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这小舅子,上道!
('\n\t沉默了好一会儿,朱标才望着杨少峰说道:“姐夫有什么打算?”<br /><br />杨少峰微微叹息一声道:“先提审孔希大,看看这些王八蛋到底往外流出了多少书籍。”<br /><br />然后,杨少峰就得到了一个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的数字。<br /><br />从至正元年起,到去年洪武三年为止,南、北两边齐心协力,流出了足足有一万余本书籍,其中差不多有一百多本是《农书》、《齐民要术》、《营造法式》等农工科类书籍。<br /><br />也就是说,早在胡元还没有彻底凉透之前,这些个混账王八蛋们就已经大规模的向外流出书籍。<br /><br />而像《农书》、《齐民要术》等农工类的书籍之所以流出量比较少,最为搞笑的一个原因竟然是雕版太麻烦,翻译也很麻烦,所以在海外的受众太少。<br /><br />流出最多的,反倒是那些戏曲、话本、小说之类的文艺类书籍。<br /><br />等审完了孔希大,朱标便直接望着杨少峰问道:“姐夫,怎么办?”<br /><br />杨少峰无奈的叹息一声道:“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即便是真的,也足有一百多本农工类的书籍流出。”<br /><br />“如果可以的话,臣建议让夏检校手下人继续追查那些书籍,哪怕是流出到海外的也要追查清楚,发现一本,就想办法销毁一本。”<br /><br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想办法严防死守,禁止农工类的书籍出海。”<br /><br />只要蛮子们晚一天接触到这些书籍,他们就得多吃一天的野果。<br /><br />大明自然也就能多出一天的发展时间。<br /><br />要不然的话,想办法多印一批精美无比的赎罪券?<br /><br />这玩意儿在欧罗巴那边应该很有市场。<br /><br />拿纸换银币,银币用来从欧罗巴那边购买需要的物资。<br /><br />没了物资,他们就算拿着农工类的书籍也没什么鸟用。<br /><br />胡乱琢磨一番后,杨少峰干脆望着朱标提议道:“殿下能不能找来几个传教士?”<br /><br />朱标不知道杨少峰为什么会忽然提到传教士,却还是老老实实的点头说道:“应该可以,小弟可以让人去沿海之地找一找。”<br /><br />略微顿了顿,朱标又补充了一句:“姐夫,空印案差不多可以结案了。”<br /><br />杨少峰不禁有些意外。<br /><br />结案?<br /><br />这话是你朱标说出来的?<br /><br />你丫一个洪武四大案办了仨的狠人,现在居然主动说到此为止?<br /><br />正当杨少峰在心里吐槽时,朱标却又补充了一句:“这案子的水太深,不如把卷宗什么的都送到京城,然后让我爹和韩国公、诚意伯他们去头疼。”<br /><br />卧了个大槽!<br /><br />哄堂大孝了啊兄弟们!<br /><br />朱标不愧是史上最完美太子,实在是太完美了!<br /><br />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小舅子啊!<br /><br />杨少峰直接眉开眼笑的说道:“殿下说的是,臣这就让人去封存卷宗。”<br /><br />只是说完之后,杨少峰又接着问道:“那这些犯官和涉案士绅……”<br /><br />朱标顿时大感佩服。<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你登州府劳工呢?<br /><br />不是,棒子那边不是运了挺多劳工过来么?<br /><br />据说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劳工运过来,而且还是自带干粮的劳工,不比这些犯官和士绅以及他们的亲眷更好?<br /><br />无奈之下,朱标也只能微微叹息一声,说道:“他们的亲眷全部留在登州府做苦役,至于这几百个犯官和那两三千士绅,暂时还是先发往京城吧。”<br /><br />杨少峰觉得朱标这会儿特别不人道。<br /><br />你想啊,现在是大明,而大明既没有飞机也没有高铁,就连绿皮火车都没有。<br /><br />而且你大明也不讲究人权,这些犯官和士绅们也不可能让他们坐马车。<br /><br />从登州府到京城好几千里远,来来回回的这不是折腾人么?<br /><br />正当杨少峰暗自腹诽时,朱标又继续说道:“还有刚刚赵思以招供出来的那些一赐乐业人,还有泉州蒲寿庚的后人,他们也都会送到京城,家眷先发来登州。”<br /><br />杨少峰毫不犹豫的说道:“殿下英明。”<br /><br />朱标又补充了一句:“这些一赐乐人的家眷估计又得有个几千人,小弟回头再让我爹下道判罚百年苦役并且遇赦不赦的旨意。”<br /><br />哎哟我去,这小舅子,上道!<br /><br />忽然又多出来几千苦役,杨少峰顿时心情大好。<br /><br />等到退堂回了县衙后院,杨少峰便笑着对朱标说道:“殿下之前不是问微臣,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草原缺少而中原却不缺少的?”<br /><br />“盐,铁,茶,酒,粮。”<br /><br />杨少峰直接开始给答案:“除了牛羊和牧草,草原上什么东西都缺,只要把握住盐、铁、茶、粮这几样东西,草原便翻不起什么风浪。”<br /><br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掌控住盐铁茶粮,也说不上彻底解决草原的问题,毕竟草原牧民买这些东西需要花钱,如果没有挣钱的路子,草原上的牧民们早晚也会负担不起,难免还是会走上以前的老路。”<br /><br />“所以,要找一个既能让牧民们挣钱,但是又不能让他们趁机发展骑兵的产业出来。”<br /><br />“比如说羊绒。”<br /><br />“组织江南做编织的那些大匠,看看能不能把羊绒纺成纱线,再想办法将之做成衣裳。”<br /><br />“如此一来,草原上就算是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br /><br />“牧民们为了赚钱,就会想办法多养羊,而羊吃草比较厉害,会迫使牧民减少牛马的养殖。”<br /><br />“牛马的数量少了,骑兵就发展不起来。”<br /><br />“再配合开矿、筑城、学堂等手段,草原就能彻底稳定下来。”<br /><br />“……”<br /><br />朱标寻思着真不愧是自家姐夫,原本怎么问都不愿意说,死活都想把这些问题甩给诚意伯。<br /><br />如今多出来几个苦役,他就竹桶倒豆子一般说了这么多解决方案,还真是不见苦役不撒鹰!<br /><br />正当朱标在心里暗自吐槽时,杨少峰又继续说道:“还有棒……高丽和交阯、暹罗等地也是一样。”<br /><br />“他们不需要去考虑收割机怎么制作,更不需要考虑四书五经该怎么印刷。”<br /><br />“这些东西,以后都可以慢慢的提供给他们。”<br /><br />“前提是他们老老实实的种地,向咱们大明卖粮食。”<br /><br />“咱们大明乃是天朝上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带着周围的藩属们共同发展,共同富裕。”<br /><br />“……”<br /><br />朱标感觉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八个字说的真好。<br /><br />姐夫这水平,留在登州府做一个知府,可实在是太屈才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