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围魏救赵的江南集团
('\n\t接下来,大明改制浩浩荡荡的推行。<br /><br />大明昭告天下,降金陵为陪都,并迁都北平。<br /><br />这则消息一出,天下震动。<br /><br />自古以来,经济中心就在北方,只是自从只剩半壁江山之后的这几百年来就变了。<br /><br />现在大明这明显就是拨乱反正的意思。<br /><br />北方百姓更为震惊,甚至感觉到不可思议,竟然会迁都北方,但震惊中更多的还是喜极而泣,这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br /><br />同时朝廷下旨开启恩科,五月底报名截止,六月名单送京城,七月开考,一月一考,全部按照新的规则来,突然的考试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br /><br />也可以不参加考试,但是这一次考试成绩优越者,会直接下放到地方为官。<br /><br />虽然品级不高,还都不是实权官员,但好歹迈出第一步,从政了啊。<br /><br />在这个诱惑下,参加恩科的人数空前绝后的多。<br /><br />官员听说制度改革,许多人向朝廷表达了建议,隐晦的表达了不满。<br /><br />朱雄英直接让中书省把这些奏折送到北镇抚司,毛骧收到之后就明白了朱雄英的意思,通通抄家拿人,一点儿都不带惯着的。<br /><br />京城六部率先改组,多出来的位置都是利益的蛋糕,都在为争这些明争暗斗不断。<br /><br />但同时,身处中高层,且还跳得欢的,全部被朱雄英下放。<br /><br />淮西集团被下放,江南集团崛起。<br /><br />这一股风吹懵了不少人,淮西大部分全部被下放到地方上了,虽然是执政一方的实权大佬,但关键是远离了朝堂了。<br /><br />一步慢,步步慢,而且为什么是江南派系崛起?李善长看不透,但也只能抓紧培养亲信,扶持淮西二代。<br /><br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京一十三省的省委班子搭好,陆续开始走马上任。<br /><br />一切都在按照朱雄英的意志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直到一封六百里加急,把改革强行按下了暂停键。<br /><br />在沿海那边落实开海禁问题的傅有德遇刺,没有生命危险,显然幕后出手的人并没有要人命的打算。<br /><br />朱雄英召集了大明国委成员关起门来议事,没有召开朝会。<br /><br />众所周知,开大会的都不会有啥大事儿,真要是有大事发生的话,那绝对是开小会决定的。<br /><br />“说说吧,这时候哑巴干啥?”<br /><br />主位上,朱雄英把奏折往桌上一扔,两边坐着的众人齐齐把头低的更低了。<br /><br />因为朱雄英还没有把这件事情定下基调,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怎么好开口?<br /><br />马秀英显然明白这意思,于是道,“都说说这手围魏救赵,打算怎么处理吧。”<br /><br />马秀英一眼就看出了这件事情的本质,冯胜在查两江盐税,这是在掘江南集团的根。<br /><br />而沿海倭寇的利益相比于两江盐税,就要略逊一筹了。<br /><br />眼下冯胜动了真格,带着军队在江南之地浩浩荡荡的干,动他是动不了的,毕竟这就在京城眼皮子底下。<br /><br />而身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沿海之地的傅有德就不一样了。<br /><br />他还没有带军队,而且在那边出了事情的话,江南集团完全可以把自己摘出去,事情全往倭寇身上推。<br /><br />江南的目的不是海禁利益,而是两江盐税。<br /><br />朱雄英接话道,“李相国,你是百官之首,你不表个态?”<br /><br />“呃……回殿下,臣觉得这是在向朝廷亮剑,某些人在假倭寇之事行逼宫之实。”<br /><br />马秀英既然定了基调,那李善长自然就知道怎么说了。<br /><br />本来最近就看江南集团很不爽,淮西集团被下放,江南集团崛起的势头不是一般的猛,虽然高层还是淮西集团占大头,但中下层江南集团已经优势尽占了。<br /><br />李善长直接把这件事情上升到了逼宫的层面。<br /><br />这罪名若是做实,可不是什么好事啊。<br /><br />吏部尚书陈敬却反对道,“李相国这话就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奏折上说的是颍川侯遇刺的凶手是倭寇!李相国你这说的某些人是在暗示谁,又是在影射谁?”<br /><br />户部尚书郭允道附和道,“李相国,大家同殿为臣,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br /><br />李善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冷笑一声。<br /><br />“两个蠢猪,到现在都还没有摆正位置吗?”<br /><br />“李相国,你说什么?纵然你是相国,你也不能如此辱骂下官吧?”郭允道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道。<br /><br />李善长重重把茶杯往桌上一放,“我骂错了吗?你们两个搞清楚,咱们现在是以什么身份在议事!<br /><br />这里是大明国委会议室!在这里没有什么相国,没有什么尚书,只有委员!一切要以大明的利益出发!<br /><br />江南官员向朝廷亮剑,意图逼宫!同殿为臣,有竞争可以,但威胁大明利益,这是在触碰红线!”<br /><br />徐达也帮腔道,“李大人说的是,出了这个门,只要在规则之内,怎么竞争那都没事儿,但进了这个门,一切竞争都要排在大明利益后面,两位到现在还没转变身份啊。”<br /><br />“臣知罪。”两人赶忙站起来问罪。<br /><br />妈的,一时间没有适应过来,还以为是和开朝会似的呢。<br /><br />朱雄英压了压,“坐吧,孤要的不是知罪,是解决问题的办法。”<br /><br />郭允道当即表态,“北镇抚司近期抄家颇有资产,不少都在运回京的路上,国库可拟两百万两银子出来给工部,加急打造战船!”<br /><br />兵部尚书汤和也表态道,“眼下,适合海战的精锐水师有六万人,还没完全适应的有十余万,若是现在剑指东瀛,问题不大,可以出征。”<br /><br />马秀英淡定的刮着茶叶沫子,“此倭寇非彼倭寇,此倭寇要诛,彼倭寇也要灭,不要避重就轻才是。”<br /><br />马秀英看似平淡的话,却已经说明对江南集团的不满了。<br /><br />李善长忙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沿海地区,涉及江南利益,臣建议调动五万水师,协同颍川侯,彻底平定沿海,定海疆太平,安边民之心!”<br /><br />徐达点点头,“臣附议。”<br /><br />汤和跟着道,“兵部随时等候指示。”<br /><br />陈敬和郭允道两人此时还有啥不明白了,朱雄英这段日子哪是扶持江南集团啊。<br /><br />明面上欲取之先予之的套路啊。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