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这都是些什么牛马圣体?
('\n\t某位著名的堕落文人戛剑生先生曾经说过: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br /><br />朱标身为大明的常务副皇帝,因为一直跟在朱重八那个老登,还有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两个老匹夫的身边,所以很快就学坏了。<br /><br />来到登州府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里,哪怕杨少峰每天对朱标言传身教,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办法纠正朱标的那些坏毛病。<br /><br />比如说,朱标在发现大规模修路将要面临缺钱、缺人、缺物等困难之后,他不仅没有想着去找朱重八那个老登要帮助,反而第一时间把主意打到了杨少峰身上。<br /><br />“姐夫。”<br /><br />朱标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望着杨少峰说道:“你说那些生员们参加科举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当官吗?”<br /><br />“你把宁阳县县学里的那些生员给小弟几个,小弟直接给他们授官,不比他们去参加科举要强得多?”<br /><br />其实朱标这话一点儿都没毛病。<br /><br />因为参加科举就是为了做官。<br /><br />而太子殿下亲自挖人,亲自授官,这不比参加科举要强上一百倍,一千倍?<br /><br />杨少峰丝毫不怀疑,如果朱标亲自授官的消息传到国子监,还不知道有多少生员会因此而疯狂。<br /><br />毕竟朱标是大明朝的常务副皇帝。<br /><br />简在朱标之心,不就等于是简在帝心?<br /><br />可惜的是,杨少峰并没有打算让宁阳县的那些学生们现在就出来做官。<br /><br />毕竟宁阳县学堂里的那些学生们,年龄最大的周敬心也不过刚满十六岁。<br /><br />让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到朱标手下去做官,这不等于是把孩子们往火坑里推?<br /><br />他们能斗得过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br /><br />还是那句话,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br /><br />万一有人带他们去体验勾栏听曲呢?<br /><br />毕竟本官都没去过。<br /><br />他们一群十几岁的孩子能把持住吗?<br /><br />暗自琢磨一番后,杨少峰干脆笑着说道:“臣知道殿下很急,但是你先别急。”<br /><br />“宁阳县的生员正在济南府参加府试。”<br /><br />“只要通过府试,就会到京城的国子监去读书。”<br /><br />“顶多再有个两三年的时间,他们就差不多可以完成学业。”<br /><br />“殿下再怎么急,也不差这两三年的时间吧?”<br /><br />朱标顿时急道:“怎么不差了?”<br /><br />“两三年的时间,都够我爹让徐家叔父和常家叔父打两回胡元了!”<br /><br />“再说了,两三年的时间,够修多少路?够种多少树?”<br /><br />“趁着我爹还年轻,我不得赶紧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br /><br />嗯?<br /><br />杨少峰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朱标竟然能说出“趁着我爹还年轻”这样一句话。<br /><br />合着你是打算趁着朱重八那个老登还年轻,尽可能多的把活都让他给你干了,等你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就能躺平享受?<br /><br />好家伙,哄堂大孝属于是。<br /><br />朱标也发现自己情急之下说出了心里话,于是赶紧想办法找补。<br /><br />“小弟的意思是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小弟把种树和修路的事情都安排好,替我爹分忧。”<br /><br />朱标磕磕巴巴的说道:“小弟想着,赶紧把路修好,也好让咱们大明的百姓都早点富裕起来。”<br /><br />杨少峰笑了笑,说道:“殿下先别急。”<br /><br />“修路和种树这些事情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br /><br />“尤其是种树,更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远大计。”<br /><br />“另外,汪布政使也得一段时间才能赶来登州,殿下还有很充足的时间可以考虑种树修路的事情。”<br /><br />“至于眼下么……”<br /><br />杨少峰看着已经黑下来的天色,笑道:“殿下难道不想去看看登州府的府学,还有蓬莱县的县学?”<br /><br />“而且除了府学和县学、社学之外,登州府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学堂,想必殿下也会感兴趣。”<br /><br />被杨少峰这么一说,朱标顿时来了兴致,问道:“什么学堂?”<br /><br />杨少峰笑了笑,说道:“等明天一早,臣带殿下去看一看?”<br /><br />朱标忽然感觉自家姐夫就不是什么好人。<br /><br />孤来登州府这么长时间你不说,今天天亮的时候你还不说,现在眼看着天黑了你才说?<br /><br />合着就因为孤惦记宁阳县县学的那几个生员,所以你这是成心不想让孤睡个安稳觉?<br /><br />可惜啊可惜,孤是正儿八经的跟着爹娘学习过怎么处理军务政务,每逢大事有静气的道理还是知道的。<br /><br />孤今天晚上肯定能睡个安稳觉!<br /><br />……<br /><br />“这里就是府学,只是还没有开放,预计开放时间是洪武七年。”<br /><br />“这个可怪不到臣的头上,要怪也只能怪这些生员们命不好,偏偏赶上学制改革。”<br /><br />这个还真不怪杨少峰。<br /><br />如果登州府的这些读书人肯早点儿出来做官,自然就赶不上学制改革。<br /><br />赶不上学制改革,自然也就不用在蓬莱县的县学里读书三年,然后再到登州府的府学读书三年。<br /><br />更别说后面还有国子监三年,中间还有县学、府学、国子监的各种学分制和实习期。<br /><br />不过,这些生员已经算是走运的了。<br /><br />真正倒霉的是那些还没有进学读书的孩童。<br /><br />社学三年,县学或州学三年,府学三年,国子监三年。<br /><br />啧啧,整整十二年的读书时长,刚毕业就有三年甚至更多的工作经验。<br /><br />这都是些什么牛马圣体?<br /><br />瞧了顶着两个熊猫眼的朱标一眼,杨少峰一边在心中暗笑,一边向朱标介绍着登州府里的几所学堂。<br /><br />“过了这座桥,东边不远就是军器局和万寿宫。”<br /><br />“万寿宫就是座道观,这个暂时没什么好说的。”<br /><br />“军器局除了负责登州卫的各种军械之外,同时还要给登州府下辖的所有社学、县学以及府学制备一些不开刃的刀枪、比较容易拉开的弓箭和小号的石锁、马鞍。”<br /><br />“登州府下辖的所有社学、县学和府学当中的生员们,从小就要练习这些东西。”<br /><br />“君子六艺嘛。”<br /><br />“……”<br /><br />听着杨少峰的介绍,朱标整个人都有种飘飘然的感觉。<br /><br />从小就能文能武的生员……<br /><br />这不就是姐夫说过的,最好的牛马?<br /><br />瞧着朱标满脸傻笑的模样,杨少峰却伸手指了指位于府学西北方向的一座书院。<br /><br />“这里,就是臣昨天晚上跟殿下说过的,殿下一定会很感兴趣的那所学堂。”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