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让朱元璋觉得,刘伯温口口声声赤胆忠心,实则包藏祸心,甚至打着自己的旗号来坑自己!这才对刘伯温起了杀心。</p><p> 这对刘伯温很不利,因为时过境迁、口说无凭,他已经无法证明瓜步沉舟与自己无关了。</p><p> 而刘伯温就是刘伯温,他没有在表面案件上纠缠,而是直指本源——告诉朱元璋,不奉宋统是对的!让朱元璋明白,自己坚持继承元朝,完全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为了他着想。</p><p> 这么一来,皇帝心中那根刺就被拔掉了。至于案件本身到底真相如何,也就不重要了……</p><p> 琉璃</p><p> 诚意伯府后院。</p><p> 朱桢撵走了老汪和老吴,独自向隅而泣。</p><p> 这次倒不是觉得委屈了,而是觉着想要干点儿事儿,真的太难了。</p><p> 为了救个刘伯温,自己小小年纪身负骂名,腚吃荆条,还得来下跪道歉……</p><p> 呜呜,谁说轻描淡写就可以改变历史的?</p><p> 这不是本王这个年龄该承受的啊!</p><p> 我以后要躺平,地球爆炸都不带翻身那种!</p><p> 楚王殿下正在那里一边抹泪,一边发穷恨,忽听耳边响起个脆生生的童音:</p><p> “你是在哭鼻子吗?”</p><p> “怎么,不服?你管得着吗?啊!”朱桢登时大怒,可恶,小小孩童也敢嘲笑本王。</p><p> 他狠狠转头一看,却见是个瓷娃娃似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眨啊眨,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看着的他。</p><p> 特招人喜欢那种。</p><p> 包括楚殿……</p><p> 朱桢登时觉得很没面子,赶紧胡乱抹掉泪,哼一声道:“你是谁?你知道我是谁吗?”</p><p> “我叫刘璃,我爹叫刘琏,我哥叫刘祥。”小女娃甜甜一笑,两个小酒窝。“我也知道你是谁,你是楚王殿下。”</p><p> “哼哼,怕了吧!”朱桢又哼一声道。</p><p> “我不怕啊,你又不是坏人。”小姑娘便从斜挂在腰间的小荷包里,摸出块饴糖,递给他道:“我娘说难过的时候吃块糖,心情就会好起来的。”</p><p> 朱桢接过来,却不敢吃。他可是给人家爷爷下药的凶手,家属有充分的报复动机。</p><p> “你是怕我下毒吗?”小女娃看上去跟他般般儿大,奶声奶气的,看人还挺准。</p><p> “哼,本王不怕,本王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朱桢板着脸道。</p><p> “哇,这就是王者之风啊?”刘璃赞叹一声,又掏出块糖,自己美滋滋的舔起来。</p><p> “那啥,你怎么知道本王不是坏人的?”朱桢一脸不被理解的沧桑与深刻道:“本王可是背负了千古骂名的。”</p><p> “我知道你是好孩子。”刘璃却伸出白嫩嫩的小手,给他擦擦泪道:“不然我爷爷是不会继续给你当老师的。”</p><p> “你知道个……啥……”朱桢鼻子一酸,没想到自己会被个小萝莉治愈了。</p><p> “我知道的多了呢。”刘璃扳着纤细的手指,如数家珍道:“比如你在大本堂整天气我爷爷,欺负齐王和潭王;再比如你写字很丑,喜欢上课睡觉,还跟着秦王燕王逃课……”</p><p> “你,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朱桢老脸发红道:“本王现在……改了。”</p><p> “嗯,我相信你。”刘璃点点头,眼神纯净的让人觉得,辜负她……的信任,是天大的罪过一般。</p><p> 朱桢刚要再说话,却又响起一个童声来。</p><p> “啊,妹妹,快走。”这次的男声听着就可恶。</p><p> 便见一个比他大个一两岁的男孩,跑过来牵起刘璃的手。</p><p> 朱桢登时大怒:“放肆,男女授受不亲懂吗?!”</p><p> “她是我妹,你这个坏蛋滚远点儿!”男孩狠狠瞪他一眼,拉着刘璃跑开了。</p><p> “哥,楚王殿下不是坏人……”刘璃的声音随着风儿飘来,人却转眼就消失了。</p><p> 朱桢怅然的叹口气,他发现自己这个年龄真要命,对沐香那样的大姐姐一点兴趣都没有,却让刘璃个小丫头片子,弄得五迷三道。</p><p> 看来以后,又多了个好好学习的理由……</p><p> ……</p><p> 厅内,眼看着刘基精力不济,朱元璋却忍不住又起个话头。</p><p> “还有件事,先生帮咱参详参详。廖永忠在大牢里对咱说……咱那些淮西老兄弟,比他作恶多端十倍不止。他说他们在凤阳老家圈地,强迫百姓投献在他们门下,不从的轻则毒打强迫,重则送去服苦役到死……”</p><p> 刘伯温靠在椅背上微微颔首,刚才事关生死,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现在跟他没什么关系,便开始明目张胆的摸鱼了。</p><p> “可是咱跟老乡亲联系也不少,前几日还请来贺岁的花鼓队吃饭哩,怎么从来没听过这些事?”朱元璋叹息道:“唉,这到底该信谁的呀?”</p><p> “事不目见耳闻,焉能臆断其有无?”刘伯温缓缓道:“这么简单的道理,皇上会不懂吗?还是有什么忌讳啊?”</p><p> “呵呵……”朱元璋尬笑一声道:“按说应该责令有司去好好查查,可那是凤阳…</p> ', ' ')('\n <p>…”</p><p> “是啊,那是凤阳。”刘伯温阴阳怪气道:“是跟皇上打天下的淮西功臣的老家,丢块石头下去,都能砸到个开国功臣的家里人。”</p><p> “咱也不是徇私,而是天下未靖,北有王保保,南有梁王,还得指望那些军头呢。”朱元璋跟刘伯温也没必要来虚的。</p><p> “这帮家伙也知道咱需要他们,什么钦差大臣去了都不管用,都得灰头土脸给撵回来。”说着,朱老板惋惜的看一眼棺材瓤子似的刘伯温道:“可惜先生现在这个样子,不然你来当这个钦差,再合适不过了。”</p><p> “呵呵呵,老臣现在是废人了……”刘伯温面上笑呵呵,心里妈妈匹。也不知自己这身病,是给谁卖命落下的?</p><p> “但几位殿下已经成年。”他便反手将了朱元璋一军。“以他们的身份,可比老臣合适的多。”</p><p> “哦?”朱元璋愣怔片刻,方缓缓点头道:“这也是个法子。”</p><p> ……</p><p> 圣驾一离去,刘琏赶紧扶着刘基回卧室放躺。</p><p> “父亲,这一关过去了吗?”虽然父亲已经虚脱,他还是忍不住问道。</p><p> 刘基点点头,良久长长一叹道:</p><p> “楚王殿下,是我们刘家的大恩人啊……”</p><p> 说完他低声吩咐道:“替我写信给贯中先生,请他进京一晤。”</p><p> “父亲,恁才刚捡回条命来,再跟那种人接触,合适吗?”刘琏很不情愿。</p><p> “没事了,今天之后,为父不用再那么小心了。”刘基苦笑一声道:“再说,欠了人情,得还啊。”</p><p> ……</p><p> 另一边,返程路上,御辇中。</p><p> 还是朱元璋坐着,朱桢趴着。</p><p> 见他手里拿着个饴糖,想吃不敢吃的样子。朱元璋心一软道:</p><p> “想吃就吃吧,少吃块糖也瘦不了。”</p><p> “给父皇吃。”朱桢一感动,便献出了那块饴糖。</p><p> “哈哈,还算你小子有点孝心。”朱元璋高兴的摸了摸他的屁股道:“还疼吗?”</p><p> “好多了。”朱桢更坚决的献糖。</p><p> 见这娃双手捧着糖,一副自己不吃就不收回去的架势,朱元璋老怀甚慰,张嘴含了进去。</p><p> “唔,不错。”他含糊着说道:“小子,想不想回老家玩几天?”</p><p> “回老家……”朱桢眨巴着眼睛,忽然心中一紧。</p><p> 心说,父皇,做个人吧。</p><p> 因为他想起电视剧中,一段至今记忆犹新的剧情……</p><p> 说是朱元璋为了让儿子们在就藩前,感悟自己创业艰难,体会民间疾苦,特命他们前往凤阳,去祖宗基业创始之地经受历练……</p><p> 他记得四哥永乐以后,还经常对儿孙说起这段刻骨铭心的民间生活。</p><p> 并认为自己能南北征战,不畏塞外风寒,就得益于这段经历……</p><p> 当时他就想,这得是什么样的好日子,才能叫朱棣产生这种感想啊?</p><p> 现在他想的却是,莫非这好日子里头,还有自己的一份?</p><p> 但他也不敢说,他也不敢问。他真是被父皇玩怕了……</p><p> 廖永忠之死</p><p> 入夜,太平里、斛斗巷,相府后院书房。</p><p> 一桌二椅一盏灯,一汤两菜一壶酒。</p><p> 胡惟庸和他侄子胡德小酌。</p><p> “唉,怎么会搞成这样……”胡德喝一杯闷酒,神情与其说是沮丧,不如说是恐惧。</p><p> “牛头马面都到姓刘的家了,怎么就让楚王那个小兔崽子,给搅黄了呢?”</p><p> 胡惟庸闻言白了侄子一眼,暗骂道,说老子是牛头人,还是说周院判是马面人?</p><p> “别说你了。”但他实在没心情较真,夹筷子煎炒小银鱼,味同嚼蜡道:“连老夫想了三天三夜,也想不明白。”</p><p> “难道……刘伯温恐怖若斯?”胡德一边给伯父倒酒,一边颤声道。</p><p> “谁知道呢?”胡惟庸摇摇头,嘿然道:“其实刘基的死活并不重要,麻烦的是,皇上居然和他见了面。”</p><p> “也不知说了些啥?”</p><p> “还能说啥?就凭刘伯温那张嘴,还不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完事儿再倒打我一耙?”胡惟庸惆怅的仰脖干一杯。</p><p> “啊……”胡德正在给他倒酒,闻言愣在那里。</p><p> 胡惟庸拿筷子点一下侄子道:“洒了。”</p><p> “哎哎……”胡德赶紧搁下酒壶,用袖子擦擦桌面,颤声问道:“那,伯父,皇上会不会知道烧信的事儿?”</p> ', ' ')