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87章 探路<br />
晨雾从枯萎的芦苇荡深处漫出,裹着不知是谁丢弃,已沤烂的渔网,与腐烂到只剩下的鱼骨,索性已临冬日,已经没有了臭味。<br />
九艘船悄悄的停在河面上,桅杆全部放倒。<br />
曹娥江到了嵊县一分为二,一条流入金华府,一条进入台州府,支流终于天台山区,也就是华顶峰,河前几日河西小营斩杀倭寇门多郎的地区。<br />
汤平亲自带着扬中岛人手看守漕船。<br />
按道理而言。<br />
此地的倭寇被消灭了,应该不会有人再来不开眼。<br />
所以将军约定此地,要他们等十日。<br />
将军是艺高人胆大,竟敢孤军深入,给倭寇们一个狠狠的教训,压下倭寇们嚣张气势,把四处扩散的倭寇给逼回去。<br />
倭寇人多,将军人少。<br />
此举颇有些虚张声势,虽然知道将军是为了百姓们好,可谁也得捏一把汗。<br />
也就是将军,换做是自己,自己肯定不敢。<br />
汤平心里有些急。<br />
要是被缠上,又或者.<br />
汤平还在心神不宁。<br />
突然看到了旗帜。<br />
“将军回来了。”<br />
听到船头的叫声,舱内姓唐的老汉松了口气,儿子竟劝自己不要来,自己反手给了儿子一个耳光,不知报恩的狗东西。<br />
儿子是指望不上了。<br />
从小就怯弱无用,虽然性格不坏,却没有主见,只能指望孙子了,希望孙子快点长大,以后才能跟着将军做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啊。<br />
船只开始靠岸,放下跳板。<br />
士兵们抓紧时间登船,船上的人也在重新竖起桅杆,并把风帆挂起来。<br />
回来的士兵一身疲惫,不少人身上沾满了血迹。<br />
“好多人受伤。”<br />
船老大有些心疼,一旁在帮忙船老大干活的唐老头,听闻后当即骂道:“伤个屁,都是倭寇的血,这点眼力见也没有。”<br />
还以为这么多人受伤,原来是误会。<br />
得杀多少倭寇才能染如此多的血。<br />
杀得好啊。<br />
船老大第一次没有骂回去。<br />
汤平打量回来的士兵。<br />
不同了。<br />
真的不同了。<br />
士兵们回到船上后,安排好了船舱,一个个倒头就睡,毫无生气可言,可汤平却看出了不同的味道,仿佛重生似的。<br />
这些士兵从今日起,可以称之为老兵。<br />
已经不弱于当初的王家军。<br />
汤平佩服无比。<br />
刘通带的兵,自己见过;自己也在岛上操练过,可无论是谁,带出来的队伍都不能和将军的相比,哪怕全跟着将军学的。<br />
明明一模一样的招式,应该破不了招,却皆比不了将军。<br />
“开船。”<br />
王信上了船,等所有人安置好,下令回扬州。<br />
以京营大军的行军速度,就算没到应天府,也差不多了。<br />
自己这个京营先锋,其实是提督朱伟当时形势所迫,需要有人带头,自己刚好出现。<br />
如今首辅大胜。<br />
接下来是京营靠着战功平了倭寇,还是应天府兵部文官指挥有度,招安了倭寇,谁的功劳最大,各凭本事。<br />
是强龙不压地头蛇。<br />
又或者不是猛龙不过江。<br />
王信看不清,所以先杀为敬。<br />
到了提督这个地步,王信不认为朱伟只是个提线木偶,会没有他自己的想法。<br />
自己为他把局面打开,大杀四方,狠狠灭了倭寇的威风,提升了自家的士气,招安的形势已经不是迫在眉睫,朱伟要是还不敢打,那王信也没了办法。<br />
回头去林府道个歉。<br />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吗,反正老林性格不错,不会拿自己怎么样。<br />
交代完汤平,确认了自己没有遗漏。<br />
对汤平很信任,不担心汤平梦中割掉自己的脑袋,下一刻闭眼睡着,汤平看到因为太过疲累,已经发出鼾声的将军,脸上又心疼又自豪。<br />
为将军盖好被子,出了船舱,亲自在舱门口守着,手里握着长刀,连撒尿也是让人送来尿桶,寸步不离。<br />
睡了整整一天一夜。<br />
汤平让人送来食物,才片刻时间,唐老头提着砂锅焖鸡送来。<br />
“这么快?”<br />
汤平不可思议。<br />
唐老头旁边的人笑道:“老头守着炉子看了半日,一直等将军醒来,生怕将军饿肚子,你闻闻,这鸡焖的多香,一口汤也不给我们喝。”<br />
汤平也忍不住笑了。<br />
“将军。”<br />
进屋的人们喊道。<br />
王信揉着眼睛,洗了把脸,恢复了精神,看到了这些熟悉的面孔,认出了他们,心情一下就好了。<br />
很快又闻到了香味。<br />
“真香啊。”<br />
王信胃口大开。<br />
唐老头笑呵呵的把砂锅放到桌上,掀开锅盖,整个舱房被香气盖住,汤平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br />
“将军快吃,这鸡是老头子在岛上养的,专门带上船,就等着进将军的肚子。”一边说,唐老头一边斜着眼看了众人,“除了将军,谁也别想吃一口。”<br />
“这老头,真小气。”<br />
有人无语。<br />
不过大家也知道老头的性格,自从上了岛,分了田,老头的脾气越来越大,不过大家也乐于如此,日子好过了,谁也不用再看别人的眼色过活。<br />
“一起吃吧,兄弟们看着我吃,我也吃不下,而且这么大一锅,我一个人也吃不完。”<br />
王信笑着在桌子旁坐下,看了看唐老头。<br />
唐老头没再反对。<br />
其余人见状,才高兴的上桌,围着一锅香喷喷的砂锅焖鸡吃的不亦乐乎。<br />
“唐老头不去当厨子实在是可惜。”<br />
“这你们就不懂了,老头子生怕浪费粮食,所以一定要做的好吃,咱们岛上能吃老头子做的饭,那才叫有福,可惜老头子的谱越来越大。”<br />
“吃吧你们就,还堵不住你们的嘴。”<br />
唐老头一边给将军盛饭,一边拿起汤勺往白米饭里洒稠糊的鸡汤汁,这样的饭吃的才叫香,然后见众人打趣自己,还不忘回骂。<br />
王信吃得很饱。<br />
只有在兄弟们的身边,自己才不用那么多心眼,吃喝完,热闹了一阵,摇摇晃晃的船上又过来几人,各个兴高采烈,还是唐老头心疼将军,担心将军休息不够,驱赶众人离开。<br />
王信叫住汤平,“船上有笔墨没有?”<br />
“有。”<br />
汤平连忙去安排。<br />
送来了纸张笔墨,王信在原来的桌子上写捷报。<br />
“奉本部提督大人之命,我部四百五十三人前往华顶峰,消灭倭寇三百三十七级,缴获破褂两百件,布腰带百余条,草鞋七十余双”<br />
战果写的非常细致,很长很长的一段。<br />
“奉本部提督大人之命,我部近七百人前往越溪,消灭倭寇两百一十二级.”<br />
“奉本部提督大人之命,我部近七百人前往三门,于东郊消灭”<br />
总之。<br />
一切荣耀归于提督大人。<br />
王信按照此宗旨。<br />
“本部提督大人?”<br />
汤平不禁笑道:“将军如此捷报,属下倒是第一次见,这提督很重视将军?有林老爷可靠吗?”<br />
“不知道。”<br />
听闻,汤平纳闷了起来。<br />
既然都不确定,将军上赶着拍人家马屁干什么。<br />
汤平性格直,王信知道其性格,所以直接交代,“此次回去后,你悄悄把那些不愿意种地的兄弟挑出来,不过希望不要太大,接下来的事我还不确定。”<br />
有些人不愿意种地。<br />
有些人就是愿意当兵打仗。<br />
以前王家军的兄弟们,经过小半年的沉淀,应该能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br />
自己选的路。<br />
大家一起走下去。<br />
只是提督朱伟能不能信守承诺,提拔自己为游击,王信不太肯定,但是以其子朱胜功平日活跃的作风,如果没有点志向,那拉拢自己做什么?<br />
问题应该不大,不过话也不能说死。<br />
做事胆大,思考仔细。<br />
一向是自己的准则。<br />
汤平闻言则大喜。<br />
自己早就说要重新归队,将军一直没松口。<br />
(本章完)</p>
晨雾从枯萎的芦苇荡深处漫出,裹着不知是谁丢弃,已沤烂的渔网,与腐烂到只剩下的鱼骨,索性已临冬日,已经没有了臭味。<br />
九艘船悄悄的停在河面上,桅杆全部放倒。<br />
曹娥江到了嵊县一分为二,一条流入金华府,一条进入台州府,支流终于天台山区,也就是华顶峰,河前几日河西小营斩杀倭寇门多郎的地区。<br />
汤平亲自带着扬中岛人手看守漕船。<br />
按道理而言。<br />
此地的倭寇被消灭了,应该不会有人再来不开眼。<br />
所以将军约定此地,要他们等十日。<br />
将军是艺高人胆大,竟敢孤军深入,给倭寇们一个狠狠的教训,压下倭寇们嚣张气势,把四处扩散的倭寇给逼回去。<br />
倭寇人多,将军人少。<br />
此举颇有些虚张声势,虽然知道将军是为了百姓们好,可谁也得捏一把汗。<br />
也就是将军,换做是自己,自己肯定不敢。<br />
汤平心里有些急。<br />
要是被缠上,又或者.<br />
汤平还在心神不宁。<br />
突然看到了旗帜。<br />
“将军回来了。”<br />
听到船头的叫声,舱内姓唐的老汉松了口气,儿子竟劝自己不要来,自己反手给了儿子一个耳光,不知报恩的狗东西。<br />
儿子是指望不上了。<br />
从小就怯弱无用,虽然性格不坏,却没有主见,只能指望孙子了,希望孙子快点长大,以后才能跟着将军做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啊。<br />
船只开始靠岸,放下跳板。<br />
士兵们抓紧时间登船,船上的人也在重新竖起桅杆,并把风帆挂起来。<br />
回来的士兵一身疲惫,不少人身上沾满了血迹。<br />
“好多人受伤。”<br />
船老大有些心疼,一旁在帮忙船老大干活的唐老头,听闻后当即骂道:“伤个屁,都是倭寇的血,这点眼力见也没有。”<br />
还以为这么多人受伤,原来是误会。<br />
得杀多少倭寇才能染如此多的血。<br />
杀得好啊。<br />
船老大第一次没有骂回去。<br />
汤平打量回来的士兵。<br />
不同了。<br />
真的不同了。<br />
士兵们回到船上后,安排好了船舱,一个个倒头就睡,毫无生气可言,可汤平却看出了不同的味道,仿佛重生似的。<br />
这些士兵从今日起,可以称之为老兵。<br />
已经不弱于当初的王家军。<br />
汤平佩服无比。<br />
刘通带的兵,自己见过;自己也在岛上操练过,可无论是谁,带出来的队伍都不能和将军的相比,哪怕全跟着将军学的。<br />
明明一模一样的招式,应该破不了招,却皆比不了将军。<br />
“开船。”<br />
王信上了船,等所有人安置好,下令回扬州。<br />
以京营大军的行军速度,就算没到应天府,也差不多了。<br />
自己这个京营先锋,其实是提督朱伟当时形势所迫,需要有人带头,自己刚好出现。<br />
如今首辅大胜。<br />
接下来是京营靠着战功平了倭寇,还是应天府兵部文官指挥有度,招安了倭寇,谁的功劳最大,各凭本事。<br />
是强龙不压地头蛇。<br />
又或者不是猛龙不过江。<br />
王信看不清,所以先杀为敬。<br />
到了提督这个地步,王信不认为朱伟只是个提线木偶,会没有他自己的想法。<br />
自己为他把局面打开,大杀四方,狠狠灭了倭寇的威风,提升了自家的士气,招安的形势已经不是迫在眉睫,朱伟要是还不敢打,那王信也没了办法。<br />
回头去林府道个歉。<br />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吗,反正老林性格不错,不会拿自己怎么样。<br />
交代完汤平,确认了自己没有遗漏。<br />
对汤平很信任,不担心汤平梦中割掉自己的脑袋,下一刻闭眼睡着,汤平看到因为太过疲累,已经发出鼾声的将军,脸上又心疼又自豪。<br />
为将军盖好被子,出了船舱,亲自在舱门口守着,手里握着长刀,连撒尿也是让人送来尿桶,寸步不离。<br />
睡了整整一天一夜。<br />
汤平让人送来食物,才片刻时间,唐老头提着砂锅焖鸡送来。<br />
“这么快?”<br />
汤平不可思议。<br />
唐老头旁边的人笑道:“老头守着炉子看了半日,一直等将军醒来,生怕将军饿肚子,你闻闻,这鸡焖的多香,一口汤也不给我们喝。”<br />
汤平也忍不住笑了。<br />
“将军。”<br />
进屋的人们喊道。<br />
王信揉着眼睛,洗了把脸,恢复了精神,看到了这些熟悉的面孔,认出了他们,心情一下就好了。<br />
很快又闻到了香味。<br />
“真香啊。”<br />
王信胃口大开。<br />
唐老头笑呵呵的把砂锅放到桌上,掀开锅盖,整个舱房被香气盖住,汤平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br />
“将军快吃,这鸡是老头子在岛上养的,专门带上船,就等着进将军的肚子。”一边说,唐老头一边斜着眼看了众人,“除了将军,谁也别想吃一口。”<br />
“这老头,真小气。”<br />
有人无语。<br />
不过大家也知道老头的性格,自从上了岛,分了田,老头的脾气越来越大,不过大家也乐于如此,日子好过了,谁也不用再看别人的眼色过活。<br />
“一起吃吧,兄弟们看着我吃,我也吃不下,而且这么大一锅,我一个人也吃不完。”<br />
王信笑着在桌子旁坐下,看了看唐老头。<br />
唐老头没再反对。<br />
其余人见状,才高兴的上桌,围着一锅香喷喷的砂锅焖鸡吃的不亦乐乎。<br />
“唐老头不去当厨子实在是可惜。”<br />
“这你们就不懂了,老头子生怕浪费粮食,所以一定要做的好吃,咱们岛上能吃老头子做的饭,那才叫有福,可惜老头子的谱越来越大。”<br />
“吃吧你们就,还堵不住你们的嘴。”<br />
唐老头一边给将军盛饭,一边拿起汤勺往白米饭里洒稠糊的鸡汤汁,这样的饭吃的才叫香,然后见众人打趣自己,还不忘回骂。<br />
王信吃得很饱。<br />
只有在兄弟们的身边,自己才不用那么多心眼,吃喝完,热闹了一阵,摇摇晃晃的船上又过来几人,各个兴高采烈,还是唐老头心疼将军,担心将军休息不够,驱赶众人离开。<br />
王信叫住汤平,“船上有笔墨没有?”<br />
“有。”<br />
汤平连忙去安排。<br />
送来了纸张笔墨,王信在原来的桌子上写捷报。<br />
“奉本部提督大人之命,我部四百五十三人前往华顶峰,消灭倭寇三百三十七级,缴获破褂两百件,布腰带百余条,草鞋七十余双”<br />
战果写的非常细致,很长很长的一段。<br />
“奉本部提督大人之命,我部近七百人前往越溪,消灭倭寇两百一十二级.”<br />
“奉本部提督大人之命,我部近七百人前往三门,于东郊消灭”<br />
总之。<br />
一切荣耀归于提督大人。<br />
王信按照此宗旨。<br />
“本部提督大人?”<br />
汤平不禁笑道:“将军如此捷报,属下倒是第一次见,这提督很重视将军?有林老爷可靠吗?”<br />
“不知道。”<br />
听闻,汤平纳闷了起来。<br />
既然都不确定,将军上赶着拍人家马屁干什么。<br />
汤平性格直,王信知道其性格,所以直接交代,“此次回去后,你悄悄把那些不愿意种地的兄弟挑出来,不过希望不要太大,接下来的事我还不确定。”<br />
有些人不愿意种地。<br />
有些人就是愿意当兵打仗。<br />
以前王家军的兄弟们,经过小半年的沉淀,应该能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br />
自己选的路。<br />
大家一起走下去。<br />
只是提督朱伟能不能信守承诺,提拔自己为游击,王信不太肯定,但是以其子朱胜功平日活跃的作风,如果没有点志向,那拉拢自己做什么?<br />
问题应该不大,不过话也不能说死。<br />
做事胆大,思考仔细。<br />
一向是自己的准则。<br />
汤平闻言则大喜。<br />
自己早就说要重新归队,将军一直没松口。<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