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小学生朱重八,被家长强制学习
('\n\t永寿宫里。<br /><br />朱元璋跪着,朱允熥坐着。<br /><br />当然,要光这样,那问题就大了。<br /><br />朱元璋跪的自然不是朱允熥,而是陈公、朱五四夫妻、马公这几个。<br /><br />他们作为家长,要督促朱元璋好好的听课。<br /><br />而朱允熥此刻就成了老师!<br /><br />只见他理所应当的坐那儿,看着朱元璋,脸上带着笑容,就仿佛在说:<br /><br />你朱元璋,刚刚不是很狂吗?说两句实话你就受不了了?这会儿,怎么不狂了?别跪着,站起来啊?<br /><br />朱元璋见朱允熥这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别提心里多难受了。<br /><br />简直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br /><br />偏偏他刚沉着脸,陈公起来就是一脚,踹的老朱龇牙咧嘴,嘬着牙花子挤出笑容。<br /><br />和爹娘的鞋拔子不同,外公的脚尖踹屁股,那是真疼啊!<br /><br />朱元璋也是半点不敢猖狂了,就乖乖的跪着,看着朱允熥,说:<br /><br />“请允熥赐教!”<br /><br />朱允熥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br /><br />“好,针对你之前问的,大明为什么这么穷。咱们分好几个点来说。”<br /><br />朱元璋立马认真听,他知道,朱允熥这人虽然心黑一肚子坏水,但是真有点东西啊。<br /><br />自己没文化这事儿,虽然不爱听,但往往不爱听的就是实话,自己确实没啥文化啊。<br /><br />当年穷,没书读,后来有权有势,就疯狂读书。<br /><br />奈何这读书他和吃东西是一个道理。<br /><br />那你从小吃好的喝好的,长大了自然是身强体壮,白白嫩嫩。<br /><br />可你等长大了再一股脑吃一肚子好的,这会儿补的再好也终究有些晚了。<br /><br />所以老朱后期读了不少书,但奈何算不得有文化。<br /><br />这也导致老朱非常注重教育,无论是对朱标还是其他皇子皇孙,教育都是重中之重!<br /><br />只是没想到,到头来,还得跪着儿听孙子上课……<br /><br />“这第一点,大明穷在商业不发达,内部经济带动不起来。<br /><br />以前有个沈万三,要不是奶奶拦着,你还打算把人家杀了。<br /><br />可纵然如此,你依旧把他流放。并且定下,士农工商,商人属于末流。<br /><br />如此抑制商贾,这商业无法兴起,经济自然就活络不起来,大明穷在其一。”<br /><br />朱元璋不服气:“商人多奸诈,唯利是图,以各种方式谋取利益,却不生产,不制造,只以手段周旋,从中赚取利益,上不得台面,本是最为卑贱之流,咱打压商贾何错之有?”<br /><br />朱允熥冷笑:“宋朝商贾盛行,人家就富,怎么了?”<br /><br />朱元璋一愣,哼了一声,熄火!<br /><br />朱允熥说:“你别管人家商人是不是两头转悠,从中牟利。他这么一折腾,有买有卖,有赚有赔,这头有钱,那头有货。<br /><br />我问你,这样一交易,各取所需,百姓们得到了想要的,商人赚了钱,朝廷收了商业税,怎么就不好?”<br /><br />朱元璋还嘴硬:“就算如此,鼓励商户经商,大明就富了?”<br /><br />这时候,陈公说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咱们宋朝那时候,巅峰时期,朝廷一年收入一万万贯钱……其中百分之六七十,是商税!”<br /><br />朱元璋无话可说了,尼玛宋朝人现身说法,他能杠什么?<br /><br />于是就只能说:“好好,咱承认,商户确实能带动大明多交易,产生税收……”<br /><br />朱允熥说:“你还别不服,就打个比喻,你鼓励农业,百姓们都种地。<br /><br />可有些地方收成好,这粮食不值钱。有些地方收成不好,这粮食又吃不起。<br /><br />但凡这时候商贾兴起,把粮食多的地方的粮食卖来,去收成不好的地方卖。<br /><br />你说这两边的问题是不是平衡了?商人赚了钱,交了税,朝廷是不是也能多一笔收入?”<br /><br />老朱思索一下,这个道理很简单,他不认都不行,只能点头:<br /><br />“是,行,咱晚点就颁布圣旨,鼓励商贾行商。士农工商平等,行了吧?”<br /><br />陈公上去就是一脚:“你态度端正点!”<br /><br />朱允熥起身,背着手说:<br /><br />“第二,既然说到商业,那还有个巨大的来源就是海上贸易。<br /><br />还是说宋朝,宋朝时,沿海各地的生意,就已经做到了海外各国,甚至是非洲。<br /><br />海外贸易,也带来了大量的收入。这就是赚国外的钱,不仅让国内百姓富裕,朝廷又多了收入。”<br /><br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你的意思,取消海禁?可是这海上各国,各有野心,一旦放开……”<br /><br />“泱泱华夏,巍巍大明,就被海上那些个跳梁小丑,吓得要封关锁国了?”朱允熥一脸严肃。<br /><br />朱元璋张了张嘴,随即说:“开,必须开海禁,咱还能让你小子看扁了?咱大明还能让海外各国看扁了?”<br /><br />朱允熥笑了笑:“第三,底层百姓有很重的税,而地主乡绅乃至士大夫阶层,很多都有办法免税。<br /><br />于是乎,普通百姓本就没多少地,没多少收入,却要交大量的税。<br /><br />而有钱有地方乡绅地主士大夫们,却想方设法免了税。<br /><br />也就是说,地主乡绅士大夫们在变着法儿上面吸朝廷的血,下面蚕食百姓。<br /><br />而朝廷的赋税也基本上靠本就艰难的老百姓支撑着,我问你,百姓都这么穷,朝廷能不穷?<br /><br />百姓穷,朝廷也穷。中间的乡绅地主士大夫们,肥的流油。这合理吗?”<br /><br />朱元璋面色严肃起来,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br /><br />“咱不是没想过,只是这个问题历朝历代都有,要解决就得大刀阔斧的改革。”<br /><br />“那就改革,取消对乡绅地主士大夫,以及王公贵族们所有的税收减免政策。<br /><br />地多的,税收也就多收。把田地赋税的重担,让这些富得流油的人担上。给朝廷增加收入,给低层百姓减轻负担!”<br /><br />朱允熥侃侃而谈,并不是因为他懂多少,这些也只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站在未来社会视角看古代的基本逻辑。<br /><br />说到这里,其实穷的问题,确实能得到改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至于战争花销,朱允熥选择不说。<br /><br />毕竟战争有时候不可避免,该有的骨气还是要有的。<br /><br />说宋朝花点钱送给敌人,比直接和敌人开战来的划算。<br /><br />可毕竟名声不好,也不是长久之计。<br /><br />花钱买来的和平,只会让这份和平越发的贵。<br /><br />到头来会到一个你买不起,而不得不还是拿起武器反抗的地步!<br /><br />所以打仗,在古代或者说任何时候,都是很难避免的。<br /><br />因为敌人,不会讲道理!<br /><br />总之,按照朱允熥说的。<br /><br />鼓励经商,活络国内商业。<br /><br />取消海禁,打开海外贸易。<br /><br />做出改革,重百姓而轻士大夫阶层,就已经能解决眼下大明贫穷的问题。<br /><br />朱元璋此番,也算是受益匪浅。<br /><br />很多东西,他确实需要消化。<br /><br />而一旁的家长们,也都对朱允熥这一条条的说法,深感佩服。<br /><br />朱允熥在大家肯定的眼神里,露出笑容。<br /><br />这时候朱五四就问:<br /><br />“重八,学会了没有?”<br /><br />朱元璋理直气壮:“爹,学会了!”<br /><br />“来,重复一遍允熥说的。”朱五四说。<br /><br />朱元璋:“?????”<br /><br />还没反应过来,鞋底子已经抽在屁股上。<br /><br />“说你没文化你还不服,允熥讲了半天,你听进去什么了?”朱五四这个气啊。<br /><br />朱元璋这个绝望啊。<br /><br />果然,谁也避免不了在学习上被爹娘打……<br /><br />又挨了一顿打的朱元璋,摸着屁股委屈极了。<br /><br />这时候,蒋瓛回来。<br /><br />“陛下,自赵勉家抄家共计银两……十五万两……”<br /><br />朱元璋一惊:“多少?”<br /><br />“十五万两!”<br /><br />“这个该死的东西,贪污这么多?”<br /><br />蒋瓛:“牵涉官员五个,都和赵勉这些年贪污有关,各自都吃了不少,他们加起来,也有将近二十万两!”<br /><br />“该死,该死。全部都夷三族,全部抄家!”朱元璋怒吼。<br /><br />蒋瓛吓得赶紧离开,良久朱元璋才叹气:<br /><br />“这些贪官……都该死!”<br /><br />“当然该死。好了,这次又得多抄家好几个。凑几十万两银子,户部国库再补点,赈灾不是问题了。”<br /><br />朱元璋点头:“嗯,再按照你说的,推行几个政策,长时间应该会让朝廷增加收入,百姓也慢慢好起来。只是,眼下朝廷还是穷,有啥办法,让大明朝廷短期就有钱?”<br /><br />如果是以前,朝廷没钱了,老朱就使劲印宝钞花。<br /><br />可现在宝钞越来越不值钱,印的越多越不值钱,他只能问朱允熥。<br /><br />朱允熥想都没想,说:<br /><br />“想短时间有钱,咱们就要打倭国。”<br /><br />朱元璋无语了:“这咋又跟倭国扯上关系了?允熥啊,咱知道你想打倭国,但咱能不能别急?别啥事儿都扯上倭国啊。<br /><br />本来就穷,再发生战争的话,咱只会更穷。所以咱认为,这事儿不急。只要倭国不主动挑事儿,暂时就先不动他们……”<br /><br />朱元璋说了很大一通。<br /><br />最后甚至还舔着脸说:<br /><br />“咱觉得允熥你是好战分子,应该像咱一样,要爱好和平,不要老说打仗……<br /><br />朱允熥就平静的看老朱说,等老朱说的差不多了,朱允熥才说:<br /><br />“倭国有储备量巨大的金山银山。”<br /><br />朱元璋一愣,说:<br /><br />“巨大是多大?”<br /><br />朱允熥想了想:“得开采几百年……”<br /><br />朱元璋眼睛瞬间火热。<br /><br />朱允熥:“只要把他们拿下,咱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愁银子花。<br /><br />只不过还要立马取消海禁,否则咱们就算有了大量金银,也只会在大明范围内造成和宝钞一样的通货膨胀。<br /><br />只要开了海禁打通贸易,把这些银子流通起来。才不会产生内耗,还能让大明富有起来。”<br /><br />只见朱元璋一本正经的看着朱允熥说:<br /><br />“你说的没错,咱没文化,你说的那些通货膨胀,经济贸易啥的。咱不懂。<br /><br />但是,咱知道一点,金银是好东西,咱们缺啊。所以,你说倭国那个地方有大量金银,开采几百年都有,对吧?”<br /><br />朱允熥点头。<br /><br />朱元璋大手一挥,目光火热:<br /><br />“打,打他丫的,现在就打,马上下旨,让遇春先别回来了,就以高丽为跳板,渡海去倭国。”<br /><br />“金矿,银矿,倭国……咱的,都是咱大明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