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235章 颉利跪降!李世民夙愿完成!【求月票】<br />
    贞观三年,九月初八。<br />
    太阳刚刚升起,空气中还透着料峭的寒意。<br />
    但对习惯了长安气候的百官们来说,这气候根本不算什么。<br />
    而且,今天是个大日子,所有人都知道今天对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br />
    只见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李世民,含笑说道:<br />
    “距离重阳宴,还有几个时辰,朕刚刚接到一封奏报,说我大唐多地出现粮食丰收的盛况,朕非常高兴,就将你们召集到太极殿,与你们分享,你们应该不会怪朕吧?”<br />
    “呵呵呵”<br />
    众臣闻言,轰然一笑。<br />
    却听李世民又笑着道:“朕记得贞观元年的时候,关中的一斗米,要卖一匹绢的价钱,如今已经降到了十几文钱,这往后,我大唐是越来越好了啊!”<br />
    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这话,不由感慨似的道:<br />
    “从贞观元年以来,我大唐的灾情就没有断过,不是闹雪灾,就是闹水灾,旱灾,还有这刚过去的蝗灾。可以说,我大唐这几年是非常的不容易啊!”<br />
    “没错,这几年是真的不容易,而且粮价一日比一日高,若不是因为陛下,我们都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房玄龄笑着附和了一句,然后环顾众臣。<br />
    却听众臣异口同声的道:“陛下英明!”<br />
    李世民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想起什么似的,看了眼沉默不语的李承乾,平静的说道:“其实太子也是有功劳的,特别是消灭蝗虫的办法,太子就想得很周到。”<br />
    “这”<br />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却没有接这口。<br />
    只见李承乾不以为意的道:“若非陛下英明,哪有臣的办法实施,还是陛下的功劳最大。”<br />
    “呵呵.”<br />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将目光落在了魏征身上,道:<br />
    “贞观之初,封德彝上书说,皇帝应该独运威权,让朕不应该委之臣下,还说,要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只有尚书右丞劝朕要偃武修文,要文治。”<br />
    “现在看来,这里面也有尚书右丞的功劳啊!”<br />
    “不,这都是陛下的威德!”<br />
    魏征摇头说道:“臣并没有出什么力!”<br />
    “呵!”<br />
    李世民笑了,然后打趣道:“魏征,你能够称职,这就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朕在你那里,可是经常做错事啊!”<br />
    “如果陛下要这样说,那臣倒想问问陛下,如今的粮价,可还满意?”<br />
    “嗯,满意。”<br />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旋即感慨似的道:“如果粮价再低点,朕就更满意了!”<br />
    “陛下又错了!”魏征正色道。<br />
    “呃!”<br />
    李世民嘴角一抽,真想骂自己一句嘴贱。<br />
    好端端的,非要自找麻烦。<br />
    不过,既然已经嘴贱了,就索性听听这‘羊鼻公’的高见。<br />
    这样想着,李世民当即端正身形,沉沉的问道:“朕怎么又错了?”<br />
    “陛下,现在的粮价,是因为各地的大丰收,已经从原来的上百钱一斗,降到了十几钱一斗,相信用不了多久,还会降到三四钱一斗。”<br />
    魏征认真的说了一句,然后又话锋一转:“可是,臣去了一趟河北道后,发现了不少问题。这粮价越低,不是一件好事!”<br />
    “哦?”<br />
    李世民眉毛一挑,不由得追问道:“这又是为何?”<br />
    “回陛下,这是因为谷贱伤农!”<br />
    “嗯?”<br />
    李世民微微一愣:“谷贱怎么会伤农呢?”<br />
    “呵呵.”<br />
    杜如晦笑了笑,然后插嘴道:“陛下,这天下的田亩,十亩坏田的收成算作一亩好田的收成,所以,朝廷每年是以谷计算的,而不是以亩计算的。”<br />
    “一户百姓的地,有多有少,有好有坏,但是谷的收成,历年都差不多!”<br />
    “比如去年一斗谷值十钱,今年一斗谷只值三钱,那么,一斗谷不是就少了七钱吗?谁还愿意种田呢?”<br />
    “这”<br />
    李世民闻言,顿时愣在了当场。<br />
    其余众臣也满脸诧异的互相对视。<br />
    只有李承乾深深的看了杜如晦一眼,觉得他果然名不虚传。<br />
    不过,杜如晦好像是今年死的吧?<br />
    怎么看起来不像有病的样子?<br />
    就在李承乾满心疑惑懂得时候,魏征又接口说道:“贞观初年,朝廷主张劝农桑,这是因为大乱之后,要百姓安心的种粮食,这叫因时制宜。”<br />
    “现在灾情已经过去了,收成会越来越好,如果劝农桑只让百姓种粮食,不让百姓种其他的东西。谷贱伤农在所难免。”<br />
    “那依爱卿之见,如何才能不伤农?”李世民疑惑的追问道。<br />
    魏征想了想,道:“若要不伤农,朝廷就得允许百姓种其他值钱的东西,等来年谷价上涨,百姓自然会去种粮食。这也是因时制宜。”<br />
    “嗯,有道理。”<br />
    李世民恍然点头,而后再次瞥了眼李承乾,意有所指的感慨道:“朕经历了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深知,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br />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环顾众臣道:“诸位爱卿,朕问你们,到底是打天下容易,还是治天下容易?”<br />
    “这”<br />
    众臣互相对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回答这个问题。<br />
    直到李世民将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身上,才听长孙无忌笑道:<br />
    “若让臣来说,当初群雄逐鹿,每一个地方都要攻破了才算胜利,无一不是硬仗,不是恶仗,所以,臣觉得打天下难!”<br />
    “不过.”<br />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魏征又站了出来,道:“王者之兴,一定是乘天下大乱,君王昏聩衰弱,天命已然要转了,可得了天下之后呢?容易骄傲,沉迷安逸!”<br />
    “这说明什么?说明百姓这时候需要安定,而得天下者,反而要增加徭役!”<br />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得天下者很难明白!”<br />
    “这么一来,国力又开始衰弱了!”<br />
    “所以,臣以为,治天下难!”<br />
    “呵呵.”<br />
    眼见自己最看重的两位大臣,都发表了看法,且还是相反的看法,李世民淡淡一笑:“无忌随朕打天下,百死一生,深知打天下的不易。”<br />
    “魏征助朕治理天下,很明白,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的道理。现在想起来,打天下是真的很难。”<br />
    “不过,最难的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治天下!”<br />
    说完这话,李世民又又又看了眼李承乾,沉沉地道:“治天下也不容易,所以,你们以后执政,一定要谨慎!”<br />
    “臣等遵旨!”<br />
    众臣异口同声。<br />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正欲继续开口。<br />
    却听门外传来一道响亮的禀报声:“启禀陛下,各国使者已到,请陛下与众臣移步横门,参加受降大典!”<br />
    此言一出,殿内的众臣精神一震,当即整理自己的衣冠。<br />
    只见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畅然的笑意,然后从座位上缓缓站起来,背负着双手道:“那就一起去看看咱们的老朋友吧!”<br />
    “呵呵呵”<br />
    众臣再次轰然一笑,紧接着便跟李世民去了横门。<br />
    此时此刻,欲谷设率领的狼牙卫,押着颉利的囚车,一起穿越由八千辆车马,十余里楼门和庞大仪仗队伍组成的通道。<br />
    他们越过横桥,在横门外的华表下集结。<br />
    各国使者,包括他们的属官和护卫,看着囚车里的颉利,眼神复杂到了极致。<br />
    遥想当初,他们在这个男人面前,是那么的卑微如蝼蚁,那是被剥削到了快要亡国的地步。<br />
    然,风水轮流转,当初那个不可一世的男人,现在也有今天。<br />
    他们压抑的兴奋,终于在颉利囚车抵达渭桥中段的时候,再也压抑不住了。<br />
    “该死的颉利!你后悔了么!?”<br />
    一名康国使者,怒骂着喝问道。<br />
    潦草得苍老了几分的颉利,听到他的喝问,冷冷一笑:“草原上只有兔子才后悔,你什么时候见过雄鹰后悔过?”<br />
    “是雄鹰就该撞死在崖壁上,而不是做了猎人的俘虏!”一名高昌国使者鄙夷道。<br />
    颉利冷哼一声,却没有再理会他。<br />
    很快,囚车就驶过了渭桥。<br />
    而与此同时,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高台附近。<br />
    当颉利的目光与李世民对视的刹那,他忽然有了一种仓皇,他不知道对面的李世民将怎样看待他的下场。<br />
    直到欲谷设下令囚车停下,将他从囚车里放下来,他才跪地向李世民参拜。<br />
    “臣,阿史那氏咄苾,参见大唐皇帝陛下!”<br />
    “颉利可汗,我们又见面了!”<br />
    李世民看着颉利,眼神中毫不遮掩的露出一抹兴奋,骄傲,威严的神采,笑着道:“上一次,朕记得是武德九年,你亲自来到渭水边,庆祝朕登基称帝。今日,你又亲自来了,朕很高兴,很高兴啊!”<br />
    虽然这话说的非常平静,但听在颉利耳中却犹如巨雷般刺耳。<br />
    这就是成王败寇的下场。<br />
    即使他心里有非常的苦楚,也得强颜欢笑的接口:“陛下的记性真好,臣也很高兴再次见到陛下。”<br />
    “呵呵,是么?”<br />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收敛脸上的笑容,沉沉的道:“你的父亲,和你的哥哥,都是伟大的可汗。突厥也是强大的民族。”<br />
    “但你不是,什么都不是。”<br />
    “因为你败光了他们辛苦打下的基业,在我们中原,你就是跟隋炀帝一样的昏君!”<br />
    “所以,你是真的该死!”<br />
    “啊?这”<br />
    颉利心头一震,似乎没想到李世民会赐死自己。<br />
    但是,那位太子殿下不是答应了自己,只要自己好好配合李世民,他就会保证自己有条活路的吗?<br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br />
    就在颉利惶恐不安的时候,李世民忽又话锋一转:“不过,朕之前跟大臣们讨论了一下,到底是打天下难,还是治天下难,最后得出的结果是,都难!”<br />
    “所以,即使你是昏君,念及我们当年在渭河便桥的结盟,你也没有对我大唐有大的侵扰,朕就饶恕了你的死罪!”<br />
    说完这话,抬手一挥,又道:“把他的铁链打开!”<br />
    “谢陛下不杀之恩”<br />
    颉利的眼睛瞬间一红,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br />
    尽管他跟李世民是敌对关系,但李世民的气度,明显高过于他。<br />
    如果换个位置,李世民成为了他的阶下囚,他会毫不犹豫的杀掉李世民这个心腹大患。<br />
    现在李世民不杀他,在他看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李世民的强大自信,觉得自己根本对他够不成威胁,二个是李世民从未觉得自己是他的心腹大患。<br />
    若是前者,还算说得过去,毕竟自己现在已经是阶下囚了。<br />
    若是后者,那可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br />
    “你好歹也是当过大可汗的,大可汗要有大可汗的样子!”<br />
    眼见颉利当着众人的面流下了眼泪,李世民既感觉到舒心,又感觉到嫌弃,不耐烦的挥手道:“来人,带他去太仆馆更衣洗漱,等会儿参加重阳宴,不要怠慢他的饮食!”<br />
    “谢陛下!”<br />
    颉利再次叩拜李世民。<br />
    众异国使者,无不心悦诚服。<br />
    紧接着无舌又庄严地宣布了诏书,敕封欲谷设为狼侯,食邑千户,其麾下将领也得到了封赏。<br />
    皇家乐队高奏《秦王破阵乐》,彰显大唐威仪。<br />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乐曲,李世民抬手示意台下的众人,朗声高喊道:“从今以后,大唐在河套以北设立安北都护府,突厥百姓与大唐百姓情同手足,共享太平。”<br />
    台下立刻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br />
    “大唐威武!”<br />
    “陛下万岁!”<br />
    李世民见状,露出一抹从未有过的愉悦神色,然后扭头看向台下的李承乾,发现他没有一点异样,不禁心头一动。<br />
    如果连颉利投降这样的大事,他都不跳出来搅局,那他费尽心机主持重阳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br />
    难不成,他真是为了替自己分忧?<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联想到了李承乾透露自己传国玉玺的事,表明他心中是认可自己这个父皇的,否则没有人能经得起传国玉玺的诱惑。<br />
    于是他渐渐打消了之前的顾虑,然后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道:“承乾,接下来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朕失望!”<br />
    “父皇放心,儿臣绝不会让你失望!”<br />
    李承乾应声站了出来,恭敬道。<br />
    求月票,求月票<br />
    (本章完)</p>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佚名

绝代股神

佚名

为了自救,老祖她在线剧透

佚名

嫁世子养崽崽的穿越日常许清宜谢韫之

佚名

资本家小姐下乡,卧底军官宠爆了

佚名

蛇王娇宠不断,穿越女她逃不掉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