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250章 没那么简单<br />
来到会议室,齐越看了一下,特务科各部门主管悉数到齐,比较意外的是,就连平素很少露面的策反组组长许韬也来了。<br />
来到高克俭近前,齐越低声说:“科长,我回来了。”<br />
“事情顺利吗?”<br />
高克俭问。<br />
“额、有一些变故。”<br />
“你先坐,回头再说。”<br />
“好的。”<br />
高克俭环视众人:“昨天晚上,靠山屯发生的爆炸事件,想必各位都听说了,安国军的一个步兵营,总计三百二十六人,近百人当场遇难,重伤者无数,大多缺胳膊断腿,就算救活也成了残废……在抗匪营房埋设炸药,是我提出来的、关东军方面认可的一个计划,本是用来对付抗匪的,没想到,反而害了自己人。”<br />
对这件事,除了齐越和宁致远,其他人毫不知情,听说发生如此严重的伤亡事件,一时之间,会议室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br />
“安国军那边怎么说?”<br />
高克俭问一旁的李股长。<br />
李股长恭声说:“据佟营长说,当天晚上,他接到警察厅密探的报信,说是张兆临带着十几个护卫下山,会在靠山屯休息一晚,因此,佟营长这才带兵前去围剿。”<br />
“警察厅的密探?”<br />
高克俭皱起了眉头。<br />
李股长说:“密探是靠山屯的村民,名字叫关大智,我刚刚查了一下,应该是宁队长发展的密探。讨伐作战行动期间,各方情报共享,关大智的密探身份也通报给了安国军,因此,佟营长对情报深信不疑。”<br />
高克俭转脸去看宁致远。<br />
宁致远站起身,辩解着说:“关大智主动向我举报匪情,发展他做密探,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正常来说,有这样一个人给我们通风报信,对剿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br />
李股长说:“另外,荣副司令认为,埋设炸药属于军事行动,依照惯例是应该向他们通报的,造成这次伤亡事故,全是特务科的过错,扬言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br />
高克俭坐直了身子,冷哼了一声:“大言不惭!这次计划是关东军司令部同意的,他荣奉想追究责任,就去追究关东军的责任吧!”<br />
“谅他也不敢。”<br />
李股长陪着笑脸说。<br />
高克俭生了一会闷气:“那个关大智,现在人在哪呢?”<br />
“死了。”<br />
“死了?”<br />
“是。”<br />
“详细说说,怎么回事?”<br />
“今天早上,关大智被发现死在村东头老李头家里,老李头进城看儿子,不在家。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关大智更像是煤烟中毒而死。哦,他的外套鞋子都脱了,而且还盖着被子,身上没有任何伤痕,所以……”<br />
齐越举手示意:“李股长,抱歉,我插一句,关大智为什么有家不回,跑到别人家里去睡觉呢?还有,老李头家里没人,房门一定上了锁,他是怎么进去的呢?”<br />
齐越知道,这两个问题,高克俭肯定也想到了,这个时候提出来,李股长为了展现一个特务人员的智慧,会绞尽脑汁给出解释。<br />
果然,李股长沉思半晌,这才说:“关大智回到靠山屯的时间,是夜里11点钟,他为什么有家不回……唯一的解释是,他不想吵醒家人,又知道老李头家没人,所以就偷偷溜进去,乡下都是挂锁,一别就开。”<br />
高克俭缓缓点了点头:“李股长,这件案子,就辛苦你亲自跑一趟,法医马上就来,你和法医一起去靠山屯,到那之后,两件事要查清楚,一、关大智的死因,二、当天晚上,有无外人到过靠山屯!”<br />
“是,我这就去。”<br />
李股长起身出了会议室。高克俭叹了口气:“唉,多事之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麻烦一个接着一个。对了,宁队长,查到李文彪的下落了吗?”<br />
宁致远说:“暂时还没有,他应该是躲起来了。”<br />
高克俭点点头:“躲起来不怕,他既然是来和上级接头,早晚会现身,继续监视,千万不能松懈。齐副队长留下,散会吧。”<br />
众人陆续出了会议室。<br />
秋山由美落在最后,等所有人都走了,这才说:“高科长,我建议,撤回监视十二道街的人。”<br />
高克俭问:“为什么?”<br />
秋山由美说:“李文彪许久没露面了,我担心,如果他察觉到危险,很可能会取消和上级接头,那样一来,我们就前功尽弃了。”<br />
高克俭想了想:“问题是,撤回监视人员,我们怎么知道,李文彪在哪和上级接头呢?”<br />
“我有办法。”<br />
“什么办法?”<br />
秋山由美欲言又止,微笑着说:“高科长,请容我卖一个关子,我向您保证,只要李文彪和上级接头,我肯定能把他们找出来!”<br />
高克俭看了她一会:“既然你这么有把握,就按你说的办,撤回监视十二道街的人。”<br />
“那我就不打扰了。”<br />
秋山由美躬身退出去。<br />
齐越心里猜测,秋山由美敢夸下海口,这就不是情报来源问题了,假设李文彪和上级接头,她怎么保证肯定能把人找出来呢?<br />
只有一种可能:秋山由美在李文彪身边安插了内线!<br />
“情况怎么样了?”<br />
高克俭迫不及待的问。<br />
齐越把刘万春的话复述一遍,从公事包里掏出一卷录音带:“这是我和刘万春的谈话录音。”<br />
高克俭伸手拿起录音带,翻来覆去摆弄着,过了好一会,这才说:“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这个刘万春,是在说谎骗咱们?”<br />
齐越说:“我也担心他信口胡说,所以,昨天下午,我专程去了一趟兴旺屯,当面询问了张三,张三和刘万春说的一样。”<br />
“刘万春老奸巨猾,他要是买通张三,合起伙来骗我们……”<br />
“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在兴旺屯,不方便用刑,我把张三带回来了,您可以亲自问一问,他要是不老实,就把他带进审讯室。”<br />
“唔,做的好。”<br />
高克俭非常满意。<br />
齐越说:“不过、据我观察,刘万春说谎的可能性不大,我亲自去了矿洞,没发现有开采的痕迹。”<br />
“我的消息来源绝对可靠,怎么可能是假的呢?”<br />
高克俭眉头紧锁。<br />
齐越心里一动,品味这句话的含义:消息来源绝对可靠?<br />
他想起在刘家堡时,自己和刘万春的一段对话。<br />
当时刘万春问:“金矿的事,你们是从哪得来的消息?”<br />
齐越说:“这个重要吗?”<br />
“我只是觉得奇怪……”<br />
话说一半,刘万春岔开了话头,解释说这是一个误会,现在这么一看,高克俭提到消息来源绝对可靠,这件事似乎没那么简单……<br />
(本章完)</p>
来到会议室,齐越看了一下,特务科各部门主管悉数到齐,比较意外的是,就连平素很少露面的策反组组长许韬也来了。<br />
来到高克俭近前,齐越低声说:“科长,我回来了。”<br />
“事情顺利吗?”<br />
高克俭问。<br />
“额、有一些变故。”<br />
“你先坐,回头再说。”<br />
“好的。”<br />
高克俭环视众人:“昨天晚上,靠山屯发生的爆炸事件,想必各位都听说了,安国军的一个步兵营,总计三百二十六人,近百人当场遇难,重伤者无数,大多缺胳膊断腿,就算救活也成了残废……在抗匪营房埋设炸药,是我提出来的、关东军方面认可的一个计划,本是用来对付抗匪的,没想到,反而害了自己人。”<br />
对这件事,除了齐越和宁致远,其他人毫不知情,听说发生如此严重的伤亡事件,一时之间,会议室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br />
“安国军那边怎么说?”<br />
高克俭问一旁的李股长。<br />
李股长恭声说:“据佟营长说,当天晚上,他接到警察厅密探的报信,说是张兆临带着十几个护卫下山,会在靠山屯休息一晚,因此,佟营长这才带兵前去围剿。”<br />
“警察厅的密探?”<br />
高克俭皱起了眉头。<br />
李股长说:“密探是靠山屯的村民,名字叫关大智,我刚刚查了一下,应该是宁队长发展的密探。讨伐作战行动期间,各方情报共享,关大智的密探身份也通报给了安国军,因此,佟营长对情报深信不疑。”<br />
高克俭转脸去看宁致远。<br />
宁致远站起身,辩解着说:“关大智主动向我举报匪情,发展他做密探,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正常来说,有这样一个人给我们通风报信,对剿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br />
李股长说:“另外,荣副司令认为,埋设炸药属于军事行动,依照惯例是应该向他们通报的,造成这次伤亡事故,全是特务科的过错,扬言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br />
高克俭坐直了身子,冷哼了一声:“大言不惭!这次计划是关东军司令部同意的,他荣奉想追究责任,就去追究关东军的责任吧!”<br />
“谅他也不敢。”<br />
李股长陪着笑脸说。<br />
高克俭生了一会闷气:“那个关大智,现在人在哪呢?”<br />
“死了。”<br />
“死了?”<br />
“是。”<br />
“详细说说,怎么回事?”<br />
“今天早上,关大智被发现死在村东头老李头家里,老李头进城看儿子,不在家。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关大智更像是煤烟中毒而死。哦,他的外套鞋子都脱了,而且还盖着被子,身上没有任何伤痕,所以……”<br />
齐越举手示意:“李股长,抱歉,我插一句,关大智为什么有家不回,跑到别人家里去睡觉呢?还有,老李头家里没人,房门一定上了锁,他是怎么进去的呢?”<br />
齐越知道,这两个问题,高克俭肯定也想到了,这个时候提出来,李股长为了展现一个特务人员的智慧,会绞尽脑汁给出解释。<br />
果然,李股长沉思半晌,这才说:“关大智回到靠山屯的时间,是夜里11点钟,他为什么有家不回……唯一的解释是,他不想吵醒家人,又知道老李头家没人,所以就偷偷溜进去,乡下都是挂锁,一别就开。”<br />
高克俭缓缓点了点头:“李股长,这件案子,就辛苦你亲自跑一趟,法医马上就来,你和法医一起去靠山屯,到那之后,两件事要查清楚,一、关大智的死因,二、当天晚上,有无外人到过靠山屯!”<br />
“是,我这就去。”<br />
李股长起身出了会议室。高克俭叹了口气:“唉,多事之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麻烦一个接着一个。对了,宁队长,查到李文彪的下落了吗?”<br />
宁致远说:“暂时还没有,他应该是躲起来了。”<br />
高克俭点点头:“躲起来不怕,他既然是来和上级接头,早晚会现身,继续监视,千万不能松懈。齐副队长留下,散会吧。”<br />
众人陆续出了会议室。<br />
秋山由美落在最后,等所有人都走了,这才说:“高科长,我建议,撤回监视十二道街的人。”<br />
高克俭问:“为什么?”<br />
秋山由美说:“李文彪许久没露面了,我担心,如果他察觉到危险,很可能会取消和上级接头,那样一来,我们就前功尽弃了。”<br />
高克俭想了想:“问题是,撤回监视人员,我们怎么知道,李文彪在哪和上级接头呢?”<br />
“我有办法。”<br />
“什么办法?”<br />
秋山由美欲言又止,微笑着说:“高科长,请容我卖一个关子,我向您保证,只要李文彪和上级接头,我肯定能把他们找出来!”<br />
高克俭看了她一会:“既然你这么有把握,就按你说的办,撤回监视十二道街的人。”<br />
“那我就不打扰了。”<br />
秋山由美躬身退出去。<br />
齐越心里猜测,秋山由美敢夸下海口,这就不是情报来源问题了,假设李文彪和上级接头,她怎么保证肯定能把人找出来呢?<br />
只有一种可能:秋山由美在李文彪身边安插了内线!<br />
“情况怎么样了?”<br />
高克俭迫不及待的问。<br />
齐越把刘万春的话复述一遍,从公事包里掏出一卷录音带:“这是我和刘万春的谈话录音。”<br />
高克俭伸手拿起录音带,翻来覆去摆弄着,过了好一会,这才说:“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这个刘万春,是在说谎骗咱们?”<br />
齐越说:“我也担心他信口胡说,所以,昨天下午,我专程去了一趟兴旺屯,当面询问了张三,张三和刘万春说的一样。”<br />
“刘万春老奸巨猾,他要是买通张三,合起伙来骗我们……”<br />
“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在兴旺屯,不方便用刑,我把张三带回来了,您可以亲自问一问,他要是不老实,就把他带进审讯室。”<br />
“唔,做的好。”<br />
高克俭非常满意。<br />
齐越说:“不过、据我观察,刘万春说谎的可能性不大,我亲自去了矿洞,没发现有开采的痕迹。”<br />
“我的消息来源绝对可靠,怎么可能是假的呢?”<br />
高克俭眉头紧锁。<br />
齐越心里一动,品味这句话的含义:消息来源绝对可靠?<br />
他想起在刘家堡时,自己和刘万春的一段对话。<br />
当时刘万春问:“金矿的事,你们是从哪得来的消息?”<br />
齐越说:“这个重要吗?”<br />
“我只是觉得奇怪……”<br />
话说一半,刘万春岔开了话头,解释说这是一个误会,现在这么一看,高克俭提到消息来源绝对可靠,这件事似乎没那么简单……<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