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做她的夫郎(完)
<p> 秦明镜很好地转移了皇帝的注意力。<br />
皇帝不再只专注于孩子, 将更多的心思用在别的方面。<br />
包括且不限于丈量手指,丈量玉器,拉伸康复训练, 御书房里戴着玉哨批阅奏折。<br />
秦明镜等天气好了, 还带着他去骑了一趟马。<br />
皇帝回来时腿都是软的,得依靠着她才站得稳。<br />
自那以后,身心都得到满足、过得十分充盈的皇帝, 终于肯放心将孩子交给宫人照顾, 只每日自己亲自关怀上一两次。<br />
皇女们还小,依旧住在偏殿, 并未搬离。<br />
方便皇帝时刻知晓皇女们的情况。<br />
每日的朝会也照旧进行。<br />
消失多时的皇帝和大将军再度出现,众人心中猜测纷纷。<br />
皇帝正式宣布大楚有了三位皇女。<br />
后宫空悬的皇帝, 有了三位皇女。<br />
问就是自己亲自生的。<br />
这已经是大楚皇室的老操作了,朝臣们也已见怪不怪。<br />
皇帝说是自己生的, 大将军也说是皇帝亲自生的。<br />
甚至宫中还有详细记录, 相关人员和记录一律齐全。<br />
往更甚点说,皇帝在此之前还大着肚子来上过朝。<br />
这种情况下谁能说孩子不是皇帝亲自生的?<br />
那必定是真龙血脉。<br />
纯正得不能再纯正的大楚皇女。<br />
大将军依旧歇在皇宫里, 甚至就在皇帝的紫宸殿里。<br />
也没人敢跳出来说不合规矩。<br />
现在这情形,就算大将军想住进他们的祖宗祠堂, 他们也得扫榻相迎。<br />
更别提是皇帝默认、甚至亲自邀请的住皇宫了。<br />
先前想将家中后辈入赘大将军府中的官员, 也默默收起了心思。<br />
尤其是被皇帝赐婚了的那批人,都抓紧时间结了婚。<br />
现在的形势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还是稳着不动,保平安为上策。<br />
皇女们牙牙学语。<br />
第一个学会叫的词是“阿娘”。<br />
大将军应了。<br />
皇帝也应了。<br />
秦明镜:“……”<br />
皇帝对自己亲自生的三个孩子在意得紧。<br />
若非另一方是她, 他怕是要把“阿娘”这个称呼抢过去独占。<br />
随着皇女们渐渐长大,有些事情也不得不早做考虑。<br />
立储还为时尚早,但更多的东西需要布置起来。<br />
朝中有人上书, 要求遣散女兵。<br />
说现在战事已消,天下安定,百废待兴,应让士兵归家,恢复生产。<br />
更提及这些年里,大量女子参军,民间农人难求一妇,人丁不兴,应裁撤遣散女兵。<br />
秦明镜看着这封折子觉得好笑。<br />
战后裁军是极易引起哗变之事。<br />
在大战结束后这一年里,秦明镜已经用温和的手段放归了大部分士兵,让他们解甲归田。<br />
她根据士兵的个人意愿与功绩,让他们带着嘉奖和封赏归田。<br />
有田产的恢复故地田产,无田产的授以隙地,真正做到了有田可归。<br />
而这些自愿解甲归田者,绝大部分都是男兵。<br />
女兵则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更多地选择留了下来。<br />
会来参军的女子,本就大多是走投无路之人。<br />
军中辛苦,她们却宁愿留在军中,也不愿归乡。可想而知那家乡于她们而言都是怎样的地方。<br />
秦明镜的裁军本就进行得差不多了。<br />
这人却在这时候跳出来,要求遣散女兵,其心可诛。<br />
这一刀砍向的不仅是她,也是天下女子。<br />
秦明镜看了眼折子上的名字。<br />
一个今年刚入朝新人。<br />
朝中那帮老臣可真不要脸,一个个都不出声,推了这么一个小虾米出来吸引火力。<br />
秦明镜看向皇帝,见他正眉头紧蹙思索着什么。<br />
“陛下?”她唤了声。<br />
皇帝恍然回神,将另一份折子递给她。<br />
“安远侯提出开设女学女科,让女子参加科举,朝中也该再多些女官,朕觉得很有道理。”<br />
楚白珩道。<br />
他也该给女儿准备些班底。<br />
直接立女储君或将来女帝即位,朝中肯定会有不小的阻力。<br />
但如果朝中半数以上的臣子都是女子呢?<br />
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br />
“安远侯……”<br />
秦明镜看着折子上的内容,笑了声。<br />
“军师想得果然比我长远。”<br />
安远侯,这是军师的封号。<br />
寓意安定远方,有镇守边疆之功。<br />
以军功封侯,才得获此封号。<br />
若军师所说真能做成,倒也不愁之后的事了。<br />
“至于遣散女兵……”秦明镜看向皇帝。<br />
楚白珩不甚在意,“哦,那个驳了就是。”<br />
军中之事,一直都是秦明镜在管。<br />
他都小心谨慎地没插手,一个小官倒是将手伸得挺长。<br />
动女兵,就是动秦明镜,是动他女儿将来的助力。<br />
当真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活腻了。<br />
寻个由头,发配去苦寒之地吧,不值得上心。<br />
秦明镜看了他一会,笑道:<br />
“陛下不愧是陛下。”<br />
很多事情,还是他做起来才得心应手。<br />
其他人做事或许需要思前顾后,皇帝不需要,他一个不顺心,就理所当然将人处置了。<br />
整个天下,需要皇帝思前顾后的,可能也就她一人了。<br />
“妻主是在夸我吗?”<br />
楚白珩放下折子,坐在椅子上含笑问她。<br />
秦明镜回头看眼御书房紧闭的门扉,对他道:<br />
“别乱喊,待会你受不住。”<br />
她不说还好,一说皇帝就热了。<br />
楚白珩伸手,勾住秦明镜的腰封,贴进她,低声唤她:<br />
“阿镜,妻主,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吧。”<br />
听他这么一说,秦明镜忙按住腰封,阻止他的手,怒目瞪他。<br />
“你疯了?!”<br />
生头胎时难产的情形都忘了?<br />
好了伤疤忘了疼是吧?<br />
鬼门关前九死一生,都没能让他警醒?<br />
非得死在产床上是吧?<br />
被她这么一瞪,楚白珩也有片刻心虚。<br />
生产时的经历他自然没忘,也记得她对他的在意和呵护。<br />
现在回想起来,竟然并非全是痛的。<br />
准确的说,痛感都被时间模糊了。<br />
明明最开始产床上下来,从昏睡中醒来,他也是后怕的。<br />
害怕再也见不到她。<br />
也想着再也不生了,就守着几个皇女和她就好。<br />
可随着时间过去,看着皇女们牙牙学语,渐渐长大,看着她陪伴在他身边,那些疼痛和恐惧都渐渐模糊。<br />
再回忆起来,全是甜的。<br />
他甚至生出了再跟她生一胎孩子的想法。<br />
“那回只是运气不好,总不会每次都这么倒霉。”<br />
楚白珩小声道。<br />
他说着,竟然越发坚信。<br />
“我是真龙天子,有上天庇佑。还有阿镜你守在我身边。之前那般艰险,不也顺利度过来了?下次肯定也没问题。”<br />
秦明镜:“……”<br />
完了,孩子给他下的降头还没结束。<br />
过了段时间又发作了,还发作得更加厉害。<br />
秦明镜说什么也不肯跟他再生。<br />
她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怀上的,只能警告他不许偷偷怀,不准偷偷生。<br />
为此,她还要每天将他打开检查一遍,确认他没有偷偷怀孩子。<br />
楚白珩一开始很是落寞。<br />
但她每晚的检查实在让他羞赧,久而久之就没心思想了,只管缠上她,共赴极乐。<br />
皇女们渐渐长大,到了上学堂的年纪,性子也随之沉稳了些。<br />
对皇帝的称呼也从一开始含糊的“阿娘”,变成了更正式的“陛下”。<br />
这让皇帝很是遗憾,悄悄缠着秦明镜抱怨。<br />
秦明镜:“……”<br />
皇女们叫她大将军和太傅,她都没说什么呢。<br />
不过私下里倒还是叫她阿娘。<br />
皇帝惨一点,不管明面上还是私下里,都只是“陛下”。<br />
这可不是她教的,是她们的其他老师教的。<br />
“那陛下想让皇女们叫你什么?”<br />
秦明镜问他。<br />
“阿爹还是阿娘?”<br />
皇帝哼哼了几声没有回话。<br />
过了会才道:“阿爹这称呼不好,听起来像是上了年纪的老男人。”<br />
他还年轻着呢。<br />
楚白珩这样想着,又忽然有些焦虑起来。<br />
他再年轻,也年轻不过外边那一茬茬冒出来的少年才俊。<br />
秦明镜是常住在宫中,歇在他殿里,回镇北王府的次数都少之又少。<br />
但工作之时总会接触到许多出色的少年人。<br />
本届新科状元和榜眼皆是女子,但那探花可是生得极好。<br />
还有那些投入她帐下的少年郎君,也一个赛一个俊,身材体魄也是极好的。<br />
虽然秦明镜答应过他,不会成亲。<br />
但并不表示不会再有其他人。<br />
外边那些莺莺燕燕,今天给她守军帐,明天就能入她寝帐。<br />
他容颜再好,也比不过新人的年轻靓丽。<br />
更何况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容颜长盛不衰,哪怕是身为天子的皇帝也不能。<br />
他终有一天会老去,容颜衰退,那时,她的目光还会停留在他身上吗?<br />
楚白珩心中忧虑,手不自觉抚上肚子。<br />
这么多年了,他的肚子还是毫无反应。<br />
或许生孩子这种事,不是他一个人想生就能生的。<br />
她不想跟他再有孩子,不想让他怀上,他就怎么也怀不上。<br />
楚白珩焦虑地掉了好几根头发。<br />
第二日醒来,看到枕边落下的发丝,更愁了。<br />
秦明镜不知他心中所想。<br />
教导完皇女们武艺后,她悄悄将她们留下。<br />
说是教导武艺,其实就是寻常的强身健体。</p>
皇帝不再只专注于孩子, 将更多的心思用在别的方面。<br />
包括且不限于丈量手指,丈量玉器,拉伸康复训练, 御书房里戴着玉哨批阅奏折。<br />
秦明镜等天气好了, 还带着他去骑了一趟马。<br />
皇帝回来时腿都是软的,得依靠着她才站得稳。<br />
自那以后,身心都得到满足、过得十分充盈的皇帝, 终于肯放心将孩子交给宫人照顾, 只每日自己亲自关怀上一两次。<br />
皇女们还小,依旧住在偏殿, 并未搬离。<br />
方便皇帝时刻知晓皇女们的情况。<br />
每日的朝会也照旧进行。<br />
消失多时的皇帝和大将军再度出现,众人心中猜测纷纷。<br />
皇帝正式宣布大楚有了三位皇女。<br />
后宫空悬的皇帝, 有了三位皇女。<br />
问就是自己亲自生的。<br />
这已经是大楚皇室的老操作了,朝臣们也已见怪不怪。<br />
皇帝说是自己生的, 大将军也说是皇帝亲自生的。<br />
甚至宫中还有详细记录, 相关人员和记录一律齐全。<br />
往更甚点说,皇帝在此之前还大着肚子来上过朝。<br />
这种情况下谁能说孩子不是皇帝亲自生的?<br />
那必定是真龙血脉。<br />
纯正得不能再纯正的大楚皇女。<br />
大将军依旧歇在皇宫里, 甚至就在皇帝的紫宸殿里。<br />
也没人敢跳出来说不合规矩。<br />
现在这情形,就算大将军想住进他们的祖宗祠堂, 他们也得扫榻相迎。<br />
更别提是皇帝默认、甚至亲自邀请的住皇宫了。<br />
先前想将家中后辈入赘大将军府中的官员, 也默默收起了心思。<br />
尤其是被皇帝赐婚了的那批人,都抓紧时间结了婚。<br />
现在的形势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还是稳着不动,保平安为上策。<br />
皇女们牙牙学语。<br />
第一个学会叫的词是“阿娘”。<br />
大将军应了。<br />
皇帝也应了。<br />
秦明镜:“……”<br />
皇帝对自己亲自生的三个孩子在意得紧。<br />
若非另一方是她, 他怕是要把“阿娘”这个称呼抢过去独占。<br />
随着皇女们渐渐长大,有些事情也不得不早做考虑。<br />
立储还为时尚早,但更多的东西需要布置起来。<br />
朝中有人上书, 要求遣散女兵。<br />
说现在战事已消,天下安定,百废待兴,应让士兵归家,恢复生产。<br />
更提及这些年里,大量女子参军,民间农人难求一妇,人丁不兴,应裁撤遣散女兵。<br />
秦明镜看着这封折子觉得好笑。<br />
战后裁军是极易引起哗变之事。<br />
在大战结束后这一年里,秦明镜已经用温和的手段放归了大部分士兵,让他们解甲归田。<br />
她根据士兵的个人意愿与功绩,让他们带着嘉奖和封赏归田。<br />
有田产的恢复故地田产,无田产的授以隙地,真正做到了有田可归。<br />
而这些自愿解甲归田者,绝大部分都是男兵。<br />
女兵则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更多地选择留了下来。<br />
会来参军的女子,本就大多是走投无路之人。<br />
军中辛苦,她们却宁愿留在军中,也不愿归乡。可想而知那家乡于她们而言都是怎样的地方。<br />
秦明镜的裁军本就进行得差不多了。<br />
这人却在这时候跳出来,要求遣散女兵,其心可诛。<br />
这一刀砍向的不仅是她,也是天下女子。<br />
秦明镜看了眼折子上的名字。<br />
一个今年刚入朝新人。<br />
朝中那帮老臣可真不要脸,一个个都不出声,推了这么一个小虾米出来吸引火力。<br />
秦明镜看向皇帝,见他正眉头紧蹙思索着什么。<br />
“陛下?”她唤了声。<br />
皇帝恍然回神,将另一份折子递给她。<br />
“安远侯提出开设女学女科,让女子参加科举,朝中也该再多些女官,朕觉得很有道理。”<br />
楚白珩道。<br />
他也该给女儿准备些班底。<br />
直接立女储君或将来女帝即位,朝中肯定会有不小的阻力。<br />
但如果朝中半数以上的臣子都是女子呢?<br />
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br />
“安远侯……”<br />
秦明镜看着折子上的内容,笑了声。<br />
“军师想得果然比我长远。”<br />
安远侯,这是军师的封号。<br />
寓意安定远方,有镇守边疆之功。<br />
以军功封侯,才得获此封号。<br />
若军师所说真能做成,倒也不愁之后的事了。<br />
“至于遣散女兵……”秦明镜看向皇帝。<br />
楚白珩不甚在意,“哦,那个驳了就是。”<br />
军中之事,一直都是秦明镜在管。<br />
他都小心谨慎地没插手,一个小官倒是将手伸得挺长。<br />
动女兵,就是动秦明镜,是动他女儿将来的助力。<br />
当真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活腻了。<br />
寻个由头,发配去苦寒之地吧,不值得上心。<br />
秦明镜看了他一会,笑道:<br />
“陛下不愧是陛下。”<br />
很多事情,还是他做起来才得心应手。<br />
其他人做事或许需要思前顾后,皇帝不需要,他一个不顺心,就理所当然将人处置了。<br />
整个天下,需要皇帝思前顾后的,可能也就她一人了。<br />
“妻主是在夸我吗?”<br />
楚白珩放下折子,坐在椅子上含笑问她。<br />
秦明镜回头看眼御书房紧闭的门扉,对他道:<br />
“别乱喊,待会你受不住。”<br />
她不说还好,一说皇帝就热了。<br />
楚白珩伸手,勾住秦明镜的腰封,贴进她,低声唤她:<br />
“阿镜,妻主,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吧。”<br />
听他这么一说,秦明镜忙按住腰封,阻止他的手,怒目瞪他。<br />
“你疯了?!”<br />
生头胎时难产的情形都忘了?<br />
好了伤疤忘了疼是吧?<br />
鬼门关前九死一生,都没能让他警醒?<br />
非得死在产床上是吧?<br />
被她这么一瞪,楚白珩也有片刻心虚。<br />
生产时的经历他自然没忘,也记得她对他的在意和呵护。<br />
现在回想起来,竟然并非全是痛的。<br />
准确的说,痛感都被时间模糊了。<br />
明明最开始产床上下来,从昏睡中醒来,他也是后怕的。<br />
害怕再也见不到她。<br />
也想着再也不生了,就守着几个皇女和她就好。<br />
可随着时间过去,看着皇女们牙牙学语,渐渐长大,看着她陪伴在他身边,那些疼痛和恐惧都渐渐模糊。<br />
再回忆起来,全是甜的。<br />
他甚至生出了再跟她生一胎孩子的想法。<br />
“那回只是运气不好,总不会每次都这么倒霉。”<br />
楚白珩小声道。<br />
他说着,竟然越发坚信。<br />
“我是真龙天子,有上天庇佑。还有阿镜你守在我身边。之前那般艰险,不也顺利度过来了?下次肯定也没问题。”<br />
秦明镜:“……”<br />
完了,孩子给他下的降头还没结束。<br />
过了段时间又发作了,还发作得更加厉害。<br />
秦明镜说什么也不肯跟他再生。<br />
她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怀上的,只能警告他不许偷偷怀,不准偷偷生。<br />
为此,她还要每天将他打开检查一遍,确认他没有偷偷怀孩子。<br />
楚白珩一开始很是落寞。<br />
但她每晚的检查实在让他羞赧,久而久之就没心思想了,只管缠上她,共赴极乐。<br />
皇女们渐渐长大,到了上学堂的年纪,性子也随之沉稳了些。<br />
对皇帝的称呼也从一开始含糊的“阿娘”,变成了更正式的“陛下”。<br />
这让皇帝很是遗憾,悄悄缠着秦明镜抱怨。<br />
秦明镜:“……”<br />
皇女们叫她大将军和太傅,她都没说什么呢。<br />
不过私下里倒还是叫她阿娘。<br />
皇帝惨一点,不管明面上还是私下里,都只是“陛下”。<br />
这可不是她教的,是她们的其他老师教的。<br />
“那陛下想让皇女们叫你什么?”<br />
秦明镜问他。<br />
“阿爹还是阿娘?”<br />
皇帝哼哼了几声没有回话。<br />
过了会才道:“阿爹这称呼不好,听起来像是上了年纪的老男人。”<br />
他还年轻着呢。<br />
楚白珩这样想着,又忽然有些焦虑起来。<br />
他再年轻,也年轻不过外边那一茬茬冒出来的少年才俊。<br />
秦明镜是常住在宫中,歇在他殿里,回镇北王府的次数都少之又少。<br />
但工作之时总会接触到许多出色的少年人。<br />
本届新科状元和榜眼皆是女子,但那探花可是生得极好。<br />
还有那些投入她帐下的少年郎君,也一个赛一个俊,身材体魄也是极好的。<br />
虽然秦明镜答应过他,不会成亲。<br />
但并不表示不会再有其他人。<br />
外边那些莺莺燕燕,今天给她守军帐,明天就能入她寝帐。<br />
他容颜再好,也比不过新人的年轻靓丽。<br />
更何况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容颜长盛不衰,哪怕是身为天子的皇帝也不能。<br />
他终有一天会老去,容颜衰退,那时,她的目光还会停留在他身上吗?<br />
楚白珩心中忧虑,手不自觉抚上肚子。<br />
这么多年了,他的肚子还是毫无反应。<br />
或许生孩子这种事,不是他一个人想生就能生的。<br />
她不想跟他再有孩子,不想让他怀上,他就怎么也怀不上。<br />
楚白珩焦虑地掉了好几根头发。<br />
第二日醒来,看到枕边落下的发丝,更愁了。<br />
秦明镜不知他心中所想。<br />
教导完皇女们武艺后,她悄悄将她们留下。<br />
说是教导武艺,其实就是寻常的强身健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