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惊天的真相!千里送人头!【求月票
<p> 第248章 惊天的真相!千里送人头!【求月票】<br />
寂静的夜,冷风嗖嗖的袭来,即使身穿夹层的貂绒,在场的五姓七望几位家主,都难以抑制的瑟瑟发抖。<br />
因为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谋划的那件事,会被李承乾公然抖了出来。<br />
而且,半个多时辰以前,他们才接到了守捉郎那边传来消息。<br />
绿裙女子已经死了。<br />
可是,半个多时辰以后,他们又得知了一个消息,有人出卖了他们。<br />
这也太荒唐了吧!<br />
那可是存在了数百年的守捉郎,他们怎么可能背叛雇主?<br />
即使李承乾已经言之凿凿的说他们勾结刺客谋害自己,崔仁师依旧无法相信守捉郎会背叛他们。<br />
因为守捉郎数百年的存在,从未传出过有守捉郎背叛雇主的事情。<br />
所以,惊魂一刹之后,崔仁师首先反应了过来,并飞快朝王珪等人递眼神,让他们不要自乱阵脚,上了李承乾的当。<br />
或许是跟崔仁师拥有同样的想法,王珪等人也没有相信守捉郎会背叛他们,在崔仁师递过来眼神之前,就迅速的冷静了下来。<br />
而崔仁师递过来眼神之后,则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br />
李承乾有可能是诈他们的。<br />
于是,几人互相对视了一下眼神,当即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声嘶力竭地呐喊道。<br />
“陛下!我们冤枉啊!”<br />
“是啊陛下!太子空口无凭,您可千万不要轻信啊!”<br />
“太子到底是何居心,竟然如此冤枉我们?难道就因为我们为‘党仁弘’仗义执言吗?难道就看不惯我们护佑功臣吗?”<br />
“是啊太子!你不能因为我们有不同的谏言,就诽谤我们啊!你得拿出证据说话!我们都是大唐忠臣,岂会加害大唐储君?”<br />
听到这些狡辩之言,李承乾顿时笑了。<br />
而一旁的李世民也冷静了下来,沉沉的道:“太子说他们蓄谋刺杀你,可有证据?”<br />
“本来我是想带那名女刺客来作证的,可惜她已经死了”李承乾叹息着摇头道。<br />
五姓七望的众家主闻言,顿时暗舒了一口气,心想果然死了。<br />
只要死了,李承乾就是有一万张嘴,自己等人不承认,他也拿自己等人没办法。<br />
想到这里,崔仁师等人的气势明显比之前改变了许多,然后横眉冷对道:<br />
“太子没有确凿的证据,就敢污蔑朝廷大臣,臣等要诬告反坐!”<br />
“不错!如此太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陛下若不严惩太子,臣等宁可辞官归隐,永绝仕途!”<br />
“请陛下严惩太子,为臣等主持公道!”<br />
说完这话,五姓七望的众家主,纷纷学着魏征刚才的样子,脱下自己的官袍。<br />
而其他世家大族的官员见状,则互相对视,犹豫不决。<br />
虽然五姓七望在大唐是最顶级的豪门家族,大唐的其他世家大族,隐隐以他们为首,但也要分情况。<br />
比如李唐皇帝竭力打压世家大族的时候,他们肯定会站在一起,同气连枝,一起对抗李唐皇族。<br />
可现在,五姓七望牵扯的是谋逆大案。<br />
在没有情况明朗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站队的,否则就是引火烧身。<br />
毕竟李世民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君主。<br />
他连自己兄弟都杀,怎么可能放过谋杀自己儿子的人,而且这个儿子还是太子。<br />
这简直是触碰到了李二的逆鳞。<br />
人家父子再怎么斗,那是人家父子的事,你没看到李二那么气李承乾,都不舍得打他吗?<br />
果然,在崔仁师等人脱下官袍的下一刻,李世民原本冷静下来的情绪,瞬间又愤怒了起来,怒视崔仁师等人道:“你们是在威胁朕吗?”<br />
“臣等不敢威胁陛下,但请陛下还臣等公正,清白!”崔仁师再次朗声开口道。<br />
李世民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这是他自登基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情况。<br />
虽然他一直在想办法遏制世家大族的发展,但世家大族的势力实在太大了。<br />
即使他将天策府,秦王府,甚至从太原起兵的心腹勋贵都用完了,也无法构成与所有世家大族匹敌的力量。<br />
这也是他暗中支持李承乾打压世家大族的原因。<br />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李承乾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为何会说出他们的罪行?<br />
难道他真以为自己不用证据就可以杀光他们吗?<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对李承乾的愚昧感到可笑,如果皇帝真有这么大的权力,那皇帝还是皇帝吗?<br />
恐怕早就被人推翻了。<br />
当初的隋炀帝不就是这样吗?想要乾坤独断,做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结果如何?群雄逐鹿,天下大乱!<br />
而我大唐呢,不正是这时候崛起的吗?<br />
前车之鉴啊!<br />
可是,正当他对李承乾露出一脸失望表情的时候,却听李承乾又有些好笑的道:<br />
“孤说那女刺客已经死了,但没说孤没有证据啊,你们在激动什么?”<br />
“哼!太子若有证据,为何不拿出来?在这里故弄玄虚,真当陛下好糊弄不成?”<br />
崔仁师嗤之以鼻的冷哼道。<br />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道:“孤有证据也不一定要现在拿出来啊,因为孤还要确定一件事,那就是谋杀太子,该当何罪?”<br />
“呵!这还用说,当然是死罪啊!”<br />
人群中的程咬金,突然笑着开口道。<br />
而一旁的尉迟恭,仿佛跟他唱双簧似的,接口道:“那是死一个人,还是死一群人呢?”<br />
“这个,咱们要问问大理寺卿了!”<br />
说笑着,两人齐齐将目光落在了大理寺卿戴胄身上。<br />
却听戴胄沉声道:“谋杀太子,罪大恶极,当处以极刑。按唐律,谋反者斩,其母,女,妻,妾等各处十五年徒刑!”<br />
“哦,原来只杀主谋啊!”<br />
两人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笑着将目光落在了李承乾身上。<br />
只见李承乾失望的摇了摇头,叹息道:<br />
“太子乃一国储君,国家的未来,谋杀太子,居然判得这么轻,看来我大唐的太子,以后怕是凶多吉少了!”<br />
哗!<br />
全场哗然!<br />
众人听到李承乾这话,不由面面相觑。<br />
太子这话什么意思?是对判罚的不满吗?还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br />
难道他的意思是,必须对蓄谋刺杀他的人,处以严刑?<br />
这是要当众修改大唐律法啊!<br />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br />
却见李世民眉头大皱的道:“蓄谋刺杀太子,主谋处以极刑是应该的,也符合国法,但祸不及妻儿老小,若将主谋的妻儿老小都处死,以后仇怨只会越来越深!”<br />
“哼!”<br />
李渊闻言,不屑的冷哼一声,然后愤而说道:“我大唐的律法,是该改改了!这都什么极刑,按我的意思,这样罪大恶极的主谋,就该诛其九族!”<br />
“什么!?”<br />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br />
就连李世民都吓了一跳。<br />
诛九族!<br />
这也太狠了吧!<br />
自秦朝变法以来,从夷三族到诛九族,虽然是更为严厉的惩罚,但还没有人被执行过这样的惩罚。<br />
因为汉文帝之后,历朝历代大多都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br />
法律也相对宽松,除非罪大恶极之人,一般不会采用重刑。<br />
甚至连李世民登基之后,都讨论过这个问题,是继续沿用李渊当政时期的重刑,还是修改较为宽仁的贞观律。<br />
最终商议的结果,自然是以宽仁为主。<br />
可是现在,李渊居然说要诛九族。<br />
着实把在场的人吓得不轻。<br />
然而,还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王珪就愤然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太子如此暴虐,是要复现桀纣吗?”<br />
“太子为了杀我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br />
李震挺身而出道:“诸位,你们可知太子为什么要冤枉我们吗?因为太子要断了我世家大族的传承!”<br />
“他曾扬言,要阻止吾等世家大族联姻,削减吾等家族的奴婢人数,拆分吾等家族的田地,分给那些佃户!”<br />
“你们想想,我们若因他冤枉而死,你们会是什么下场,唇亡齿寒啊!”<br />
“什么!?”<br />
听到这话,不光原本还在犹豫的世家大族官员,吃惊得头皮发麻,就连李世民一系的关中勋贵,秦王府,天策府官员,都吃惊得目瞪口呆。<br />
太子若真这样做,跟掘人祖坟有什么区别?<br />
恐怕自己家族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会被逼得铤而走险吧?<br />
难怪五姓七望的人会跟太子针锋相对。<br />
看来马球场案,果然没那么简单。<br />
“陛下!”<br />
就在李世民对李震那番话大感诧异,并将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时,菊台下骤然响起了一阵异口同声。<br />
他不由得循声望去,只见包括五姓七望在内的所有世家大族官员,都齐刷刷的脱下了自己的官袍。<br />
“太子无道,臣等愿辞官归隐!”<br />
“太子无道,臣等愿辞官归隐!”<br />
“太子无道,臣等愿辞官归隐!”<br />
听到这阵呐喊声,李世民心里猛然一突。<br />
这可是大半个朝廷的官员啊!<br />
若这些官员都辞官归隐了,朝廷还是朝廷吗?<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头一次生出从未有过的无力感。<br />
即使他明知道李承乾有证据证明五姓七望参与了谋杀,也不敢跟所有世家大族站在对立面。<br />
毕竟世家大族的影响,简直超乎想象。<br />
然而,就在李世民准备妥协的时候,李承乾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br />
“你们还没有看到证据,就狗急跳墙了吗?还是说,你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想要拉着所有人跟你们陪葬?”<br />
“这”<br />
众世家大族的官员,微微一愣,似乎才反应过来,自己等人是否激动过头了?<br />
五姓七望的人嚷嚷着太子冤枉他们,不能轻信太子的一面之词,要证据。<br />
自己等人怎么就轻信了五姓七望的一面之词,而不要他们的证据呢?<br />
想到这里,众世家大族的官员,不禁一阵懊恼,纷纷对崔仁师等人怒目而视。<br />
却见郑善果一脸不屑地道:“我们不用看证据,也知道太子会冤枉我们,甚至,你那证据都是伪造的!”<br />
“是么?”<br />
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旋即一拍巴掌,道:“那证人呢,是不是也可以伪造?”<br />
“呵呵,崔大人,王大人,卢大人,郑大人,还有两位李将军,你们好啊!”<br />
就在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一名宫侍就驾驭着马车,笑呵呵的来到了宴会场。<br />
众五姓七望的家主,看到这名宫侍,瞬间脸色发白,差点跌坐在地。<br />
而高台上的小胖子李泰,则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这名宫侍。<br />
“常威,你怎么”<br />
“嘿嘿,越王殿下,您猜的没错,是我出卖了你们!”<br />
轰隆!<br />
全场如遭雷击!<br />
就连李世民,长孙皇后都愣在了原地。<br />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件事居然与小胖子也有关系?!<br />
那可是他大哥啊!<br />
他怎么敢对自己大哥下手?<br />
这是自己造的孽吗?!<br />
李世民感觉天都要塌了,眼前不由得一阵泛黑,身体也随之晃晃悠悠,仿佛马上就要摔倒的样子。<br />
然而,就在他即将摔倒的下一刻,一道惊慌失措的声音,骤然惊醒了他。<br />
“母后!母后您怎么了?!”<br />
听见这道惊呼声,李世民猛地循声望去,只见长孙皇后不知何时已经倒在了几个孩子怀中。<br />
“观音婢!!”<br />
李世民健步如飞的冲了过去。<br />
长孙无忌连忙高呼:“太医!快传太医!”<br />
紧接着,菊台上一片混乱,菊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刚刚还在狡辩,现在瘫软如一滩烂泥的崔仁师等人。<br />
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蓄谋刺杀太子的事,应该已经成定局了。<br />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或者是他们家族的,恐怕是史无前例的狂风暴雨。<br />
想到这里,那些原本站出来力挺他们的世家大族官员,竟想偷偷捡起刚刚脱下的官袍,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br />
然而,早就在暗中关注他们的太子府官员,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br />
只见以刘仁轨为首的太子府官员,第一个站了出来,朗声道:“尔等乱臣贼子,还有何话可说?”<br />
轰!<br />
此言一出,全场轰动!<br />
那些原本想要捡起自己官袍的世家大族官员,犹如触电一般将自己的手伸了回来,并懊恼的瞪了刘仁轨一眼。<br />
不过,也正是因为刘仁轨这句话,台下众人的目光才没有全部聚焦到菊台上。<br />
而李承乾在听到刘仁轨的话后,也从长孙皇后的突发情况下惊醒过来,然后默默走向长孙皇后。<br />
此时,长孙皇后的双目紧紧闭着,眉头也耸得高高的,不用想也知道,应该是一时接受不了他们兄弟变成了今天这副样子。<br />
其实,李承乾在知道李泰参与这件事的时候,也很意外。<br />
因为他从始至终都没想过,李泰会参与这件事。<br />
如果不是苏定方告诉他,绿裙女子与他的同伙是坐李泰的马车进宫的,他至今都还想不明白。<br />
为什么吐谷浑四国的马车上没有“醉马草”的粉末,二十九国使者的马车上会有?<br />
为什么所有文武百官的马车上有绿裙女子的味道?<br />
原来他们早就设计好了,一个刺客在明,一个刺客在暗,等明的刺客完成任务,或任务失败,由暗的刺客杀人灭口。<br />
如此一来,即使李承乾绞尽脑汁的追查,也查不到五姓七望蓄谋刺杀的证据。<br />
而没有证据,他就不可能大开杀戒。<br />
所以,这位李泰身边的贴身宫侍就尤为重要。<br />
说来其实也挺搞笑的,这位名叫常威的宫侍,居然这么识时务。<br />
他在看到五姓七望计划失败的第一时间,就决定背叛他们,保全自身。<br />
毕竟他可是帮着他们偷运绿裙女子与那名黑衣人进宫的帮凶,如果查到他身上,他只有死路一条。<br />
所以,为了保命,他才会去宫外假借李泰的名义帮助苏定方。<br />
然后借由苏定方的口,向自己投诚。<br />
而出卖李泰,以及五姓七望,就是他的投名状。<br />
虽然李承乾骨子里并不喜欢二五仔,但不知怎么的,他觉得常威这个名字跟来福很搭,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对方,让对方以后留在自己身边,跟来福搭档着伺候自己。<br />
想到这里,李承乾又将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郑重其事地道:“父皇,接下来就交给我吧!我说过,不会让你失望的!”<br />
“承乾,你老实告诉朕,你有没有算计你弟弟青雀?”李世民坐在软榻上,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不禁语气奄奄的问道。<br />
“没有。”李承乾斩钉截铁的答道。<br />
李世民闻言,缓缓抬头看向他,发现他眼神清澈,明亮如星辰,毫无闪躲,就知道他没有骗自己,于是又转头看向小胖子。<br />
只见李泰整个人都是懵的,脸色发白,浑身颤栗,连话都说不出来。<br />
不用想也知道,小胖子虽然参与了此事,但绝对不是主谋,因为他根本没有这样的智谋,多半是被人利用了。<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五姓七望的厌恶提升到了极点,最终沉沉的点了点头,平静而威严地道:“重阳宴还没有结束,当由太子继续主持!”<br />
“谢父皇!”<br />
李承乾恭敬行了个礼,而后蓦然转身,径直走到菊台前,朗声高喊:“金吾卫听命!将尔等乱臣,全部拿下!”<br />
“金吾卫遵命!”<br />
云端率先开口。<br />
紧接着,无数金吾位异口同声,犹如山呼海啸:“金吾卫谨遵太子教令——!”<br />
哗啦啦!<br />
只是一瞬间,所有脱掉官袍的世家大族官员,都被金吾卫一一拿下了。<br />
“不不不,太子殿下,这是误会,我们不是他们的同伙!”<br />
“是啊太子殿下!这是误会啊!”<br />
“我们根本没参与他们的谋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br />
听到那些除五姓七望之外的世家大族官员,一个个喊冤,李承乾顿时又笑了。<br />
“你们不是唇亡齿寒吗?你们不是要辞官归隐吗?孤现在成全你们,怎么还不高兴了?”李承乾有些好笑的说道。<br />
全场一片震惊。<br />
什么情况啊?<br />
太子居然要将大半个朝廷的官员罢免?<br />
这怎么可能?!<br />
没有了他们,朝廷还怎么运转?!<br />
似乎不太理解李承乾的疯狂,房玄龄急忙上前劝阻李承乾道:“太子殿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鲁莽行事啊!”<br />
“怎么?中书令是在教孤做事吗?”<br />
李承乾一个冷眼扫了过去。<br />
房玄龄不由得浑身一颤,仿佛不认识眼前这位太子了一般,愣在了原地。<br />
却听李承乾又自顾自的道:“国家,国家,先有国,再有家,如果反过来,先有家,再有国,那将国不成国,家不成家。”<br />
“从三代以来,世家门阀逐渐成为朝廷的支柱,让不少家族越来越壮大,以至到了两晋南北朝,出现了什么王谢一类的豪门大族,几乎垄断了朝廷的官员晋升!”<br />
“后来到了隋唐,更是演化成了所谓的五姓七望,简直可笑之极,居然有世家大族不将我李唐皇族放在眼里?”<br />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扫了眼李世民一系的官员,沉沉的道:<br />
“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不少大臣的孩子,或者你们本人,都娶了,嫁了世家大族之人,与他们都有联姻。但是,今日我就将世家大族的真面目撕给你们看!”<br />
“在我大唐,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而你们,又在助长怎样的风气。”<br />
说完,当即朝菊台下命令道:<br />
“云统领,立刻带着孤的教令,将裴刺史他们接进宫来!”<br />
“这”<br />
云端明显的迟疑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李世民。<br />
只见李世民眉头微蹙,旋即默默点头。<br />
很快,云端就离开了太极宫。<br />
而李承乾则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来到崔仁师等人面前,平静而淡漠地道:“崔大人,你还有何话可说?”<br />
“呵,自汉末至今数百载,你李家不过是第五个妄图诛尽世家大族的,可惜,这数百载岁月,王朝更替无外乎过眼云烟,而世家大族却亘古长存,太子殿下,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呢?”<br />
崔仁师满脸戏谑的说道,似乎并不为自己的处境而害怕。<br />
因为成王败寇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他虽然死了,但他的家族却还在。<br />
只要他的家族不灭,李唐这笔仇,迟早会还的。<br />
然而,李承乾听到他这番话,却是忍不住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br />
“嗯?”<br />
崔仁师眉头大皱,似乎没明白李承乾在笑什么。<br />
而其余的五姓七望家族,也脸色阴沉的看向了李承乾,觉得他有些得意忘形,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世家大族。<br />
他们在战争纷乱的年代,能延存至今,怎么可能没有保存家族的手段。<br />
即使他们家族的人死了大半,只要有一支家族成员存在,以他们的威望,名声,重新崛起根本不在话下。<br />
然而,李承乾接下来的话,却直接让他们入坠深渊。<br />
只见李承乾收敛笑声,悠悠一叹:“想不到你们身为一家之主,居然会这么天真?难不成,没听过什么叫斩草除根?”<br />
众五姓七望的家主闻言,瞬间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承乾。<br />
“太子,你.”<br />
“我怎么?你以为我是跟你们开玩笑的?你以为我不能诛你们九族?”<br />
李承乾说笑着,又回到了菊台。<br />
“你你你!”<br />
崔仁师等人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很快又想到了一个事实。<br />
就算李承乾要诛他们九族,也没办法马上去抓,而自己家族的人一旦听到风声,在地方官吏的保护下,肯定能逃脱大部分人。<br />
届时,家族力量得以保存,必与李唐皇族血债血偿。<br />
可正当他们暗舒一口气的时候,李承乾仿佛他们肚子里的蛔虫,又猜到了他们的想法,脚步一顿,回眸笑道:<br />
“哦对了,忘了告诉你们,你们的家人,我已经让裴宣给你们接来了,专门为了让你们团聚的,开不开心呀?”<br />
轰隆!<br />
崔仁师等人闻言,如遭雷击,脑瓜子嗡嗡的响,瞬间陷入一片空白。<br />
而这时,云端刚好带着裴宣,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了进来。<br />
却见裴宣单膝跪地道:<br />
“臣,裴宣,不辱使命,现已将罪犯朋党,共计五万八千六百七十二人,全部带到长安渭水刑场,请太子殿下发落!”<br />
轰!<br />
全场轰动!<br />
几乎所有人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都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头皮发麻。<br />
就连李世民都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br />
原来不是数万军队!!<br />
是数万颗人头啊!!<br />
我的天呐!<br />
太子殿下这是要干什么?!<br />
所有朝廷大臣,包括各国使臣,以及周围的禁军,宫侍宫女,脸都吓白了。<br />
狠!<br />
太狠了!<br />
这比李二陛下狠了不止百倍!<br />
他怎么敢啊?他就不怕天下大乱吗?!<br />
震惊!<br />
难以言喻的震惊!<br />
彷徨!<br />
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的彷徨!<br />
噩梦!<br />
这绝对是今夜所有人的噩梦!<br />
“承乾!!”<br />
李世民再也忍不住的上前抓住李承乾的手臂,愤而不解的吼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啊?”<br />
“父皇,还记得八岁那年,玄武门之前,您教儿臣射箭的事吗?”<br />
被李世民抓住手臂的李承乾,平静地回眸看着李世民,道:“您当时也像现在这样抓着我的手臂,对我说,承乾,开弓没有回头箭,您还记得吗?”<br />
“我”<br />
李世民闻言,顿时愣在了原地,不知该如何接口。<br />
却听李承乾又笑道:“可您教我搭箭的时候,偏要往右偏半寸,就像玄武门那天射出的那支鸣镝,不正不直,却最致命!”<br />
“你!”<br />
李世民瞬间瞪大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br />
只见李承乾轻轻拨开他的手掌,缓缓走到李渊身旁,继续道:“皇爷爷总说,承乾殿的梨该修枝了,却不知疯长的何止是枝?”<br />
说完,从杜才干手中接过一柄长刀,抬手割下太子通天冠上的珠子,随手扔了下去,笑道:“玄武门后的那晚,我高烧说胡话,您割下通天冠的东珠为我镇魂。如今这珠子滚在台阶上,倒是比太常寺编的雅乐更响呢!”<br />
“不知,能不能镇住这万千孤魂?”<br />
“承乾!”<br />
“陛下又忘了,应该称太子”<br />
李承乾哑然一笑,而后感慨似的道:<br />
“太子少师李纲给我讲《孝经》的时候,我在注脚总能看到未擦净的‘建成’二字,原来东宫砖缝里流淌的从来不是墨,是洗不尽的血。”<br />
说到这里,笑着摇了摇头,又淡淡道:“父皇问我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我只不过是将你藏了三年的刀,拿出来,又淬了遍火。毕竟.”<br />
“咱们李唐的天下,怎少得了血雨腥风呢?”<br />
轰隆隆!<br />
此话一出,太极宫上空,惊雷劈开云层,闪电照亮了父子相似的眉眼。<br />
不仅李世民呆愣在了原地,就连李世民的一干臣子,都呆愣在了原地。<br />
只见李承乾豁然抬起手中的长刀,指着下方的世家大族官员,朗声下令道:“给孤杀光他们——!”<br />
哗啦啦!<br />
所有金吾卫瞬间拔出了腰间的刀剑。<br />
只见刀剑如林,天地如砧板。<br />
求月票!求月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下一章,杀杀杀!<br />
(本章完)</p>
寂静的夜,冷风嗖嗖的袭来,即使身穿夹层的貂绒,在场的五姓七望几位家主,都难以抑制的瑟瑟发抖。<br />
因为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谋划的那件事,会被李承乾公然抖了出来。<br />
而且,半个多时辰以前,他们才接到了守捉郎那边传来消息。<br />
绿裙女子已经死了。<br />
可是,半个多时辰以后,他们又得知了一个消息,有人出卖了他们。<br />
这也太荒唐了吧!<br />
那可是存在了数百年的守捉郎,他们怎么可能背叛雇主?<br />
即使李承乾已经言之凿凿的说他们勾结刺客谋害自己,崔仁师依旧无法相信守捉郎会背叛他们。<br />
因为守捉郎数百年的存在,从未传出过有守捉郎背叛雇主的事情。<br />
所以,惊魂一刹之后,崔仁师首先反应了过来,并飞快朝王珪等人递眼神,让他们不要自乱阵脚,上了李承乾的当。<br />
或许是跟崔仁师拥有同样的想法,王珪等人也没有相信守捉郎会背叛他们,在崔仁师递过来眼神之前,就迅速的冷静了下来。<br />
而崔仁师递过来眼神之后,则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br />
李承乾有可能是诈他们的。<br />
于是,几人互相对视了一下眼神,当即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声嘶力竭地呐喊道。<br />
“陛下!我们冤枉啊!”<br />
“是啊陛下!太子空口无凭,您可千万不要轻信啊!”<br />
“太子到底是何居心,竟然如此冤枉我们?难道就因为我们为‘党仁弘’仗义执言吗?难道就看不惯我们护佑功臣吗?”<br />
“是啊太子!你不能因为我们有不同的谏言,就诽谤我们啊!你得拿出证据说话!我们都是大唐忠臣,岂会加害大唐储君?”<br />
听到这些狡辩之言,李承乾顿时笑了。<br />
而一旁的李世民也冷静了下来,沉沉的道:“太子说他们蓄谋刺杀你,可有证据?”<br />
“本来我是想带那名女刺客来作证的,可惜她已经死了”李承乾叹息着摇头道。<br />
五姓七望的众家主闻言,顿时暗舒了一口气,心想果然死了。<br />
只要死了,李承乾就是有一万张嘴,自己等人不承认,他也拿自己等人没办法。<br />
想到这里,崔仁师等人的气势明显比之前改变了许多,然后横眉冷对道:<br />
“太子没有确凿的证据,就敢污蔑朝廷大臣,臣等要诬告反坐!”<br />
“不错!如此太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陛下若不严惩太子,臣等宁可辞官归隐,永绝仕途!”<br />
“请陛下严惩太子,为臣等主持公道!”<br />
说完这话,五姓七望的众家主,纷纷学着魏征刚才的样子,脱下自己的官袍。<br />
而其他世家大族的官员见状,则互相对视,犹豫不决。<br />
虽然五姓七望在大唐是最顶级的豪门家族,大唐的其他世家大族,隐隐以他们为首,但也要分情况。<br />
比如李唐皇帝竭力打压世家大族的时候,他们肯定会站在一起,同气连枝,一起对抗李唐皇族。<br />
可现在,五姓七望牵扯的是谋逆大案。<br />
在没有情况明朗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站队的,否则就是引火烧身。<br />
毕竟李世民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君主。<br />
他连自己兄弟都杀,怎么可能放过谋杀自己儿子的人,而且这个儿子还是太子。<br />
这简直是触碰到了李二的逆鳞。<br />
人家父子再怎么斗,那是人家父子的事,你没看到李二那么气李承乾,都不舍得打他吗?<br />
果然,在崔仁师等人脱下官袍的下一刻,李世民原本冷静下来的情绪,瞬间又愤怒了起来,怒视崔仁师等人道:“你们是在威胁朕吗?”<br />
“臣等不敢威胁陛下,但请陛下还臣等公正,清白!”崔仁师再次朗声开口道。<br />
李世民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这是他自登基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情况。<br />
虽然他一直在想办法遏制世家大族的发展,但世家大族的势力实在太大了。<br />
即使他将天策府,秦王府,甚至从太原起兵的心腹勋贵都用完了,也无法构成与所有世家大族匹敌的力量。<br />
这也是他暗中支持李承乾打压世家大族的原因。<br />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李承乾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为何会说出他们的罪行?<br />
难道他真以为自己不用证据就可以杀光他们吗?<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对李承乾的愚昧感到可笑,如果皇帝真有这么大的权力,那皇帝还是皇帝吗?<br />
恐怕早就被人推翻了。<br />
当初的隋炀帝不就是这样吗?想要乾坤独断,做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结果如何?群雄逐鹿,天下大乱!<br />
而我大唐呢,不正是这时候崛起的吗?<br />
前车之鉴啊!<br />
可是,正当他对李承乾露出一脸失望表情的时候,却听李承乾又有些好笑的道:<br />
“孤说那女刺客已经死了,但没说孤没有证据啊,你们在激动什么?”<br />
“哼!太子若有证据,为何不拿出来?在这里故弄玄虚,真当陛下好糊弄不成?”<br />
崔仁师嗤之以鼻的冷哼道。<br />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道:“孤有证据也不一定要现在拿出来啊,因为孤还要确定一件事,那就是谋杀太子,该当何罪?”<br />
“呵!这还用说,当然是死罪啊!”<br />
人群中的程咬金,突然笑着开口道。<br />
而一旁的尉迟恭,仿佛跟他唱双簧似的,接口道:“那是死一个人,还是死一群人呢?”<br />
“这个,咱们要问问大理寺卿了!”<br />
说笑着,两人齐齐将目光落在了大理寺卿戴胄身上。<br />
却听戴胄沉声道:“谋杀太子,罪大恶极,当处以极刑。按唐律,谋反者斩,其母,女,妻,妾等各处十五年徒刑!”<br />
“哦,原来只杀主谋啊!”<br />
两人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笑着将目光落在了李承乾身上。<br />
只见李承乾失望的摇了摇头,叹息道:<br />
“太子乃一国储君,国家的未来,谋杀太子,居然判得这么轻,看来我大唐的太子,以后怕是凶多吉少了!”<br />
哗!<br />
全场哗然!<br />
众人听到李承乾这话,不由面面相觑。<br />
太子这话什么意思?是对判罚的不满吗?还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br />
难道他的意思是,必须对蓄谋刺杀他的人,处以严刑?<br />
这是要当众修改大唐律法啊!<br />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br />
却见李世民眉头大皱的道:“蓄谋刺杀太子,主谋处以极刑是应该的,也符合国法,但祸不及妻儿老小,若将主谋的妻儿老小都处死,以后仇怨只会越来越深!”<br />
“哼!”<br />
李渊闻言,不屑的冷哼一声,然后愤而说道:“我大唐的律法,是该改改了!这都什么极刑,按我的意思,这样罪大恶极的主谋,就该诛其九族!”<br />
“什么!?”<br />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br />
就连李世民都吓了一跳。<br />
诛九族!<br />
这也太狠了吧!<br />
自秦朝变法以来,从夷三族到诛九族,虽然是更为严厉的惩罚,但还没有人被执行过这样的惩罚。<br />
因为汉文帝之后,历朝历代大多都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br />
法律也相对宽松,除非罪大恶极之人,一般不会采用重刑。<br />
甚至连李世民登基之后,都讨论过这个问题,是继续沿用李渊当政时期的重刑,还是修改较为宽仁的贞观律。<br />
最终商议的结果,自然是以宽仁为主。<br />
可是现在,李渊居然说要诛九族。<br />
着实把在场的人吓得不轻。<br />
然而,还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王珪就愤然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太子如此暴虐,是要复现桀纣吗?”<br />
“太子为了杀我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br />
李震挺身而出道:“诸位,你们可知太子为什么要冤枉我们吗?因为太子要断了我世家大族的传承!”<br />
“他曾扬言,要阻止吾等世家大族联姻,削减吾等家族的奴婢人数,拆分吾等家族的田地,分给那些佃户!”<br />
“你们想想,我们若因他冤枉而死,你们会是什么下场,唇亡齿寒啊!”<br />
“什么!?”<br />
听到这话,不光原本还在犹豫的世家大族官员,吃惊得头皮发麻,就连李世民一系的关中勋贵,秦王府,天策府官员,都吃惊得目瞪口呆。<br />
太子若真这样做,跟掘人祖坟有什么区别?<br />
恐怕自己家族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会被逼得铤而走险吧?<br />
难怪五姓七望的人会跟太子针锋相对。<br />
看来马球场案,果然没那么简单。<br />
“陛下!”<br />
就在李世民对李震那番话大感诧异,并将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时,菊台下骤然响起了一阵异口同声。<br />
他不由得循声望去,只见包括五姓七望在内的所有世家大族官员,都齐刷刷的脱下了自己的官袍。<br />
“太子无道,臣等愿辞官归隐!”<br />
“太子无道,臣等愿辞官归隐!”<br />
“太子无道,臣等愿辞官归隐!”<br />
听到这阵呐喊声,李世民心里猛然一突。<br />
这可是大半个朝廷的官员啊!<br />
若这些官员都辞官归隐了,朝廷还是朝廷吗?<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头一次生出从未有过的无力感。<br />
即使他明知道李承乾有证据证明五姓七望参与了谋杀,也不敢跟所有世家大族站在对立面。<br />
毕竟世家大族的影响,简直超乎想象。<br />
然而,就在李世民准备妥协的时候,李承乾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br />
“你们还没有看到证据,就狗急跳墙了吗?还是说,你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想要拉着所有人跟你们陪葬?”<br />
“这”<br />
众世家大族的官员,微微一愣,似乎才反应过来,自己等人是否激动过头了?<br />
五姓七望的人嚷嚷着太子冤枉他们,不能轻信太子的一面之词,要证据。<br />
自己等人怎么就轻信了五姓七望的一面之词,而不要他们的证据呢?<br />
想到这里,众世家大族的官员,不禁一阵懊恼,纷纷对崔仁师等人怒目而视。<br />
却见郑善果一脸不屑地道:“我们不用看证据,也知道太子会冤枉我们,甚至,你那证据都是伪造的!”<br />
“是么?”<br />
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旋即一拍巴掌,道:“那证人呢,是不是也可以伪造?”<br />
“呵呵,崔大人,王大人,卢大人,郑大人,还有两位李将军,你们好啊!”<br />
就在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一名宫侍就驾驭着马车,笑呵呵的来到了宴会场。<br />
众五姓七望的家主,看到这名宫侍,瞬间脸色发白,差点跌坐在地。<br />
而高台上的小胖子李泰,则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这名宫侍。<br />
“常威,你怎么”<br />
“嘿嘿,越王殿下,您猜的没错,是我出卖了你们!”<br />
轰隆!<br />
全场如遭雷击!<br />
就连李世民,长孙皇后都愣在了原地。<br />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件事居然与小胖子也有关系?!<br />
那可是他大哥啊!<br />
他怎么敢对自己大哥下手?<br />
这是自己造的孽吗?!<br />
李世民感觉天都要塌了,眼前不由得一阵泛黑,身体也随之晃晃悠悠,仿佛马上就要摔倒的样子。<br />
然而,就在他即将摔倒的下一刻,一道惊慌失措的声音,骤然惊醒了他。<br />
“母后!母后您怎么了?!”<br />
听见这道惊呼声,李世民猛地循声望去,只见长孙皇后不知何时已经倒在了几个孩子怀中。<br />
“观音婢!!”<br />
李世民健步如飞的冲了过去。<br />
长孙无忌连忙高呼:“太医!快传太医!”<br />
紧接着,菊台上一片混乱,菊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刚刚还在狡辩,现在瘫软如一滩烂泥的崔仁师等人。<br />
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蓄谋刺杀太子的事,应该已经成定局了。<br />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或者是他们家族的,恐怕是史无前例的狂风暴雨。<br />
想到这里,那些原本站出来力挺他们的世家大族官员,竟想偷偷捡起刚刚脱下的官袍,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br />
然而,早就在暗中关注他们的太子府官员,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br />
只见以刘仁轨为首的太子府官员,第一个站了出来,朗声道:“尔等乱臣贼子,还有何话可说?”<br />
轰!<br />
此言一出,全场轰动!<br />
那些原本想要捡起自己官袍的世家大族官员,犹如触电一般将自己的手伸了回来,并懊恼的瞪了刘仁轨一眼。<br />
不过,也正是因为刘仁轨这句话,台下众人的目光才没有全部聚焦到菊台上。<br />
而李承乾在听到刘仁轨的话后,也从长孙皇后的突发情况下惊醒过来,然后默默走向长孙皇后。<br />
此时,长孙皇后的双目紧紧闭着,眉头也耸得高高的,不用想也知道,应该是一时接受不了他们兄弟变成了今天这副样子。<br />
其实,李承乾在知道李泰参与这件事的时候,也很意外。<br />
因为他从始至终都没想过,李泰会参与这件事。<br />
如果不是苏定方告诉他,绿裙女子与他的同伙是坐李泰的马车进宫的,他至今都还想不明白。<br />
为什么吐谷浑四国的马车上没有“醉马草”的粉末,二十九国使者的马车上会有?<br />
为什么所有文武百官的马车上有绿裙女子的味道?<br />
原来他们早就设计好了,一个刺客在明,一个刺客在暗,等明的刺客完成任务,或任务失败,由暗的刺客杀人灭口。<br />
如此一来,即使李承乾绞尽脑汁的追查,也查不到五姓七望蓄谋刺杀的证据。<br />
而没有证据,他就不可能大开杀戒。<br />
所以,这位李泰身边的贴身宫侍就尤为重要。<br />
说来其实也挺搞笑的,这位名叫常威的宫侍,居然这么识时务。<br />
他在看到五姓七望计划失败的第一时间,就决定背叛他们,保全自身。<br />
毕竟他可是帮着他们偷运绿裙女子与那名黑衣人进宫的帮凶,如果查到他身上,他只有死路一条。<br />
所以,为了保命,他才会去宫外假借李泰的名义帮助苏定方。<br />
然后借由苏定方的口,向自己投诚。<br />
而出卖李泰,以及五姓七望,就是他的投名状。<br />
虽然李承乾骨子里并不喜欢二五仔,但不知怎么的,他觉得常威这个名字跟来福很搭,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对方,让对方以后留在自己身边,跟来福搭档着伺候自己。<br />
想到这里,李承乾又将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郑重其事地道:“父皇,接下来就交给我吧!我说过,不会让你失望的!”<br />
“承乾,你老实告诉朕,你有没有算计你弟弟青雀?”李世民坐在软榻上,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不禁语气奄奄的问道。<br />
“没有。”李承乾斩钉截铁的答道。<br />
李世民闻言,缓缓抬头看向他,发现他眼神清澈,明亮如星辰,毫无闪躲,就知道他没有骗自己,于是又转头看向小胖子。<br />
只见李泰整个人都是懵的,脸色发白,浑身颤栗,连话都说不出来。<br />
不用想也知道,小胖子虽然参与了此事,但绝对不是主谋,因为他根本没有这样的智谋,多半是被人利用了。<br />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五姓七望的厌恶提升到了极点,最终沉沉的点了点头,平静而威严地道:“重阳宴还没有结束,当由太子继续主持!”<br />
“谢父皇!”<br />
李承乾恭敬行了个礼,而后蓦然转身,径直走到菊台前,朗声高喊:“金吾卫听命!将尔等乱臣,全部拿下!”<br />
“金吾卫遵命!”<br />
云端率先开口。<br />
紧接着,无数金吾位异口同声,犹如山呼海啸:“金吾卫谨遵太子教令——!”<br />
哗啦啦!<br />
只是一瞬间,所有脱掉官袍的世家大族官员,都被金吾卫一一拿下了。<br />
“不不不,太子殿下,这是误会,我们不是他们的同伙!”<br />
“是啊太子殿下!这是误会啊!”<br />
“我们根本没参与他们的谋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br />
听到那些除五姓七望之外的世家大族官员,一个个喊冤,李承乾顿时又笑了。<br />
“你们不是唇亡齿寒吗?你们不是要辞官归隐吗?孤现在成全你们,怎么还不高兴了?”李承乾有些好笑的说道。<br />
全场一片震惊。<br />
什么情况啊?<br />
太子居然要将大半个朝廷的官员罢免?<br />
这怎么可能?!<br />
没有了他们,朝廷还怎么运转?!<br />
似乎不太理解李承乾的疯狂,房玄龄急忙上前劝阻李承乾道:“太子殿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鲁莽行事啊!”<br />
“怎么?中书令是在教孤做事吗?”<br />
李承乾一个冷眼扫了过去。<br />
房玄龄不由得浑身一颤,仿佛不认识眼前这位太子了一般,愣在了原地。<br />
却听李承乾又自顾自的道:“国家,国家,先有国,再有家,如果反过来,先有家,再有国,那将国不成国,家不成家。”<br />
“从三代以来,世家门阀逐渐成为朝廷的支柱,让不少家族越来越壮大,以至到了两晋南北朝,出现了什么王谢一类的豪门大族,几乎垄断了朝廷的官员晋升!”<br />
“后来到了隋唐,更是演化成了所谓的五姓七望,简直可笑之极,居然有世家大族不将我李唐皇族放在眼里?”<br />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扫了眼李世民一系的官员,沉沉的道:<br />
“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不少大臣的孩子,或者你们本人,都娶了,嫁了世家大族之人,与他们都有联姻。但是,今日我就将世家大族的真面目撕给你们看!”<br />
“在我大唐,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而你们,又在助长怎样的风气。”<br />
说完,当即朝菊台下命令道:<br />
“云统领,立刻带着孤的教令,将裴刺史他们接进宫来!”<br />
“这”<br />
云端明显的迟疑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李世民。<br />
只见李世民眉头微蹙,旋即默默点头。<br />
很快,云端就离开了太极宫。<br />
而李承乾则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来到崔仁师等人面前,平静而淡漠地道:“崔大人,你还有何话可说?”<br />
“呵,自汉末至今数百载,你李家不过是第五个妄图诛尽世家大族的,可惜,这数百载岁月,王朝更替无外乎过眼云烟,而世家大族却亘古长存,太子殿下,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呢?”<br />
崔仁师满脸戏谑的说道,似乎并不为自己的处境而害怕。<br />
因为成王败寇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他虽然死了,但他的家族却还在。<br />
只要他的家族不灭,李唐这笔仇,迟早会还的。<br />
然而,李承乾听到他这番话,却是忍不住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br />
“嗯?”<br />
崔仁师眉头大皱,似乎没明白李承乾在笑什么。<br />
而其余的五姓七望家族,也脸色阴沉的看向了李承乾,觉得他有些得意忘形,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世家大族。<br />
他们在战争纷乱的年代,能延存至今,怎么可能没有保存家族的手段。<br />
即使他们家族的人死了大半,只要有一支家族成员存在,以他们的威望,名声,重新崛起根本不在话下。<br />
然而,李承乾接下来的话,却直接让他们入坠深渊。<br />
只见李承乾收敛笑声,悠悠一叹:“想不到你们身为一家之主,居然会这么天真?难不成,没听过什么叫斩草除根?”<br />
众五姓七望的家主闻言,瞬间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承乾。<br />
“太子,你.”<br />
“我怎么?你以为我是跟你们开玩笑的?你以为我不能诛你们九族?”<br />
李承乾说笑着,又回到了菊台。<br />
“你你你!”<br />
崔仁师等人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很快又想到了一个事实。<br />
就算李承乾要诛他们九族,也没办法马上去抓,而自己家族的人一旦听到风声,在地方官吏的保护下,肯定能逃脱大部分人。<br />
届时,家族力量得以保存,必与李唐皇族血债血偿。<br />
可正当他们暗舒一口气的时候,李承乾仿佛他们肚子里的蛔虫,又猜到了他们的想法,脚步一顿,回眸笑道:<br />
“哦对了,忘了告诉你们,你们的家人,我已经让裴宣给你们接来了,专门为了让你们团聚的,开不开心呀?”<br />
轰隆!<br />
崔仁师等人闻言,如遭雷击,脑瓜子嗡嗡的响,瞬间陷入一片空白。<br />
而这时,云端刚好带着裴宣,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了进来。<br />
却见裴宣单膝跪地道:<br />
“臣,裴宣,不辱使命,现已将罪犯朋党,共计五万八千六百七十二人,全部带到长安渭水刑场,请太子殿下发落!”<br />
轰!<br />
全场轰动!<br />
几乎所有人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都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头皮发麻。<br />
就连李世民都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br />
原来不是数万军队!!<br />
是数万颗人头啊!!<br />
我的天呐!<br />
太子殿下这是要干什么?!<br />
所有朝廷大臣,包括各国使臣,以及周围的禁军,宫侍宫女,脸都吓白了。<br />
狠!<br />
太狠了!<br />
这比李二陛下狠了不止百倍!<br />
他怎么敢啊?他就不怕天下大乱吗?!<br />
震惊!<br />
难以言喻的震惊!<br />
彷徨!<br />
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的彷徨!<br />
噩梦!<br />
这绝对是今夜所有人的噩梦!<br />
“承乾!!”<br />
李世民再也忍不住的上前抓住李承乾的手臂,愤而不解的吼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啊?”<br />
“父皇,还记得八岁那年,玄武门之前,您教儿臣射箭的事吗?”<br />
被李世民抓住手臂的李承乾,平静地回眸看着李世民,道:“您当时也像现在这样抓着我的手臂,对我说,承乾,开弓没有回头箭,您还记得吗?”<br />
“我”<br />
李世民闻言,顿时愣在了原地,不知该如何接口。<br />
却听李承乾又笑道:“可您教我搭箭的时候,偏要往右偏半寸,就像玄武门那天射出的那支鸣镝,不正不直,却最致命!”<br />
“你!”<br />
李世民瞬间瞪大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br />
只见李承乾轻轻拨开他的手掌,缓缓走到李渊身旁,继续道:“皇爷爷总说,承乾殿的梨该修枝了,却不知疯长的何止是枝?”<br />
说完,从杜才干手中接过一柄长刀,抬手割下太子通天冠上的珠子,随手扔了下去,笑道:“玄武门后的那晚,我高烧说胡话,您割下通天冠的东珠为我镇魂。如今这珠子滚在台阶上,倒是比太常寺编的雅乐更响呢!”<br />
“不知,能不能镇住这万千孤魂?”<br />
“承乾!”<br />
“陛下又忘了,应该称太子”<br />
李承乾哑然一笑,而后感慨似的道:<br />
“太子少师李纲给我讲《孝经》的时候,我在注脚总能看到未擦净的‘建成’二字,原来东宫砖缝里流淌的从来不是墨,是洗不尽的血。”<br />
说到这里,笑着摇了摇头,又淡淡道:“父皇问我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我只不过是将你藏了三年的刀,拿出来,又淬了遍火。毕竟.”<br />
“咱们李唐的天下,怎少得了血雨腥风呢?”<br />
轰隆隆!<br />
此话一出,太极宫上空,惊雷劈开云层,闪电照亮了父子相似的眉眼。<br />
不仅李世民呆愣在了原地,就连李世民的一干臣子,都呆愣在了原地。<br />
只见李承乾豁然抬起手中的长刀,指着下方的世家大族官员,朗声下令道:“给孤杀光他们——!”<br />
哗啦啦!<br />
所有金吾卫瞬间拔出了腰间的刀剑。<br />
只见刀剑如林,天地如砧板。<br />
求月票!求月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下一章,杀杀杀!<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