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徐达趁机提点蓝玉
('\n\t朱标对着四周喊道,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断断续续的哭声。<br /><br />而远处的斜坡底下。<br /><br />蓝玉趴在那,捂着嘴偷笑,“你还别说,外甥孙出的这个主意还真挺不错,可惜那个朱重八不在这,要不然我倒真想听听他面对我姐夫的英魂,有什么想说的。”<br /><br />徐达淡淡一笑,“能有什么好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对于皇帝而言,这并没有错。”<br /><br />听到这话,蓝玉摸了摸脑袋,“他这还没错?怕不是刀没落你徐帅头上来吧。”<br /><br />徐达微微摇头,“如果屠刀落到我的身上,我也只会坦然伏诛,以全圣德。”<br /><br />“不是,徐帅,你说啥呢?”蓝玉不明白徐达这话啥意思。<br /><br />徐达则解释道,“于皇帝而言,将帅可废,江山不可亡!<br /><br />古往今来,比干掏心而死,李斯易主而亡,韩信功成被诛,岳飞血洒风波亭。<br /><br />功臣不得善终,比比皆是,他朱重八错不在杀功臣。<br /><br />而是错在吃相难看,株连太多,这才是他的错,你明白吗?<br /><br />如果有一天我遭到帝王猜忌而诛,我会坦然赴死。<br /><br />因为在我功高盖主的时候,我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br /><br />蓝小二,我有句忠告送给你,居功自傲者必不久安。<br /><br />储君是你外甥孙,身上也流着你蓝家的血,你若居功自傲,必不得善终!”<br /><br />徐达很认真的说道。<br /><br />跟朱雄英结成了翁婿,那么徐达自然也会为朱雄英那边打算。<br /><br />蓝玉作为朱雄英的舅姥爷,以这性格,属实难得善终,祸从口出。<br /><br />徐达也就提点了蓝玉一句,听不听得进去,那就是蓝玉的事情了,好言难劝该死鬼。<br /><br />蓝玉听后,沉默了下来,“不得善终么。”<br /><br />徐达回答道,“功臣就两个下场,要么被逼死,要么被逼反。<br /><br />能善终的,终究只是例外,命只有一条,别去赌你是不是那个例外。”<br /><br />蓝玉沉声问道,“那我们就不能落个好下场?”<br /><br />徐达微微摇头,“对于我们功臣,最好的下场就是战死沙场,以身殉国。<br /><br />于帝王而言,死了的功臣才是功臣,才是兄弟,活着的只是被猜忌的政敌。”<br /><br />徐达的话让蓝玉都沉默了,战死沙场,以身殉国么?<br /><br />那我是不是也要找个机会,战死沙场?<br /><br />蓝玉又看了看不远处穿着常遇春铠甲的常茂,心情复杂。<br /><br />朱雄英以后成了皇帝,当真也不许功臣善终么?<br /><br />此时的朱雄英。<br /><br />正在东宫挑灯夜读,朴道斯进来禀报。<br /><br />“殿下,锦衣卫密报,魏国公徐达无诏调兵,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随同,疑似要反。”<br /><br />刚说完,门口传来哐啷一声,似有什么东西摔碎了。<br /><br />“谁?”朱雄英起身喝道。<br /><br />朴道斯赶忙冲向门口,一把拉开了门,刚想看看是哪来的混账敢偷听。<br /><br />朴道斯第一眼没看到人。<br /><br />第二眼,往下看,才看到了一个小女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孩,赶紧跪下,“奴婢参见太孙妃。”<br /><br />朱雄英也走了过来,“妙清,你来干什么?”<br /><br />徐妙清一阵心慌,眼眶泪水涌动。<br /><br />“殿下,臣妾给你送参汤,不是故意要偷听的。”<br /><br />朱雄英低头看了看摔碎的参汤,便知道徐妙锦估计是刚刚听到了徐达的消息了。<br /><br />“大伴,把这里让人收拾一下。”朱雄英吩咐道。<br /><br />“是。”朴道斯领命,起身找人来弄。<br /><br />朱雄英牵起徐妙清的手,“跟我进来。”<br /><br />朱雄英拉着徐妙清进了书房坐下。<br /><br />刚想拉徐妙清一块坐,徐妙清却直接跪下来了,“殿下,臣妾自知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臣妾的父亲绝对不会谋反的,还请殿下详查,呜呜。”<br /><br />天可怜见,刚嫁进东宫没多久,就听见自己老爹可能要谋反,才八岁的小女孩儿,能不心慌嘛。<br /><br />朱雄英哭笑不得的扶起了徐妙清,“坐下说,我从未怀疑过岳父会谋反。”<br /><br />相反,朱雄英知道徐达带兵出去的消息。<br /><br />也知道徐达带出去的多少人。<br /><br />更知道为什么徐达不把这事儿过一下明面。<br /><br />“殿下……”徐妙清抽泣了一声,似乎不敢相信。<br /><br />朱雄英解释道,“我知道你爹带兵出去的事情,他跟我私底下说了,他带出去了一百个人,本来他是不用去的,但是我怕舅舅和舅姥爷犯浑,才让你爹去主持大局。”<br /><br />听到这话,徐妙清才松了口气,“那爹肯定是年纪大了,忘了规矩,调兵的事情都不知道请旨,无诏调兵,罪同谋反,他又不是不知道。”<br /><br />“你爹不把这事儿过个明面,就是在给我一个处罚他的机会,你爹就是太过于谨慎,步步小心。<br /><br />他自知徐家荣耀至极,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所以他以后这种事儿会常干,大错不犯,小错不断。<br /><br />你爹可精明着呢,他可没糊涂,他自知要多递把柄给我,他才有真正善终的可能,你爹他也担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br /><br />朱雄英耐心的解释道。<br /><br />虽然徐达从半退隐状态出山了,也得了自己和马秀英的保证。<br /><br />但是史书之上功臣的下场历历在目,帝王的保证又有多少可信度呢?<br /><br />只能说,徐达相信马秀英,但同样也做着二手的准备,马秀英真能给善终最好,若不能给,看在徐达总犯错的份上,许个善终吧。<br /><br />徐达现在就是在学人家程咬金。<br /><br />“是臣妾多想了,殿下恕罪。”徐妙清福了福身,擦去了眼泪。<br /><br />朱雄英拉着徐妙清坐下,“放心吧,我从不猜忌忠臣,我跟朱重八不一样。<br /><br />权倾朝野朝不忌,功高盖主主不疑,似乎就是我对功臣的态度。”<br /><br />徐妙清闻言,还是有些担忧,“可是父亲常说,历代帝王,尤其是开国帝王,大多都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功臣若不急流引退,命必休矣。”<br /><br />朱雄英点了点头,但朱雄英压根没必要猜忌这些人。<br /><br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朱雄英能活。<br /><br />朱雄英压根用不着去猜忌他们。<br /><br />而淮西三代有李景隆帮衬着,自己继位之后,压根不用去干这种事儿。<br /><br />君不疑臣,臣不负君,君臣不相负,来世复君臣,这就是朱雄英想要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