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两刻钟,行了二十里路。<br /><br />按照现代算,时速能达到二十公里每小时。<br /><br />这速度在现代肯定是不够看的。<br /><br />然而在古代,运货的商队,往往一天也就只能行个二三十里。<br /><br />这半个时辰,就能走那些商队一天的路,甚至运输的东西还更多。<br /><br />这运载力与速度,足够在场的人震惊了。<br /><br />弘治皇帝说完,其他人也不可置信地看着一旁的沙漏。<br /><br />没看错。<br /><br />确实是两刻钟时间<br /><br />谢迁有些不可置信地道:“就加了这么些木板,就能让马车的速度和载货率提升至此?”<br /><br />身后一个官员搭嘴说:“确实太过匪夷所思。”<br /><br />“会不会是尚未跑到尽头,在半道便折返了?”<br /><br />要是作弊的话,还更能让人接受一些。<br /><br />不少人也露出了思考的表情,似乎也觉得这应该是有作弊的可能。<br /><br />李东阳转头,看了这些怀疑的人一眼,凉凉地说道:“若是半路折返,跟随前去的太子殿下与众多勋戚子弟,都看不清楚不成?”<br /><br />李东阳说完,刚刚说话的人讪讪一笑,赶紧说:“下官也只是觉得太过难以置信。”<br /><br />“自然不是怀疑定西侯的。”<br /><br />李东阳轻轻哼了一声,直接扭过头。<br /><br />一旁的刘健开口道:“待殿下与随行的勋戚子弟过来,陛下问清楚便可知道。”<br /><br />身后发生的事情,弘治皇帝也听到了一些。<br /><br />不过他没有分出心神去理。<br /><br />此时他的眼神在那刚减速停下的两节车厢,以及快步走来的朱厚照身上来回转换。<br /><br />朱厚照听了两刻钟这个时间后,高兴地下了马便直奔过来。<br /><br />“父皇,真的是两刻钟?”<br /><br />说着,他自己也扭头去确定。<br /><br />毫无疑问,确实是两刻钟。<br /><br />弘治皇帝赶紧问道:“确实到了终点再跑回来的?”<br /><br />朱厚照点头:“不错。”<br /><br />“到了终点后,又把拉车的马儿换了个方向重新系好绳子才跑回来的。”<br /><br />“若是一直跑下去,中途省去这些步骤的话,决计用不上两刻钟!”<br /><br />“而且,马车上用稻草扎的假人,回到起点后,基本都还稳稳当当地坐着,只有轻微的移位。”<br /><br />身后的一群勋戚子弟,也都赞同的点了点头。<br /><br />到了那边,还换了方向。<br /><br />加上这些返程准备的时间,也才是两刻钟!<br /><br />就算太子一个人跟着,他也不可能会在陛下说谎。<br /><br />更不用说太子身后还跟着一众勋戚子弟。<br /><br />所以这个速度,绝对是真的!<br /><br />弘治皇帝忍不住心中大喜。<br /><br />“好!”<br /><br />“原来木轨加上马车,竟然能提升至此。”<br /><br />“若是把这轨道直接接到边疆和大明各地去,岂不是比一部分船只顺流而下还快?”<br /><br />这时,赵策也已经走了过来。<br /><br />弘治皇帝直接招手,让赵策到自己身边来回话。<br /><br />身后的官员们,也都打量着赵策,似乎想要看出点什么。<br /><br />加几块木板,就能让马车运货的速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度提升到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br /><br />再加上先前那些事,他们都不知道这定西侯是怎么想出来的。<br /><br />赵策走到弘治皇帝身边,弘治皇帝给他赐了座,指着那边轨道上的马车说道:“卿先前说这种轨道,可以一直铺设到边疆去?”<br /><br />赵策点点头:“回陛下,自是可以的。”<br /><br />“木头容易腐烂,而且很容易被车压坏。”<br /><br />“臣建议若是不全部用铁轨的话,可以先用铁包木头。”<br /><br />“待后面铁产量上来后,再慢慢更换成铁轨。”<br /><br />“而且,暂时用马拉的火车,马儿长期奔跑会疲劳,容易发生事故。”<br /><br />“因此铺设更长的铁轨的话,必须在一段距离便建设一个中转站,以用于货车更换马匹和检修火车。”ωω<br /><br />木头承重能力有限。<br /><br />如今的车厢暂时还是木头打造的,后面正式运营,会用铁皮包上。<br /><br />铁皮车厢,加上载重的货物,来回几趟就能把铺设的木头压坏。<br /><br />历史上第一辆蒸汽机火车头投入使用的时候,因为火车头太过沉重,直接便把木质的铁轨给压裂了。<br /><br />因此要把大明重要的管制品——铁,用在轨道上,是必须的。<br /><br />后面虽然会用铁包木头,做成铁皮火车。<br /><br />但检修这一道工序,是必须的。<br /><br />也就是说,除了铺设铁轨外,还要搭建配套的中转站。<br /><br />在见识了轨道对于运货载人等速度与稳定性的加持后,弘治皇帝已经狠狠心动了。<br /><br />一旦把这些轨道铺设到边疆,那么从京城到边疆的时间将会大大的缩短。<br /><br />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从京城出兵到边疆,只需要不到半天的时间。<br /><br />而且运送辎重要用的民夫,也会大大减少。<br /><br />这样一来,沿途运送辎重的消耗,就能大幅度的减少。<br /><br />弘治皇帝虽然并不知道,后世某一时期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都是用进一步降低损耗,来提高收益的。<br /><br />但他所想的,与这些观点是一样的。<br /><br />只一个小小的试验,铺设铁轨的好处显而易见,怎么能不心动?<br /><br />但是坏处也是很明显的。<br /><br />要花费不少钱<br /><br />以前的漕工,都是各地的人自己聘请的,不需要朝廷出钱。<br /><br />如今大明要用到的钢铁的地方不多,但大明的钢铁产量也一般。<br /><br />聘请劳力,加炼钢铁和用木材,还有建立中转站等,都是要朝廷去出钱的。<br /><br />而且这等于是重新建一条交通系统,其中要付出的代价,绝对不止是纸面上的那些数字。<br /><br />弘治皇帝和赵策一边说,身后的大臣们一边在震惊过后,便纷纷开始在脑里算起账来。<br /><br />佀钟听着这两人的交谈,额角也是一顿跳。<br /><br />这是又要他们户部拨一大笔钱了!<br /><br />弘治皇帝听着赵策的分析,满意的点点头。<br /><br />他是想要搞的,但不知道身后那些大臣意见如何。<br /><br />特别是户部,要他们一下子出一大笔钱,估计得肉疼死。<br /><br />想了想,弘治皇帝说道:“卿说的很是详细,相信诸位爱卿也听懂了。”<br /><br />“佀尚书,还请你带着户部大致做个预算。”<br /><br />“争取这个月先把轨道铺设到边疆去。”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