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带着腥味的海风从幽蓝深邃的海面上吹来,并带起一浪又一浪的波折。<br />
    本来看似庞然大物的船舰,在这浪涛之中的拨弄之间,也像是一叶随风飘飖,随波逐流的小舟一样。<br />
    罗龙文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变成了真倭寇!<br />
    “小阁老怎么就被抓了呢?”<br />
    被海上的太阳和海风吹的焦黑,像是个野人一样的罗龙文,到现在都没法相信这条从大明传来的消息。<br />
    这些年他在海上积极求活,好不容易才跟倭国那边的一个大名搭上了线,以为只要等到严世蕃打点好上下的关系,重开市舶司之后,他就可以大摇大摆的换一个倭国使者的正经身份回到大明。<br />
    并将他这些年在倭国赚到的银子化为他将来在大明享受生活的底气。<br />
    可是现在传来的消息却是严嵩致仕,严世蕃被抓的消息。<br />
    这不就等于是断了罗龙文回到大明的后路了吗?<br />
    这时候罗龙文在看着自己藏在船舱底部的百万两倭国白银,那眼神里烦躁就更是不能遮掩。<br />
    如果这些银子运不回大明,自己又没有一个正经的身份,这些银子就算是再多,都是一堆只能看不能用的“白疙瘩”。<br />
    所以罗龙文是真的心塞了。<br />
    这时候一个身材矮小像个猴子一样,黑瘦黑瘦的仆人点头哈腰的走到了罗龙文跟前。<br />
    “罗桑,您的膳食已经做好了。”<br />
    罗文龙看着这个像个猴子一样的倭国仆从,心里也不由叹息一声。<br />
    “知道了,我等会过去。”<br />
    罗龙文其实是一点胃口都没有,这倒也不是他为严世蕃的事情发愁愁的,而是这些饭菜他是真没多少胃口的。<br />
    后世的人可能觉得日料是一种高档餐点,但是在大明朝这个时代,倭国人做的饭菜,对于早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罗龙文而言,简直就是狗都不吃的玩意。<br />
    除了一些米饭团子之外,就是一些没有一点油水的鱼块。<br />
    这些鱼块偶尔吃一次还算是个新鲜,但是长久的吃下去,又没一点油腥脂肪作为补充,人只会越来越瘦,越来越没有力气。<br />
    而且这个时候的倭国饭菜,又没经过工业时代之后的精致化发展,也没有什么好的调味料理可以佐餐。<br />
    顶多就是蘸上一些不知道啥玩意做出的豆酱或肉酱,就这样就着吃了下去。<br />
    这对于罗龙文而言简直就跟受罪遭刑一样难受。<br />
    他太想回去了,可是他现在再也回不去了。<br />
    罗龙文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考之后,他又对着身后的倭国仆从喊道,“去把海图给我拿过来!”<br />
    罗龙文让他的倭国仆从,将海图拿了过来,他认真的看着这份简陋无比的海图,在他经过了慎重思考之后。<br />
    罗龙文一咬牙一跺脚,心里也是一发狠。<br />
    既然现在双屿岛已经被朝廷收编成为了双屿卫,汪直那帮海盗也完成了“曲线考公”,变成了朝廷的总兵参将,那么再往南去,肯定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br />
    但是如果再回去往北的话,肯定也要面临他当初傍大腿的大名的质问。<br />
    当初他可就是打着小阁老的旗号,才和那位倭国大名建立起来的友谊,让他有了在倭国和海上的立足之地。<br />
    如今严世蕃翻车了,严嵩也致仕了。<br />
    现在这消息都已经传到了在海上飘荡的他的耳朵里面,这就难保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倭国境内。<br />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倭国肯定也是不能再回去了。<br />
    罗龙文的目光又挪到了朝鲜外海的一处岛屿上。<br />
    他看的这个岛屿正是后世韩国的旅游名胜之岛——济州岛。<br />
    只不过现在的济州岛并没有后世的风光,它孤悬海外,并不受朝鲜内部的重视。<br />
    而且又由于朝鲜和大明一样都是信奉儒家体系的封建国家,即便是国内山里成川,朝鲜也有着明显且又强烈的重农思维。<br />
    所以,济州岛在朝鲜的手上也没有发挥出多大作用,最多就是养养马而已。<br />
    但是朝鲜马又是那么的矮小,在加上现在的大明也不需要朝鲜像一开始那样为大明进贡马匹。<br />
    因此济州岛的养马功能也受到了影响,而且又因为济州岛的朝鲜百姓也随着这几百年来的繁衍生息,也渐渐的变得多了起来。<br />
    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所以,现在的济州岛也就变成了一个种粮食的农业岛。<br />
    可是济州岛的地理区位和它本身就贫瘠的土地,以及常年经受台风光顾的特性,它的粮食产量也一直都是非常感人的。<br />
    所以在济州岛上的朝鲜人,只要是有能耐的,能本事通过读书或其他方式离开本岛的,他们都会选择去到朝鲜半岛上面生活,进而享受更多济州岛上没有的东西。<br />
    现在罗龙文把目光看在这里,他现在是不会嫌弃济州岛的贫瘠,他只想着这里距离朝鲜更近,而且地方也足够的大。<br />
    所以,他就在想自己要不要冒充一个新的身份到济州岛上落户,然后再想想法子,看看有没有机会混到朝鲜的朝堂之中,继续享受着他原来就习惯和享受的人上人生活。<br />
    既然想到了这里,罗龙文的心里很快就有了定计。<br />
    本来他就是靠嘴讨生活的社会混子,侥幸才傍上了严世蕃这棵大树。<br />
    现在眼瞅着这棵大树已经不靠谱,不能再为他带来富贵和庇护的时候,罗龙文肯定要想一想自己的未来和退路在哪里了。<br />
    现在的他手上也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br />
    只要运作得当,何愁不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混一个风生水起呢。<br />
    而且朝鲜的文化和大明的文化是相似至极的,他们的贵族和官绅们也都以写汉字,说汉话为荣。<br />
    到了这里之后,他还没有那种文化上的隔阂。<br />
    如果再加上他这么多年的见识,想要在朝鲜混出个名堂,也不是什么难事。<br />
    所以,罗龙文也是说干就干。<br />
    立刻就招呼着他的倭国仆从。<br />
    “梅川秋库你过来。”<br />
    梅川秋库听到罗龙文的召唤,也连忙又点头哈腰的过来了。<br />
    “罗桑,您有什么吩咐?”<br />
    罗龙文看着像个猴子一样的梅川秋库说道:“你去把其他几条船的管事叫过来,老爷我有大事安排!”罗龙文虽然用倭国仆从,但是真正在他这个船队里管事和负债的人,他用的还是他一开始从大明带出来的宗族近亲。<br />
    这些人才是罗龙文的心腹骨干,才是他真正所依仗的核心力量。<br />
    要不然这指望这帮倭国鬼子,天知道他们哪天会不会突然悄默默的拿起刀摸到他的床头给他一下,把他这么多年的辛苦积攒据为己有。<br />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br />
    罗龙文还是有很多心眼子的。<br />
    因此这也不难看出,罗龙文确实是有些聪明才智在身上的,要不然当初的他怎么能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制墨商人,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严世蕃的首席狗头军师?<br />
    罗龙文把他想法和计划分享给他的心腹骨干们。<br />
    这些人一听罗龙文的话后,也是没有一个反对的。<br />
    这些年他们在海上早就受够了。<br />
    虽然一个个现在看似都有无数的财富,可是这财富被困在海上,一分都不出去,还不如一块五肉香呢。<br />
    现在罗龙文要计划去济州岛寻找机会,这就算是个天坑,他们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跳下去。<br />
    更何况他们还有罗龙文这个大哥带头,所以这还有什么可怕的?<br />
    干就是了!<br />
    大不了再次驾着小船流亡海外,多大点事呢?<br />
    所以,罗龙文的提议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的反对,直接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br />
    看来他们也是受够了这种在海上漂泊的苦日子,也不想再整天吃那些淡到没味的海鱼了。<br />
    他们现在就想着上岸,就想着继续去享受他们原来一直享受的好日子。<br />
    哪怕那好日子不如原来在大明的好日子,但只要比现在强就行。<br />
    因此就在罗龙文计划带着船队去济州岛落脚的时候,雨化田和汪直也终于带着一队东洋水师的战舰从双屿卫(双屿岛)出发了。<br />
    他们这次的目的地正是距离双屿岛正南方向的台湾岛。<br />
    不过这个时候的台湾岛还不叫台湾。<br />
    台湾这个名字最早是出现在万历年间的。<br />
    在此之前,台湾的名字有很多。比如在秦朝的时候,称台湾为“瀛州”;三国时期称其为“夷州”;隋代改为“流求”,宋朝称“毗舍耶”,明初又叫做“东番”,后来则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诸种称谓。<br />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后,曾改名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时,即更名为“东宁”。直到清朝才更名为“台湾”,并正式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br />
    所以严格来说台湾这个名字,其实并不古老。仅有几百年而已。<br />
    但也丝毫不应该中原历代王朝对它的所有权!<br />
    而且在加上后来的本着谁先发现,谁先命名,谁先占地的海洋公约原则。<br />
    台湾也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br />
    如果不是近现代的历史过于屈辱,国力和科技能力以及工业能力过于落后,别说现在的台湾了,就连与台湾比邻的琉球诸国,甚至就连太平洋深处的关岛等地,也未尝不是中国之领地。<br />
    但可惜,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没有如果。<br />
    以后若是想要再改变这种格局,除非是再发生一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而再一次深刻的影响一次全球势力的划分和演变。<br />
    这样原来那些失去的,才会再有机会被纳入到新的体系管理之下。<br />
    否则在现行的国际秩序之下,是很难有大的突破。<br />
    不过历史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时代都会有任何时代的问题和矛盾,也会有任何时代都有的发展和机遇。<br />
    所以,未来也是一切皆有可能的。<br />
    这就好比是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总是会有一些新惊喜和新意外等着这些群雄争霸的列国。<br />
    就比春秋时期强大到不可一世的晋国,如果不是它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导致了三家分晋的意外,就以它的体量,别说是霸主春秋时期上百年了。<br />
    就算是接下来的战国,也只有它才能独领风骚。<br />
    但可惜,历史就是这样,就是充满了惊喜,充满了意外。<br />
    在三家分晋的格局没有形成之前,想必当时的列国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不会以为晋王才是春秋强国之中,第一次消失的超级大国。<br />
    因此所有的历史都不必去可惜,也不必去遗憾。<br />
    因为它在发展和进程的时候,总会出其不意的再出现一些新的机会和机遇,让一些原来以为没有机会的事情,变成一个又一个历史事实。<br />
    所以,历史不仅充满了意外和惊喜,还充满了无数意料不到的魅力。<br />
    而这就是历史!<br />
    不过话在说回大明朝时期的台湾,也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台湾确实有些“尴尬”了。<br />
    由于大明朝立国以来对外海素不重视,所以,台湾岛孤悬海外数百年来,大明也没有真正的对它进行过任何有效的控制和管理。<br />
    以至于此时此刻的台湾岛,还是一处鱼龙混杂之地。<br />
    这里除了有从福建等地登岛的汉民之外,还有一些早期在台湾岛上生活的土著,以及这些年来才冒出来的红毛夷人。<br />
    这些人杂居在台湾岛上,各自形成各自的势力。<br />
    几方之间为了争取岛上的权益,也是相互的拉扯,相互的试探,相互的吞并和相互的合作。<br />
    反正就是一个小小的岛,愣是被这些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玩成了“三国杀”!<br />
    现在有了朱载坖的指示之后,胡宗宪也终于派遣了东洋水师来到了这里,准备在这里寻找一处可以在外海停泊的水师码头。<br />
    然后再在这里建立军镇,建立未来的东洋水师中转补给站。<br />
    当然这些话都是官方说辞,为的也是麻痹那些现在已经在台湾岛上形成势力的其他组织。<br />
    等到大明这边真的发现了那些存在于海上利益之后,那么这个岛就不是其他人说来就来说就就走的自由岛了。<br />
    到时候,大明朝也会在这里建制设府,也会移民垦荒,也会将这里的汉人变成主体强势之族。<br />
    如此一来,台湾不仅是属于大明的重要之岛,也是将来大明进拓东南亚,进拓太平洋的重要桥头堡!<br />
    ——————<br />
    求月票~~(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继父是恶毒驸马(古言h)(继父女)

公子缺斤少两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