他反应过来似的冷笑道:“太子是不是听错了?”<br />
“是吗?儿臣听错了吗?”<br />
李承乾懵懵懂懂的眨了眨眼,然后环顾了一圈众臣,又接着道:“可是,儿臣记得报纸上是这样说的啊!”<br />
轰隆!<br />
此言一出,众臣如遭雷击,无不头皮发麻。<br />
就连李世民都有些目瞪口呆,惊愕得无言以对。<br />
原来如此!<br />
原来这逆子是来逼宫的!<br />
他早就计划好了一切!<br />
他回长安是来夺权的!<br />
什么事关国家生死存亡!<br />
意思是朕不给他加冕,他就要利用舆论的力量,跟朕鱼死网破是吗?!<br />
李世民反应过来,怒极反笑:“好好好!你竟敢要挟朕!?”<br />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满1000加更】<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