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回到家后,妹妹哭着把昨天傍晚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我。<br /><br />她说,昨天傍晚,我刚离开不久,一直昏睡的母亲忽然像是回光返照一般,竟清醒了过来。<br /><br />母亲微微睁开双眼,对守在床边的妹妹轻声说道:<br /><br />“叫你哥来,拉我回家。”<br /><br />妹妹一时没反应过来,焦急地问母亲:<br /><br />“叫哪个哥呀?”<br /><br />说着,妹妹还下意识地指着西面和北面两个方向。<br /><br />西面是我们家乡的方向,那是我平时生活的地方;<br /><br />北面则是指建平所在单位的方向。<br /><br />母亲微微抬起手,吃力地指向北方向,<br /><br />语气微弱却又十分坚决地对妹妹说:<br /><br />“叫你二哥来,把我拉回家去,我想回家。”<br /><br />说完这些话,母亲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又一次昏迷了过去。<br /><br />妹妹被吓得不轻,心“砰砰”直跳,她顾不上多想,赶紧慌慌张张地跑去叫醒了主治医生。<br /><br />主治医生一路小跑着赶来,迅速对母亲采取急救措施。<br /><br />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母亲终于又缓缓地醒了过来。<br /><br />看着母亲清醒过来,妹妹赶忙把母亲想要回家的心愿告诉了医生。<br /><br />主治医生听后,转身拿来医院的住院报告,解释说这是例行的出院手续,属于自愿出院,需要家属签字。<br /><br />妹妹一时间心急如焚,立刻给建平打电话。<br /><br />在电话里急切地说:<br /><br />“二哥,你赶紧开车来医院,妈要回家,她坚持要回家。”<br /><br />没过多久,建平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医院。<br /><br />看着母亲虚弱的样子,他心里十分担忧,害怕母亲坚持不到家,担心母亲会在路上意外咽气。<br /><br />主治医生似乎看出了建平的担忧,为了让母亲能平安到家,给母亲注射了一支强心针。<br /><br />然后,建平又焦急地跟主治医生说:<br /><br />“医生,账还没有结呢。”<br /><br />主治医生摆了摆手,安慰道:<br /><br />“不要紧,先挂在那里,等你们有时间再来结算就行。”<br /><br />随后,主治医生和建平以及妹妹,三人小心翼翼地把母亲抬到了建平的车上。<br /><br />凌晨三点,在一路的提心吊胆中,母亲终于回到了家,回到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br /><br />清晨,母亲从医院回来的消息,就像一阵风似的,很快就在左邻右舍中传开了。<br /><br />王大婶与大勇妈是最早赶来我们家看望母亲的。<br /><br />此时的母亲,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昏迷。<br /><br />整个人虚弱得就像是一片随时会飘落的叶子。<br /><br />王大婶轻轻地伏下身子,凑近母亲的耳边,一声声饱含深情地呼唤着:<br /><br />“大嫂,大嫂……”<br /><br />然而,母亲依旧沉浸在昏睡之中,没有任何回应。<br /><br />王大婶和大勇妈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就不受控制,不停地流淌下来。<br /><br />她们一边哭,一边回忆着母亲的种种懿行美德,话语中满是对母亲的不舍和敬重,她们已经习惯了和母一起闲了聊的时刻。<br /><br />平日里,四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邻的婶子大娘们都喜欢拿着活计来我们家里,和母亲一起做。<br /><br />母亲虽然一辈子都没读过书,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但她博闻强识,看事看理总是有着独特的见识。<br /><br />母亲说话总是那么和善,所以很多人愿意和母亲闲聊。<br /><br />邻居王大婶心灵手巧,在裁衣服、盘扣子、衣服帮大改小,还有缝被子、做褥子这些针线活上,那手艺简直没得说。<br /><br />在那个没有缝纫机的年代,王大婶可是个香饽饽,谁家儿女结婚,缝褥子缝被子,都会请王大婶去帮忙。<br /><br />她干活不仅速度快,而且活计做得特别好。<br /><br />可王大婶有个毛病,就是应了那句“人有活计脾气大”。<br /><br />她的小脾气来得急,去得也快,一生气就甩脸子,小嘴还不饶人。<br /><br />但神奇的是,王大婶这小性子的脾气在母亲面前,却总是能化为绕指柔。<br /><br />王大婶常说:<br /><br />“真怪了,和大嫂在一起,就觉得气也顺,干活都带劲,有脾气也不好意思发出来。”<br /><br />大勇妈呢,手头比较拙,光是缝补衣服就够她发愁的了,更别提裁衣服、改衣服这些复杂的活计。<br /><br />她经常缝棉袄的时候,都算计不出该如何把棉袄翻过来。<br /><br />所以,大勇妈一遇到做不下去的活,就会抱着衣服来找母亲帮忙。<br /><br />母亲每次都是态度和蔼又特别有耐心,一点一滴地教给大勇妈。<br /><br />有时候母亲自己也忙于家里的活计,王大婶在场的话,也会帮忙教教大勇妈。<br /><br />可王大婶刚教了几句,就不耐烦了,小性子脾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说话也没好气:<br /><br />“连个棉袄都不会缝还当么妈?”<br /><br />大勇妈被说得更加不知所措,站在那里,满脸通红,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br /><br />母亲见状,赶忙说道:<br /><br />“你觉得人人都和你一样,学东西那么快啊?那天下老师可就最好当了。”<br /><br />说完,母亲就会上前,重新耐心地教给大勇妈该如何缝。<br /><br />听了母亲的话,王大婶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br /><br />“大嫂啊,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外人,我就缺少你这份耐心。”<br /><br />母亲微笑着说:<br /><br />“既然当了娘,就把脾气藏一藏。脾气可不能随便发,发一次,就伤人一次,最后气了自己,还伤了别人。<br /><br />这脾气啊,就和我们缝衣服的针一样,刺在人身上会疼,甚至还会刺出血来。你看那些爱发脾气的人,就像刺人的针,人们都躲着她,怕被刺到。”<br /><br />所以啊,在家里、在外面,最好少发脾气,或者干脆不发脾气。”<br /><br />王大婶和大勇妈怎么叫都叫不醒母亲,她们哭着离开了我们家。<br /><br />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对母亲的种种不舍,送行的姐姐也被她们的情绪感染,陪着一起流泪。<br /><br />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再看看昏睡中的母亲,我的心里一阵刺痛,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br /><br />望着她们远去,我回到母亲床边坐下。<br /><br />握住母亲粗糙的手,满心悲戚。<br /><br />过往母亲的点滴浮现眼前,她一生善良热心,邻里皆念她好。<br /><br />此刻,只盼母亲能再清醒些,让我多陪陪她,可时间却如此残忍,不知还能与母亲相伴几何。<br /><br />喜欢母子请大家收藏:母子天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