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第332章 一直在刷新眼界
<p> 第332章 一直在刷新眼界<br />
白大志正心烦呢,也没心情多说。<br />
于是,同样坐在稻秆堆上的白有意开口解释:“意思就是,稻谷亩产量低了,照理来说不应该低于一千二百斤的。”<br />
虽然桃村的谷子是去了皮的,不过没去皮的话,想来重量也和上村和下村这边的无异。<br />
“这才一千零八十二斤,自然是不达标的。”白有意说着,也长叹一声。<br />
姑奶奶虽然不说,但他们没做好,心里怎么会好受。<br />
周围的人一听,脸上的兴奋的笑容消失殆尽,大家错愕不已。<br />
他们相互看了看身边的人,满脸的难以置信。<br />
“就这还低?”<br />
“要一千二百斤?”<br />
“嘶。”<br />
“我没听错吧?”<br />
大家都听到了,所以不是听错,那么就是白有意说错了?<br />
可看白有意的神情,再看白大志愁眉苦脸的样子,上村和下村的人明白,桃村的人没说错。<br />
只是,亩产一千二百斤?<br />
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庄稼产量这个东西,它到了一定程度,想要提高是很难的,非常的难,极其的万分的难。<br />
像之前它们用普通的粮种,想亩产三百斤都得是天时地利人和。<br />
这次的高产量粮种也一样,九百斤提高到一千斤,有难度,但难度可能是二级。<br />
但越往后,再想继续增加产量,每多七八十斤,哪怕是三五十斤,难度都会增加数十倍。<br />
人们可能不知道怎么解释这样的现象,但他们知道高产量的庄稼本就难得。<br />
人群里,有人小声的开口:“其实,一千斤已经很厉害了啊。”<br />
“是啊,这可是亩产一千斤呢。”<br />
“我做梦可都不敢想,居然有一天,我家田地能亩产一千斤出头的庄稼。”<br />
这话引来其他人认同的点头,可不是么!<br />
不说一千斤出头了,就是亩产五六百斤,对在场的人来说都是天大的惊喜。<br />
只是,看桃村的人一副愁容的样子,上村和下村的人即便开心的想要欢呼,此时也只能强压嘴角讪讪站着。<br />
周扬回过神来,想了想开口:“这,亩产一千二百斤是桃村以前种过的记录?”<br />
肯定有过记录,还是普遍如此,要不然如何能知道。<br />
白大志摇摇头,缓缓说道:“这个粮种本就是亩产一千四百七十斤的,所以我们亩产一千二百斤才是正常的,但现在……”<br />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完,在场的人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br />
众人齐齐倒抽一口气。<br />
我滴娘啊,一千四百七十斤?!<br />
不是,怎么越说越高了呢。<br />
今天真是一直在刷新他们的眼界啊。<br />
要不是在场的人刚才亲自参与稻谷称重,可能他们也不会相信。<br />
偏偏他们面前就是刚收割的亩产一千零八十二斤的稻谷,所以,对于白大志几人的话,上村和下村的人没有质疑,也不敢质疑。<br />
孔大明听罢,犹豫了一下:“白师傅,那,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吗?”<br />
虽然,如今的产量已经让大家伙很满意了。<br />
但桃村这边不满意,大家自然要帮着找原因的,再说了,谁不愿意以后产量更高。<br />
白大志摇摇头:“我也说不明白。”<br />
白有意也开口道:“我们要是知道,就不用愁了。”周扬:“前几天,桃村那边的田地也收了,产量达标吗?”<br />
这个话本来不该问的,问了有质疑桃村的嫌疑,但周扬在脑海里斟酌了一番,还是问了。<br />
白有意:“我们村那边和你们两个村这边亩产量相差无几,也是千斤出头。”<br />
白大志此时长叹一声:“我现在是怎么都想不到,到底是哪一步没做到位,以至于减产这么多。”<br />
这话一出,人群里有人猛地咳嗽了几声,是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的。<br />
亩产一千斤出头了还说减产,是不是太夸张了些?<br />
但细细一想,白大志说的也不无道理,一千四百七十斤变成了一千零八十二斤,可不就是减产很多么。<br />
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原因,白大志起身拍了拍身上沾着的稻秆,道:“你们接着收割吧,我回去研究研究。”<br />
“哎,那白师傅你慢走。”<br />
“白师傅,你们就走啦?”<br />
“白师傅,你们慢走哈。”<br />
等白大志几人一走,其余人相互看了看,这才七嘴八舌的说起来。<br />
“我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啊。”<br />
“是很好,一千斤呐。”<br />
“但是,要是按照白师傅说的,我们这一千斤好像没合格呀。”<br />
要是他们随随便便种的,也就罢了,这期间,他们可是极其用心照看。<br />
除草,除虫,施肥追肥,下雨怕水多,晴天怕田里少水,在捣鼓灌浆期更是恨不得住在田里。<br />
这么精心的伺候,产量还少了那么多,确实不应该。<br />
相当于他们以前用普通的粮种,辛辛苦苦忙活下来,两亩地颗粒无收。<br />
这么一想,不少人顿时肉疼不已。<br />
“会不会是肥料的原因……”有人嗫嚅的开口。<br />
立马就被人打断:“可别瞎说,这样高产量的粮种,本来就需要特殊的化肥辅助,要不然,你们以为随随便便就能亩产一千斤么。”<br />
说什么都行,要说桃村给的化肥不好,被桃村那边知道了,还能了得。<br />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会不会是追肥的时候给少了?”<br />
这话很快就被人反驳了:“那不会,谁家不是按照白师傅教的标准用肥的。”<br />
“我家的田地反正是白师傅说用多少斤的化肥,就用的多少斤。”<br />
在用肥上面,谁家都不敢自作聪明,要不然,到时候收成和其他乡亲家的差太大,那自己要怎么解释。<br />
而且,即便不少人心里有疑虑,也抱着听桃村的吩咐来,出问题了也不是自己的问题,更不会偷工减料了。<br />
“是呢,是呢,我家也是。”<br />
“谁家不是呢。”<br />
要是桃村产量高,上村和下村产量低,还能说桃村的人藏私,虽然藏私也情有可原。<br />
但桃村那边收成和他们的无异,他们心中感激的同时,也确实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br />
在场的人七嘴八舌的,天马行空,说什么的都有。<br />
“难怪白师傅要头疼了。”<br />
稻谷的亩产量我特地百度了的</p>
白大志正心烦呢,也没心情多说。<br />
于是,同样坐在稻秆堆上的白有意开口解释:“意思就是,稻谷亩产量低了,照理来说不应该低于一千二百斤的。”<br />
虽然桃村的谷子是去了皮的,不过没去皮的话,想来重量也和上村和下村这边的无异。<br />
“这才一千零八十二斤,自然是不达标的。”白有意说着,也长叹一声。<br />
姑奶奶虽然不说,但他们没做好,心里怎么会好受。<br />
周围的人一听,脸上的兴奋的笑容消失殆尽,大家错愕不已。<br />
他们相互看了看身边的人,满脸的难以置信。<br />
“就这还低?”<br />
“要一千二百斤?”<br />
“嘶。”<br />
“我没听错吧?”<br />
大家都听到了,所以不是听错,那么就是白有意说错了?<br />
可看白有意的神情,再看白大志愁眉苦脸的样子,上村和下村的人明白,桃村的人没说错。<br />
只是,亩产一千二百斤?<br />
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庄稼产量这个东西,它到了一定程度,想要提高是很难的,非常的难,极其的万分的难。<br />
像之前它们用普通的粮种,想亩产三百斤都得是天时地利人和。<br />
这次的高产量粮种也一样,九百斤提高到一千斤,有难度,但难度可能是二级。<br />
但越往后,再想继续增加产量,每多七八十斤,哪怕是三五十斤,难度都会增加数十倍。<br />
人们可能不知道怎么解释这样的现象,但他们知道高产量的庄稼本就难得。<br />
人群里,有人小声的开口:“其实,一千斤已经很厉害了啊。”<br />
“是啊,这可是亩产一千斤呢。”<br />
“我做梦可都不敢想,居然有一天,我家田地能亩产一千斤出头的庄稼。”<br />
这话引来其他人认同的点头,可不是么!<br />
不说一千斤出头了,就是亩产五六百斤,对在场的人来说都是天大的惊喜。<br />
只是,看桃村的人一副愁容的样子,上村和下村的人即便开心的想要欢呼,此时也只能强压嘴角讪讪站着。<br />
周扬回过神来,想了想开口:“这,亩产一千二百斤是桃村以前种过的记录?”<br />
肯定有过记录,还是普遍如此,要不然如何能知道。<br />
白大志摇摇头,缓缓说道:“这个粮种本就是亩产一千四百七十斤的,所以我们亩产一千二百斤才是正常的,但现在……”<br />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完,在场的人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br />
众人齐齐倒抽一口气。<br />
我滴娘啊,一千四百七十斤?!<br />
不是,怎么越说越高了呢。<br />
今天真是一直在刷新他们的眼界啊。<br />
要不是在场的人刚才亲自参与稻谷称重,可能他们也不会相信。<br />
偏偏他们面前就是刚收割的亩产一千零八十二斤的稻谷,所以,对于白大志几人的话,上村和下村的人没有质疑,也不敢质疑。<br />
孔大明听罢,犹豫了一下:“白师傅,那,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吗?”<br />
虽然,如今的产量已经让大家伙很满意了。<br />
但桃村这边不满意,大家自然要帮着找原因的,再说了,谁不愿意以后产量更高。<br />
白大志摇摇头:“我也说不明白。”<br />
白有意也开口道:“我们要是知道,就不用愁了。”周扬:“前几天,桃村那边的田地也收了,产量达标吗?”<br />
这个话本来不该问的,问了有质疑桃村的嫌疑,但周扬在脑海里斟酌了一番,还是问了。<br />
白有意:“我们村那边和你们两个村这边亩产量相差无几,也是千斤出头。”<br />
白大志此时长叹一声:“我现在是怎么都想不到,到底是哪一步没做到位,以至于减产这么多。”<br />
这话一出,人群里有人猛地咳嗽了几声,是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的。<br />
亩产一千斤出头了还说减产,是不是太夸张了些?<br />
但细细一想,白大志说的也不无道理,一千四百七十斤变成了一千零八十二斤,可不就是减产很多么。<br />
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原因,白大志起身拍了拍身上沾着的稻秆,道:“你们接着收割吧,我回去研究研究。”<br />
“哎,那白师傅你慢走。”<br />
“白师傅,你们就走啦?”<br />
“白师傅,你们慢走哈。”<br />
等白大志几人一走,其余人相互看了看,这才七嘴八舌的说起来。<br />
“我觉得现在已经很好了啊。”<br />
“是很好,一千斤呐。”<br />
“但是,要是按照白师傅说的,我们这一千斤好像没合格呀。”<br />
要是他们随随便便种的,也就罢了,这期间,他们可是极其用心照看。<br />
除草,除虫,施肥追肥,下雨怕水多,晴天怕田里少水,在捣鼓灌浆期更是恨不得住在田里。<br />
这么精心的伺候,产量还少了那么多,确实不应该。<br />
相当于他们以前用普通的粮种,辛辛苦苦忙活下来,两亩地颗粒无收。<br />
这么一想,不少人顿时肉疼不已。<br />
“会不会是肥料的原因……”有人嗫嚅的开口。<br />
立马就被人打断:“可别瞎说,这样高产量的粮种,本来就需要特殊的化肥辅助,要不然,你们以为随随便便就能亩产一千斤么。”<br />
说什么都行,要说桃村给的化肥不好,被桃村那边知道了,还能了得。<br />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会不会是追肥的时候给少了?”<br />
这话很快就被人反驳了:“那不会,谁家不是按照白师傅教的标准用肥的。”<br />
“我家的田地反正是白师傅说用多少斤的化肥,就用的多少斤。”<br />
在用肥上面,谁家都不敢自作聪明,要不然,到时候收成和其他乡亲家的差太大,那自己要怎么解释。<br />
而且,即便不少人心里有疑虑,也抱着听桃村的吩咐来,出问题了也不是自己的问题,更不会偷工减料了。<br />
“是呢,是呢,我家也是。”<br />
“谁家不是呢。”<br />
要是桃村产量高,上村和下村产量低,还能说桃村的人藏私,虽然藏私也情有可原。<br />
但桃村那边收成和他们的无异,他们心中感激的同时,也确实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br />
在场的人七嘴八舌的,天马行空,说什么的都有。<br />
“难怪白师傅要头疼了。”<br />
稻谷的亩产量我特地百度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