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孙微一时无言以对。<br /><br />她答应去广州,是想帮着司马隽收拾吴奋。<br /><br />可若是往苍梧走,暴露了身份,可就得不偿失了。<br /><br />司马隽似看出了她的犹豫。<br /><br />“夫人不愿?”他说。<br /><br />孙微忙道:“岂会不愿。只是妾仍担心朝中宫中的有心人盯着,又要揪着什么错处,到太后面前进谗言。”<br /><br />“我在信中请太后遣太常前往苍梧主持祭拜,有章程可依,太后想必也乐见其成。夫人不必忧心。”<br /><br />孙微还想再说什么,司马隽继续道:“夫人自嫁入王府,还未归宁省亲,回家一趟,本就合情合理。此事,太后既是许可,便无他人置喙之处,夫人不必忧虑。”<br /><br />看着他那笃定的神色,孙微知道,苍梧是不得不去了。<br /><br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br /><br />孙微笑了笑:“世子办事周到细致,妾恭敬不如从命。”<br /><br />——<br /><br />司马隽做事向来干脆利落,说走就走,就连去山长水远的广州也毫不拖泥带水。<br /><br />用过早膳,天仍旧未亮,孙微等人已经登上了船。<br /><br />不过,他们上的不是海船,而是行于江河的舫船。<br /><br />“此去广州,不走海路?”孙微问。<br /><br />司马隽答道:“走海路虽然更快,但海上不仅气象捉摸不定,还有三仙教的余党四处出没,实则更加艰险。我等此番轻装上阵,不欲同三仙教过多纠缠,因此走内陆更为稳妥。”<br /><br />孙微想了想,也是在理。<br /><br />“不知内陆是个什么走法?莫不是与妾入京时,走同一条道?”<br /><br />“夫人入京时走的是荆州,而此番我等走的是江州。”<br /><br />“如此说来,要先回江州?”<br /><br />司马隽从从书案上拿起一张舆图,才展开,似乎想起她行动不便。于是,他起身来,坐到了孙微的旁边,将舆图转到她的面前。<br /><br />他做得有些近,举手之间,孙微能嗅到他衣裳上淡淡的味道。<br /><br />那是熏衣的香,混着他身体温热的气息,很是独特。上辈子,她很是喜欢。<br /><br />心头牵扯起前事,有些心猿意马。<br /><br />“如今我等在此处。”只听司马隽道。<br /><br />孙微打起精神,强迫自己收起杂念,将目光顺着他的手指,落在舆图“临海”二字上。<br /><br />那手指很是修长,在舆图上游走。<br /><br />“当下,我等正乘船走椒江,一路至乐安,再换成马车,走到长山。长山有水路,不过只能往江州去。江州的水路四通八达,到了江州,便能转至南下的水路。”<br /><br />“回寻阳么?”孙微问道。<br /><br />“不回。从长山经信安和上饶,到了豫章郡,再转赣江至南康郡。”司马隽道,“而后,就到了夫人的熟识之地。”<br /><br />孙微看着,饶有兴味。<br /><br />她道:“过了南康,便入南岭。南岭有五岭,而隔开江州和广州的,是为大庾岭。翻过大庾岭,过始兴郡,便到了广州地界,番禺也就到了。对么?”<br /><br />司马隽有些诧异。<br /><br />“夫人能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看舆图?”<br /><br />孙微的祖父喜欢地理,曾亲自绘制过整个岭南的舆图。她小时候几乎是在祖父的书房里长大的,对各地的位置,早已熟悉于心。<br /><br />“所谓阴阳家,向来离不开堪舆风水之论。”孙微指着舆图上的河流,道:“到了番禺后,转至西江逆流而上,便到了苍梧郡的广信城。”<br /><br />“夫人的家在何处?”<br /><br />孙微的手指往广信城的北边挪了挪:“约莫在此处,五岭之一萌渚岭的最南端,距离广信城还有两百余里。只是从广州过去,路阻且长,要为难世子了。”<br /><br />“不为难。为了让夫人回一趟家,如何辛苦皆不为过。”<br /><br />他的声音低缓而平和,颇有些温柔。<br /><br />孙微一时间,竟是难以断定,他是真心实意地想让自己回家探亲,还是心存试探。<br /><br />正思索间,她瞥见自己和司马隽的影子在舆图上几乎贴在了一起。<br /><br />挨得太近了。她忙坐直了身体。<br /><br />司马隽似无所觉,忽而伸手,拿走了她手边的一卷文书,又坐回了原处。<br /><br />他边翻文书边道:“说起来,还有一事要请教夫人。”<br /><br />孙微只低头看舆图:“何事?”<br /><br />“昨夜,我让邓廉去审了向云。此人口风甚紧,不过不甘心独自落难,将昨日所为悉数推给了一个叫李陌的幕僚。我曾听殷闻也提起了他,夫人对此人可有了解?”<br /><br />孙微确实打算好好跟司马隽说这个李陌,听他提起,登时来了精神。<br /><br />她旋即将离开吴郡后发生事,悉数告诉司马隽。<br /><br />司马隽听后,沉默片刻,道:“如此说来,王磡颇为信任李陌,可李陌却并非全然忠于王磡。”<br /><br />“正是。李陌面上对王治毕恭毕敬,教人挑不出错处来。即便是王治对他十分不敬,他也没有一丝怨言。妾以为,此人颇有城府,他能得王磡信任,也必有缘由。”<br /><br />司马隽沉吟道:“王治虽然是个饭桶,但王磡并不蠢笨。要骗过他并不容易。李陌既是幕僚,想来,必是曾对王磡有过功劳的。”<br /><br />孙微道:“可那日之事,妾百思不得其解。这李陌,为何要帮妾?若非他向妾示警,又指点了山上的藏身之处,还在紧要之时支开向云等人,妾恐怕无法安然脱身。”<br /><br />司马隽思量片刻,道:“可见此人目的在我,不在夫人。故而他乐于助王治拿孔岐,却不想节外生枝,不想取夫人的性命。”<br /><br />孙微觉得也只有这么解释才说得通。<br /><br />“妾昨夜就打算着要与世子说此人,不料世子太过忙碌。”孙微道,“妾也想问世子,可在京中听说过此人?”<br /><br />“不曾。”司马隽道:“我会派人去查清。”<br /><br />“莫打草惊蛇才好。”孙微道,“此人是王磡幕僚,世子打算如何查?”<br /><br />司马隽神色自若:“王家的事,自然要从王家下手。太傅的病情如今也安稳下来了,出去走走,对他有利无害。他一向爱才,想来,必是有兴趣知晓此人底细。”<br /><br />——<br /><br />若耶山,一对快马疾行上山道,来到了李陌的修行之所宝胜寺前。<br /><br />李陌从寺中出来,与为首者拱手做礼。<br /><br />“长史有礼。”<br /><br />来者正是尚书府长史江原。<br /><br />江原统领尚书府众幕僚,李陌能在众幕僚中脱颖而出,有他不小的功劳。<br /><br />看到李陌,江原的脸色不霁:“你可知大公子那头出事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