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移藩的难处
('\n\t年前,家家户户准备着年货,走亲访友。<br /><br />老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管怎么说,都要吃口饺子!<br /><br />而朱雄英困在这个家已经十几年了,从当年的漠北大战回来,接过大明江山社稷的重任,他就再也没有出去过。<br /><br />后面几场大战,也没有御驾亲征,甚至也没有在后方指挥,他对老爷子有过承诺。<br /><br />这么多年了,就连宫外去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br /><br />永兴十五年了,十五年光阴弹指而过,朱雄英从少年熬成了半头白发,满脸胡子的中年,仿佛也习惯了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br /><br />“万岁,老皇爷让奴婢送来饺子!”<br /><br />云成将一碗饺子从食盒里取了出来,还有一碟甜蒜。<br /><br />“皇爷吩咐了,让万岁趁热吃!”<br /><br />朱雄英微微颔首,问道:“老爷子吃了吗?”<br /><br />“回万岁,老皇爷吃了三个饺子,五瓣生蒜,半碗饺子汤!”<br /><br />朱雄英接过饺子,拿起筷子,叹了口气,一场酒喝的元气大伤,能吃这些,已经算很不错了!<br /><br />朱雄英挥挥手,云成立马告退,随后端着饺子现在地图前继续看了起来!<br /><br />大明朝后面无非还有三件军政大事,移民,移藩,迁都!<br /><br />一代人一代事,做完这些,永兴的使命就算完成了!<br /><br />而这三件事中,最先要解决的,就是藩王的问题。<br /><br />如今,大明开疆拓土,东南西北四个地方的国土皆有扩充。<br /><br />而老爷子当年定下的九王壤夷戍边防御体系也被打乱,甚至可以说作用越来越小了!<br /><br />九王戍边的军策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永兴朝国策了!<br /><br />所以,移藩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br /><br />无论是宗亲领兵戍边,还是将领镇守一方,长久下去,都有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风险。<br /><br />最好的办法就是宗亲和将领相互制衡,其实将领的权力比藩王还大,各地都指挥使,指挥使全部听命于五军都督府将领,至少还有统兵权,调兵权在兵部。<br /><br />藩王几乎什么权力都没有,就算要调动三护卫兵马都要先给朝廷报告。<br /><br />一旦有了战事,朝廷下诏,藩王会担任临时的大将军,这个时候才能调动,统领护卫以及各地方的千军万马。<br /><br />朱雄英吃着饺子,看着地图,从头到尾看了起来!<br /><br />曾经的天下第一藩秦藩随着老秦王的死再也不复当年威震西番十八族的荣光,可即便落寞,也比其他宗藩强大,毕竟有老底子在。<br /><br />而且小秦王朱尚炳在宁正的辅佐下,勉勉强强也能镇守一方,这么多年依旧能镇住西番各族。<br /><br />秦藩镇守西北,镇压各外族,目前还不能移走!<br /><br />晋藩移到了西域,燕藩移到了漠北,楚藩全在海上,这都算是定下来了。<br /><br />齐王死,齐藩除!<br /><br />谭王死,无后,除国!<br /><br />代王死,代藩除!<br /><br />肃王,庆王都在西北,甚至西域之地,本身就是苦寒之地,需要人去经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没必要再去动他们!<br /><br />辽王镇守辽东,镇压各游牧,不能移!<br /><br />宁王在大宁,本身就在长城外,同样没必要移!<br /><br />珉王在云南,被沐家排挤,一点用都没有!<br /><br />韩王,沈王去了汉北,唐王去了安南,安王去了占城,郢王去了舟山岛,伊王去了汉东,济王去了济州岛。<br /><br />也就是说,目前需要移走的宗藩有,周王,小鲁王,蜀王,湘王,珉王,谷王六个人!<br /><br />这几个对打仗都没什么兴趣,也没什么野心,可能都不怎么愿意出去,大概会选择留在京城生活。<br /><br />除此之外,还有八十多个皇孙郡王需要弄走,这还只是现在的人数,那些藩王还会继续生,破百是迟早的事情。<br /><br />想到这些,朱雄英就是一阵头疼,就算如今开疆拓土了,要上哪找一百多个地方给他们。<br /><br />先把亲王弄走,至于郡王,等着吧!<br /><br />实在没地方去,就在京城呆着吧,反正俸禄不少发一文钱,天子脚下,这些宗亲也不敢放肆。<br /><br />按照老爷子的意思,既然选择移了,那就在他活着的时候赶紧都移走,可哪有这么多地方让他们去啊,总不能在一片地盘上放三五个藩王吧!<br /><br />那谁不害怕啊!<br /><br />藩王既要移出去,还要打散分散了,几个强藩绝对不能凑在一起!<br /><br />朱雄英看着碗里的饺子,感慨道:“年少之时,不知世事艰难,皆是两嘴一碰,想的理所当然,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没这么容易!”<br /><br />那个时候脑子里都是雄心壮志,开疆拓土,恨不得以大明兵强马壮,统一世界,可真正坐上这个位子了,真是处处为艰!<br /><br />高丽,安南,漠北,西域,这四场大战打下来,财政赤字,民生艰难,耗尽国力,最后硬着头皮给留了下来。<br /><br />移藩更是需要消耗无数钱粮,更别说迁都这个大工程了!<br /><br />这哪哪都要用钱,怎么可能会让太子大婚花费三四百万两银子,简直是开玩笑。<br /><br />朱雄英将吃完的碗筷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想也没用,天上又不会掉银子和粮食,一步步来吧!<br /><br />“万岁!”<br /><br />老朴小步走了进来,拱手道:“户部侍郎夏元吉求见!”<br /><br />“让他进来!”<br /><br />朱雄英现在最不想见到户部的人,特别是夏元吉,他满脑子都是钱,一见面就开始算账,算的人脑子都快炸了!<br /><br />“臣夏……”<br /><br />“说事!”<br /><br />“太子大婚,所需费用臣已和户部,礼部,工部,内监核算清楚,各种花费皆记录在其中,请陛下过目!”<br /><br />看着这破红本,心里就不高兴,直截了当的说道:“直接说,要花多少钱?”<br /><br />“两百三十二万两银子!”<br /><br />听到这个数字,朱雄英一愣,立马喊道:“怎么还这么多?”<br /><br />“陛下,这已经省去一百多万两银子了!”<br /><br />“那就再省一百万!”<br /><br />“实在省不了了!”<br /><br />“那就让太子打光棍吧,这大婚办不了!”<br /><br />夏元吉:“……”<br /><br />听听,皇帝让太子打光棍,这叫什么话啊!<br /><br />“百姓之家娶亲,花不到五两银子,皇家,太子娶亲,给五十万两还不够啊,朕就想不明白了!”<br /><br />夏元吉无奈道:“陛下还要赏赐京城和凤阳的农户,军户,这点钱都不够赏赐所用,太子大婚……”<br /><br />朱雄英长叹一口气,说道:“八十万,不能再多了!”<br /><br />夏元吉咬着牙说道:“二百万!”<br /><br />“一百万,不能再多了!”<br /><br />“一百八十万,不能再少了!”<br /><br />朱雄英呵斥道:“你跟朕谈买卖呢,还讨价还价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