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刚刚李善长的那番话,所透露出来的最少包含两个信息。<br /><br />第一个“陛下有此意,老夫也赞同,但是还没经过廷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他李善长跟朱重八是一伙儿的,而刘伯温很可能不是,朝堂上肯定会有不同意见。<br /><br />第二个“色目、钦察、诸回和泉州蒲氏,或不在此列”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色目、钦察、诸回和泉州蒲氏肯定不会被划分为农户,但是蒙古有可能被划分成农户。<br /><br />而且这番话里还隐藏着第三条信息,那就是:你杨驸马跟朱皇帝是一伙儿的,所以跟我李善长也是一伙儿的,现在我把这些事情都跟你说了,你姓杨的是不是应该表个态?<br /><br />正当杨大知县在心里暗自琢磨时,李善长又继续说道:“其实老夫和上位已经商议过,眼下比较困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江南百姓向北方迁移。”<br /><br />说到这儿,李善长又微微叹息一声,望着杨大知县说道:“驸马爷可知,为何江南百姓不好向北方迁移?”<br /><br />杨少峰微微一怔,问道:“是担心生活习惯不同,不愿背井离乡?”<br /><br />李善长微微点头,随即却又摇了摇头,说道:“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驸马爷之前的几份奏本。”<br /><br />杨少峰反手指着自己,问道:“因为下官?”<br /><br />李善长再次点头,直接说道:“因为累进税率和王田制。”<br /><br />“按照驸马爷写的是计丁授田,计田收税。”<br /><br />“可要是一家一户里有几十丁呢?一家有十五丁,这就是二百二十五亩,而这二百二十五亩田依旧是最低的税制。”<br /><br />“若是如此,士族依旧不会有什么改变,宗法依旧会大于王法。”<br /><br />“因此,老夫和上位就商量着,累进税率和王田制不仅要计丁,同时还要计户,若一户超过百亩土地,则招待累进税制。”<br /><br />“风声传出去之后,现在江南有许多士绅都在准备分家,又或者是想把自家多出来的那些田地挂到他人名下,而许多百姓又不想要自己的名下有太多田地。”<br /><br />李善长满脸苦涩的笑了笑,“驸马爷或许还不知道吧,江南现在莫名其妙的就多出来近一百万户、近五百万人。”<br /><br />“等到累进税制和王田制都完善起来,正式开始推行之后,只怕这些人也都能分到土地——如此一来,他们又怎么愿意向北方迁移?”<br /><br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杨大知县整个人都麻了。<br /><br />怎么着,合着还是本官惹出来的麻烦?<br /><br />可拉坤儿倒吧,朱重八那个老登是皇帝,你李善长是丞相,明明这些都是你们君臣的锅,你个老登还想着甩到本官身上?<br /><br />呵~呸!<br /><br />本官这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三不沾!<br /><br />心里打定主意,杨大知县便笑着说道:“好叫李公得知,其实下官写那几份奏本的本意,都是请在宁阳县试行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下官也没想到会闹出如此大的风波。”<br /><br />李善长顿时被气得牙根都痒痒,甚至想直接抓着杨大知县问一句:你杨癫疯还能不能做个人了!<br /><br />是,你他娘的写的那几份奏本上面确实都有“请在宁阳县试行”的话,通政司和宫里都有存档,这个谁也不能冤枉你。<br /><br />可是你他娘的真不知道你提出来的这些玩意儿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br /><br />你他娘的就不能好好想一想,如果不是你提出来的这些东西牵扯太广,他朱皇帝又何至于一直扣着你的奏本不给回复?<br /><br />现在老夫都他娘的准备开诚布公的跟你谈一谈了,你杨癫疯却直接把锅给甩了回来!简直不当人子!<br /><br />心里疯狂骂了杨大知县好大一会儿,李善长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累进制税率和王田制的事情可以待会儿再说,眼下最为重要的,还是该如何说动百姓向北方迁移?”<br /><br />杨大知县心中忽然一紧。<br /><br />向北方迁移百姓,这话已经不是李善长第一次提起。<br /><br />也就是说,朱皇帝和李善长这两个老登是真心想要从江南大量迁移百姓到北方。<br /><br />那么问题来了。<br /><br />朱皇帝既然已经定都南京城,他这时候又为什么会一门心思的往北方迁移百姓?<br /><br />是这老登已经察觉到江南士绅不对劲了?<br /><br />还是说他已经生出了别的念头?<br /><br />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杨大知县才开口说道:“下官不过是区区一介知县,眼界窄,见识短,对于李公所问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说一说,若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李公海涵。”<br /><br />听杨大知县这么一说,李善长顿时来了精神。<br /><br />杨大知县继续说道:“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是有利可图,百姓自然愿意迁往北方,若是无利可图,百姓自然也就不愿意迁移。”<br /><br />李善长嗯了一声道:“驸马爷说的没错,只是北方如今地广人稀,除了土地以外,又有什么利足以吸引百姓愿意迁移过去?”<br /><br />杨大知县微微一怔,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李善长这老登是故意在演自己,还是真不知道北方到底有什么利益能够吸引百姓。<br /><br />因为在杨大知县看来,北方能够吸引百姓迁移的地方可太多了,想要在江南推行户籍改革和盐政改革也同样不难。<br /><br />略微沉吟一番后,杨大知县才开口说道:“若是单纯的依靠田地,自然不可能吸引江南百姓自愿迁往北方,毕竟李公刚刚也说了,随着累进税率和王田制的消息传出去,江南现在已经有许多士绅要把土地放出来。”<br /><br />“可是先在宁阳县或是先在山东试行户籍混一,推行小学,却有可能吸引百姓自愿迁移,而且不仅仅只是百姓,毕竟江南不仅仅只有民户,还有匠户、军户和其他许多不同的户类。”<br /><br />其实说白了,还是要让江南的百姓看到迁移之后的好处,比如说能分到土地,比如说能不受自家户籍的局限,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再比如说能让自家孩子有读书科举的机会。<br /><br />单一的好处不够吸引人,那就再多加上几种嘛。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万世之名

古羲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玄鉴仙族

季越人

大道之上

宅猪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