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走私真相
('\n\t京城,一处酒楼雅间内!<br /><br />常茂,李景隆,冯诚,王德,曹炳,郭铭等人齐聚一堂,推杯换盏。<br /><br />“老冯,这个阅兵指挥使你就别争了!”<br /><br />常茂灌了不少酒,瞪着双眼,满是酒气的说道:“你一无军功,二无威望,这第三……你也没指挥的本事,说句你不喜欢听的,你连战场都没上过,你说你凭啥当这个指挥使!”<br /><br />冯诚阴着脸说道:“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是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我怎么就没有资格当阅兵指挥使?”<br /><br />常茂顿时大笑道:“老冯,你这个大都督是怎么来的,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br /><br />冯诚一杯酒下肚,说道:“咱们的爵位和官职都是咱老子留给咱们的,没有一个是自己打下来的,所以……咱谁也别笑话谁!”<br /><br />“你说的没错,咱们的身份地位确实都是老子给的!”<br /><br />常茂沉声道:“可我二弟的爵位却是我给你打下来的,当年血战西域,论功……我常茂第一!”<br /><br />这话倒是不假,西域大战帖木儿,常茂首功,他本人封无可封,加上没有儿子,只能另给常升封一个开国公。<br /><br />当然,这其中包含永兴的个人感情,单论军功一个侯爵没问题,但谁让常家几个是永兴的亲舅舅,所以提了一个公爵,但俸禄低,才二千石,和一般的侯爵一样。<br /><br />冯诚虽然心里不服,却是哑口无言,压根无法反驳。<br /><br />他这个宋国公,完全是皇帝对冯家,也就是他父亲冯国用,叔叔冯胜的恩荣,他本人没有任何军功,全是父叔之功才坐上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位子。<br /><br />“老冯啊,你就别争了!”<br /><br />曹炳嘿嘿笑道:“你压根就没机会,陛下不会考虑你的,这也就是我爹年纪大了,不然,这个阅兵指挥使肯定是我爹的!”<br /><br />王德趁机说道:“那还能有我爹厉害啊,我爹要不死,稳稳的!”<br /><br />郭铭不屑道:“说这些干啥,咱们哥几个,拼爹那都不差,要比就比自己,我觉得,这个阅兵指挥使,也就郑国公和曹国公能当,咱们其他人都差点意思!”<br /><br />常茂顿时乐了,说道:“郭老二这话我爱听!”<br /><br />说罢,突然看向李景隆,笑道:“九江,咱们哥俩咋说?”<br /><br />“咱们说有什么用,这事还是要陛下决定!”<br /><br />李景隆捏着酒杯,悠悠说道:“就算我去找陛下,说我李景隆不干,我让给你郑国公,陛下要不生气都怪了,什么事都是咱们自己定,那陛下该置于何地!”<br /><br />听到此话,常茂突然明白过来,自己请丽九江一顿酒,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们自己就算自己商量好了,也没用,只有皇帝亲自点将。<br /><br />……<br /><br />下午!<br /><br />回到乾清宫的朱雄英坐在躺椅上,双手抱于胸前,想着阅兵之事。<br /><br />这个阅兵指挥使到底该选谁?<br /><br />耿炳文,曹震,这两个老将肯定是不行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首先排除掉,驸马梅殷,李坚同样年纪大了,而且没上过战场。<br /><br />徐允恭……恐怕也不行,这是个儒将,身上少了一些杀气。<br /><br />冯诚更不行,威望太低,而且没有军功,无法服众,而且没指挥过军队。<br /><br />剩下的人也就常茂和李景隆了,从这二人中间选一个阅兵指挥使。<br /><br />常茂是皇帝的舅舅,武艺天下第一,是大明武将的排面,李景隆善于统筹谋划,而且弓马也不错,是全才。<br /><br />这左右都是亲戚,如果真选一个,还真不好选,选谁另外一个都不好看啊。<br /><br />“万岁!”<br /><br />老朴小步走来,恭敬道:“郑和求见!”<br /><br />“不见!”<br /><br />朱雄英摆手道:“在海上漂了三年了,回来一趟不容易,让他歇着吧,海外诸国的事情,朕自有定论!”<br /><br />“奴婢遵命!”<br /><br />不用想都知道,郑和是来为锡兰山王求情的。<br /><br />这是不可能的,锡兰山王必须死,谁求情都没用。<br /><br />当然,朱雄英也没有责怪郑和,毕竟他也是为了大明的名声考虑,最为重要的是,郑和带回来的钱可以营造一座新皇宫和新都所有的衙门建设。<br /><br />而这些钱,全部进了皇帝的私人口袋,和户部一点关系都没有。<br /><br />为啥当初这么多人反对下西洋,因为朱雄英拿国库的钱造船招兵,结果挣的钱又进了皇帝的内库。<br /><br />要不是把海税给了朝廷,户部的官员能崩溃!<br /><br />其实,钱就算进了皇帝的私人口袋也是贴补国用,主要户部有夏元吉那个老抠在,太难要了。<br /><br />“常茂,李景隆!”<br /><br />朱雄英呢喃一声,到底该选谁好呢!<br /><br />这事也没办法和别人商量,身边最信任的也就只有徐王和小燕王,朱允熥肯定是支持大舅常茂,大胖支持的是李景隆。<br /><br />片刻后,老朴再次走了进来,说道:“万岁,李仪宾求见!”<br /><br />李泰……<br /><br />“让他进来吧!”<br /><br />如今的李泰已经完全掌握了文楼,成为皇帝的心腹之臣。<br /><br />“臣李泰见过陛下!”<br /><br />朱雄英微微点头,问道:“查清楚了?”<br /><br />李泰拱手道:“臣派人暗中调查了一番,汉南,占城一带确实有人在进行海上走私!”<br /><br />朱雄英没有感到诧异,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br /><br />“都是哪些人在走私?”<br /><br />“回陛下,有本地的士族,也有朝廷派过去的官员,文官和武将都有……”<br /><br />李泰缓缓说道:“其实是地方的官员联合地方的士族,共同进行海上走私,这背后有着太多的牵扯!”<br /><br />汉南,占城这两个地方只有补给的港口,却没有市舶司,没有海防部队,没有巡海御史,海上走私实在太方便了。<br /><br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有,走私之事也免不了,天高皇帝远,管控起来太困难,汉南,占城这些地方最容易形成地方势力。<br /><br />即使彻底汉化了越人,不出三代人,那地方就会形成势力庞大的将门。<br /><br />就像云南的沐家,贵州的顾家,西北的宋家,地方军队家族化,这都是避免不了事情。<br /><br />李泰建议道:“陛下,不如派人前往海上,扫了这些走私的海船?”<br /><br />朱雄英斟酌一阵,缓缓摇头道:“先别动!”<br /><br />如果把这些走私的人全部抓回来,少了这些人,那汉南和占城就会立马乱起来,就算换一批人过去也没什么用,谁能保证换过去的人不干这些不法事。<br /><br />更何况现在正在移民,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此时绝不能出乱子,就算要算账也要等到以后了。<br /><br />“陛下,臣以为,就算不追究,也要给个警告!”<br /><br />朱雄英皱眉道:“怎么说?”<br /><br />李泰低声说道:“不如把郑大使从海上带来的走私之物再还给他们!”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